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壹木自然读书会 | 《陪孩子淘自然》诞生记

壹木读书会 壹木瞭然
2024-09-05

本期海报



本次分享的视频:



乐乐(陈秀娟)


各位书友大家好,我是乐乐,在群里叫陈秀娟!昨天晚上在自然魔法棒有一个分享,超妈特别贴心地问我两天的分享一样不一样,可能会有部分小伙伴跟昨天会有重合。我大致说一下,昨天在自然魔法棒的分享面向的是孩子家长群体,所以主要分享“怎样带着孩子在家门口拥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讲一些案例和方法。


我觉得壹木的书友都是比较注重个人自我成长,来卷自己的一个群体,所以今天的这个分享会着重于自己从一个植物小白怎么样子慢慢成为一个大白以及这本书是怎么样诞生的过程,因为群里也是有很多小伙伴在写自己的公众号,也可能在给杂志写稿子,也有成书的愿望。我虽不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但我觉得可能这个成长过程对大家来说会有一定的参考或者借鉴意义吧。然后我就开始今天的分享。



各位书友晚上好,特别荣幸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新书。


这个档期是我跟小丸子申请的,一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喜悦,二是因为我个人的成长以及书的孕育过程也受益于书友群的滋养,也算是对群、对书友的一种回馈吧。



我分享的题目叫《〈陪孩子淘自然〉诞生记》,看着跟之前花间老师分享《洛克线植物记》的主题有些像,不过,我没有花间老师那样的设计才能和全才,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植物爱好者的成长之路,这套书的诞生过程,以及它能为大家带来些什么。


一、与植物结缘:遇见自然





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两大块,先来聊聊第一部分,与植物结缘:遇见自然。


咱们读书群新入群的书友,需要晒书架,介绍自己与自然相关的经历。我们北京花友群也有类似的要求,就是介绍自己与植物的因缘。这两个群我加入得都比较早,侥幸跳过了这个流程,但在看『新人』的自我介绍时,我觉得这个流程对每个人都很有意义,一是可以借此契机对自己与植物缘分进行一次复盘,二是让大家对你的来时路有个较为概括的了解,方便找到彼此的契合点,进一步沟通。所以呢,我今天来补一下自己与植物的因缘,也是分享作为一个植物爱好者的成长之路,如果能对大家有些许启发,就算没有白白占用大家的宝贵时间。




这是老家新疆的自然天地,如果去过新疆或者对新疆植物有所了解的伙伴,就认识第一幅图是沙枣。对新疆很多小伙伴都特别有印象、或有深刻记忆的一种植物,因为它很美味。但是这种植物这个颜色也不是我们小时候吃,我们小的时候吃的是那种黑的流油的。另外一个图是特别有代表性的新疆杨,就是茅盾在《白杨礼赞》里面讲的杨树应该就是新疆杨树,它能形成这种时光隧道的感觉,就是我的老家新疆乌苏。


乌苏就是大家所知道的夺命大乌苏的产地,村子是跟大家熟悉的新疆作家李娟,就是《冬牧场》、《夏牧场》的作者,跟她的老家最初同属于车牌子镇,相距应该有二十多公里。跟她家类似,我家也开商店,顾客除了本村人,也有不少往来的游牧民。所以看她的书,我特别有共鸣。勾起很多对儿时的回忆:骑着骆驼骑着马,过往那些游牧民,还有一些往事的回忆。与她家不同的是,我们是定居,有大院子,有广袤的棉花田。


右图是新疆的棉花地一个正常的状况,就是感觉一眼望不到边,只有很远很远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新疆杨来给这个棉花地勾个边,其实也是几家棉花地的一个分界线的一个状况。


因为新疆地广人稀,我们的大院子外面还有菜园,种不了的地方,还有乡土植物龙葵、老鼠瓜、甜草根等自由生长的荒地。


大院子里占了重要一角的是柴火垛,主角就是大家在支付宝里栽种的梭梭柴。去戈壁滩捡梭梭柴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很多新疆小伙伴共同的童年记忆。后来生态保护的意识提升后,戈壁滩已经不允许再进入捡柴火了。


院子里都会有压井,井附近的空地上,年复一年会长着美人蕉、鸡冠花、蜀葵、西红花、指甲花等等,基本不用人管。菜园子里有吃不完的西红柿、茄子、黄瓜,园杖子(新疆方言:篱笆墙)上惬意地爬着南瓜、西葫芦。别人家的园杖子(新疆方言:篱笆墙)上还有让我们垂涎欲滴的何乐瓢,就是戟叶鹅绒藤,忍了扎,以及被主人哄赶的惊吓,也要爬上去偷摘一些。


