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5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人物】张宏杰:中国皇帝的悲惨命运!

张宏杰 思享无界2 2022-05-13

作者丨张宏杰

原标题丨《皇帝为什么不幸福》


01 帝王多短命

中国人都爱做皇帝梦。但其实,当皇帝一点也不幸福。起码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讲是这样。

表面上中国皇帝权力巨大,荣耀无比,实际上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有以下事实为证:

第一、在中国社会中,皇帝的平均寿命最短,健康状态最差。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皇帝,一直没有一个标准的说法,因为有一些小政权,能不能算王朝,有争议。但是大致算来,中国从秦始皇始,到末代皇帝溥仪,一总共有六百多个皇帝,其中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人,平均寿命仅为39.2岁。

有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过35岁,因此,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低。可是,35岁的平均寿命中包括大量的夭折人口,因为过去的卫生条件不好,事实上,古代人均寿命之低主要是由于极高的出生儿死亡率造成的。如果除掉这个因素,人口学家推算,中国古代人口的平均寿命可达57岁。众所周知,生下来就死掉的人不可能成为皇帝。因此,57减去39,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比普通人要低18岁。

除去非正常死亡因素,皇帝的健康水平低是造成皇帝整体寿命低下的重要原因。比如明代明光宗登上皇位仅一个月,因为多幸了几个女人,就撒手人寰,其身体的虚弱可知。历代皇帝大部分都是病病歪歪。


第二,皇帝群体中非正常死亡比率高。中国历代王朝,包括江山一统的大王朝和偏安一隅的小王朝,一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的,也就是死于疾病或者衰老的339人;不得善终的,也就是非正常死亡的272人。非正常死亡率为44%,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

第三、皇帝这个群体的整体生命质量较差,生存压力巨大,因此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机率较常人高许多。翻开二十四史的本纪部分,那些一开始使我们惊愕、恶心,后来使我们麻木、厌烦的发疯变态行为实在是书不胜书。有近四分之一的帝王传记中,记录有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表现:

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前废帝刘子业,极为荒淫残暴。他讨厌一个功臣叫刘义恭,就“砍掉刘义恭肢体,剖开他的肚子,挑取他的眼睛,用蜜腌渍,做成一种食品,谓之‘鬼目粽’。”他创办了独家的皇宫妓院,招集众多王妃、公主,令左右幸臣与她们当场开性PARTY。这些女子都是他的长辈或姐妹,稍有不从者,立即杀掉,毫不手软。这个游戏玩腻了,他又叫宫女们与猴、羊、马交配,他在一旁观察。他把叔父湘东王刘彧裸体养于坑中,要他从木槽取食,并称呼他为“猪王”:“尝以木槽盛饭,并杂食搅之,掘地为坑,实以泥水,裸彧内坑中,使以口就槽食之,用以欢矣。”

前废帝如此,后废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后废帝刘昱凶暴异常,外出游玩,遇到挡路者,无论是人是畜,都命侍从格杀无论,这使得都城建康,白天户户都大门紧闭,道路绝迹。他命令身边侍卫随时手执针、锤、凿、锯等刑具,臣下稍有件逆,就施以击脑袋、锤阴囊、剖腹心等酷刑,每天受刑者常有几十人,他以此为乐,一天不见有人流血,就闷闷不乐。

这些行为无疑不能用“纨绔”定义,这两个人所患是精神分裂症。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患的是躁郁症:“或者数日不食,或达旦不寐,追计平生成败得失,独语不止。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记其旧恶,辄杀之;其馀或颜色变动,或鼻息不调,或步趋失节,或言辞差缪,皆以为怀恶在心,发形于外,往往以手击杀之,死者皆陈天安殿前。” 或者数日不食,或者数夜不睡,精神忧闷不安,有时一晚上自言自语,好象对身旁别人看不见的鬼物说话。他上朝时喜怒无常,追思朝臣旧恶前怨,大加杀害。见到大臣脸色有异,或呼吸不调,或言辞失措,就大叫而起,亲自殴打击死在大殿之上,尸体都一字排开摆放于天安殿前。


