查看原文
其他

社工专业的我,为什么要考人类学?

陈彬华 彬华同学 2023-04-21

这篇文章由几个部分组成。

第一个部分可读性更高,不过有过度连贯和自我整饰的嫌疑。

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反思,但更确切的说法是吐槽?

第三部分写于第一部分之前,跟第一二部分并不衔接。

第四部分写于第二部分完成之后,突然想补充上其它的线索还有罗素自传的序言。

不作过多介绍,大家直接往下翻就好啦。


 


第一部分

 

我会读人文社科这件事其实很好理解。理解自己、理解这个社会,以及探索我能够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是我认为人文社科能够支持我去追求的三个渴望

不同于小时候模模糊糊的、似是而非的英雄情结,我所认同的社工专业一直在传布一种改变的、能动的力量,我们如何改变是紧接着需要回答的问题

我最初的想法是有一套工具、一系列的理论能够指导我们去实践,不过我从福柯那里断绝了这样的念头,“任何关于建议方案的想法都是危险的。方案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法则,就会成为阻碍创新的条条框框”。

但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和方法不重要,恰恰因为条条框框的危险才需要人文社科的反思力量。这固然有些精英主义或说“学术中心主义”的意味(我创的词),但人文社科提供的反思工具能够与地方知识或说实践智慧碰撞产生出很大的力量来

社工作为福利提供者,必须反思福利制度,必须反思自己的脉络和服务对象的脉络。咨询师同样如此,它不但需要反思诸如移情或是创伤,还需要反思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治疗方法。

换言之,自我反思和行动研究的能力是卓越的助人者改变世界所必要的能力

前一篇推文写的“地方知识”对社会工作的意义,算是我对于选择人类学继续攻读的一个解释。(希望我能考上)但这还不能解释我为什么不是读着社工再去旁听人类学的课。也没办法回应社工的课程和实践难道没有研究与反思的要求的问题。

更根本地来说,我大概想要把握的不是整体、结构,也不是所谓方法论的个体主义那种抽象的个人,而是去理解真正主位、鲜活的人

然而我还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里面困扰普通人到底有没有充分的反思性,在巴特勒的理论里困惑主体如果只是效应我们又该怎么工作……我还没明白我该立足的基础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我还没有办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实践中。

社工的课也会和你谈谈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也会有理论的学习,会谈谈实证主义、解释主义,还有量化分析、统计软件的课程。不过就两年时间,还要去学习项目能力、个案能力种种,我觉得离我想要的训练差些。

我还没明白,所以我想要更明白一些,再更好地开始

假如我想法没有变的话,我很可能会再读个MSW,这样就能达到我理想中从正式教育中能得到的训练啦。

 



第二部分

 

再三反思,觉得考上研很好,也觉得读个人类学的研究生并不是我想达到目标所必要的东西。

好是好在,研究生能够让我享受廉价的学生宿舍呆在广州,让我能够有个方便别人判断我能力水平的标签,让我能够参加许多有趣的偏学术的夏令营、暑校、工作坊(我的能力和本科共同阻止了我的参加),让我能更有章法、更有效率地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复旦的那个暑校没有去参加就很遗憾,没有被录取到,自费又舍不得去)(上海住宿实在太贵了)

不好则是多少觉得自己这么多少有些和学术资本的共谋。(当我矫情吧,我其实也蛮想尝试直接拎着自己本科身份挑战别人认知的)还有深刻觉得我和某些精英合不来,这个叛逆是我的力量,也是我能招人讨厌的点。

说不是必要,主要是我还是蛮相信自学和实践智慧的。学位不能和专业性划等号,深耕也可以产生它的专业性。(虽然这么说很像给自己台阶下)

说到底我考研肯定还是有争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部分,有证明自己的意味,还有对量化方法的逃避(然而想着毕业论文完成后能好好再学学统计)。

但这就是人嘛,很复杂,有很美丽的地方,也有灰色的地方,也有丑陋的地方

 



第三部分

 