西红柿


我们从上小学二年级开始,要走三四公里去乡里的小学。路两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新疆杨。林带之长望不到头,高颀的杨树两旁夹道高耸入天,也让孩时的我们觉得望不到头。它们是护佑,是陪伴,是每天走不完的上学路,如今也是记忆里深深的眷恋。


放学时的心情就不一样了,春天看到村口的榆钱,秋天看到那几棵沙枣树,一群小吃货这一天在学校无论受了多少煎熬也都值得。


我们那里(北疆)是新疆的棉花主产区。在国家还要交公粮政策时,棉花田之间会夹杂一些麦地,或者想改变经济状况的人家尝试种植的枸杞、高粱之类的经济作物,后来一律改种为棉花。我们这一代在新疆长大的孩子,对棉花都有非常深刻的记忆。因为从小学一二年级到高三,每年秋天九、十月份学校都有一个月的勤工俭学时间,就是去给农户拾棉花。现在想来都是美好的回忆,但在当时甘苦自知。





2000年到北京上学以后,因为离家特别远,再加上学习忙,以及各种不适应,感觉跟家乡的人和自然都割断了联系。


2003年非典的时候,学校停课,把我们圈在学校里。教室和宿舍也不好聚集,于是大家分散在操场以及学校各处。偶然的机缘,我跟资环系的校友在学校一起溜达,她带我认校园里的二月蓝、珍珠梅、牡丹等各种植物,每次出门都有新的认识和发现和惊喜。为疫情时期心情烦躁的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似乎也重拾了我跟家乡跟草木之间的关联。


后来两个人都忙于考研,她也没有时间再带我认花草,但她的引领就像为我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当然这里不是贬义),让我迷恋上了这个处处都有惊喜的自然世界。照片里的是她女儿,跟林奈同一天生日。我准备每年送她一个与林奈相关的生日礼物~



后来的学习之路大致是这样的:


用北京植物园王康老师的《植物园的四季》作为启蒙书以及植物图鉴,开始对照学习植物园和身边的植物,每年的春天都从第一次刷植物园开始;


踏花行论坛,每天浏览其他人求教和分享的植物,偶尔也跟大神们请教一二;


阅读安歌的植物散文《植物记》刘华杰老师的博物随笔《天涯芳草》等书,自己偶尔也练习输出;


少儿科普杂志当编辑,开始更广泛的阅读、求知和作为编辑方式的输出;


加入花友群,在群里随时请教,以及看大家交流来学习,最初没有管理员和志愿者团队时,我会自己竭力为小伙伴的求教寻找答案或可以请教的老师,这个过程受益最大的其实是自己;


参加王康老师组织的第一届《花友植物学》培训班,并跟小伙伴们自发组织课后实践,算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学习植物分类学。因为课时有限,老师只能是师傅领进门,消化、吸收的,其实还是有赖于大家分门别类地观察、对照、琢磨、记录。老师给我们上了四五个月的课,我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来反刍、学习,依旧只是领悟了冰山一角。




这个过程中,也算看了有三两百种了,是对植物感性认知的积累阶段,对一些植物的特征和亲缘关系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了,于是就开始阅读像汪劲武老师《轻轻松松认植物》、卢梭的《植物学通信》、刘华杰翻译的《玫瑰之吻》等一些从植物根茎叶花果等结构,以及科属的角度来总括植物特征的书。


这类书的阅读,需要我们像学校学习一样,细嚼慢咽,反复学习,并到自然中动手、动眼、动脑去做一些练习题,方能逐渐消化和掌握。比如对照观察不同的花序,一种植物的雌雄株,一朵花的雌雄蕊等等。


为了把一种植物真正认识清楚,我们可能需要反复去看,最好是从发芽、展叶到开花、结果这样全过程的了解;对一些结构特殊的植物,当然我说的是身边的常见植物而不是保护植物或公园里的植物,我们可以动手解剖一下,探究它们结构的奇妙之处,感受大自然的智慧和用心。这是非常有趣的过程。


植物精细解剖方面,这些年参考资料越来越多,除了马炜梁老师那个精美的大厚本《植物精细解剖》之外,辰山植物园也有老师在做,微博和公众号里都有丰富的参考资源,大家都可以物尽其用。


2018年的时候,非常幸运,入选了首届植物博物学培训班,跟群主小丸子做了一次同学。那次培训是刘华杰老师和马克平老师牵头,国家标本平台主办的。培训的内容虽然忘得七七八八,但给我们上课的各位大咖,为我们打开了博物学视野。


