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胜兰 |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导语

李胜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9-23


“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导语

文/李胜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李胜兰教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在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构建绿色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以及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解决新时代下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在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得人民的绿色发展需求与经济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党中央和国务院基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具体地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目标。

十九届五中全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十九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并提出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是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振奋人心的指引。

具体到环境政策及其工具体系层面,尽管我国目前已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措施,例如环保税体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主体功能区制度等等,但当前的环境政策及其工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不协调、市场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本专题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从顶层设计上看,作为落实环境战略的重要手段,各类环境政策工具应如何通过组合与协调最大化地发挥其环境治理功能?第二,从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看,当前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应如何优化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处理好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上以命令控制为主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应如何改革,才能充分与环境的市场化治理趋势相协调?第三,从政府间的关系看,应如何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环境政策工具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协调,最终完善政府的环境治理体系和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本专题由三篇论文构成,依次回答上述三个问题。李胜兰和黎天元在《复合型环境政策工具体系的完善与改革方向:一个理论分析框架》一文中通过定性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的方法,探讨了环境政策工具体系的结构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文中构建了一个包括代表性家庭、最终产品厂商、中间产品厂商和科学家等多主体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工具研究发现,提升环境政策效率的关键在于灵活组合运用环境政策工具: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自愿型三大类环境政策工具均能有效改善环境质量,都能通过改变研发活动的预期利润,迫使研发活动向其他非污染生产部门聚集,最终改善环境质量;在考虑交易费用的影响后,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便与交易费用的大小有关,特定场合下交易费用越高环境政策工具起到的作用越差,因此现实中应针对不同的场合实施不同的环境政策工具组合。此外,环境政策的实施还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以及有足够的政策强度。

魏建和黄晓光的《中国环境财政政策组合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从“环境财政政策组合”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收入型”(环境税费)和“支出型”(政府环境治理投资)环境财政政策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以及两大类型财政政策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发生转变的机制。基于理论分析以及2004—2017年中国除西藏外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该文研究认为:从具体的环境财政政策组合看,当工业环境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的时候,环境税费和政府环境治理投资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随着工业环境效率的不断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投资的积极作用将迅速衰减,而环境税费的积极作用却能相对稳定地保持。这表明随着环境治理水平的提高,环境财政政策应更注重环境税费的征收,减少对政府直接投资的依赖,通过环境税费中的减免政策赋予市场主体更大的环境治理自主权力,激励其运用分散的市场信息实现环境的高效治理。

符正平和麦景琦《生态省试点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生态足迹的视角》一文则从“生态省”建设试点切入,研究了“生态省”试点政策如何通过协调政府纵向及横向上的环境政策关系,提高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全国2004—2017年2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生态省试点综合运用了“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政策,对政府内部和其他经济主体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进行优化配置,解决了环境资源产权界定不清导致的资源滥用以及“经济挂帅”导向下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激励不足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完善,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学界仍有待从“环境政策工具体系”的视角更深入地去探讨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本专题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研究》(20AZD0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环境政策工具对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效率影响研究》(19BJY088)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72041032)的资助下,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如何优化完善“环境政策工具体系”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次富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尝试。我们也希望本专题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界对我国环境治理过程中战略制定、政策工具体系优化等问题的关注,为中国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责任编辑:周吉梅

推荐阅读

许起山|绍兴和议后宋廷对军队的整治

招聘启事|中山大学关于公开招聘学报编辑部专业技术人员的启事


初审:宋宇
审核:詹拔群、周吉梅
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