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站在他曾站立过的领奖台,我和他的故事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4-04-26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图源网络


他曾站立过的领奖台


文/周玉珍


那是一个浸泡在阳光下的盛夏,翠叶在骄阳的照耀下闪着绿光,在夏风的吹拂下轻轻荡漾。蝉鸣此起彼伏,如沸腾的交响乐,为这个生机盎然的夏天增添了一丝热闹。天空湛蓝,白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如诗如文,映衬着生机与热烈。太阳高悬,洒下万道金光,其中有一缕阳光穿过晶莹的玻璃窗,在我的头发上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二〇二三年的高考落下帷幕,我报考了一所北京的大学,心中满怀憧憬,又有一些忐忑。当一切尘埃落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我的思绪从这个宁静的下午飞跃到一年之前的此日。


(一)


那年彼时,我收到了一则消息:我终于成为厦门大学的一员了!这条消息的发送者是琢,正所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比我高一年级,才华横溢,于二〇二〇年通过强基计划成功考入了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在得知他圆梦厦园的一刻,我比他还要激动,兴奋得整宿难眠。我那时陷入沉思,他的脚步迈向了我所期待的地方,顿时消散我前一阵子郁积在胸的心结。在我的高中时代,这位出色的朋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真挚的友人,是前行的榜样,是韶华追梦迢迢征程中的一束永不熄灭的暖光。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图源网络


琢成长于大山环绕的小县城,他成为这所县城高中第一个通过强基计划考入厦门大学的人。品学兼优的他早已声名远播,是校园里同学们点头称赞的学霸。高一时的他了解强基计划后,决定加入强基计划的选拔,立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当大多数的人高三才进行强基考试的准备,他高一时就开启了这段长途跋涉。他从小都是一个行动派,一位长期主义者。高二时他曾对我说,选择强基计划这条路并不被大多数的师友们看好,因为在我们这样的小地方没有前人经验,也不知道坚持到底的结果是否能够成功。就像是数学领域的研究:“研究不出来就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就胜利了。我忍住寂寞,耐得辛苦,且乐在其中。”他知行合一,无论发生什么变动与干扰,我都会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迈进,直到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功达成最初的梦想。


他曾像我这样形容数学:“我觉得那些证明很神奇很巧妙但是大多又很朴实,极少很华丽,是智慧的结晶。”我心想:我所热爱的文学又何尝不是这样?文学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智慧的人们所创造的结晶。我曾经被他人关于现实与理想的争论迷惑时,他说:“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最棒的事情!”我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在大学里学习自己热爱的专业是多么幸运且快乐!


我们在各自的追梦路上做出了遵循内心的无悔的选择。


(二)


我们初次相识的场景仿佛还在昨天,那时琢正在为全校师生分享他在成都七中的游学经历。他的演讲饱含真情,热心地分享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深感受到他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当我询问他去七中交流的条件时,他还主动分享了自己有趣的见闻。除此之外,他非常真诚地向我分享了他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并给予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纠正与调试,不断进步。从那时起,我们成为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挚友。


高二,我站在了他曾经站立的位置。还记得是二〇二〇年十二月的迎新晚会,主持人念他的名字,他从人群中走出,上台领奖。这份奖项是授予在全市考试名列前茅的同学。当他站在领奖台的中央,柔和的锡光灯汇聚在他的身上,那一刻,灯光转化为了阳光,反射到我的脸庞,有些光亮注定是遮盖不住的。那明亮耀眼的光芒,穿破漆黑的重重迷障,抵达我的心灵,唤醒我对积极向上的初心与理想的渴望!我开始奋笔疾书,专心研学;我开始笑对生活,不卑不亢;我开始改变自我,追求卓越。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有过失落与迷茫,忧伤与无奈,但是每当看着光荣榜上他的照片,以及照片下他的座右铭:“学则明,不学则暗。”每当回忆起他的面容,我就觉得自己不该在一摊混沌的烂泥中沦陷,而是要造出一个自己的世界!而最终,我也如愿获得了爱格·冠衡奖学金,站在了他曾经站立过的讲台。听到校长念我的名字,那束光也照射在了我的身上,就如同照在他的身上那般,也许没那么耀眼,但却是对这个阶段日夜努力的证明。我熊熊燃起的斗志,充满活力的元气,在好多日子里遗失。而我又在失志之后拼凑自我。我也曾那么努力去改变现状,呼唤呐喊,可令人失望的是,回应的人寥寥无几,我也曾因此心灰意冷。一个人的路,着实难走。而他,恰好在我彷徨困惑的时刻,给予了最为及时的回声。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图源网络


我在学习上打小就努力刻苦,我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波折,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故,有太多无法言说的辛酸与无奈。某种意义上,我总是想通过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十分坚毅与强大,但是我的心田被生活磨损得略显荒芜,已经不再轻易相信他人了,甚至对自己信心也曾有所动摇。高三是一道跨越无数障碍的长跑,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到底,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否如愿以偿。当我凝望着落日西沉,顿感孤独与凄凉,琢的对话框中闪烁着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你无须忧虑未来,应思考脚下的道路,实在不行,就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哪算哪,边走边思考,敢于下笔,敢于创造新的道路!加油吧!这一年时间很快的。″