结业的时候,刘华杰老师语重心长地跟大家寄语,希望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能够扎根乡土,做好在地观察、记录和科学传播。这些年,那一届的同学们陆续交出了毕业作品。其实,我心里也特别着急,时隔四年,我终于也可以激动而又忐忑地给老师,给自己,也给热爱自然的朋友们提交一份毕业答卷。


二、关于这套书






我是从2016年开始比较系统地在我的公众号城南花事里记录植物的。在那之前,主要是在朋友圈或者花友群里,将所见所学强行科普给大家。


因为工作和家庭等缘故,我出远门的机会不多。主要是在北京,其实更主要的是在以小区或者单位为圆心的小范围内看花。我们北京花友群有一个群口号——刷山刷园刷世界,对我来说,那是理想,更现实的是刷小区、刷公园、刷别人家的小区。



疫情的时候,小区封闭,我就趁机给小区里的植物做了个简单的摸底调查,还诱惑着书友张晓青也把他们小区的植物盘查了一遍,那个过程让她发现,自己居然住在一个拥有苦楝、白花紫荆、西番莲等稀罕植物的宝藏小区。


在那之前,我也曾记录过我们小区老奶奶的小花园,一位叔叔悉心打造的草堂,我们一个老破小的回迁小区,因为我不停地观察、回访和记录,让我开始对它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之前很多年的工作是做政府项目,办公的地方会随项目而变动。每到一个新地方,我喜欢在午休时间,把远远近近的公园、绿地、故居、图书馆、小区等等,都认认真真地走一遍。老城区里,总能遇到古树,遇到有故事的胡同、建筑和老人;老城之外的地方,也会遇到一些新的绿化植物,一些新的理念,以及不曾见过的惊喜。


可能是因为项目的周期性,我总是有一种紧迫感,不舍得浪费每一个能出门探寻的机会,看看,拍拍,写写。留下了不少寻花、访花以及地名寻踪的记录。


那些探访和记录,是输入和输出的相互促进,是每个工作日的延展,也是工作之外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放松和救赎。


也是那个时候,让我意识到时间的伸缩性:只要心里有热爱,我们怎么都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利用碎片时间观察,在通勤的路上阅读、求解、查资料,在手机上快捷记录。


大家现在最宝贵的资产可能就是手机,我的手机上微信读书、现汉(APP)、订阅号助手、知网、古诗文网、WPS、便签等各种供我随时查阅和记录甚至写稿子的工具。有时候同事、朋友聊天,会听到别人抱怨通勤时间太长浪费时间,对我来说,我最喜欢的是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那是完全属于我自由支配的自由时光。


去年,被小丸子卷了一年,观察一棵树,虽然我们经常开玩笑怪她给我们挖坑,谋害了大家一年的时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特别感激她。人生漫长,但你跟一棵树相知相守的时光,恐怕也仅此一遭。


每周看着它的生长变化,挖空心思去想角度,找资料,为它做记录。后来感觉,我们看的不只是一棵树,看的也是自己,自己观察的能力,耐心,寻找角度和选题的能力,以及拓展学习的能力。现在回想,我也觉得很感激当时的自己:每周的作业,都在认真记录,只为不辜负相守,不辜负约定,也不辜负自己付出的时光。年末收官的时候,我把这一年观树的所见、所感、所学,写成了方法论,分了几篇发在我的公众号里。我觉得那是我一年观察所得的精华,应该适合于任何一棵树,也适合于所有的植物观察。


这一年的80篇作业,以及其他的一些植物记录的文字,甚至包括给两个杂志的植物专栏,我基本都是在通勤路上或者孩子睡觉之后,我在被窝里抠出来的。我本来想抽时间统计一下一年的产出量,但总没实施。说这些就是想分享一下,时间的伸缩性很强,大家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向,就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做出一些有意思的小成果。



现在来到主题,说一下这套书。


这套书的书名叫《陪孩子淘自然》,很多朋友跟我反馈:看名字以为是给小朋友看的低幼启蒙书,看了内容才发现是老幼皆宜,信息量非常大的博物书。好像是书被书名耽误了之意。之前刘华杰老师写序时,也曾表示,目标读者不应该框在小孩子那里,这套书也非常适合大孩子,以及成年人阅读。


我来解释一下书名哈。“陪孩子”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一个书系,之前出过《陪孩子读古诗词》《陪孩子读诗经》等等。责编是植物爱好者,是我们花友群的花友,她跟我一样,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一直有要做一套陪孩子的自然方面的书。本来找我推荐作者,后来聊了聊,她发现我这个喜欢自然观察,爱陪娃儿在自然中玩耍,自己也比较擅长少儿方向的写作的人,似乎就是非常合适的作者。就这样,我们就一拍即合地开始做了。

