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已抄底,你随意

交易员Owen 第7交易室 2023-03-09

今天的你,是不是被美联储的暴力加息给刷屏了?新闻里一片甚嚣尘上的,都是对市场喊打喊杀的声音,似乎鲍威尔昨晚75个基点的加息刚刚宣判了美股的“死刑“。

但我却觉得一场熊市里的反弹浪可能将随时开启,有时候大多数人的观点往往是我们交易的反向指标,当多数新闻都在宣扬即将开始的股市大跌的时候,有效市场却早已完成了利空的计价,会随时开始空头回补了。

但关键问题是,这次的主跌浪中的次级反弹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呢?


鲍威尔的讲话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的剧本,无论是75个基点的加息还是会后的发言,既没有给市场带来太多惊喜,当然更谈不上惊吓,鲍威尔延续了以往稳重保守的风格,将这次加息的落地稳稳的放在了预期的红线之内。

早在本周二,我们做的美联储加息前瞻里,提到了当前市场预期中美联储的加息路径是:9月:75个BPS,11月75个BPS,12月50个BPS。而欧洲美元利率市场早就完成了今年再加200个基点的计价。

回顾:10月,美股的波动只会越来越大(第二段)

           200个基点的加息来袭,美股有个神奇的规律

你看昨晚的议息声明,和会后的主席发言,结果丝毫不差。

至于美联储具体说了什么,我们就不再复述了,这次就单说最重要的两点:

1,明确给出了今年的加息路径

发布会上鲍威尔预计今年还将再加100到125个基点,这和我们预期的今年加息总数完全一致,美联储再次做实了这个加息点数的猜测,让利率的不确定大幅降低,这对几乎已经充分计价200个基点的市场而言当然是个好消息。

2,再次强调美联储的主要任务是降低通胀,

但承认摆脱通胀可能引发衰退

鲍威尔承认并没有一种无痛的方式来摆脱通胀,软着陆非常有挑战性。

这应该是他在公开场合第三次提到软着陆的挑战性了,在强调经济的脆弱性的同时却在大幅加息?这意味着什么?

很简单,美联储已经是在明牌唱空经济了,希望市场可以开始对衰退的计价,这样降通胀会容易的多。

但可惜的是,利率市场并没有明显计价衰退,我们来看利率市场对美联储表现的计价:

欧洲美元利率期货几乎没有怎么变动,唯一不同的是,随着加息预期的落地,对本轮加息终点的计价已经来到了4.6%,相比此前的4.5%,大约提高了10个基点。

会前的价格结构:


会后价格结构:


这10个基点的计价增多,会改变今年剩下的美联储的加息路径么?会引发美股的大跌?恐怕很难。

从点阵图上看,和之前6月份相比,点阵图的加息终点已经大幅提高,从之前的不到4%提高到了4.5%以上,和目前欧洲美元利率期货的计价保持一致,市场早已消化这个变动,这当然不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压力。


但有个非常微妙的变化是,在掉期市场和美联邦利率期货市场上,对明年的利率走势的计价并没有像点阵图那样激进,而居然是在计价明年降息!

绿色:点阵图利率预期中位数变化。紫色:掉期市场预期的利率变化,白色:联邦基金利率期货预示的利率点位变化

这就有意思了,大量的交易员们仍然觉得美联储是在虚张声势而已,不想把利率的终点押注的那么高。

所以你看,美联储这次唯一的进步就是:

在加息的行动上,从之前的追赶市场已经完成的计价,到了能够刚刚好和市场预期保持一致。但即便如此,更为精明的掉期和部分利率市场的交易员们仍然不愿意相信美联储可以把利率真的拉到自己承诺的程度。

但为什么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计价这么温和?

唱戏的紧张兮兮,大汗淋漓,看戏的却没有入戏,完全不在意:这可能就是昨晚议息之夜的真实写照,

你以为美股杀红了眼了么?开玩笑?昨晚不到两个百分点的跌幅能和9月13日那次4个多百分点的跌幅相比?那为什么加息夜的跌幅反而没有CPI之夜的那次暴跌来的痛快?

