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

交易员Owen 第7交易室 2023-03-09

A股已经见底,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

但正如很多投资者都明白的一个道理:

底部从来都不是一个点位,而是一个区域,就像2012年,当时的A股刚从2008年的大波动中恢复过来,A股在2100点左右的位置盘了有足足2年多的时间后,才开始了新的一轮牛市。

很可能我们正面对的就是这样一轮盘整时期,但我们相信,等待的时间不会像10年前那样漫长。

中国资产刚刚遭遇了一轮突发的大幅抛售,不仅是RMB兑美元汇率在低位再度贬值,也包括恒生指数,中概股在内的一系列中国概念资产在全球的整体市值都出现了重挫。而上证指数也只在上周测试了一下20日均线,就再次回到3000点以下,看来这场保卫战并没有结束。

中概资产已经严重超跌

反弹可能一触即发

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在经历了之前长期的抛售后,目前中概资产已经来到了一个怎样便宜的位置。

就拿恒生指数来说把,我们如果跑出来一个超长期的月线图,就会发现,恒生已经跌破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上升趋势线,


横向比较的话,恒生指数的位置已经接近2008年那次雷曼危机的时候,再向下一个斐波阻力位就会在股市上重演14年前那场大萧条的冲击,而从现在全球经济的走势来看,这显然已经对利空计价过头了

所以我在今早开盘后,群里分享出了这样的想法

入群方式见文末

恒生的底背离已经越发明显,如果能抓对,就可能是一轮超过2个月的超跌反弹周期,风险收益比大大的划算。

而从恒生周线的boll指标看,目前跌幅已经大幅突破指标下沿2倍方差的地方,


而每次出现类似走势的时候,超跌反弹总会持续超过2个月的时间,如果没有大的利空继续下砸,很明显这个地方是要空头回补的。

我们再看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目前的位置也回到了2013年的位置,这个计价要比上证低多了。



而MSCI中国指数跌幅已经超过8%,几乎是2008年以来的最大日跌幅


如果我们把每次MSCI中国指数跌幅超过8%的情况做一个统计,会发现,往后的5个,20个和60个交易日后的指数回报率都是不断上涨的,所统计出的上涨次数也是越来越多,

在60个交易日后,也就是大约2个多月后,指数回报率为正的概率已经高达77%了,而如果只观察1998年以后的数据,这个概率是100%。

这个胜率是不是很吸引人?

离奇的救市方式出现

也彰显出对当下汇市的信心

可能你还在为持续下探的RMB汇率而担心,RMB兑美元的汇率也出现了加速下行,甚至突破了此前波动区间的2倍方差的下沿位置。

但你发现没有,这个波动大概率是在央妈的默许之下,也就是说,G理者们认为我们的经济和市场完全承担的起这样一个波动,这从央妈应对市场变化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来。

你看,今天的RMB兑美元中间价报7.1668,调贬438个基点,中间价已经调至2008年2月以来最低。

而且是连续两天调贬。

这和之前逆势引导RMB升值大不相同。

更奇怪的是,央行和外汇局发布公告,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这也就是说企业在今后可以从海外获得更多资金借款,也更扩宽了资本的国门,允许更多的外资买入中国资产。

要知道,这可是在RMB兑美元的汇率探低到2008年以来的新低之际做出的决策,这个操作似乎让人有点搞不懂,更多的外资进入,难道就不怕国际投机资本的做空么?

唯一的答案是,央妈已经算准了美元指数的波动节奏,在近期并不需要做太多干预,因为美元指数的上涨很可能已是强弩之末。

美元上涨已到阶段性尾声

全球市场开始疯狂自救

从10月11日开始,从欧洲到亚洲,已经有英,日,韩等多个国家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美元指数而采取了各种救市措施,这一方面说明非美市场已经越来越难以承受强美元的重压之外,同时也意味着美元在高位保持的时间很可能已经不长了。

因为根据我们的观察,一旦强美元对各主要经济体的热钱回吸力超出各国的承受力,引发欧洲,日本等地的经济危机后,比如欧债危机再次爆发,日本放弃收益率控制而造成日元携带交易的全面塌陷的话,一场不亚于2008年的金融动荡就会随之爆发,那么后果将是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美国同样逃不掉。

临近中期选举,已经刚刚好将利率上涨的预期和经济的平衡做到极致的美联储敢在选举前引爆这个定时炸弹么?这势必在两党权力交接的时候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麻烦。

所以,我们不妨大胆的预测:目前2年期美债收益率计价的4.5%左右的利率上限,就是今年的加息顶点,而掉期市场上计价的5%以上的加息终点已经再很大程度上透支预期了!