因为这个书系叫陪孩子,又是自然方向的,我们能做文章的就是一两个字。



有一天我跟二宝在公园里捏米口袋的种荚时,也是灵光乍现,我突然想到《陪孩子淘自然》这个名字,我对它的诠释是:走出家门,自然就在身边陪孩子在自然中“淘宝”“淘气”,“陶醉”于自然。让孩子在阅读和对照观察中,与自然发生紧密连结,观察自然、沉迷自然,回归为大自然的孩子。这是我跟两个孩子日常相处的状态,也是我们获得精神给养的重要来源,希望通过书写将这种亲子的共处方式分享给其他家庭。


一家人沉浸式地享受自然、与大自然沟通互动,让家庭式博物启蒙成为亲子陪伴的一种独特方式。大自然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乐趣,能让孩子们永远充满好奇、惊奇和探索之心。走进自然,从来不会失望,不会空手而归。



我们商定丛书一套四本,以季节为序分册,书名中巧妙嵌入“春、夏、秋、冬”,四本书依循季节交替而变换与自然交融的方式,带孩子跟随四季在自然中游荡。


这套书从孩子感兴趣的点切入,有故事,有知识,有游戏,有实验,有观察方法……但目的绝不在于教孩子们认识多少物种,而是在陪伴中引发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帮他们找到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以及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


这套书主要写了100种植物以及与之相伴的“动物邻居”,平均分布在四季当中。这些植物四季都能看到,我是把选取了它们的高光时刻,放在了相应的季节里



春季册取名为《春:花儿醒了》,想表达的是天气回暖,万物复苏,地上的野草,灌木和乔木枝头的花芽,都急匆匆又欣喜地睁开眼,迎接新一轮的生命轮回。



5月前后,春的喧闹、躁动即将结束,入夏后,绿肥红瘦,枝叶间的小果子,像被一日日攀升的气温“蒸胖了”(《夏:果子胖了》)。



秋季的天空,属于绚烂的叶子,红艳如血,黄澄似金;风儿顽皮,从树妈妈身上劫掠了片片秋叶,翻着滚儿、打着旋儿,叶子宝宝就这么飞走了(《秋:叶子飞了》)。



冬季的树木,一片萧索,光秃秃的枝丫似乎要永远沉睡不醒了;其实,很多植物都非常勤劳,夏秋时节就已在枝头为来年备好了芽儿。烈烈寒风中,芽儿们穿着树妈妈给准备的保暖衣,甜甜地睡了(《冬:芽儿睡了》)。



也许,初看书名你会觉得“幼稚”,不过,你想想,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我们不都始终是好奇探索、未知的版图越来越大的孩子吗?


书中遴选的植物,都是我曾持续观察和拍摄过的身边常见物种。不选“奇特”“罕见”的,是因为常见的才是我们日常接触的、真实可见的大自然;常见的物种,便于孩子们在一次次与它们相遇、重逢时,小脑瓜里复现书中讲述的与之相关的故事、独特有趣的特点,对照观察,动手探究,跟它们交朋友,借用它们玩自然游戏,并凭借自己的“小雷达”,在平凡的植物身上发现不平凡、奇妙之处。跟这些身边的植物交朋友,孩子们会发现,走到哪里都有朋友相伴;季节变换,这些植物朋友身上总有永远也探不尽的趣味和秘密。神奇植物宝贝在哪里?其实就在家门口,就在我们身边。




这套书写的是四季的植物,以及它们的虫虫“邻居”和花粉、种子“邮递员”们,我的观察和积累时间有十余年,也跟着季节写了差不多一年,而插画老师又根据我提供的参考图片和她自己的细致观察,画了整一年。


亲子共读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这种植物最值得关注或能引发孩子兴趣的特征,与之相关的故事等用轻松有趣的方式讲述出来,语言表达的目标是能让家长不用“翻译”,直接读出来就像是用自己的话在给孩子讲故事。



植物的秘密和乐趣”部分,是对正文的深化和延展,有更多趣味故事,有植物的历史和文化,有深入浅出的知识,有观察记录方法,有互动的自然游戏……将身边的自然,用多个维度、立体、丰富有趣地呈现给大家。



 我带孩子出去玩儿时,会试着把我想写的内容,尽量生动有趣地讲给他们听,带着他们试玩我学来或发明的自然游戏,看他们是否感兴趣。有时,他们还会发现一些我没有注意到的有意思的点,或者脑洞大开地创造出更有趣的自然游戏,又或者给植物起了一个非常贴切、与他们的生活有连结的名字,我都会开心地将它们吸纳进书中。


