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盘点:A股IPO坐上“过山车”

2017-12-31 郭儒逸 中国财富帮


  站在年终回望过去,这一年的A股IPO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A股IPO行情上演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大剧。年初IPO审核大提速,让不少企业看到尽快上市的曙光。然而随着新股上市监管环境日趋严格,尤其下半年新发审委履职之后,过会率便陡然下滑。政策从相对宽松到收紧,A股IPO生态圈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关键词之一

新股发行数量创纪录


上交所统计显示,截至12月22日,今年有428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共募资2255.72亿元。其中,上交所主板211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资1368.61亿元。9家公司处于发行中,12家公司过会待发行;深交所中小板78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资375.86亿元。4家公司处于发行中,3家公司过会待发行;深交所创业板139家IPO公司完成上市,募资511.25亿元。6家公司处于发行中,12家公司过会待发行。


今年A股新股上市数量首次突破400宗,超过2010年的347宗,创下年发行家数的最高纪录。与2016年相比,今年每月审核平均为40.25家,除了12月收紧外,今年各月审核数量均高于2016年同比月份。


关键词之二

平均融资额创新低


虽然今年上市新股数量多,但由于年内缺乏筹资额50亿元以上的大型新股,因此筹资额仅是2010年的47%。除了2010年,今年年内融资规模还次于2007年的4469.96亿元和2011年的2720.02亿元。


据21世纪资本研究院,2017年新上市企业平均融资额为5.19亿元,创下13年以来的新低。单家平均融资规模较低的原因,或与拟IPO企业体量有限、监管层兼顾市场承受力等因素有关。


今年的单家发行股数,也不比往年。剔除2013年数据(IPO被叫停),截至12月25日,今年新上市企业平均发行股数仅为0.53亿股,较该均值更小的年份只在1990-1996年的七个年份中出现,甚至低于1997年的0.56亿股/家。


关键词之三

中介机构日进斗金


数据显示,今年首发费用合计达202.60亿元,仅次于2010年的211.36亿元;总发行费用占总发行金额的比例也于今年达9.28%的历史新高。


Wind数据表明,今年以来60家券商共计承揽420个IPO项目,共计获得承销收入149.82亿元。其中,有33家券商IPO承销收入超过1亿元。按照承揽项目数排位,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和国信证券分列前五。其中,广发证券共承揽32个IPO项目,IPO承销收入12.47亿元;中信证券承揽30个项目,收入12.4亿元;国金证券承揽了22个项目,收入9.76亿元。海通证券和国信证券的收入也在9亿元以上,分别承揽了28个和26个项目。IPO承销收入前十的券商,共计占据58.06%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之四

主动规避IPO渐流行


面对IPO监管环境的变化,近期主动撤回IPO材料的企业数量陡增。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IPO 排队企业中有65家中止审查,比3个月前9月7日的37家增长近一倍,其中54家属于主动要求中止审查。


这些主动中止审查的企业,给出的理由各种各样。但细究起来,多数与当前IPO监管从严有密切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现在的审核标准按期上会,一些不够自信的企业大概率是通不过的,还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主动回避当前上市窗口,择机再发申请便成为一种选择。


关键词之五

“铁面”新发审委


企业主动规避IPO的背后,是一张新发审委严厉的面孔。自10月就任以来,新一届发审委先后审出了审6否5、审3否3、审4否3等“惨案”,其中11月29日的零过会率,更是创下自有新股审核以来的纪录,令市场心有余悸。


总结来看,企业不能顺利过会通常由于八个方面原因:持续获利能力存疑、过度依赖关联交易、业务运行不规范、财务会计不规范、商业模式合法性、同业竞争问题、募集资金运用、历史沿革等问题的合法合规等。因此,虽然目前IPO审核效率提高了,但通过率是明显下降的,这对准备登陆资本市场的众多企业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作者:郭儒逸

新媒体编辑:熊烨


原创文章 欢迎分享

转载请注明

本文转自中国财富帮(微信号:cfbondcom)

推荐阅读


赴纳斯达克上市的诱惑和风险

100元就能买信托!9万人信了,结果…

一个例子告诉你“借壳上市”是啥!

炒股用得上的两张表格!收好不谢

实况转播|证监会再办内幕交易大案!

一文读懂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

@所有人:你有一份免费早餐需要领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