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辩论之一”——赫尔佐克舌战汤因比「一」 | 圣地三十年手记

张平 平行逻辑 2022-11-17

独角兽导读

《圣地三十年手记》是张平教授的散文作品集。最初是《圣地八年手记》,后来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


结合在以色列长年生活经历和学术研究,《圣地手记》(简称)贡献了了解以色列及犹太人世界的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文化趣味的不二选择。


作品集分七个部分:人物记风土记政情记战火记问学记智慧记顿悟记。未来,将在“平行逻辑”公众号,陆续发表。集子还未出版,能抢先阅读者,不可谓不是一种福利。

“我们民族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辩论之一”

——赫尔佐克舌战汤因比


1

缘起 -


1961年1月,71岁高龄的阿尔诺德·汤因比教授应加拿大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之邀,在该校的希列会堂发表了三场系列演讲。在这三场演讲中,他对犹太文明和以色列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他宣称犹太传统不过是一种已经死亡的文明遗留下来的化石,他指责犹太复国主义是一种“恶魔般”的事业,他将第一次中东战争引发的屠杀和难民悲剧全部归咎于犹太人,认定犹太人对阿拉伯人做的事情“比纳粹对犹太人做的还要糟糕。”

 

此时的汤因比已经出版了其12卷本的《历史研究》中的11卷,最后一卷也已经完成,即将出版。这部长达300万词7000多页的煌煌巨著使他成为当时“被读得最多的历史学家”,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级学者。

 

偶像级历史学家汤因比。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对于犹太人来说,汤因比的声望与他对犹太文明和以色列国的敌意同样难以忽视。希列会堂的演讲远非这位大学者第一次对犹太人的全面攻击。他在《历史研究》中就已经把犹太文化贴上了“化石”的标签,他在整个以色列国建立的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否认犹太人对以色列土地的历史和现实权利,并在战争爆发后一再把以色列国比作纳粹。


汤因比对犹太传统和以色列国的敌意与他的历史观是直接相关的。汤因比把人类历史解释为文明兴亡的历史。在《历史研究》中,他描述并讨论了28种文明的兴亡。在汤因比看来,文明,而非国家,是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的兴亡就像生命体的生老病死一样。有能力应对挑战时,文明就发展;丧失这种能力之后,文明就衰退,直至灭亡。所以,一种文明或者是活的,或者是死的,二者必居其一。

 

煌煌巨著《历史研究》。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犹太文明的存在跟汤因比开了一个玩笑。犹太人早早就失去了国家,流散四方,成为不同文明的臣民,却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特性和完整的身份认同,就像薛定谔那只该死的猫一样,既是死的又是活的,完全套不上汤因比那个整齐划一的历史模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汤因比发明了一个标签——化石,贴在犹太人身上,把犹太文明看成虽生犹死的残存物。为此,汤因比的28种文明中包括多种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明,却独独没有三大一神教鼻祖的犹太文明——化石当然没资格跟生命体并列。

 

汤因比对犹太人的敌意还来自于其历史观中浓厚的基督教色彩。在他看来,马卡比和耶稣代表了人类文明的两个方向:前者代表暴力,后者代表慈爱。犹太人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追随了马卡比而抛弃了耶稣,从此走上了死路。他的历史进程设计受基督教末世说的影响极深,也因此饱受学术界诟病。六十年代以后,汤因比的学说逐步被扬弃,很少再被人引用。

 

如果说犹太文明的顽强生存给汤因比出了一道难题的话,犹太复国主义的成功简直就是给了他当头一棒——化石怎么可能复活呢?!化石要是复活了,那还是化石吗?犹太文明如果不是化石,那么文明兴亡就不再是生命体那样的单向线性过程了,他的整个历史理论框架岂不要崩溃了?因此,汤因比对以色列国的敌意几乎是无可救药的。在这里,他再次借助了基督教的理论,认定犹太人如果想复国,就应该等待上帝的直接行动,等待弥赛亚和世界末日的到来,而不该自己动手。中东战争爆发时,他大概寄希望于阿拉伯联军打败以色列国,把犹太人打回化石状态,顺便拯救一下他的理论。然而犹太人居然打赢了,“化石”打败了大活人,这下儿除了把犹太人骂成纳粹,没有别的出路了。



靠着他的名声和地位,汤因比的反犹主义言论在欧美一直畅通无阻。虽然有阿巴·埃班这样的犹太学者撰文批判,将其称为“汤因比邪说”,但毕竟人微言轻,响应者寥寥,汤因比也就乐得装没看见。

 

不过,1961年1月,在希列讲堂的三场演讲之后,汤因比碰上了他几乎是命里注定的对头——以色列驻加拿大大使雅科夫·赫尔佐克。这位39岁的犹太外交官向汤因比下了战书:公开辩论,一决高下!

 

大概是因为此前一帆风顺的学术和传媒通途,也许是因为赫尔佐克无名小辈的身份,汤因比居然接下了战表,同意公开与赫尔佐克辩论。

 

雅科夫·赫尔佐克。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上,赫尔佐克家族虽然不像汤因比那样大名鼎鼎,但也绝非等闲之辈。雅科夫的的父亲以撒·哈列维·赫尔佐克是以色列国第二任阿诗肯纳兹首席拉比,使他从小就受到犹太传统“争辩逻辑”的薰陶。其兄哈伊姆·赫尔佐克在1975年至1978年期间出任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曾在联大讲台上将《犹太复国主义是一种种族主义》的联大决议当场撕得粉碎,震惊四座。他于1983年出任以色列国第六任总统,在任长达十年。其子以撒·赫尔佐克则是以色列国现任总统。父子都出任总统的,以色列国仅此一家。

 

1961年1月31日,在汤因比第三演讲的一周之后,在同一个希列大厅里,赫尔佐克舌战汤因比的精彩大戏隆重登场。现场有300名听众,20多位媒体人士,当地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不过,出于安全考虑,主办方谢绝了校外人士的参加。

 


张平 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 于特拉维夫


文内配图仅展现摄影艺术,与本文内容无关


延展阅读:

1/ 申诉——纳粹铁蹄下犹太人的终极抗争 

2/ 民族主义的误区 

3/ 什么是反犹主义

4/ 不安

5/ 什么让我们成为中国人?

6/ 学会在水底呼吸——犹太传统灾难观一览




和张平一起,探寻以色列文化

关注“平行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