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一世噶玛巴问道录 | 疾病也是心的自性

  

冈波巴大师与尊者杜松虔巴

问道录


顶礼真善诸上师!

具胜加持僻静地,

气风趋入中脉处,

无念乐令得见义,

证此实义禀师尊。


唯恐忘却,

所以写下一些与上师间的问答。


by 

—第一世噶玛巴 杜松虔巴—


| 关键词 |

妄念 疾病 止 掉举


▽上一期▽

 当一切都成为明光没有实法以及相,就称为佛


问∶有一段时间,会有几次念头尽失好几个小时的情况。

答:

这是你最不希望出现的一种状况。

教导也说类似的状况,过去已经多次欺骗了我们。

止的修持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得生人、天的因而已。现在做得不错的禅修,之后是会消失的。

不要因为自己的妄念而试图要延长这个觉性。

生起了一个妄念,知道它是心,

生起了两个妄念,知道它们都是心,

如果生起了很多妄念,

每生起一个你不想要有的妄念时,

就以这个觉性去专注在这个妄念上,

了知那是心。

如果无法这么做的话,就放松、放下。



问∶禅修时,头和上半身会疼痛。

如果知道这是心,是否会有帮助?

师答∶

这里有个关键要点。

知道疼痛是自已的心,但是当生起想要消除疾病的想法时,这就不是将空性作为烦恼的对治法。

要去直接看着疾病本身,知道疾病没有颜色、形状等等。

任何可成立的体性,

知道疾病也是心的自性。

疾病的本质是寂静。


有一回,情况变得不同于以往。

静住变得比较少,专注在清明的觉性时,无论出现任何妄念,都会融于其中。

妄念生起时,觉受反而变得更好。

当觉性自然放松时,内心出现一种无可名状的明空觉受。

下座后,果的体验就在心中。

在心之外,完全无有一物能成立。

我向上师禀报。


师言:正是如此。

《入菩萨行论》中提到的

「眼观一牛轭的距离」·

是指在掉举时,将觉性专注在一肘距离的微小物体上。


此时,不希望有任何的妄念,不管出现什么,都以觉性专注在此念头上。

如果昏沉的话,就要将心唤醒。之后当心调伏时,就可以专注在更远的景物上。


「止」的禅修和「安住在心性中」是不相同的。

「止」的禅修是不作任何忆念,「安住在心性中」则是当你以觉性专注时,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念头,都会成为明空的觉受,这个状态持续稍微久一点是无妨的。

这叫做「觉性探出门」。

基本上,这就称为「遍一切的觉性」。


恭录自// 

第一世噶玛巴 传记与教言


▽ 更多内容 ▽

因为你,我在这里



往期精选

10 Oct. 2018



碎片化系统闻思修

DharmaInterconnected

正法互联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阅读原文▼ 《噶玛巴天空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