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须过度解读,“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备必需品”风波的启示与警示

梅新育 梅新育论衡 2022-06-06
 


“商务部: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毫无疑问,这是全中国、甚至整个全球华人世界111日最“火”的新闻标题,其影响之大,不仅举国热议,微信、网络刷屏,而且直接带动了翌日(112日)的金融市场行情,农产品概念股集体爆发拉升,金健米业、宏辉果蔬快速封涨停板,亚盛集团、京粮控股、北大荒、苏垦农发、荃银高科、隆平高科等冲高。由于全国人民热切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由于中美摩擦不断,美国和台独势力不断采取挑衅行为给台海局势加温;这条新闻标题被民众普遍视为政府加紧备战的标志,也是“含蓄”告知民众的手段,统一战争为时不远。



然而,通读这篇报道全文,纵览这场风波来龙去脉,不难发现,这只不过是流量至上的“标题党”打擦边球而制造的一场刻意扭曲、大众误读、部分人有意无意过度解读的“狂欢”;这场风波对民众增强辨别力判断力是一次启示,对社会和市场管理者也是一个警示。
究其根源,通读全文,这篇报道讲的原本是商务部印发的一份文件,文件标题为《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并非专门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而是在市场波动与疫情反复环境下部署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内容包括:
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建立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联保联供机制;
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预测,及早预警;
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
……
等等,“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只是报道全文中的一句话而已,而这句话应该是从文件中抽出来的。只要通读报道全文,就不难明白,这不过是我国财经主管部门发出了一份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工作文件,目标是保障民生,稳定市场,与每年都要发文部署的保障冬季供暖等项工作没有任何区别,与台海局势并无关系。


在商务部网站上,这篇新闻原稿由商务部新闻办发布,11月1日1点上线,标题为“商务部部署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不温不火,四平八稳;相关媒体把标题改成“商务部: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正文一字不改,上网之后顿时大火。对于“流量至上”的新闻“标题党”而言,这确实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操作;对新闻学教学研究者而言,这可以作为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学案例;但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倘若真个信了那些过度解读而陷入过度恐慌,并据此行动操作,那就未免荒唐而自己沦为笑柄了。
商务部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份通知?由秋入冬之际,本来就是我国居民家庭传统上储备些生活必需品的时间,以前北方居民家庭冬储大白菜动辄数百斤之多,以至于成为地方特色“景观”,也是北方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每年冬季保障民生的重点工作之一;当前,由于疫情反复、水灾影响推高蔬菜价格两项原因,商务部有必要格外强调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首先是10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疫情出现波动,从蒙古国等境外输入的这一波疫情15天波及16省市,新增确诊病例近500名。由于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易发高发时段,有利新冠肺炎病毒传播,我们更不能对当前的防疫工作掉以轻心。与别的事情相比,所在地方出现病例或传染风险、政府采取封控措施,这是更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尽管我国政府对封控区域居民家庭生活的保障工作堪称举世无双,但就居民个人和家庭而言,防患未然,储存适当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政府对此加以鼓励,理所当然。


其次是由于夏季北方雨灾打击蔬菜主产区等原因,10月份以来全国各地蔬菜价格明显上涨,10月15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为3.31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2.59元/公斤大涨27.80%之多,某些地方、某些品种的蔬菜价格涨幅比这还要大得多,以至于许多地方出现了“菜比肉贵”的现象,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而通常冬季又是蔬菜生产淡季,入冬后蔬菜市场品种减少,价格上涨。水灾后遗症与换季影响叠加,有可能加剧蔬菜市场的波动,放大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

(北京新发地9至10月平均菜价与上年同比走势)

在这种情况下,商务部发文要求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其中包括鼓励居民家庭按需储存生活必需品,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正常得不能更正常吗?何必过度解读以至于杯弓蛇影呢?
作为最大工业国和绝大多数农产品的最大生产国,我国市场物资充盈,无须担心出现大面积物资短缺,如同欧美国家这些时那样逼得超市用各色商品的画像遮盖空空如也的货架;“双11”网购狂欢节即将来临,如要适度补充家庭生活必需品储备,不妨选择此时,但还是要理性购物,不要一次购买太多自家用不了甚至用不上的东西。
“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备生活必需品”风波终将过去,但这场风波给我们的启示和警示可以是长远的。面对这场“标题党”炮制的风波,与其盲目轻信而一惊一乍,不如相信我国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稳定菜价的能力,不如相信党和政府会采取负责任的方式履行统一祖国的历史责任。对于市场管理者、监督者而言,这次风波再度让我们见证了网络时代误解留言搅动市场的能力,如果是有人蓄意制造谣言意图操纵市场牟取非法利益呢?我们能不能管好?
 
(为方便你看到推送,请点击“在看”和“点赞”)
 
(2021.11.2,仅代表个人意见)
 
(此事引发的关注非常广泛,很多人问我,数家媒体采访,红星新闻和《新京报》向我约稿,给他们写了两个版本,这个版本更接近《新京报》版本,原稿在此发出。

红星新闻链接:

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111/f602ea8b3fe601fbcd05742621e69ff5.html?fromUdid=11d61b19-17f2-4c44-a365-c9d153f83880;)

 

(分享山东方言歌曲:菜比肉贵歌

附录:
《商务部部署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原稿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类型:原创
分类:新闻
2021-11-01 19:00
商务部网站文章链接: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yxwfb/202111/20211103213485.shtml
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保障今冬明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切实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
通知强调,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保供稳价工作目标,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横向协作与纵向联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健全有关工作方案,根据形势及时开展跨区域调运;加强市场运行监测,每日跟踪蔬菜、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预测,及早预警。
通知要求,各地支持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粮油、畜禽养殖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签订长期供销协议;耐储蔬菜要提前采购,锁定货源,做好本地菜与客菜之间,北菜与南菜之间、设施菜与露天菜之间的梯次轮换和衔接供应;健全完备本地肉类储备规模及管理制度;北方省份要按时完成本年度冬春蔬菜储备计划,南方省份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蔬菜储备;及时投放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储备,补充市场供应;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加强应急投放网络建设,优化应急投放集散地和投放网点,确保投放渠道畅通有效;充分利用大型连锁商贸企业网络优势,保障在重要时段和紧急情况下商贸供应网络正常运营;及时发布商品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稳定社会预期;在疫情防控采取封闭管理措施情况下,要迅速公布保供网点货源、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满足居民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生活必需品采购需求;强化岗位责任制,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畅通;加强督促检查,加大排查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前文回顾:
梅新育:感触凯恩斯
《长津湖》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国意识
美国白人种族主义恶行何时休?!
简评人大授权试点房地产税及共同富裕
广交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腾飞
梅新育:简评戴琪演讲与中美关系、电影《长津湖》等
简评人大授权试点房地产税及共同富裕
陆克文下台和大明覆亡
阿里女员工案的启示与警示
梅新育:我看“中国梦”与“新时代”
梅新育:我的七七
梅新育:新疆白皮书发布之日回顾家国经历
梅新育:新兴国家起飞夭折的风险与教训
梅新育:回顾2017:美国动乱警示大国覆辙
温故知新:中国应当与特朗普打一场史诗级贸易战
梅新育:塞北之役折射中美竞争关键
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
梅新育:加泰罗尼亚分裂动乱凸显中国政区划分智慧


本公号打赏支持
(适用于苹果机型及赞赏失灵状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