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衰退中藏着一个牛市,A股迈出了第一步

交易员Owen 第7交易室 2023-03-09

一个V型翻转,让股民们陷入了一场狂欢,

想必你也被所谓的A股3000点“惊天逆转”给刷屏了吧?各家媒体挖空心思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描述这场惊心动魄的3000点保卫战,但说到底,不过也就是一个信息点罢了:

上证3000点失而复得了。

而我们第7交易室要做的事,从来不是复述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是预言和前瞻,看看我们本周一在群里的分享吧,当时的上证指数刚刚跌破3000点。

入群方式见文末

从上证指数的月线图上,我们连接近几年来的最低点后,会形成一条非常明显的底部支撑线,拉长视角,我们会发现这条线贯穿了上证指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直到当下时期的所有关键经济节点,

那么试问,如果97年到99年的亚太金融危机没有破位,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时没有破位,2015年时,A股上冲“1万点”后的股zai没有破位,2018年,美国加息引发的全球股市暴动没有破位,2020年,疫情元年没有破位,

现在的上证指数,有什么理由会在这个时候破位呢?

更何况,就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而言,横向比较,增速上已经远超欧洲诸国,上半年GDP的体量增长额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从物价水平稳定和金融安全边际上来说也要比美国更加坚实稳固,

纵向比较,上证当下的整体市盈率也低于上次指数测试月线支撑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A股已经很便宜了,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我们在国庆节前的线上课堂上就提醒过大家:捡钱行情要来了

回顾:第7策略:捡钱行情要来了

其实,何止是节前,A股在这周末的重磅大会前即将触底反弹的结论,我们早一个月就已经给出来了。

回顾:一个好消息

不过,所有的马前炮都有一个疑问:

然后呢?

A股在3000点的保卫战今天才正式打响,今天的v反也只能说明多头刚刚发力,成交额3千多个亿并不算大,量比上也只算是小幅放量,拉高的板块盘子相对不大,券商等资金密集型大盘动静较小,换手也比较容易,所以明天出现反复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注意A股反弹的大逻辑,

美债收益率已成强弩之末

我总喜欢做一些往狂欢情绪上泼水的坏事,

来,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A股在3000点触底反弹,那欧美股市的持续下跌是不是就没有威胁了?如果今晚的美股持续砸盘破前低呢?如果未来欧美的衰退爆发呢?A股还能否走出独立行情呢?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在历史数据中,我们似乎看不到哪个时期是美股遭遇大幅砸盘的同时,A股却出现反向上涨的,如果A股想要真正回归牛市,除了大会前后应该有一次幅度不大的“献礼行情”外,可能还要完成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外围市场的回暖和稳定,第二,就是汇市和楼市的风险出清。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所以当我们把A股和美股,甚至是汇市都连起来看的话,你就会明白,什么是股市的触底和驻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牛市回归。而要完成这三大市场的走势预测,需要判定的是: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拐点和欧美衰退周期的复杂逻辑研究。

先说一个大致结论吧:A股在大会前后会有一次幅度不大的反弹行情可以参与,时间可能一个月左右,而后会再度出现反复,进而进入磨底行情。真正的小牛市会在11月后,具体来说是11月8日,美国中期选举出现最后结果后,才会慢慢展开。

这是我们做过多次回测后得出的一个大致结果,而如果欧美市场在近两个月内陷入衰退,那么这个小牛市会变得更加动荡,欧美市场上任何的动作都会改变A股的走势节奏,所以我们在题目上说,这是一个藏在大衰退里的小牛市。

为什么A股可以在现在反弹?

除了估值低,经济稳,支撑强的内因外,更重要的,也有美国加息的利空正在边际衰减的原因,正如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美股已经差不多走完了加息利空的计价,而接下来如果再跌,那走的就是衰退的预期,而并非加息的预期,

你看,如果我们把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走势叠加纳斯达克指数做个对比的话,你会发现纳斯达克明显是在追着10年美债收益率在走,

10年美债收益率大致能领先纳指2个交易日左右。而目前纳指和收益率的再度重合说明上周的非农数据后,加息预期再度加码的这个利空刚刚已经反应到了美股市场里。

从经济数据,到债市的收益率对加息预期的计价,再到股市对债市反应的计价,是个缓慢但直接的过程,市场之间的价格就是这么传递的,这在最近半年的走势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特别是对美联储加息预期更为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黑色)和纳指(蓝色)的对比

图1

但重点是,美债收益率期货市场的计价已经明显慢于更为激进的掉期市场的计价,这意味着什么呢?

图2


按照掉期市场的计价预期(图2),到明年1季度美联储将会再加150个基点,那也就是11月75个基点,12月50个基点,明年2月份再加最后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上限的终点是4.7%,

但从2年期美债收益率的表现看,计价只停留在了4.3%就已经停滞不前了,差了40个基点左右(上图1)

所以很明显,债市的价格结果再告诉我们,美联储根本加不到4.7%,加到4.3%左右,很可能就要引发衰退了。但如果2年期美债收益率继续上涨,突破目前4.3%的整体平台,出测试4.7%的话,后果将非常严重。

来看下标普的PE走朗和当下走势的对比图

美债收益率再往上,可能会拉低标普的整体市盈率到14倍左右,对应标普点位是3300左右,而收益率再往上,标普估值会被拉低到12倍左右,对应点位是3000左右,

这样的话,美股就妥妥的复制出2008雷曼金融危机时期的走势了!

