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鹏 1024 全纪录:800V 超充、城市 NGP 明年上线,还有 2024 年就能上天的飞行汽车

胖飞同学 电动星球News 2022-06-15
关注并标星电动星球News
每天打卡阅读
更深刻理解汽车产业变革
————————

出品:电动星球 News
作者:胖飞同学



今天是小鹏汽车成立以来的第三届「1024 科技日」,既然是科技日,那话题必然和小鹏这家公司接下来要推出的前瞻科技相关联,我们不卖关子直入主题。


在一个多小时的发布中,创始人何小鹏以及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一共讲了四部分内容:1、超级补能;2、智能驾驶;3、智能机器马;4、飞行汽车。



前两项比较具象,后面两款非车类的产品现阶段距离我们的生活就比较远了,我们一样一样说。



800V 充电基建不足?小鹏来造


众所周知,小鹏是新势力中为数不多自建充电网络的品牌,在何小鹏看来,越来越便捷的补能体系是未来出行生态的基础。


截止当下,小鹏在全国建立品牌超充站 439 座,免费充电站 1648 座,基于当下这个成绩,小鹏的补能体系在接下来两年里还将更进一步。



一是质、二是量。


质的方面,小鹏将在车端、桩端、站端进行全面的技术升级。


车端:量产 800V 高压 SiC 平台,充电峰值电流可达 600A 以上,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



桩端:铺设 480kW 高压超充桩,通流能力超过 670A,将基建能力和车的能力拉齐;和特斯拉 V3 超充一样,小鹏的也会采用液冷散热的充电枪,线缆更轻更细



站端:小鹏超充今后将具备储能的能力,削峰填谷,一次储满可满足 30 台车不间断超充



今年国庆电动车主争抢充电枪的事情让何小鹏深有触动,所以基础设施不仅得有质的提升,量上也得有充足的保证。



虽然小鹏这次没有披露相关的规划数据,但何小鹏立了决心:「我们希望在 2 年内,覆盖全部地级市、主要县级市,以及绝大多数高速,让用户可以在节假日长途出游或回老家时可以安心充电。」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出入口周边都会是部署超充的重点区域。



从高速走向城市的 NGP


去年 1024,小鹏正式发布了高速 NGP,并在一年时间里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肯定:1198 万公里、20731 条记忆泊车路线、单季度 60% 的高速渗透率……



何小鹏认为,人机共驾将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必然选择


全自动驾驶短期内很难到来,而智能辅助驾驶将是车企间技术追逐的重点,如果说高速场景的领航辅助是这场竞赛的上半场,那下半场应该是什么呢?


小鹏智能驾驶副总裁吴新宙认为是城市。他抛出了这样一句观点:「量产城市场景辅助驾驶+全栈闭环能力建成=下半场入场券」



很显然,小鹏的下一个重点将是城市场景的 NGP,这是一个支持城市场景端到端的驾驶辅助系统,相比高速场景,它要面对更为复杂的路况环境。


NGP 从高速走向城市,它需要很多技术上的进化:


1、厘米级的城市定位能力;



2、视觉为纲,激光雷达为辅更强感知融合方案;



3、为城市场景而生的预测和规划;



目前能够担当城市 NGP 大任的选手只有搭载了激光雷达的小鹏 P5,它虽然不是家族中最贵的车,但却是智能驾驶水平最超前的一员。


激光雷达的加入给小鹏的传感器融合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城市的复杂场景,吴新宙团队在过去几个月里重写了预测和规划算法,每天都要跑 10 万公里的仿真验证。


至于大家期待的上线问题,吴新宙说 2022 年上半年首批城市部分道路开放,具体节奏还得看法规和小鹏的研发进度



吴新宙还剧透了一点,虽然 XPILOT 3.5 还未正式发布,但 4.0 甚至是 5.0 都已经在规划之中了….. 4.0 明确会在 2023 年上半年推出,届时将打通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5.0 目前的架构也已经完成。


