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82:关于录音录像遗嘱的相关裁判规则4条

民法典君·1000套合同免费送完全免费,错过拍大腿 领取


来源:法信

重点条文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



法条变迁说明



《民法典》第1137条系在《继承法》第17条第4款基础上修改而来,新增了录像遗嘱,并对录音录像遗嘱的形式要件作了明确规定。这是《民法典》顺应当今社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都自带强大的拍摄功能,当事人利用上述设备可以自由录制遗嘱的时代发展趋势的体现。随着网络技术普及,电子数据讯息发展,录音录像遗嘱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遗嘱形式。



法信▪法条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法信· 裁判规则



1.录像遗嘱必须满足遗嘱人具有行为能力、录像取得方式合法和遗嘱内容真实合法三个条件——大儿子诉二儿子、小女儿遗嘱继承纠纷案

案例要旨:通过录像订立遗嘱的,遗嘱需符合相应的条件,即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行为能力,录像遗嘱的取得应当符合法律规定,录像遗嘱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涉案录像遗嘱经播放,可以看出立遗嘱人对遗产处分较为明确,没有证据证明立遗嘱人被胁迫,因此,该录像遗嘱合法有效,各继承人应当按照其内容继承遗产。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9年11月25日第3版

2.经相机摄录的录音遗嘱由两个见证人在场见证签名的,应认定为有效——林某1、赵某继承纠纷案

案例要旨:录音遗嘱是指由遗嘱人口述遗嘱内容,经录音设备将其内容记录下来的遗嘱形式。涉案遗嘱通过相机摄录遗嘱人宣读遗嘱的声音、图像并存储至SD卡,两个见证人对该遗嘱内容知晓并在场见证签名,能够确保遗嘱内容的客观、真实和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故该遗嘱符合录音遗嘱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应当认定为有效。

案号:(2017)粤12民终2473号

审理法院:广东省肇庆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发布日期:2018年6月30日


3.没有见证人在场见证的录像遗嘱无效——张某某继承纠纷案

案例要旨:以录像形式订立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涉案视频遗嘱系由一个继承人用个人的手机自行录制,录制该录像时,只有该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在场,无见证人在场见证,因此,涉案视频遗嘱并非合法有效的遗嘱形式,各继承人应当根据法定继承进行继承。

审理法院: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原重庆市中区人民法院)

来源:重庆法院网  公布日期:2018年4月2日


4.录音遗嘱的见证人为继承人以及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的人的,该录音遗嘱无效——田某女儿诉田某儿子遗嘱继承纠纷案

案例要旨:有效的遗嘱必须符合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有完全行为能力,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内容必须合法,遗嘱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四个条件。涉案录像遗嘱的见证人是继承人和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的人,见证人不符合法律规定,因此,该录像遗嘱应视为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来源: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网  

公布日期:2012年5月24日


法信▪司法观点


1.《民法典》关于录音录像遗嘱条款的适用精解


录音录像遗嘱实际上是录音遗嘱和录像遗嘱的统称,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通过录音和录像设备将遗嘱人订立遗嘱的过程进行录制并保存。录音录像遗嘱具有可反复复制、播放的特点,同时,由于其具备数字化特性,存在容易被伪造、修改、编辑的特点。录音和录像遗嘱都是通过电子设备录制保存而形成的多媒体遗嘱。在形式要件方面,录音录像遗嘱有各自的形式要件要求。

录音录像遗嘱的形式要件:

(1)通过录音设备、录像设备对遗嘱人和见证人的声音、影像完整录制和保存,同时保证原始载体的完整性。比如,当事人用录音笔录音或用手机录像,既要确保录制设备保存完好,也要保证对录音录像文件无修改编辑等操作。

(2)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为了保证录音录像遗嘱的真实性,需要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全程见证录音录像遗嘱的形成过程。

3)录音录像必须有指定内容。首先,为了区别录音录像遗嘱与普通谈话的录音录像,录音录像遗嘱必须在开头由遗嘱人宣示所录内容为遗嘱;其次,遗嘱人和见证人要在录音录像中明确自己的姓名、身份;最后,遗嘱人和见证人要在录音录像中表明录制的具体时间。

