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冠疫情相关转债大盘点

刘郁 田乐蒙 郁言债市 2022-09-26



摘 要   


本文将对新冠疫情相关转债进行详细梳理。自2021年11月9日Omicron(奥密克戎)新冠变种毒株在南非首次被检测以来,奥密克戎快速侵袭全球,在英美等地迅速取代Delta成为主要毒株。2021年11月27日,奥密克戎首次输入香港,随后在12月9日输入中国内地,并于2022年2-3月快速蔓延,疫情已波及全国27个省份。根据国家卫健委,3月1-13日,国内累计新增病例已然破万。


在新冠疫情再次扩散的同时,2022年3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


映射到转债市场,新冠疫情相关品种主要分布在新冠检测、新冠治疗、新冠疫苗以及新冠防护等领域,其中新冠检测板块受益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推行,具有较高关注价值。


新冠检测上游材料品种较少,主要包括病毒采样管品种昌红转债、三力转债等,其中昌红转债具有一定关注价值。


新冠检测中游试剂制造板块,存量品种数目较多,整体板块具有相对较高关注价值。相关标的主要包括万孚转债、乐普转2、美诺转债、科华转债、润达转债、塞力转债、三诺转债等。


新冠检测下游销售领域,存量标的主要包括大参转债、柳药转债、北陆转债等,可适当关注大参转债柳药转债等配置价值。


新冠治疗领域,相关标的主要包括一品转债、美诺转债、新天转债、健帆转债、溢利转债,其中一品转债具有一定关注价值。


新冠疫苗方面存量品种主要包括康泰转2、一品转债、正川转债和泰林转债,其中康泰转2具有一定配置价值。


新冠防护品种曾在2020年疫情初期产能较为缺乏之时表现较佳,当前板块存量品种主要包括尚荣转债、蓝帆转债、美联转债、道恩转债以及嘉澳转债等。


核心风险提示。疫情防控出现超预期进展;新冠检测、疫苗、药物、防护品效力不及预期。



本文将对新冠疫情相关转债进行详细梳理。自2021年11月9日Omicron(奥密克戎)新冠变种毒株在南非首次被检测以来,奥密克戎快速侵袭全球,在英美等地迅速取代Delta成为主要毒株。2021年11月27日,奥密克戎首次输入香港,随后在12月9日输入中国内地,并于2022年2-3月快速蔓延,疫情已波及全国27个省份。根据国家卫健委,3月1-13日,国内累计新增病例已然破万,截至3月14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单日本土新增确诊病例3507例,无症状1647例。



新冠疫苗初始接种人次已较为可观,但疫苗保护效力减弱叠加新冠毒株多重突变,疫情防控仍不容忽视。根据Our World in Data,截至2022年2月25日,中国完成新冠疫苗初始接种计划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85.48%,显著高于美国和全球的65.01%、55.43%。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加强针接种进度仍相对一般,每百人接种剂次为38.41。此外,根据《科学》(Science)研究结果表明,“两剂mRNA新冠疫苗方案带来的中和抗体反应随时间推移而减弱,在两剂接种6个月后,疫苗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的免疫基本无效”。根据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冠肺炎每周流行病学报告,“全球近期上报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中,98.3%为奥密克戎毒株。根据丹麦的疫情数据进行测算,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毒株BA.2比BA.1的传染性增加了30%”。



在新冠疫情再次扩散的同时,2022年3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提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抗原检测虽较核酸检测效力偏弱,但胜在简便、快速、可自测,在面临逐步蔓延的奥密克戎病毒之时,可作为大面积筛查的重要选择。


映射到转债市场,新冠疫情相关品种主要分布在新冠检测、新冠治疗、新冠疫苗以及新冠防护等领域,其中新冠检测板块受益于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推行,具有较高关注价值。


价位结构方面,在近期转债市场整体连续调整之下,新冠疫情相关品种绝对价格大多处于市场较低水平,同时部分业务相关度较高的转债在板块行情催化下绝对价格快速提升,当前新冠相关品种整体价位结构、规模存在较大分化。




1

新冠检测:中游试剂制造具有相对较高关注价值


(一)上游辅材:可适当关注昌红转债


新冠检测上游材料品种较少,主要包括病毒采样管品种昌红转债、三力转债等,其中昌红转债具有一定关注价值。


昌红转债,正股昌红科技主营业务覆盖医疗器械及耗材领域、OA设备生产领域、模具生产领域三大领域。公司作为医疗高分子耗材领域的供应商,可为医用塑料高值耗材生产行业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在疫情加速供应链转移的进程中,公司成功进入部分国际客户的全球供应链,如罗氏诊断、塞默飞世尔、vitrolife等。抗原检测产品辅材方面,根据公司2021年11月29日互动平台回复,发行人控股子公司力因精准医疗生产并销售病毒采样管,但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并不算高。