答案很简单,上次的CPI公布之夜是美股对未来大幅加息的计价刚开始的时候,加上乌克兰反攻俄罗斯,战争有明显的升级倾向,

而昨晚,正是9月13日的预期落地的日子,而俄也刚好开始了二战以来的大幅征召和扩武,而美联储的大幅加息和今年的整体加息路径也都全部落地。

那么利空出尽后,还有什么能让美股跌的更低的呢?

所以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我选择尝试抄底美股,博一次空头回补的挤压式反弹。昨晚不到2个百分点的纳指下跌,已经几乎把利空给透支了。

而掉期和利率期货市场上,对2023年开始的计价降息则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期货远期市场还没有完成对明年更高的利率终点的计价。

另一种可能就是交易员们认为明年,在利率到达4.6%之前,美国就要陷入衰退了。这很可能也是鲍威尔希望的结果,一个轻度的衰退让物价回落的同时,还可以让利率上涨放缓来遏制美国的下跌,对当下这个环境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所以美联储这次大幅下调了未来GDP的增长预测。

他们认为,今年的增长预测中值仅为 0.2%,低于 6 月份预测的 1.7%。

失业率预测上调, 2023 年和 2024 年的中位数现在为 4.4%。长期失业率保持在 4% 不变。

今年和明年的总体和核心 PCE 预测均上调。美联储认为通胀要到 2025 年才会回到 2% 的目标。


每次加息后

利息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这才是美联储加息的真正压力所在,根据美国负责联邦政府预算的机构CFRB的说法,这次加息,会在未来十年内国债再增加2.1万亿美元。发债还息,这可能是政府唯一的选择。但新发的债券在QT时期谁来购买?还是个无解的问题

目前美联邦政府的债务为 30.9 万亿美元。到 2022 财年为止,美国财政部已拨款 4710 亿美元,仅用于支付政府的利息。在 2021 财年的这个时候,财政部的利息支出为 3560 亿美元。这意味着同比增长 30%。

根据CFRB,预计利息支付将从 2022 财年的近 4000 亿美元增加到 2032 年的 1.2 万亿美元,增加两倍。而直接结果就是,违约率和美债抛压的增强


每次中期大选都是一次清算,在背物价飞涨的锅和财政赤字的锅之间,鲍威尔选择了后者。

我们认为,无论衰退会不会提前来临,利率的上升很可能都不会在明年停止,要遏制住目前超过8%的通胀率,可能要将基础利率拉高到6%以上才可能。而整个加息的周期大概率会超过一年时间。

所以美股会大幅震荡很长时间,像现在这样,买预期卖事实的市场走势,未来还会反复上演。

现在怎么办?

我选择博一波反弹

在美元的主升浪中,一次回探可能就要开始,美股和非美货币有着大概率的反弹机会。

来看这三个市场信号:

回顾一下每次的美联储会议,当预期内的加息结果落地之后,市场都会有一次幅度不小的反弹出现


CFTC的头寸显示,非商业头寸在股指上的空头头寸也已经来到了历史中的低点,几乎每次这个反指出现的时候,市场都会有一次反弹。


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高于其200日均的股数占比已经到了历史低点,而每次这个信号出现后,美股也往往会有反弹。


而美元的最大对手盘欧元的汇率走势,已经给出了多头的入手买点

这是议息会议之前的欧元兑美元走势


RSI已经背离

会后,随着欧元的最后一跌的出现,好像这个日线上的背离更加明显,特别是MACD指标的背离。


那么你如何选择呢?

至于这次的次级反弹造成的结构性行情,会回补到什么位置,咱们下回再聊吧。

任何问题,咱们评论区见!


第7交易室内部交流群


一个人看市场只能产生观点,

一群人看市场则会产生力量。

owen会在群里每天推送重要分析。



本文只做数据和心得分享,任何内容不可以做投资建议参考,第7交易室不对任何文中广告付连带责任,投资有风险,买卖需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