你看,虽然昨天欧洲美元利率期货市场还在尝试计价今年加息终点到5%,但2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在4.6%的位置上见顶回落,再次出现了两个市场的计价背离。

2年期美债收益率顶点只到了4.6%

欧洲美元利率期货计价加息顶点在5%

而从历史上看,每次日本央行出手干预汇率之后,日元兑美元的汇率都很给面子的出现回升,美元指数也会随之回撤,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出手时机,是美日两个大行之间长时间保持的一个默契。那么这次应该也不例外,

回顾:凛冬降至!

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次日本央行时隔24年后再次的汇市干预却不灵了,可见目前全球汇市的局面到了怎样一个紧张程度,

到目前为止,日本央行为了保持本国国债的收益率同时支撑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已经花了5.5万日元,折合美元是368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算日元在汇市上的干预花费,如果算上日央行无限量购买本国国债的费用,那么这个数量就海了去了。

回顾:日元崩盘,新一轮冲击波将袭

但在近期日央行开始干预后,市场丝毫不给面子,只是一个小小的横跳就把买上来的汇率升值立刻淹没

10月13日的汇市干预操作

10月18日的汇率操作

10月21日的汇市干预

10月22日的汇市干预

市场对日本央行的打脸看来是一次比一次狠,不过日央行却一直没有放弃干预,可能成功就在第五次。

韩国动用的资金也不少,上周韩国承诺动用50万亿韩元折合美元348亿刀来支撑信贷市场,缓解了违约担忧,但韩国股市指数仅做了小小的涨幅回应

这一切动荡的根源就是美元的大幅上涨,这样竭泽而渔般的收割让全球都濒临崩溃的边缘,

当下的美元指数和其他货币相比的高估程度已经到了2002年以来的最大程度,如果处理不好,结果无疑就是一场不亚于2008年的衰退冲击,但我们相信,即便是有硬着陆,美联储也不会让他在中期选举之前发生。

不断的加息不仅让其他国家难以招架强美元的压力,就连美联储内部的压力也开始显现出来

增加的利息,让各大商业银行和财政部门存放在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成了美联储不甘忍受之重,目前美联储本身的运营已经开始赔钱。

据彭博的估计,在 2021 年向财政部支付多达 1000 亿美元的利息之后,如果在 11 月和 12 月分别加息 75 个基点和 50 个基点,它每年可能面临超过 800 亿美元的损失。

这个数据再次印证了我们的猜测,美联储在今年加不到5%上面,美债收益率的可能即将阶段性见顶!

加息的利空已经透支,反弹就在眼前

衰退的计价什么时候开始?

逻辑总是一环紧紧扣着一环,超预期深度加息的下一步,无疑就是衰退,但这个计价现在还早,什么时候你看到美债收益率突然出现大幅的暴跌,美国失业数据开始迅速恶化的时候,就是衰退冲击来临的时候了。

但当下的美国经济展现出了超强的韧性,尽管在经历了超大幅度和超快节奏的加息之后,美国的就业水平并没有迅速恶化,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惊喜指数竟然还在上涨。

宏观经济惊喜指数(红色):主要经济数据超出预期的幅度来计算,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PMI指数都回归到了50以下进入收缩区间,

根据彭博在华尔街的调查结果,人们今年仅对盈利前景进行了适度下调。对 2023 年的普遍收益预测仅比年初时低 2%。因为整体数字受到了能源收益的缓冲


而从纽约联储每周的经济指数上看,按照目前的速度下跌,到真正的衰退来临可能还有大半年时间


那么从现在加息利空暂缓,到衰退开始计价的中间时段呢?很可能就是一波不错的熊市反弹时期了。

标普已经从20日均线上开始测试更高位置的反弹,我们之前在群里反复强调的第一目标位置是4000左右,但你要小心,按照经典的熊市周期理论,当美股触及恐慌之底后,向上还会撞上担忧之墙,因为利空并没有出尽,所以整体上涨速度会放缓,并很可能在4000左右位置二次探底。

而同样的二次探底,很可能,已经在a港股上面完成了,在触底之后,a港两个市场在更加坚韧和更稳固的经济体的背书下,相信会有更亮眼的表现。

你说呢?

更多问题咱们评论区见!

第7交易室内部交流群


一个人看市场只能产生观点,

一群人看市场则会产生力量。

owen会在群里每天推送重要分析。



本文只做数据和心得分享,任何内容不可以做投资建议参考,第7交易室不对任何文中广告付连带责任,投资有风险,买卖需谨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