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轻人的问题,比想象得严重

Jason不跪 新西兰漫游记 2023-12-11

问: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独处?

答:我今天早上在深圳卫健委公号看到了这个数据——全国抑郁症患者超过9500万,然后去查了资料,这个数字是被官方确认的——
而抑郁症的高发人群,竟然是年轻人,50%是在校学生——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原因肯定很复杂,有一半的人承认了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挂钩着就业压力。
我查了中国疾控中心2017年的数字,当时是5600万。从5600万到9500万,如果口径是一致的话,那近几年的增幅是非常惊人的。
而独处,恰恰说明年轻人想远离社会压力。印象中日本年轻人好像也经历过这个阶段。
这真的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何对青年就业以及之前的教育减负,如何体现社会关怀而非“逼迫”,如何选择应然vs实然的经济工具。
所有政策,记住都是有成本的。

问:今年经济真的很难吗!?
答:虽然常规窥探就业、收入的数据一直堵塞。
看看第三方的——


招聘工资持续下滑,已经低于去年二季度的水平。
受此影响,房租也差不多回到了2018年——


问:财政部回应「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调为『负面』」,称「感到失望」,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答:

很正常,一个因为债务杠杆持续攀升(尤其是这两个月几万亿又出来了,再融资债+国债+专项债),总体宏观杠杆率破了140%,——

地方的显性债务率也远远超过了120%的警戒线。

债务杠杆上得快,说明经营性利润降低了,也就是经济中枢降低了。所以Moodys的文里面还计算了2024-2030GDP的走势——

这个预估我觉得一点也不悲观,甚至比很多机构的估算更乐观。

但问题还是现在经济失锚-货币失锚,这通过人民币计价的黄金溢价就能折射出社会净回报率的萧条。

这也直接决定了青年失业率一时半会儿好不起来。


问:如何看待「衡阳 18 亿拍卖政务数据被叫停」?官方带头售卖个人信息?

答:

盘活资产,赚钱的资产不舍得放,不赚钱的没人接,像这种要点技术才能盈利的,索性中间拉个皮条,如果真有人买,还盈利了,这类资产以后就能升值,又能愉快的向银行举债了,把项目给谁也有了个人的发挥空间。如果没盈利,也不亏,至少有收入进账,不算流失。


问:2024年,实体经济会复苏吗?

答:

首先得搞清楚是什么压制着实体经济。

这些年宏观一直在说“有效需求不足”,那为什么老是不足?这么多人难道撑不起国内的实体循环?

肯定不是因为人们不够努力,因为从国际对比来看,中国大部分人的劳动时间是遥遥领先的。

为什么是大部分人?

因为“有效需求“和“需求”的差别就是“购买力”。

有那么一部分人食利,食了大部分人的利,钱收进来,债务散出去,所以就把有效需求打下去了。

打下去了怎么办?他们就要死保“出口”。出口不行了,就要死保基建。基建的资金不够,就要想办法迫使宏观放开赤字率限制。

以前为什么没太在意?因为人口红利期,蛋糕是变大的,这种食利vs失利的矛盾还不特别明显。

但只要随着客观规律,增速慢下来。这种矛盾就会不断激发。

什么自己人占公租房、医院套用医保资金、虚设学校套教育补贴….等等等等,一切过去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潜规则”,现在都会慢慢被聚焦。

等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正常的去谈论这些潜规则,去监督它,实体经济才会恢复。人们才有胆量用钱。


问:人的奴性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是天生的吗

答:

是一种理性选择,看过《让子弹飞》的能明白为什么姜文把钱还给大家,大家却不敢拿,然后黄四爷马车一出来,大家把钱原封不动的又给了他。

这个理性=对黄四爷报复的恐惧+对其他人替自己冒险的期待,它的下限是保持现在的生存状态,它的上限是搭便车(即姜文成功了,大家就都分一杯羹,取回自己的东西。

所以姜文说,“谁赢,他们帮谁。”

至于为什么不一起联合?我这两天在看纳粹屠犹太人、犹太人不反抗的分析,这里面有一个“受害人帮助施害人”的理论,挺有意思的。


一旦经济慢下来,问题就都出现了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第二声)人上人

                     现在好像是,得吃苦中苦,方为(第四声)人上人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每天不到1块2-扫下图二维码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