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神童”李书磊履新中宣部常务副部长,曾言: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

仕道 2022-07-31

仕道刚被关小黑屋一周,为防失联,敬请关注仕道君的备用号: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公众号报道:6月5日,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现场,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书磊宣布山东省为2023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地。


上述消息显示:此前担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的李书磊,已履新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此前的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李书磊位列中央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姜信治之后,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陈小江之前,代表中央宣传部参会。


据悉,前任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晓晖已于2022年4月调任四川省委书记。



公开资料显示,李书磊,男,汉族,1964年1月生,河南原阳人,1984年12月参加工作,198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教授。


14岁那年,也就是1978年,李书磊考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系,之后又在北大中文系拿下硕士、博士学位。


相比大多数同龄人,他要早4年进大学,“神童”之名由此而来。


李书磊有一次对“神童”之名进行了解密:“我小学时连跳两级。跳级是因为在班里学的东西我大哥在家里都教过我了,听课没意思,就逃学。逃学被老师逮着,我就装病,装肚子疼,肚子疼不好查。老师告状到我家,我爸就和我哥商量,让我跳级,跳了级,课都是新的,都不会了,就不敢逃学了。”


1978年,14岁的李书磊参加完高考后并不作多想,乖乖回家干活。一天,他正在黄河滩上放羊,他姐姐拿着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去找他,他在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刹那,把羊鞭狂甩进黄河,“当时就想,这下子终于不用放羊了。”


为什么选择北大?李书磊后来解释过。


“在考大学之前,我在人民日报上看见一幅照片,是北大中文系工农兵学员高红十和她的同学在讨论长诗《理想之歌》的写作。高红十与《理想之歌》,我当然仰慕得很,但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诗,也不是诗人,而是他们围着的那张桌子:桌子有光可鉴人的桌面,他们的影子映在上面,在我眼中,那太漂亮了,太高级了。这桌子极大地打动了我,使我对北京大学产生了强烈的向往之心。”


李书磊的本科并不在中文系,不过,他的硕士和博士都选择了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北大十年,同学们也教会了李书磊很多东西。他们大都是高中毕业后闯荡过一阵子的人,工农商学兵五行八作的人都有,他们带给李书磊的简直是一部中国社会史。


李书磊后来谈起这段岁月,“同学们的经历与见识使我很快摆脱了中学时代通过报纸、课本认识世界的偏狭,加上当时正如火如荼的思想解放运动,我的思想与心智在不断的惊愕中进步。”


毕业后的李书磊走了一条坚定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1984年硕士毕业后,李书磊被分配到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任教,两年后,他又重返北大中文系读了博士,之后又回到了中央党校任教。


自1989年12月起,李先后担任中央党校语文教研室主任、文化学教研室主任、文史教研部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务委员、培训部主任,校务委员、教务部主任。


其间,他还曾先后赴河北青龙挂职县委副书记,赴陕西西安挂职市委副书记。


2008年12月,年仅44岁的李书磊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官至副部级。



尽管身居高位,在中央党校同事心目中,李书磊还是习惯于用学者的语言与周围人讨论问题,而非官员的语言。他通常的讲话,只对一个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同时又能与党的重大理论联系起来。


李书磊常常说:“讲话不能讲满,要留有余地。”这个“余地”,不是出于做人的油滑,而是“他认为在你不能穷尽和掌握所有分析材料的时候,应该有学者的严谨,说满口话不是学者应有的态度”。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是李书磊在中央党校具体分管的部门之一,在该部一位教师的印象里,李书磊几乎不喝酒,一般也只参加他分管领域的外事活动,他有着学者的严谨,但也有文人的幽默。


有一次,一位外国友人来参访党校,送了李书磊一样类似于当地土特产的东西,李书磊端在手里就问:“这个是吃的东西,还要交公吗?”


这位教师还记得,每次党建部青年教师的读书会,李书磊几乎都会来参加,不仅仅是听,还会自己讲。


“我们都很佩服他这点,虽然是文学专业出身,但他对政治学领域也有自己的学理思考。他往往从政治哲学的高度,能够把我们的观点包容进去,”这位教师说,“他的见地就是能把年轻教师吸引住。虽然早就知道他有‘北大神童’称号,但仍然会被他的超然禀赋折服。”

 

李书磊经常对教师们说:“外界评价中央党校的老师讲话敢讲,我更希望外界说我们的老师很有学问。”


李书磊喜欢和年轻人聊些轻松话题,甚至不惜爆光一点自己当年的糗事。比如他在北大读书那会儿,如何当同学电灯泡的故事。李回忆说,那次当电灯泡最大的收获就是吃了有生以来最香的一顿水饺。