录像遗嘱与录音遗嘱相比,录制的不仅是声音,还有影像,录像遗嘱不仅反映遗嘱的订立过程,还能直观反映被继承人的身体、精神状况,以及见证人的见证过程等。根据《民法典》规定,录像遗嘱必须录制遗嘱人和见证人的肖像。如果当事人提供的录像视频中没有遗嘱人和见证人完整的正面肖像,全程展示了侧面像或者因为角度原因无法看清正面肖像,这种情况下,不能认定录像遗嘱的效力。

围绕录音录像遗嘱的效力认定,可能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录音录像遗嘱载体真实性如何认定。《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5条规定:“当事人以视听资料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存储该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当事人以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应当提供原件。电子数据的制作者制作的与原件一致的副本,或者直接来源于电子数据的打印件或其他可以显示、识别的输出介质,视为电子数据的原件。”第93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应当结合下列因素综合判断:(一)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二)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或者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是否有影响;(三)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止出错的监测、核查手段;(四)电子数据是否被完整地保存、传输、提取,保存、传输、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五)电子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往来活动中形成和存储;(六)保存、传输、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是否适当;(七)影响电子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通过鉴定或者勘验等方法,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第94条规定:“电子数据存在下列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其真实性,但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除外:(一)由当事人提交或者保管的于己不利的电子数据;(二)由记录和保存电子数据的中立第三方平台提供或者确认的;(三)在正常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四)以档案管理方式保管的;(五)以当事人约定的方式保存、传输、提取的。电子数据的内容经公证机关公证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真实性,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录音录像遗嘱中的声音、肖像是否是被继承人本人,尤其是录音的真实性,如无法就真实性达成一致,则需要通过司法鉴定确定声音、肖像的真伪。除此之外,有的当事人还会提出录音录像遗嘱存在篡改、拼接的可能性,对此,需要对录音、录像载体的原始属性,通常是电子文件的签名戳、录音录像有无拼接、录像帧数是否自然完整等进行鉴定,明确原始载体的形成时间,以及是否真实完整。

(2)无见证人的录音录像遗嘱应否认定无效。遗嘱是要式的法律行为,因而遗嘱形式上需符合法律规定。对于形式上稍有瑕疵的遗嘱,如果确有证据证实为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有效遗嘱。但是如何界定形式上的瑕疵,我们认为,如果录像遗嘱中的见证人的见证过程存在瑕疵,如拍摄角度等原因导致个别见证人的见证过程存在瑕疵,并不影响录音录像遗嘱的整体效力,但如果根本没有见证人在场,则属于在形式要件的重大缺陷,依法不应认定其法律效力。

(3)录音录像遗嘱保存形式是否影响效力认定。有观点认为,录音录像制作完毕后,应当密封保存,并在封面上由遗嘱人、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 日,由遗嘱人或交见证人保管。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录音录像遗嘱的保存形式是否影响遗嘱的法律效力。我们认为,对于录音录像遗嘱的原始载体保存方式并不影响遗嘱本身的法律效力,只有原始载体缺失才导致无法认定录音录像遗嘱的法定效力。原始载体在证据证明力上相当于书面证据的原件,录制录音、录像的原始载体不仅记录了文档的客观形成时间,录音本身也与载体的录音设备的各项参数相匹配,如录音的采样频率、录制格式等,如果仅提供拷贝件则无法确认真实性。同样,录像的原始载体同样记载了视频的原始时间,视频的格式也与录像设备的摄像头、录制软件的规格参数相匹配,如光圈、焦距、图像帧数等。

(4)录像遗嘱的连续性是否影响效力。一般情况下,录像遗嘱必须是连续的录制,不能通过拼接、剪辑形成拼装视频。例如,当事人提交的片段式的录像遗嘱,证人见证不连续,或者被继承人陈述的事项为分段录制,这样的情况下,不能排除录像过程中可能存在被继承人意志外的原因,从而影响遗嘱真实性,故而不连续录制的遗嘱,不能认定合法有效。

(摘自:江必新、夏道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点条文实务详解》【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版,第1162~1165页)



