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晶硅片制造商,哪家成本最低?



在单晶硅片企业百家争鸣的现在,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怎样的呢?生产成本是各企业的秘密,笔者列举的数据也是道听途说,不一定对,欢迎读者留言讨论。


01

隆基产能最大生产成本最低



目前隆基的产能最大,生产成本也最低。隆基2019年产能将接近40GW,2020年产能将达到65GW,未来将超过90GW。
隆基生产基地多如牛毛,如保山隆基、丽江隆基、银川隆基、楚雄隆基、西安隆基等,其各个生产基地之间生产成本互相竞争,目前隆基先进基地的拉晶成本低于40元/公斤,单片的非硅成本低于1.2元/片,单片硅片的生产成本低于2.3元/片。

隆基的成产成本做得如此低除了隆基的股东都是学技术出身,高瞻远瞩,一直坚持单晶的生产研发之外,和隆基的布局也有很大的关系。如隆基的第二大股东李春安先生也是大连连城的董事长,而大连连城主营业务为单晶炉、开方机、切片机等设备,大连连城还收购了美国单晶炉生产企业凯克斯Kayex。另外,金刚线龙头企业杨凌美畅据说也是隆基扶持起来的,隆基还要在保山生产炭炭材料。有这些专业的设备和辅材企业给隆基做后盾,隆基的护城河变得更宽更深了。

02

晶科生产成本仅次于隆基



目前晶科的单晶硅片生产成本仅次于隆基,这也是晶科敢在乐山、青海继续扩产单晶的底气,晶科规划单晶硅片产能超过25GW。晶科目前虽然在组件端产能最大,但是晶科成本控制得最好的环节反而在硅片端。笔者预计,晶科单晶硅片的生产成本两年内将降到1.5元/片(156.75)。


03

中环盈利丰厚



中环硅片的生产成本未知,但是其生产成本据说比晶科的单晶硅片生产成本略高,不过中环2019年仍然盈利颇丰。

中环股份(002129)10月8日早间披露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82亿元-7.12亿元,同比增长60.2%-67.25%。其中,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82.89%-106.74%。
中环股份表示,业绩增长的原因一是通过严格成本费用控制、有效实施精益化管理,内部经营管理及智能制造的不断提升、优势产能的不断释放,有效降低了经营成本,持续保持盈利能力;二是随着光伏行业单晶化进程加速,公司发挥单晶产品议价优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04

锦州阳光拉晶成本


锦州阳光是香港上市公司,与隆基、中环一样一直从事单晶硅片、单晶电池、单晶组件的生产制造,虽然比较低调,但是成本控制实力不容小觑,其拉晶成本也是在40元/公斤左右,比隆基、晶科的拉晶成本略高。


01

无锡上机的拉晶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介入单晶硅片生产的无锡上机,大家都知道,无锡上机老本行是生产切片机,趁着单晶硅片的高利润,强势介入单晶硅片的生产领域,却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一鸣惊人。笔者获悉,无锡上机单晶炉的日产能为125KG/天,该数据比某些长期从事单晶生产制造的企业的日产能还高。


来源:光伏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刻予以删除。



延伸阅读:

☞2019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出炉!储能高唱新能源“主打歌”

☞16年坐拥4家上市公司是种什么体验?

☞证监会终止审查 中民投光伏业务上市失利

☞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高达24.8%

☞晶科瘦身 央企接盘!



媒体推广合作:media@wintech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