他虽然允许年轻人犯些小错误,但该严格的时候还是很严格的。有一次,一位年轻教师在说自己这一年发了多少多少文章,李书磊正好听到,马上指出:数量不是关键。


另外一次,一位年轻老师恰好发表了篇谈石家庄的城市建设逻辑的文章,李书磊注意到了,专门找到那位年轻老师说,“你那个观点不一定对,我们好好聊聊。”


李书磊对青年学者的关心还体现在生活上。他拿到经费首先会向青年学者倾斜,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最优秀的人到了我们党校,如果我们不给他们机会,不关心、不培养他们,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甚至是损阴德的事。”话语间分量已经很重了。


李书磊的学问在学界一直颇受好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李书磊闭户读书,写出了一系列重读经典的好文章。


那个时候,“李书磊”三个字堪称如雷贯耳,他的《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我观世音》等一系列书籍,不仅引起学界的注意,更在全国拥有相当可观的粉丝读者。


至今,豆瓣读书上关于《重读古典》一书的讨论中,仍然可以看见有年轻读者评价:“读一下他的文章,我们就会知道李书磊的判断是多么深刻。”


1989年到1991年这两年间,李书磊曾在北京西郊赁屋而居,不问世事,只在窗下苦读古书。“读到感动之处,就特别想找人聊一聊,但没有人,我就把心得写成札记。有一天傍晚,我走出家门,门外正纷纷扬扬地飘着大雪。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艾青的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站在雪地里,不知为什么,我竟泪流满面。”李书磊说。


后来,李书磊把这些读书札记整理发表,写了一系列重读古典文学的好文章,也就有了1997年的《重读古典》。


李书磊从不否认自己著书是出于一种情感需要。“人过了25岁,沧桑感就有了,漂泊感也有了。年轻的时候,凭青春力量四处闯荡的那个阶段结束了,情感的浪漫主义也结束了。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情感的皈依。追根溯源,对于国土的情感,对于中华民族的情感,包括对于中国经典和汉语的情感,才是我们真正的精神寄托。”


李书磊曾自称最敬佩白居易。他认为,白“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用佛家的无差别心洞见人生,他避免了人们常用的那种等级偏见”。从《琵琶行》到《长恨歌》,白居易不仅体察了下层的苦难,为歌妓的遭遇而湿了青衫,也还给了帝王“人”的角色,同情作为一个帝王内心的痛苦与无助。


李书磊说:“这入骨三分的倾诉使我们对无限的人生肃然起敬,我们从这里读出了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深悲悯。”


2014年初,李书磊离开中央党校,来到福建,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据媒体报道,2014年1月25日下午,刚刚履新的福建省委宣传部长李书磊在图书馆召开的座谈会上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我是来结识各位的,尤其是学界、文化艺术界的朋友。所以,宣传部的同事,就不发言了,听听学界、文化艺术界朋友的意见、建议吧。”


轮到诗人舒婷发言,她笑盈盈地说:“部长来去匆匆,人还没看清楚呢。我想送部长一套我的集子,有点重,不知道部长是否怕重?不过,我也是从鼓浪屿提过来的。” 李书磊接过舒婷的话说:“再重,我也要提回福州。对您,我可是慕名而来的。我们这代人,是读您的诗成长的。您的诗,才是真正的诗,是可以传世的诗。您的诗,既可作为爱国主义的教材,比如,您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至今还可以朗诵的:‘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您的诗,也可作为经典的爱情诗吟诵,比如,您的《致橡树》。我个人的感觉是,学校里,尤其是大学校园,应当朗诵您的诗。”听李书磊这么一说,舒婷赶紧打住:“就别再说啦,部长,否则,我真的脸红了。”


李书磊话锋一转,对在场的宣传系统干部说:“今天的座谈会,放在图书馆开,非常好。今后,这种小型的座谈会,要多一些,时间不一定太长,人数不一定太多,就一个问题,多听听学界、文化艺术界专家、学者的意见,是十分有益的;同时,我们要多走下去,多到高校,到文化人中去,跟他们交朋友。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2015年12月,李书磊返京,出任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17年1月8日,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闭幕,会议通报显示,十八届中纪委七次全会按照党章规定选举了1位副书记——李书磊。


云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张硕辅北上进京,接棒李书磊,履新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在交接会议上,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评价李书磊在北京工作时说,


李书磊同志政治上坚定,党性观念强,理论水平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到北京工作以来,他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纪委书记职责,坚决贯彻中央纪委和市委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扎实推进组织和制度创新,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稳步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始终保持对换届不正之风的高压态势,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钉钉子精神纠正“四风”,坚决查处各种违纪、腐败问题,为推进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各方面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特别是在深刻汲取吕锡文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教育干部讲清问题、划清界限、肃清影响上,在承担中央交给的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等重要工作中,书磊同志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工作认真负责、全力投入,表现出了很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