还有人食欲异常。前面提到的“猪王”刘彧,后来侥幸活了下来并当了皇帝,史称宋明帝。此人习惯用暴饮暴食来缓解精神紧张。他非常能吃用蜂蜜腌渍的鱁鮧,一次可以吃几升。吃烤猪肉,一次能吃二百块。(《宋书》)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病状则是病理性激情。他怀疑其宠妃薛氏与大臣私通,亲自砍下薛氏的头,将之藏在怀中赴宴。酒席中,他拿出薛氏的头放在盘子里,在座众人大惊失色。他叫人取来薛氏的遗体,当众支解,取出薛氏的髀骨,制成一把琵琶,边弹奏,边饮酒,边哭泣,叹息,“佳人难再得”,伤痛不已。最后,他披头散发,哭着将薛氏下葬,用得是隆重的嫔妃之礼。

与这些变态行为相比,北齐后主高纬爱当乞丐,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明代万历皇帝的二十年不上朝,明武宗正德皇帝喜欢寡妇,天启皇帝的沉溺于木匠活儿,都算不上骇人听闻了。

02 中国皇帝不幸的根源

权力过于巨大,是造成中国皇帝们不幸的根本原因。皇帝是天下最自由的人,因为他的权力没有任何限制。皇帝又是天下最不自由的人,同样因为他的权力没有边界。

皇帝十分清楚他的一切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权力。当皇帝的好处太多了,所以要保住皇位,是非常焦虑的事情。因为别人也想当皇帝啊,普天之下有多少精英人物在做皇帝梦,日夜垂涎、掂量、窥测、谋划着大位。于是为了让天下人成为自己的奴隶,皇帝自己成了权力的奴隶。他必须象爱护眼睛一样地爱护自己的权力,一分一秒也不能松懈。被剥夺权力的恐惧使皇帝们神经常年高度紧张,甚至风声鹤呖、草木皆兵。

朱元璋在写给自己继承人的《皇明祖训》中,就鲜明地表现了这种过度戒备心理。他说:凡帝王居安之时,应该常怀警备之心,日夜时刻不可松懈,这样才不至于被人所窥测,国必不失……每天都要当成是在战场上一样,白天注意观察周围人的言语举动,晚上要严密巡查,搞好宫内安全保障。即使是朝夕相见的心腹之人,也要提高警惕,所谓有备无患也。如果有机密之事要与亲信商量,需要屏退旁人,那么也不能令护卫们退得过远。最多十丈,不可再远!……兵器、甲胄,不离左右,更要选择数匹良马,置于宫门及各处城门,鞍鞯俱全,以防意外……

你说这皇帝当得是不是太紧张了。

那么,要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皇帝们就必须事必亲躬,什么事都要自己处理。因为你要是交给别人处理,他们就变成权臣了。所以历代以来,当皇帝越来越累,特别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以后,“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就更累了,简直是当牛作马。在中国历史上,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每一个都不得不成为工作狂。


秦始皇每天规定自己必须看完一百二十斤的竹简文件,才能休息。朱元璋说自己“每旦星存而出,日入而休,虑患防危,如履渊冰,苟非有疾,不敢怠惰,以此自持,犹恐不及。”据史书记载,洪武十八年九月的八天之内,他阅读奏折一千六百六十件,处理国事三千三百九十一件,平均每天要阅读奏折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在位十三年,写出了一千多万字的朱批,有的时候一天就要写一万字的批示。

康熙皇帝曾经专门解释过为什么历代帝王短寿,他在遗诏中曾深有感触地说:“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书生们每每因此多有讥评,说是因好色多欲所致。他们怎么知道,皇帝面对的政务之烦,使人不胜其劳。做大臣的,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就不作,回家抱抱孙子,优游度日。皇帝们就没有这样幸福。当了皇帝,就没有退路,不能退休。”