我在一本心理学书上偶然间读到一句话:人成长最快的时候是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的时候;没办法依赖父母的时候;自己独自生活的时候;遇见优秀的人然后被激励的时候。而琢正是那位一直激励我的人。


昨日不可追,来日犹可为。我的心中涌上一股暖流,毅然决然奔赴高三的怀抱。


(三)


我迎来了属于我的高三时光。


高三那段充满挑战的日子里,琢仿佛成为一座照亮我前行的灯塔,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力量。每当夜深人静,独自面对堆积如山的书本和资料,困了乏了,我就会翻翻他给我的数学答题卡和笔记本。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公式,工整规范的汉字无一不体现着他在书写时的认真与专注。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疲惫不堪时,他总是第一个给予提醒与帮助。正是那一声声鼓励,让我在每一个日日夜夜的平淡中无坚不破。他不仅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更在孤独寂寞的环境中成为我在困境中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琢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青年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位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在精神上向我传达满满的正能量。但一开始他就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向我介绍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著作。通过学习与研读,我又充实了坚定的信仰,大一开学我也立刻申请入党,或许这就是,沿着榜样的足迹做榜样做过的事情,我觉得心中尤为温暖踏实,充实丰盈。


当疫情再次袭来时,我对防疫用药品所知甚少,赶忙前往药店,布洛芬却已售罄,顿感无助与恐惧。这时琢远在千里之外,向她进行药物科普。之后的日子榛月在没有亲人的陪伴下,发着高烧,躺了半个月之久。与此同时,我仍坚持着高三的备考。因为榜样站在我的航程里,摇旗呐喊,永不言弃。


罗翔曾言:“你读的书越多,你就会发现身边的人都是优秀不带优越感的人,他们明亮但不必刺眼,自信又懂得收敛,让你向往的同时又给你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图源网络


通过琢的讲述与分享,我也渐渐了解了厦门这座城市,而我母亲生活的海南与厦门的方言又同属闽南语,这为我打开了一处了解闽南文化的新通道。而他所在的思明区风景如画,厦大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美丽的校园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校园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元素,建筑以红色和白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觉。厦大还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悠久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传承。校园里许多文化景点和历史遗迹,厚重而博大,宛若人间仙境,令人心驰神往。


高考结束后,琢第一时间向我表示祝福与祝贺。那时我十分犹豫是留在成都还是奔赴北京求学深造。面对这个问题,他说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一定会长更多的见识,拓宽自己的视野,无论我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他都支持。高三有段焦灼的时光,似乎是在分数的瓶颈期,我每天晚自习后都会按他跟我说的去室外走走,顺便喃喃自语似地碎碎念,有时也是在背课文。我也曾无数次用尺子在地理练习册首页的地图上测量,从成都到厦门的距离和从成都到北京的距离是一模一样,北京,厦门,成都这三座城市构成的等腰三角形仿佛成为坚固的铁塔,给我面对远方与未知时担忧和顾虑铸造了坚实的屏障和远望的阶梯。我的挚友能够勇敢地奔赴千里之外求学,那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迈出了我生命中重要的一步——来到北京。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与琢相比似乎还不够努力,但是琢却说:“谁一开始不都是个小白,慢慢来,一步一步积累,总有一天会成为大师!”他的话确实给予了我不少宽慰,不卑不亢,稳扎稳打,轻装上阵,奋楫笃行。


(四)


如今我的大学生活刚刚开始,十八岁的青春韶华里,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在今后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挫折,我都会坚持下去,向我的挚友看齐,一起成为更优秀的大人。


这些年来,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和进步,未来我们亦是彼此人生道路上真挚而珍贵的友人。琢是我风雨求学路上的好榜样,鏖战奋斗的动力源。缘分,是一件奇妙的事,如同春天里的涌动的花海,繁花似锦,光华灼灼,风的方向是飘忽不定的,却恰好让不同的花朵闻到彼此的芬芳。我的青春有幸与琢相遇,在某种程度上,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由暗夜向黎明的转变。


《我在他乡挺好的》剧照  图源网络


我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在大好青春时光里,所有的努力都值得,所有的拼搏都美好。


琢十九岁生日那天,我将手写的信笺夹在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一书中,并将这份礼物交给了他。碧空如洗,蓝天中唯一的一朵云影投射于信纸。我想,他正坐在窗前,信的扉页上写着:


追逐月亮的途中我也被月光照亮着。
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为什么我始终相信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因为我们是追梦路上的同行者。
友谊之光如此温暖,
前方的路又岂会寒冷孤单?


微风拂过,我仿佛看见他额前的碎发悠然飘起,信纸前,琢的嘴角洋溢着一抹清朗的笑容。




作者简介周玉珍,2004年11月生于海口,四川人。中文系在读大学生。现任本校编辑部干事,县作家协会会员。射手座,热爱文学,坚持写作,相信明天会更好。作品见于《少百报》《五行》《三江潮》。个人公号“珍珍加油向前”。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更多往期精粹


《巨流河》作者齐邦媛去世,她终于回到父亲念念不忘的故乡,回到片瓦无存的祖居

二湘:《坠落和审判》北大首映式,这位北大教授为什么会翻车

时空交错的同谋

她曾是一把手的情人,她之后的命运让我对她失忆

爱一个少女如同走钢丝,一不小心就是毁灭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