笔试过后就是复试的准备了,想要写几篇推文分享我对可能面试问题的想法,与此同时也做一个自我的梳理。

放在最开头,这是一篇没有谋篇布局的推文,也就是说,我差不多是在打字中思考,而不是把现成的想法呈现出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动机种种作个清晰分类再分别论述的念头(大概也是追求那种随意延展的舒服体验)。尽管如此,可能打着打着还是觉得自己某些说法不大准确,而做一些细微的删改,也算是避免显得我的思维过于混乱。(明明就想要混乱一点,又怕自己太过混乱哈哈)

总而言之,这恐怕是一个对我来说蛮有实验性的写作过程(如果能称之为写作的话)

 

铺垫一

为什么选社会工作专业可能是第一个要谈的问题。(尽管我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是我数学好差所以不想考社工和社会学)这样会显得我的生命更有连贯性一些,这也是叙事的重要作用,不过事实并不是如此的有连贯性,但还是可以说其中有一点脉络在。

六月份写的这篇“时隔六年又回到了列维-斯特劳斯”,有一个比较连贯性不过也没有把其中很多冲突和复杂部分表述出来的梳理。

上学期女性社会工作期末分享时,我分享的题目是“生命之为烛火”,用的是鲁迅那篇文章的意象:不必等待炬火,若此后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把自己比作太阳怕把自己燃烧殆尽(我高中作文很喜欢的意象),也显得太有力量,烛火比较谦虚。不过我多少还是有些救世主情节,才会让我在生命教育读书会督导问“世界在改变”我该如何作为时,能够大言不惭地在大家面前说“我要改变世界”。

我分享的时候也讲了前篇文章里我说的历程,侧重的是“结构与能动性”的张力问题。我说我在社会工作中收获的感动就是,我们在结构下无法呼吸,可是我们还是有力量发挥我们的能动性,我们可以去试着让这个结构对我们更友好一些,即便宏大的结构我们无能为力,我们至少也能试图撬动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的改变。社工的实务让我不是只能看到,或者说让我不会越来越多看到结构的力量却不知如何去抵抗

当然我最初选择社工的时候还没有那么深的考虑,我当时的几个想法可以列在下边:

我想报社会学

好吧,社会学我的分数没啥合适的学校

知乎上看到有人吐槽社工的课程设置和社会学没太大差(批判的意味),不过我一拍大腿(并没有拍,这个意思),那不是正好

又查了查社工的课程,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啥啥

好!我对心理学也很喜欢

报了社工还可以断了退路,让我不想着去赚钱(后来发现还是可以赚钱)(以及发现我真的没那么想赚钱)

可以为我以后考研做好准备(我很惊奇的发现我大一的时候想考北大社会学)(不过假设我现在还想去读社会学的话,我多半也还是会选北大)

……

这么一看其实我为什么会是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其实还要追溯到我为什么对心理学还有社会学感兴趣。

心理学的话,其实这个心理蛮好理解的,我好像初中的时候精神状态也并没有很好(应该说肯定没现在好),所以可以说是出于认识的目的和实践的目的吧,我想搞明白自己,搞明白人,以及想要有可用的“自我技术”(当然这是我现在的话来说)

其实这些话对我来说也是有点陈词滥调了,不过确实罗素的三种热情很大程度形塑了我对我自己动机的认识。


 

铺垫二

进一步讲就是我如何认同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身份,以及这个身份如何塑造出我的。

我专业实践的参与水平大概在中上水平吧,长期志愿者做过一学期,实习参加过两次各一个月,参与组织夏令营一次,现在又在做临终关怀的志愿者。

里边的动机很大一部分其实是作为社工学生我应该学以致用。

(前一次写写到这边,再次打开文档突然就不想这么继续下去了。)

 



第四部分

 

和人类学结缘的几个契机

第一次是初三的时候买了几箱子书,里面包括有林惠祥的《文化人类学》、赫尔兹的《死亡与右手》还有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都翻过,没有完整看完)

第二次是高中的时候读了《江村经济》《菊与刀》《林村的故事》。

第三次是大一的时候读了《萨摩亚人的成年》,寒假的时候又读了《人类的视野》和《祖荫下》。

第四次是大一暑假听了口述史研修班里郭于华老师的讲授。

第五次是大二暑假关注了张文义老师的“无为无不为”。

第六次是大三下学期突然灵机一动不想考社工,准备考人类学。


罗素自传序言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空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