2020年7月31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7月26日在北京召开。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党委会委托,杨晓渡向大会作了题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机关党委会和机关纪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21名机关党委会委员和17名机关纪委会委员。

 

大会闭幕后,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第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李书磊当选为机关党委书记。


2020年12月,中央党校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李书磊已经出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正部长级)。


仕道君注意到,李书磊的文章中,谈到过关于做官、读书,以及知识分子与理想等话题。在此,特推荐两篇李书磊的旧文《宦读人生》和《关于精神》,以利广大道友感悟李书磊作为学者与官员的境界。




宦 读 人 生

李书磊(资料图)


古时候学而优则仕,做官的都是读诗书的人,这很好,很值得欣赏。但我真正欣赏的不是读了书做官,而是做了官读书。读了书做官总有点把读书当敲门砖的意思,既贬低了读书也贬低了做官;做了官读书才是一种雅兴,一种大性情,一种真修炼。做官大概是入世最深、阅人最多的职业了,既从此业而又能够博览古今中外的经史子集,该会有怎样的慧心和觉悟啊。古代的官员千里宦游、两袖清风,满墙书卷,白天升堂处理俗务,晚来在灯下读书咀嚼真谛,庶几近于人生的最高境界。


夸说这种境界似乎是有点浪漫了。做官实在是非常磨人,必得陷入各种复杂而危险的人际纠葛之中,往往是整日忧虑,满心烦恼;然而,官场却每有既能承担又能克服这种忧烦的高人,每有在这种忧烦之余清心问学的得道者。据说曾国藩一生都是半天办公,半天读书,即使是在战事激烈的军旅之中也不废此例,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典范。曾氏所读并非都是关于治国打仗的书,他悉心于哲学并且酷爱诗词。我曾经看到过曾国藩悼其亡弟的一副对联,叫做“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行不得也,满天风雨鹧鸪声”,情意真切,情味浓郁,仅此短短一联即可见出了他对于词章乃至民间词曲的深湛修养,令人玩味不已。实际上越是置身于官场是非之中越是需要读书来涤虑养心。读书致用倒还在其次,读书的至境在于养心,在于悟道,在于达到对人性的了悟与同情,达到对宇宙的洞察与皈依,达成个人人格的丰富、威猛与从容。


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与哲学,就会发现中国的主流文化其实是官员们创造的,这使人对古代的宦读人生不禁生出无限的怀想。做官是一种大俗,读书是一种大雅。从俗的、做官的立场上来看,这大雅对大俗是一种拯救;而从雅的、读书的立场上来看,这大俗对大雅又是一种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那些老死书斋的学者往往成为陋儒,而宦游四方的官员则往往成为文化英雄。治国平天下的事功无意中变成了治学为文所必需的田野工作,这也算是历史和命运的一种机巧吧。


一次在一家大宾馆参观总统套间,可谓宝气珠光、豪华备至。但看完之后我仍然难生敬意,只是因为一个简单的理由:这里没有书。不管做多大的官,不读书便不过是一介俗吏。相反,只要永怀读书和思索的慧根,又何计其官职大小有无。我所向往的乃是向学的人不坠其阅历实践之志,实践的人不失其向学求道之心,众生都能在尘世修炼中得证菩提,达到人的圆满与完善。




关于精神



初夏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惟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认真追究起来,中国古典文学对我产生过最深刻影响的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及人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到厚地高天、痴男怨女的《红楼梦》,至少在初涉人生的少年时代,是这一以贯之的感伤传统以它有毒的甜蜜滋养了我的情感。  

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惟其不知出处,那些文字才更显得神秘而有意味。“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断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与空虚挥之不去。教科书里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生的自觉”,我觉得这断语下得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却也兴致勃勃地存在着,去打仗,去婚嫁,去种去收,去生去死,至此才猛地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不禁悲从中来。从此这感伤情绪就一发而不可收。