所以做皇帝其实是很累的。

除了劳累之外,皇帝的生活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刻板。

我们都说皇帝自由,我们不知道,除了开国皇帝很自由,其他皇帝大多不自由。中国历代王朝,在开国之初,为了保证子孙后代能不乱来,能永远把皇位永远保持下去,都建立了一套祖制,让皇帝的生活,每一分钟无不处于被规定之中。

比如清代祖制,每天早上五点左右,皇帝就必须起床。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是着衣。皇帝穿衣戴帽是不能由着自己喜好来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日子,甚至同一天的不同时辰,皮、棉、夹、单、纱的各种质地以及式样、颜色规格、文饰都有严格的规定。

梳洗已毕,首先要做的事是“读《实录》一卷”,也就是说要学习祖先的光辉事迹,背诵祖先的教导。

早上七点到九点半是皇帝吃早饭的时间。御膳的食谱每天由内务府大臣划定,每月集成一册。在做御膳时,内务府大臣还要负责监督,每道菜的配料都有规定,不许任意增减更换。皇帝就坐后,传膳太监一声呼喊,饭菜鱼贯而入。试膳太监先查看每道饭菜中的试毒牌变色不变色,再亲口尝尝,然后皇帝才开始吃。每种菜最多只能吃三口。为了怕人下毒。


吃饭不自由,睡觉也不自由。

按照规矩平时皇帝不能到妃嫔宫里过夜,皇帝如果想要哪位妃嫔来陪他睡觉,只能把她们召到皇帝的寝宫里来,叫做“召幸”。由太监把被传的妃子用一条大被裹好,送到皇帝寝宫。妃子必须从皇帝的被脚爬入,开始被幸,幸到规定时间,比如说三十分钟,窗外太监就一声呼喊:“皇上节劳。”于是皇帝翻身下来,太监再把妃子包好送走。皇帝一个人孤令令的睡觉。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如此。

在一定意义上说,皇帝简直就是世上最可怜的囚徒,他的刑期是无期。

这是让皇帝们感觉压力大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皇帝们的个人素质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

皇帝的工作量特别大,而且每一项都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所以要求皇帝即要有超人的精神,又要有超人的智力和能力。对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精力过人意志超群的超级皇帝来说,权力都令他们不堪重负,更何况他们那些远不如他们坚强的后代。

中国王朝存在着一条铁律:那些艰难创业的开国帝王往往性格坚毅,精神旺盛。而继他之后登上皇位的人往往是一蟹不如一蟹。这是由于中国皇族特殊的成长环境造成的。

一生下来,皇子们就处于太监奴仆的包围之下,众星捧月之中,每有所需就立即要求满足,缺乏等待延后满足的能力。这极容易导致皇子人格的不成熟。而“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过度关照,又往往使皇子们身体过于孱弱。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皇位继承人很容易出现种种心理和性格问题,最常见的是意志软弱、自制力差。另外,深宫之中,妇人之手,使皇子们难有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的机会,也培养不起实际的执政经验。因此,大部分继位的君主,缺乏治国所需的能力。

一方面是能力低下,另一方面是要求极高。他们的生存因此就变成了权力重压下的挣扎,显得十分可怜。

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国历史的时候,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为什么沉溺于酒色的皇帝那么多。人生的乐趣那么多,特别是皇帝富有四海,可以做的事那么多,可以经历的人生那么丰富,为什么那么多皇帝都象乍富的大款一样不开眼,一门心思赖在酒桌和床上?酒和色这两样事物确实很好玩,但也至于好玩到让人丧命的程度吧。

道理其实很简单,这是一种逃避。就象我们今天的学生,平时可能也不是特别喜欢上网,但是一到考试,就特别喜欢上网,这是一种逃避。权力的沉重和规矩的森严使皇帝们无力承受,而祖先的期望、臣民的指责、让他们产生深深的负罪感、无能感、自卑感,不能不自暴自弃,逃避到纵欲当中去。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感谢支持和鼓励!欢迎添加新的微信:xlq13133966253

【人物】轰动全球的两个真实故事,震撼!

【人物】乔布斯的临终遗言,震撼灵魂!

【人物】路易十五: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人物】张爱玲1952年辗转出境,最后在美国终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