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新育:雷锋的好学、学历和经济账

梅新育 梅新育论衡 2020-09-03


【梅新育:雷锋的好学、学历和经济账】

今天是第五十七个雷锋纪念日。19633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由此成为亿万中国人的精神榜样,学习雷锋纪念日由此而来。这名22岁的年轻战士,也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偶像。



从小向雷锋叔叔学习长大的,今天,除了坚定的信仰、奉献精神之外,雷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勤奋好学。从关于雷锋的传记作品来看,他天资不错,动手能力较强,1958年春到团山湖农场,只用一周时间就学会了开拖拉机,这个速度应该是相当快了。而且,他学习相当勤奋,无论是在鞍钢学习生产技术,还是入伍之后学习军事技术等等,他的勤学苦练都令人感慨。



在文化学习方面,他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按现在的标准,雷锋的学历貌似不高,1956年小学毕业后到乡政府当了通信员,不久调到望城县委工作;但那时候与现在的教育普及程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我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摘要—2019》等资料的数据整理计算,发现2018年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2.0%,差不多等于1956年初中在校生人数占全国总人口比例(0.70%)的3倍。数据整理计算如下:

新中国刚建立时,我们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194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1.7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03.9万人(其中高中20.7万人,初中83.2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439.1万人;当年年底全国人口总数5.4167亿人,在校学生总数2554.7万人,大致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4.7%[1]

到雷锋小学毕业的1956年,年末全国总人口6.2828亿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40.3万人,占总人口的6.4/10000;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16.5万人,占总人口的0.82%;其中高中78.4万人,占总人口的0.12%;初中43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0%;普通小学在校学生人数6346.6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在校学生总数6903.4万人,大致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11.0%[2]

2018年末总人口13.9538亿,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831.0万人,占总人口的2.0%;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37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551.8万人,合计3927.2万人,占总人口的2.8%;初中在校学生4652.6万人,占总人口的3.3%;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0339.3万人,占总人口的7.4%。这几类学校在校学生合计21750.1万人,占总人口的15.6%[3]



50年代那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作为解放后才得以入学的孤儿,十五六岁小学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应该是个合理的选择,不表明他的智商、学业不能支持他继续学习。而他在工作后仍然自觉坚持文化学习,不断自我提高,充分显示了他的好学上进精神,这一点突出体现在他从1957年秋开始连续多年写日记,直至生命终结。因为在那个时候,平时写日记、能写日记属于文化人的特征,对于雷锋而言,写日记可以锻炼自己的文字能力,并提高文化素养和人生格调。



读当年工作组成员关于整理雷锋日记的回忆录,讲到雷锋日记内容大多数是摘抄文字,有毛主席文章段落、科学技术知识、会议记录,等等,还有一小部分是记录自己的经历。在雷锋身后,工作组按时间顺序一天一天地核实、鉴别了他遗留的日记,其中记录生活、工作、学习的日记很容易认定,但很多日记是一些富有深刻寓意的精辟论断、名言警句等,有的是雷锋写的,有些似乎不是,必须仔细分析。对照雷锋的笔记本可以看出,雷锋平时看了很多书,做了不少摘记,有的注明了出处,有的并未注明。

好,对照一下雷锋叔叔的学习精神,你达到他的水平了吗?



再算一下雷锋叔叔的经济账。整理他的工资收入记录和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我的结论是雷锋在鞍钢工作时收入在当时全国属于较高的档次,应该是前10%人口的行列。因为钢铁是当时的战略新兴产业,职工待遇高,雷锋又有技术,去之前就会开拖拉机,去了之后很快定了正式工,而且卖力肯干,多劳多得。

根据黄亚洲传记小说《雷锋》记载,雷锋1958年去鞍钢工作,基本工资24元,加上加班费、夜餐费、煤场补贴等,每个月总收入都在40元以上,有时能达到50多元。按平均每月45元计算,他在鞍钢年收入540元。这是个什么水平呢?