收益率的提高让股市未来现金流折现的价格越来越低,也会不断挤压企业利润,提高生产成本,一场大衰退就在所难免。

而A股这边呢?假如美债收益率不断提高,那么美元指数也会被动增值,吸引全球热钱回流,RMB可能也会陷入动荡,楼市和债市的资金外流,当然也很难形成稳固的小牛行情。

所以,我们现在要搞清楚的是,美债收益率还会再向上增长吗?这是全球市场问题的核心,从过去一周的表现上看,市场已经产生了很多分歧,所以我们说,这里是个混乱的熊市拐点。

具体逻辑,你可以回顾我们的上篇分享


衰退能否避免?

如果不能,股市的冲击多大?

说实话,避免美国陷入衰退会非常困难,这在一些衍生市场的走势里已经体现了出来。

比如,从波动率指数VIX的期货价格结构上看,逆价差的程度比上周五更加的宽阔,这意味着美股当下市场的波动率正在放大。

如果美股再度破位下跌,那么VIX指数将进入恐慌层次,引发避险情绪踩踏,新一轮的大跌就会开始。

而当下的标普,在200周均线的支撑下,已经暂时稳住,这也是A股今天得以出现反弹的重要原因,一旦美股失陷,亚洲这边的市场当然也会危险。

而从实际经济数据上说,刚刚开始的财报季可能并没有完全反应目前美国经济在大通胀压力下的萧条程度,

由于物价通胀挤压劳动报酬,企业利润正在被大量蚕食,美国的零售需求已经大幅下滑,这在11月份沃尔玛的财报中可能会反应出来,据美国航运统计部分的数据,三季度美国跨太平洋运费已经暴跌了至少 75%。这给航运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财务负担。

《华尔街日报》最新的报道说,第三季度个人电脑需求较1 年前下降 19.5%,创下 20 多年来最大降幅。戴尔和惠普等制造商已经警告称,消费者需求下降正在影响供应链。上周四,AMD刚刚下调了最近一个季度的收入预测。

我们想想看,这些衰退的前期迹象,美股是否已经计价了呢?

衰退可能已经无法避免,

我们往前追溯4年,看看2018年,最近的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开始第一次加息缩表的时候,当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顶点才到3.22%,但即便如此,当时的经济就已经发出红色衰退预警(2月和10年美债收益率倒挂)美股大幅下跌,迫使美联储转向降息。

但现在呢?10年美债收益率已经到了4%,而现在的美国经济状况要比4年前糟糕的多!

2018 年的 GDP 全年增长是 2.9%,现在呢,2022 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1.6%,第二季度为-0.6%,第三季度的普遍预期低于 1%。明显比 2018 年要弱得多。

今天的美股股票的估值也高于四年前。这从标普市值和美国GDP的比值可以简单看出来,2018年底(蓝色)为123%;今天,它达到了 145%。

这几乎可以肯定,美股未来的结果,要比2018年更加糟糕,但从回撤的幅度而言,2018年的标普从顶点下跌了将近25%之后就触底翻转,这个幅度,2022年的美股跌幅已经足够了。

那如果市场重演2008年大崩盘呢?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现在还看不到太多的今年和2008年时期美国经济的相似点,只有一点非常相似:

大通胀,和通胀造成的美股股息收益率和美债收益率的差,这个值已经来到了2008年时候的高点。

这会拉崩美股,让市场再下一个台阶吗?目前下出结论可能还早,一切都要看美债市场的变化。

但衰退的预期确实已经在很多市场和权威报告中体现了出来:

比如2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之前我们反复介绍过这个衍生品,它的持续下跌就是在预示出衰退造成的通胀下跌,目前数值已经快速跌破了2%:

另外,最新的纽约联储消费者预期调查也显示,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最直接受天然气价格驱动的通胀预期)大幅下降,从 5.7%至 5.4%, 为 2021 年 9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那么,美股会走出怎样的姿势来迎接衰退呢,我们还没法给出确切的回答,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便是衰退落地,经济危机的冲击也会首当其冲打击到通胀最为剧烈的欧洲市场上,作为强美元提供安全垫的美股则会有一段缓冲时间。

每次衰退出现前,收益率总会暴跌,美股也会有一段难得的喘息和反弹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恰恰和我们回测结果显示的10月末到11月初变盘的时点重合,

又如果衰退没有来临,那么这段时间的美股反弹,可能就会演变成触底向上的震荡牛市行情了。

至于当下市场的变化嘛,看我们在群里的分享吧:

第7交易室内部交流群


一个人看市场只能产生观点,

一群人看市场则会产生力量。

owen会在群里每天推送重要分析。



本文只做数据和心得分享,任何内容不可以做投资建议参考,第7交易室不对任何文中广告付连带责任,投资有风险,买卖需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