后世的感伤文人我最喜欢的有两位,一是李后主,一是秦少游。他们把《古诗十九首》那种无缘无由、无端无绪的感伤具体化也情景化了。李后主丢失了江山,秦少游丢失了爱人,这种人间最根本的丢失使今生今世变成了他们的伤心之地。李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秦词“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同样美丽的句子正可以互相印证。我们看出这种感伤既是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他们玩味甚至珍惜这种感伤就像珍惜与生俱来的病痛……感伤的文人对人世必有的丢失总是耿耿于怀,对人生必有的缺憾不能报之以坦然;然而他们不安于生命的定数又无可奈何,他们对世界有太强的欲望却只有太弱的力量,他们既不能战胜世界也不能战胜自己。这正可以说是一种孱弱和病态,这种病态对于少年人却有无法抵抗的传染性。我那时候对感伤一派真是入迷得很。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是因为生命个体所秉承的趋向健康的自然机缘;我的这种感伤病在某一天霍然而愈。我对李后主和秦少游再也没有那样强烈的共鸣了。我转换了兴趣,竟喜爱起了苏东坡的达观。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欣赏身边的风景。他在赤壁赏月,在西湖种柳。一派诗心;贬谪黄州也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地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表露出这样直接的口腹之快。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放弃了那种“非如何不可”的悲剧感,随遇而安;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他总能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充盈。他知道怎样在这大不如意的人世间保护自己。这种自我保护的心情被后人誉为“生活的艺术”。这种“艺术”同样在诸种坎坷中保护了我,使我平安度过了生于人世难免的一次次危机。

然而,到了今天,我在这青春将逝的而立之年,夜半醒来我突然感到一种大惶恐。我要一直这样平庸而快乐地活下去,直到暮年。在这青春将逝的时候我突然对青春有了一种强烈的留恋,突然生出一种要抓住青春、抓住生活的强烈冲动,我不要感伤带我去唤醒那占有的欲望,不要达观但要保持那种顽强的力量。我发现我内心真正向往的乃是那种反抗人生缺憾的英雄情怀,那种对人类悲剧命运了悟之后的承担。我想起了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这也是一种感伤吗?这是英雄的感伤,这是苍凉。这也是对人类命运的屈服,但这是竭尽人力之后的屈服.这种屈服中包含着人类不可折辱的尊严。我从中受到了莫大的感动,我想我要记下并且记住这壮年的感动。



李书磊简历


李书磊,男,汉族,1964年1月生,河南原阳人,1984年12月参加工作,1986年9月入党,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教授。
1978.10—1982.09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馆学专业学习
1982.09—1984.12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4.12—1986.09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室教员
1986.09—1989.12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结业)
1989.12—1993.05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语文教研室教员(其间:1992.03—1993.05挂职任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副书记)
1993.05—1996.04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语文教研室主任(其间:1994.09—1995.07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6.04—1996.06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社会主义文化教研室主任
1996.06—1999.01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1999.01—2001.04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主任
2001.04—2002.02 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文史教研部主任
2002.02—2008.06 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培训部主任(其间:2004.02—2006.01挂职任陕西省西安市委副书记)
2008.06—2008.12 中央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务部主任
2008.12—2009.12 中央党校副校长、教务部主任
2009.12—2014.01 中央党校副校长
2014.01—2015.12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5.12—2016.12 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16.12—2017.01 中央纪委副书记候选人
2017.01—2017.11 中央纪委副书记
2017.11—2018.03 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院长
2018.03—2019.03 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院长
2019.03—2020.07 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
2020.07—2020.12 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党委书记
2020.12—2022 .06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正部长级)

现任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


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2017年1月增选为中央纪委常委、副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来源 | 仕道、中国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央党校官网、人民网、新华社 等


END

 

仕道最新热文荐读














1、一位中学教师的心声:“辣眼”插图只是问题教材冰山一角!(点击即读)


2、“笑面虎”孙国相落马(点击即读)


3、全国最年轻的省公安厅长亮相(点击即读)


4、罕见!省外事办主任升任省委常委、秘书长(点击即读)


5、和“耳光书记”搭档的市长,最新职务明确!(点击即读)


6、两副部同日落马,他俩都有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身份(点击即读)


7、张敬华到底违反了什么生活纪律?(点击即读)


8、深圳前市长落马:周一上班在单位门口被带走(点击即读)


9、教辅书中的雷锋竟成了日本鬼子,这鬼是谁搞的!?(点击即读)


10、卫健委主任落马,社会面很快清零!“核酸内鬼”该怎样清零?(点击即读)

观仕宦风云,悟兴衰之道,发醒世之言,仕道(pzzch2018)——您朋友圈中很多人都在关注的时政新媒体,江苏地区有影响力的职场类微信公众号!独家、原创、深度好文一读为快。仕道君曾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后浸淫地方官场二十余载,业余发表时评、文学作品500余万字,获省级以上奖励40余次,出版个人专著多部,被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聘为特约研究员。“仕道”公众号创办四年多来,发表原创文章530余篇,其中单篇最高阅读量150万+,数十篇文章被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转载,目前公众号订户近20万。欢迎免费关注!

▲长按二维码“识别"订阅▲

仕 道

官场奥妙 尽在仕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主编微信号:pzzch681018

商务合作:18921765158(微信同号)

因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规则更改,敬请各位朋友点击文末“在看”或“赞”,这样“仕道”新的推送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若将本公号设为星标,那再好不过了。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