1958年我国人均GDP200元,他的年收入等于当时人均GDP2.7倍,可能更高。

1958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536元,雷锋的这个540元年收入略高于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当年全国职工人数5194万,占年末总人口6.5994亿的7.9%,由此判断,雷锋当时的收入属于全国前10%,应该不算夸张。由于雷锋是孤儿单身汉,没有养家负担,他当时的经济状况在社会上应该算是相当好的。

195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111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8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212元,雷锋的年收入相当于当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的4.9倍,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6.3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2.6倍。



基于这样的收入水平,当时雷锋赶时尚买皮夹克、手表等等,完全在他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平心而论,不算奢侈铺张,是这位帅哥青年热爱生活的正常表现。后来他把皮夹克和手表收起来,个人消费非常节俭,是他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是精神升华。而他放弃在鞍钢每个月四五十元的收入,志愿参军,每个月津贴只有6元钱,这种奉献精神,难能可贵。

在鞍钢挣高收入、买皮夹克买手表的时候,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表现得很突出了。根据工友张建文回忆,当时张建文家里困难,雷锋买皮夹克、手表都是两份,自己一份,送张建文一份。

入伍之后,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更加发扬光大,他的两次捐赠给我印象深刻:

一是同班战友小周父亲重病,雷锋得知后,以小周的名义给他家里写了信,又寄去10元钱。

二是1960年取出自己的200元储蓄,分别捐献给抚顺望花区的经济建设事业,以及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辽阳。

上述两笔捐赠是什么概念呢?给小周家里寄去的10元钱,超过他1个半月的津贴,等于1960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额;捐献给抚顺望花区和辽阳的200元,等于他将近3年的津贴,相当于1960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额的20倍。[4]



雷锋叔叔生前就已经荣誉等身,获得了众多先进工作者、标兵、红旗手称号,是抚顺市人大代表;但他归根结底是一位基层普通工人,一位基层普通战士。从雷锋叔叔这样一位基层普通人,能够通过不断的自律、自我提高而成为全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榜样;到今年这场抗疫之战中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在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之际主动承担、组织护送医护人员,从而名闻天下;最基层的普通劳动者、普通战士中蕴藏着深厚的奉献精神,最基层的普通劳动者、普通战士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凭自己的行动而引来众人赞誉,名满天下,这不正是我们民族活力深厚的表现吗?这不正是我们的中国梦吗?

学习雷锋好榜样!



长篇小说在线阅读:《雷锋》(黄亚洲著)

链接:

https://book.sogou.com/dd/book/detail?bkey=346E890EA0C989398305ECE0F3DEF450&gf=evr-d1-pidx-i

 

2020.3.5

 



[1]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2]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9》,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

[4]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数据计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前文回顾

梅新育:感触凯恩斯

梅新育:内蒙古涉煤腐败倒查20年具有重大经济政治意义

梅新育:汉武谕匈奴诏、俄土斗争

梅新育:正视新冠肺炎全球爆发的大概率风险

梅新育:新冠疫情全球化冲击下的国际格局

梅新育:疫期农业与能源市场的冲击传导风险

梅新育:亚洲病夫,还是小恙重振的巨人

梅新育:为什么说武汉是座英雄城?

梅新育:元宵盘点自己抗疫工作

梅新育:寄语我亲爱的家乡武汉

梅新育:美伊冲突升级,经济冲击几何?

梅新育:美伊冲突走向及其经济影响

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

梅新育:中国新定位,陇右新发展

梅新育:新年贺词经济政策取向分析与共鸣

梅新育:环球时报2020年会发言

梅新育:我看“中国梦”与“新时代”

梅新育:“债务陷阱”论如何摧毁债务国地位?

梅新育:土耳其地方选举是否会成为2019新兴市场危机起点?

梅新育:华为发债首要目的是管理预期

梅新育:国际人口流动对社会治安与国家政治统一的冲击

梅新育:现代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不是对“美国压迫”的反应



本公号打赏支持

(适用于苹果机型及赞赏失灵状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