转债方面,昌红转债评级和规模尚可,绝对价格处于130元以下,但估值较等级相同、平价相近的品种不算温和。



(二)中游检测试剂:整体板块具有相对较高关注价值


中游试剂制造板块,存量品种数目较多,且与近期发布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相关度较高,整体板块具有相对较高关注价值。相关标的主要包括万孚转债、乐普转2、美诺转债、科华转债、润达转债、塞力转债、三诺转债等。


万孚转债,正股万孚生物是国内POCT(Point-of-care-testing即时检验)龙头之一。公司依托免疫胶体金、免疫荧光、电化学等9大技术平台,形成了涵盖心脑血管疾病、炎症、肿瘤、传染病、毒检、优生优育等检验领域的丰富产品线。


检测试剂业务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一获得新冠抗原检测和新冠抗体检测双注册证的企业,且公司新冠抗原自测检测试剂(胶体金法)已于2021年6月初取得欧盟CE认证。根据公司2022年3月8日互动平台回复,2021Q1-3公司新冠业务实现收入约8亿元(大部分来自于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海外销售,德国占比较大),约占总营收32%。


2022年3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通告,批准包括万孚生物在内的五家公司新冠抗原产品自测应用申请变更,公司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正式上市(首批5家企业之一)。由于产品注册证变更,截至3月13日,公司暂无变更后的抗原检测试剂产品对外上市销售,也暂未与商业零售OTC渠道达成销售协议。此外,公司新冠抗原产品在美国FDA的注册仍在推进中。


转债方面,万孚转债作为之前典型的偏债类品种,曾于2月10日执行下修,将转股价调整为52元/股,同时在近期正股行情的推动下,万孚转债成功恢复弹性,绝对价格已来到市场相对高位。


乐普转2,正股乐普医疗是国内心血管介入领域龙头,主要产品包括冠脉药物支架、药物球囊、切割球囊等冠脉介入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产品等。


新冠检测相关业务方面,根据公司2021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表,公司新冠疫情相关检测试剂的出口对医疗器械板块营收增长有一定贡献,2021Q3单季度新冠业务占比未达到10%。2022年3月13日,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取得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于万孚生物之后第二批获批)。同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表示该抗原检测试剂包括专业版和自测版两种,专业版产品和自测版产品分别于2020年9月、2021年3月获得欧洲莱茵颁发的CE证书,并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同时公司产品还于2022年3月9日通过香港医疗仪器科审批,目前也可销往香港地区(来源于公司2022年3月13日互动平台回复)。


除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之外,在本次冬奥会期间,公司全自动医用PCR分析系统、全自动核酸提取仪Nexor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Nexor32M等约百台设备,以及配套的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均已投入使用,为冬奥会的新冠检测基地提供支持。


转债方面,乐普转2绝对价格处于市场较低水平,但估值不算温和,转债价格仍需要正股显著行情驱动。


美诺转债,正股美诺华主要从事特色原料药(含中间体)、CDMO和制剂三大业务,主要产品覆盖心血管、中枢神经、胃肠消化道等领域。抗原检测试剂方面,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公司产业基金参股公司美克医学研发的COVID-19抗原检测产品,除近日运往香港992.4万人份COVID-19检测试剂盒(已获欧盟CE证书)之外,已经覆盖了德国、沙特、阿根廷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总量数千万人份,年产能超过5000万人份。转债方面,美诺转债近期绝对价格波动较为剧烈,可适当进行关注其弹性。


科华转债,正股科华生物自产产品涵盖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等三大领域。


检测试剂相关业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冠检测试剂盒取得欧盟CE认证(销往欧盟,不销往国内)。子公司天隆公司产品主要以分子诊断为主,可广泛应用于新冠检测(主要销往国内)。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司2022年1月19日深交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2021Q1-3天隆公司占公司净利润比例高达85%。但公司在函内回复称可能已失去对天隆公司的控制。3月12日,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组织双方进行了开庭审理。


润达转债,发行人润达医疗与北京纳捷合作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国内、欧美均有销售,产能可满足销售需求。此外,子公司加拿大ResponseBiomedicalCorp.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为医用专业版,已在欧盟地区逐步开展销售,目前正在进行美国FDA认证申报。


上述诸多品种在国内市场均已实现新冠检测相关产品销售,而塞力转债和三诺转债则基本上未能实现。塞力转债,发行人塞力医疗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同样具备欧盟准入资格,且已与土耳其公司签订2000万美元订单,但暂无法在国内进行销售。三诺转债,正股三诺生物在新冠检测领域有已获欧盟认证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具备欧盟准入资格,但在2021年基本没有销售。