目前 4.0 的硬件架构已经出来了:两颗 Orin-X 自动驾驶芯片,算力达到 508 TOPS;800 万像素前视双目摄像+290 万像素侧视摄像头;搭载高度集成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千兆通讯;



而搭载 4.0 硬件的新车很快就会发布,它将是一台中大型 SUV,谍照也已经传遍网络了,预计售价会在 30 万级这个区间。


从 XP 3.5 到 4.0 再到 5.0 ,小鹏的路线很明确,从驾驶辅助开始步步为营,无限进阶直到完全自动驾驶。



明年下半年,小鹏将尝试自动驾驶出行运营,以此更快速地获取数据及驾驶场景,赋能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进化。



何小鹏对此的定义是:「我们不是要做共享出行企业,而是希望与出行伙伴一起促进技术快速演进。」




「能听会摸」机器马


上个月,小鹏旗下生态企业鹏行智能发布了一款智能机器马,内部代号「小白龙」。


小鹏认为,2025 年开始,社会将进入主动式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机器人将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产品,因此小鹏以机器马这样的四足机器人来作为技术探索的一个开始。



和汽车不同,机器马没有「人机共驾」,上线即是自动驾驶,它要面对更加开放、三维、多细节的环境,何小鹏认为这类通用机器人的创业难度超乎想象,技术复杂程度要比自动驾驶汽车更高


为了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智能机器马采用 360 度周身摄像头模组 + 激光雷达组成的感知系统,可识别更多物体种类、可 3D 规划路径、可以感知楼梯这样的复杂地形。


另外,机器马还拥有听觉和触觉两种感知:利用移动声场建模技术实现「听声辨位」;



皮肤上、足端、未来机械臂的指端都应用了创新的触觉感知技术。



由于一直没有见到这台机器马的实物,我们很难有个具象的感受,所以说到这里先过了。



2024 年量产飞行汽车?


最后一部分是飞行汽车,来自小鹏生态企业小鹏汇天。


发布会上,小鹏展示了第六代飞行汽车的一个设计图,说实话,这个设计图有点草率…… 更草率的是,何小鹏说目标 2024 年量产,售价在百万内……



多少有点「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感觉。不管怎么样,我们看小鹏官方对于这台飞行汽车的描述。



「飞行汽车将采用创新设计的机臂、桨叶折叠系统及锁止机构,实现陆行、飞行不同应用场景间自动切换。在车身方面,它采用碳纤维单体壳车体、大量使用航空铝材、镁合金及特殊玻璃,并采用高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动力电池,高功率密度电驱,及通过机械结构集成设计减重,相比小鹏 P7 减重幅度达到接近50%。


在操控与交互方面,它将在飞行过程中采用与方向盘解耦的单杆操作方式,陆行时使用方向盘,飞行时单杆操作,飞控系统会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意图,降低误操作影响,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上手完成飞行。


 

安全方面,它将在起飞前可通过环境感知系统,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探测,结合气象信息提供起飞条件安全性评估,甚至会评估驾驶员过往驾驶行为,适时解锁飞行功能。起飞、降落及飞行时,自动驾驶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将根据驾驶意图及环境周边环境评估情况,辅助驾驶员安全起降及空中避障。


此外,它还配备三冗余飞行控制系统,双冗余动力系统,降低关键系统失效带来的风险并考虑了防雷击设计及分布式坠机降落伞等安全配置,在整个飞行旅途中给你全面的安全保障。」


小鹏的预期很高,他希望小鹏汇天未来能够成为全球第一的低空载人飞行设备制造商。



写在最后


小鹏在这届 1024 上既有着眼当下,又有很多对未来出行的期许,既有用户关心的补能、辅助驾驶,还有致力未来的机器马、飞行汽车。虽然后者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讲多少有些「空洞」,但从何小鹏立下的种种「小目标」上不难看出这家企业的心中的宏图。


汽车公司?科技公司?出行公司?我们已经很难用单一的便签去定义这家年轻的公司了。


(完)



👇🏻星球文章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