比如春日里随处可见的抱茎小苦荬,它的叶子抱着茎生长,名字也算形象;我兴致勃勃给孩子描述它抱着茎的地方像俩大耳垂时,孩子说,那叶子更像我们的自行车钥匙,还带着齿……对哦,茎上那些带锯齿的叶子多么酷似一把把钥匙。每棵抱茎小苦荬都带了那么多钥匙,那我们就叫它“钥匙保管员”吧。于是,抱茎小苦荬就这样有了更形象的新名字。



 再比如野地里常见的茜草,也叫拉拉秧,它的叶子转圈长在茎上,孩子们掐一段茎叶把它插在小棍上当风车吹;又因为茜草茎和叶柄上满是倒刺,孩子们会像变魔术一般,把它粘在衣服、帽子、口罩上,并兴奋地叫它“魔术草”。此外,叶子像一圈小勺子的“勺子草”(附地菜),扯着筋儿能弓腰磕头的“磕头草”(车前草),揪出花蕊就能美美地挂在耳朵上的“耳坠花”(紫茉莉),等等,别致的名字和玩法就这么诞生了。


所以,有时候,我真的说不清是我“陪孩子淘自然”,还是孩子陪我回归自然,并幸运地取得了进入大自然“奇妙剧场”的入场券。不过,谁陪谁并不重要,我相信,如王康老师所说,我们“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了探索并热爱自然的种子,坚韧、包容、睿智并热爱生活一定是孩子成年后的重要识别特征”。


沉浸在自然中,特别容易激发人的原始冲动——吟诗,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用诗歌来吟咏所见所感。于是,我们在书中为每种植物选择了一首诗词,力求朗朗上口又贴切体现该植物的某方面特征。在探访和观察这种植物的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吟诵,增添些许趣味,同时也能深化对草木形态、象征或精神内涵的理解。感谢责编的细致和用心,特意邀请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的博士对这些诗词进行了专业审定。


大家在阅读中,如果觉得每种植物只有一首诗太不过瘾,可以在“古诗文网”等网站根据主题搜索,比如“写柳的诗词”“关于桃花的诗词”等进行系统化主题学习,也可以在赏玩植物时,来一次飞花令。


此外,在每种植物的名字下面,我们都放了一个知识小卡片,那是该物种的“身份证”,包括它的大名(中文正式名)、俗名、科属、花期等四项内容,是想给孩子和家长提供一个对植物进一步检索、探究的标准依据。




这部分内容,以及书中关于植物结构特征的知识部分,都是根据《中国植物志》以及中国自然标本馆网站的权威信息编写的。非常荣幸的是,这些内容也经过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华杰教授的科学性把关,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学者刘冰老师的严格审定。


说到把关,也一并感谢感谢一下联合推荐和提供帮助的各位老师。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非常幸运,或者说这套书非常幸运的是,不仅遇到了一个喜欢植物、绝不将就、精益求精的责编,还遇到了热爱博物的插画老师、设计老师。她们之于这套书不是普通的合作者,而是共同倾情呵护这个“孩子”孕育的家长。


此刻,我们的“孩子”降生了,期待我们的这套小书,能为你开启家庭式博物启蒙,陪孩子、陪自己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在陪伴中共同探寻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以及打开自然之门的钥匙。



 “现代环保运动之母”蕾切尔·卡森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在博物启蒙之旅中,愿自然能滋养彼此的心灵,我们都能从自然中汲取能够温润一生的力量。



感谢倾听!





群友互动环节


关心:

这四本书真的特好了

真的第一次理解披荆斩棘这个成语


放在床头,每天读一物,真的很适合

先阅读,观察;再阅读,再观察。真的很受益

特别能激发孩子们探知的欲望






张阳华:

谢谢乐乐的精彩分享!娓娓道来,她和植物的缘起,相识,到成为莫逆之交。到出了一本好书,给孩子的博物启蒙书。



孙利君:

乐乐老师的分享昨天听了,特别好!这么用心做的书一定要买 ,还要给我弟的孩子买,等6.18下单



乐乐:

多谢各位老师对我和处女作《陪孩子淘自然》的鼓励与支持


目前是京东独家哈,618有叠券300减120活动,凑得科学,应该只要60多点儿




END


海报设计 |  桔梗

图文整理 |  徐育超

校对 |  彭灵、乐乐

图文排版 | 徐育超

音频合成与上传、图文发送 | 郑文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壹木瞭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