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成昊接受《北京时间》采访谈盖茨访华和中美关系


6月15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孙成昊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客户端《北京时间》采访,围绕近期比尔·盖茨访华及中美关系发表看法。


孙成昊认为,盖茨访问北京的目的不单纯是出于商业,更体现了两国各界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性。同时,包括盖茨在内的美国商界人士访华也传递了清晰的信号,那就是美国政界部分人士推动的对华“脱钩断链”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这证明美国商界不愿放弃中国市场,也不愿与中国切割,相信这种行为也会对美国政界人士产生一定的震动,促使他们反思当前的对华经贸政策是否真正符合美国利益。

从更大层面看,这些新动向对于稳定中美关系也有好处。从过去一段时间看,拜登政府在对华经贸问题上没有完全延续特朗普的政策,但也没有彻底逆转。此外,拜登政府把对华经贸打压聚焦到技术议题上。美国商界最近的这些动作也是向拜登政府释放信号,无论是所谓的“脱钩”还是“去风险”,经贸合作仍然应当成为稳定中美关系的重要一部分。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阅读


孙成昊:G7广岛峰会对华释放了何种信号?
孙成昊:G7广岛峰会对华释放了何种信号?
孙成昊:中美关系能否迎来机遇窗口?
孙成昊:乌克兰危机一周年,留给世界怎样的思考?
孙成昊:2023年美国政治极化难消,外交加速定型
孙成昊:美国中期选举后的政治新生态与中美关系未来走势
孙成昊:“大西方”撕开裂口?如何理性看待美欧分歧
孙成昊:美国中期选举结果耐人寻味
孙成昊: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暴露出的三组矛盾
孙成昊:拜登早早庆功中期选举,全靠特朗普“神助攻”?
孙成昊:2022年中期选举对美国政治意味着什么?
孙成昊:北约“印太化”与中美欧关系的未来
孙成昊:北约峰会为何突出“中国元素”?
孙成昊:Constructive Talks or Just Hot Air?
孙成昊:Compartmentalisation in China-EU Relations
孙成昊:布林肯对华政策演讲为何成为“文献回顾”?
孙成昊:拜登亚洲行折射美国印太战略新步调
孙成昊:俄乌冲突将怎样影响欧亚大格局
孙成昊:NATO has chosen the wrong path by targeting China
孙成昊:俄乌危机之下 美欧联手制华走向何方?
孙成昊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伯恩斯:姗姗来迟的“架桥人”?
孙成昊:拜登想借巧实力拉欧盟“制华” 欧盟会买账吗?
孙成昊 王静姝:美国“印太战略”有一个天然缺陷
孙成昊:习近平同拜登首次“云会晤”,为中美“再接触”注入源头活水
孙成昊:踌躇满志的拜登为何陷入执政困局
孙成昊 郑乐锋:拜登五个月内二度访欧,但美欧无法再“踏入同一个大西洋”
孙成昊:美国政府对华战略思考的三大误区
孙成昊:华盛顿推“AUKUS模式”得不偿失
孙成昊:美国甩锅推责那些招
孙成昊:美英澳联盟将让欧盟从“战略觉醒”走向“战略清醒”
孙成昊:北约在阿富汗遭遇“苏伊士时刻”?
孙成昊 | 布林肯:拜登“价值观外交”操盘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