(三)下游销售:相关品种绝对价格均处于较低水平


新冠检测下游销售领域,存量标的主要包括大参转债、柳药转债、北陆转债等。


大参转债和柳药转债均主要从事医药流通行业,其中大参转债发行人大参林为华大基因领衔签署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8家机构之一,该协议涵盖多个千万人份级别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合作意向。柳药转债发行人柳药股份已与相关生产供应企业签订自测试剂产品采购协议,近期将在旗下桂中大药房门店对外销售,此外,公司还是辉瑞在广西地区抗生素产品主经销商,如辉瑞新冠口服药后续可获批上市,公司也会成为该产品主经销商。


北陆转债,发行人北陆药业参股公司世和基因下属公司迪飞医学为南京市卫健委指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机构,累计检测人次超240万。




2

疫苗、治疗及防护:关注一品转债以及康泰转2


(一)新冠治疗:可适当关注一品转债以及美诺转债


新冠治疗相关标的主要包括一品转债、美诺转债、新天转债、健帆转债、溢利转债,其中一品转债具有一定关注价值。


一品转债,发行人一品红传统业务专注于儿童药和慢病药,2021年通过全资子公司瑞奥生物投资控股华南疫苗,切入生物疫苗医药领域(冠状病毒专利已获得授权)。公司传统主导产品包括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芩香清解口服液、馥感啉口服液等。而在创新药板块,根据公司2021业绩预告,2021年,子公司瑞腾生物增资入股全球领先的创新药研发公司Arthrosi合作开发抗痛风药AR882和抗肿瘤药AR035,控股子公司品晟医药获得晟德大药厂二型糖尿病治疗口服创新药和和后续开发的升级产品中国大陆地区权利。根据公司2022年3月4日互动平台回复,公司公司代表性中药品种芩香清解口服液获得山东、湖南、贵州、辽宁、黑龙江等多省新冠肺炎防治指南推荐。


转债方面,一品转债绝对价格和估值均相对温和,当前价位结构可适当关注。


美诺转债,除上文提及的新冠检测业务之外,还在新冠原料药领域有所布局。公司于2022年3月15日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宣城美诺华药业拟投资9000万元用于新增年产60吨抗新冠药奈玛特韦原料药及其关键中间体项目(2023年竣工),目前公司奈玛特韦(原料药)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中间体SM1、SM2已具备量产能力。


新天转债,正股新天药业主要从事现代中药业务,参股企业汇伦生物生产的“注射用西维来司他钠”,是全球唯一适应症为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2020年3月,希为纳®注射用西维来司他钠获批上市,目前已实现全国销售。



(二)新冠疫苗:康泰转2具有一定配置价值


新冠疫苗方面,存量品种主要包括康泰转2、一品转债、正川转债和泰林转债,其中康泰转2具有一定配置价值。


康泰转2,发行人康泰生物是国内非免疫规划疫苗行业领先企业,生产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公司目前已上市销售的疫苗主要包括20µg乙肝疫苗、60µg乙肝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新冠灭活疫苗、新冠腺病毒载体疫苗等。在研的成人疫苗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四价流感疫苗、20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


灭活新冠疫苗方面,根据公司2022年1月19-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表和转债募集说明书,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设计产能为2亿剂,于2021年5月获得国内紧急使用批复(广东省第一个),6月已在国内开始接种。同时,公司新冠灭活疫苗海外III期临床试验在海外多国实施开展,已于2021年6月开始首针接种。2022年2月,公司新冠灭活疫苗已在国内获批作为加强针使用。


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方面,2020年8月21日和9月6日,康泰生物与阿斯利康先后签署《许可协议》以及《许可协议第一修正案》,阿斯利康独家授权康泰生物在中国内地对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进行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并授权公司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商业化权利。公司承诺在2021年底前拥有至少每年生产2亿剂许可产品的产能。此外,根据美通社报道,截至2021年末,累计超过3000万剂康泰“KCONECAVAC”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出口至印尼,这是国内同类品种之中最大的一笔出口订单。且公司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已在印尼获批作为加强针使用。


业绩方面,根据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公司2021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14亿元,同比增长76.68%-106.13%,业绩高增系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力度及国际间合作,有序推进重大疾病防控新产品上市和销售。


转债方面,康泰转2主体评级不低,存量规模较大,绝对价格处于市场较低水平,具有一定配置价值。



(三)新冠防护:疫情初期,板块表现曾明显较佳


新冠防护品种曾在2020年疫情初期产能较为缺乏之时表现较佳,典型品种如已退市的英科转债等。当前板块整体关注价值相对较弱,存量品种主要包括尚荣转债、蓝帆转债、美联转债、道恩转债以及嘉澳转债等。



风险提示:

疫情防控出现超预期进展;新冠检测、疫苗、药物、防护品效力不及预期。


2022转债行业梳理系列

之一:特斯拉产业链转债大盘点

之二:《稳增长相关行业转债大盘点》



   

已外发报告标题《2022转债行业梳理之三——新冠疫情相关转债大盘点》

对外发布时间:2022年3月15日报告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田乐蒙,SAC 执证号:S0260520090001,邮箱:tianlemeng@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