法信▪关联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四十条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二)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衍生阅读:

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①:关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处理的相关裁判规则

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②: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③:关于业主支付物业费义务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④:关于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⑤:关于禁止高利放贷和利率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⑥:关于过失相抵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⑦:关于保证合同成立形式的相关裁判规则9条

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⑧:关于自甘风险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⑨:关于自助行为相关裁判规则5条

1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⑩:关于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1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⑪:关于无权处分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1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⑫:关于代位继承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1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⑬:关于相邻不动产之间不可量物侵害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1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⑭:关于人身损害赔偿范围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1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⑮: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的解除及法律后果的相关裁判规则9条

1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⑯:关于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数额计算方式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1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⑰:关于打印遗嘱的相关裁判规则4条

1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⑱:关于定作人任意解除权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1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⑲:关于离婚损害赔偿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2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⑳: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2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㉑:关于承揽人留置权及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相关裁判规则9条

2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㉒:关于侵害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2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㉓:关于公平责任原则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2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㉔:关于禁止侵害他人姓名权或者名称权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2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㉕:关于离婚经济帮助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2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㉖:关于物业服务人后合同义务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2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㉗:关于买受人检验标的物的异议通知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2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㉘:关于委托监护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2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㉙:关于单位用工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3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㉚:关于保证合同的从属性及合同无效后民事责任承担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3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㉛:关于名誉侵权中侮辱、诽谤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3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㉜:关于抵押权与租赁权关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3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㉝:关于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3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㉞:关于出卖人取回权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3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㉟:关于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3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㊱:关于个人用工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3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㊲:关于婚姻无效情形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3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㊳:关于借款利息不得预先扣除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3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㊴:关于网络单独侵权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4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㊵:关于流押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4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㊶:关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4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㊷:关于业主决定建筑区划内重大事项及表决权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4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㊸:关于网络间接侵权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4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㊹:关于隐私权内容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4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㊺:关于受赠人的交付请求权以及赠与人赔偿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4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㊻:关于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权的相关裁判规则4条

4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㊼:关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4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㊽:关于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4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㊾:关于第三人侵权时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5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㊿:关于缺陷产品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5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1:关于债权人代位权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5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2:关于禁止侵害身体权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5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3:关于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的侵权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5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4:关于转让并交付但未办理登记的机动车侵权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5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5:关于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相关裁判规则4条

5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6:关于并存的债务承担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5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7:关于肖像权消极权能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5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8:关于小区车位、车库归属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5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59:关于悬赏广告的相关裁判规则8条

6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0:关于格式条款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6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1:关于可撤销婚姻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6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2:关于产品跟踪观察义务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6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3:关于缺陷产品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6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4:关于无偿处分时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6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5:关于非婚生子女的权利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6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6:关于拼装车或报废车侵权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6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7:关于丧失继承权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6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8:关于盗抢机动车侵权责任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6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69:关于禁止侵害生命权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7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0:关于肇事后逃逸责任及受害人救济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7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1:关于好意同乘的责任承担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72.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2:关于夫妻相互抚养义务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73.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3:关于无人继承遗产归属的相关裁判规则4条

74.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4:关于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75.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5:关于离婚后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76.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6:关于医务人员说明义务和患者知情同意权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77.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7:关于禁止侵害健康权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78.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8:关于医疗产品与输入不合格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79.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79:关于被继承人税款、债务清偿的相关裁判规则7条

80.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80:关于隐私侵权行为的相关裁判规则6条

81.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81:关于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推荐阅读——


☛ 2021版: 婚假 产假 年休假 病假 事假 法定假 哺乳假 探亲假等23类规定和待遇

悲痛!上海一律师在法院准备开庭时不幸逝世!请珍惜您的律师朋友!

☛ 一法院两名女副院长同时被查!

最高院:限制当事人不得起诉的合同条款有效(请谨慎签署)

民法典重点法条类案裁判规则系列81:关于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裁判规则5条

明确了!最高院案例:“以房抵债”符合4个条件可排除法院执行

最后,小编恳请大家做件事,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需读者经常点“在看”“点赞”,否则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如果你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民法典权威解读”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点赞”,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精品法律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