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的考证与流传

复旦大学多语中心 多语教育与多语研究 2024-05-2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王根明教授在《中国穆斯林》发表文章(见《中国穆斯林》2023年第1期,第37-39页)。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的考证与流传


2022年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传承千年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引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对中沙之间的千年友谊高度赞赏。文章称:“自古以来,中国和沙特互相欣赏、友好往来。先知穆罕默德曾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读者的热议,对先知穆罕默德的遗训颇为欣赏。


一、圣训考据

千百年来,先知穆罕默德“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遗训在中阿人民之中口耳相传,千年不绝。这段圣训辑录在与逊尼派的“六大圣训集”和什叶派的“四大圣训集”齐名的《莱比尔圣训集》第4章“论知识、求知及其价值”第1段(按照该圣训集圣训的顺序排列为第19段,注释本在第18段),原文为:“莱比尔·本·哈比布说:艾布·欧拜德自扎比尔·本·宰德从艾奈斯·伊本·马利克自先知传述,先知穆罕默德说:


اطلبوا العلم ولو بالصين

“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此圣训集全称为《伊玛目·莱比尔·本·哈比布·法拉希迪穆斯奈德圣训集》,阿曼苏丹国宗教基金与宗教事务部出版,2011年第1版第11页;《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661页中有关于伊玛目·莱比尔·本·哈比布及其圣训集的词条;还收录在《白海基圣训集》第1663段、欧盖里、伊本·阿布杜·班尔等圣训集之中、哈提卜·巴格达迪的《巴格达史》和安萨里的《宗教学科的复兴》第1章第2节“学习的尊贵”之第5段圣训。关于安萨里和《宗教学科的复兴》在《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有比较详尽的条目解释;《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第76页有关于“哈提卜·巴格达迪”解释,但有误。现略加补充:原名艾布·伯克尔·艾哈迈德(1002~1072),历史学家、圣训学家和教义学家。其最重要的著作是14册的《巴格达史》和圣训学专著。


图源:alfaisalmag.com


需要指出的是,这段圣训长期以来得以广泛流传,得益于众多的伊斯兰典籍的记载和著名学者代代相传。《莱比尔圣训集》2011年出版时,此段圣训在206页,尚无注释,只有原文;2013年注释本出版时,此段圣训在651页,对其注释肯定了这段圣训属一级圣训,标明了在其他4位圣训学家辑录的圣训集中的出处,以及另外4位圣训学家对此段圣训的评述,如艾布·团伊布、伊玛目·努伦丁·萨利米、古图布·艾因麦、大学者伊玛目·艾哈麦德·哈利利等认为是一级圣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原副会长马忠杰研究员曾在《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661页关于“《莱比尔圣训集》”词条的解释是:“……其中第18条‘学问(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的名句,就是由赖比尔(即莱比尔)正式辑录在册。”不同国家不同版本的《宗教学科的复兴》对此段圣训的注释也不尽相同,譬如黎巴嫩贝鲁特版注释为:“伊本·马哲在第60页的序言中传述,此段圣训传述系统不太完整,但内容正确无疑。”埃及版的注释为:“分别出自伊本·阿迪仪和白海基圣训集,伊本·阿迪仪认为传述人是艾奈斯,白海基说其内容赫赫有名。”



二、在中国的流传


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教授访问巴基斯坦后记录到:“巴基斯坦的朋友们总爱引穆罕默德圣人的遗训,说:‘学问(知识)虽远在中国,也应该要寻求。’我们差不多每天都可以听到这句话。”1983年8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白寿彝先生的《中国伊斯兰史存稿》收录了白先生的论文《中国穆斯林的历史传统》,在1982年元月14日作者的题记中写道:“这是1962年2月2日在巴基斯坦历史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上宣读的论文。”该论文的首段写到:“‘学问,虽远在中国,也当求之。’穆罕默德的继承者遵从了这条训示,派外交代表到中国来,早在公元651年8月25日,即赫蚩拉31年1月2日,哈里发的第一个使节在长安朝见了唐高宗(见《旧唐书》卷四)这事,为当时的史官郑重地记载在皇朝的典籍里。从此,伊斯兰在中国传播并发展起来。”


图源:annaharar.com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穆斯林》杂志中有关此圣训的记载较多。现举几例:纳忠的《伊斯兰教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中说:“……先知穆罕默德说:‘哲理是穆民失去了的骆驼,必须寻找,那怕远在中国。’这一段圣训是把两段圣训糅合在一起,前一段是:‘哲理是穆民失去了的骆驼,不管在哪里寻到,都应该属于自己。’另一段是:‘你们寻求学问吧!哪怕是在中国,因为求学对每一个穆斯林都是天命。’”张秉铎的《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中说:“先知穆罕默德教导说:……‘知识(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王崇绪的《访问巴基斯坦孟加拉纪实》称:“主人为我们举行欢迎会,在致辞中表达了他们有机会接待中国穆斯林的喜悦心情。他们说,先知早就说过:‘为寻求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也要去。’”穆·拉希达·杨棠的《穆斯林旅行家与文化交流》称:“穆圣也曾鼓励穆斯林外出求学,曾说‘学问(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等等。


早在1899年,有一位原籍宁夏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市),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了一本《回民宗教常识》,三册。每册的开篇一页引证此圣训:“学问(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1954年上海穆民经书社影印出版时,中文书名为《回教教条》。此书在我国穆斯林中有一定的流传,在《回族研究》1995年第4期及《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回族卷·书籍类》中有研究和介绍文章。1981年10月3日《人民日报》国际副刊刊登了袁鹰撰写的《深情的眼睛》,文中提到作者在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访问时,听到最多的是“《古兰经》中关于中国的一句话:‘学问,虽远在中国,也当往求之’”。文章生动地描述了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情谊,那一双双深情的眼睛,加深了我们对各国人民的友谊。时任《中国穆斯林》杂志主编的穆白(龚清志)先生读完此文后,撰文更正说此言出自穆罕默德,这在伊本·阿底的《圣训全书》(穆罕默德言行录)等书中有所记载,也是大多数伊斯兰学者公认为正确的和著名的“圣训”,但它并非《古兰经》中的“训诫”。


图源:arageek.com


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据中新网报道,2022年12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其社交媒体推特上,用中阿英三种语言引用了一条阿拉伯古训——“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引发热议。华春莹写道,“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和相互欣赏可以追溯到多个世纪以前。先知穆罕默德1400年前的话如今仍然引起人们共鸣。”众多网友对此点赞,有网友热情回应称,中国和沙特“自古就是朋友,如今更加相互依存”。“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至今仍在中东许多地区广为流传,表达了阿拉伯人民求知的愿望,也记录了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


习近平主席的文章发表并成功出访沙特阿拉伯后,阿拉伯各界人士纷纷表示这是中阿关系的里程碑。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将促进阿联酋与中国间的高质量合作,也将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伙伴关系不断开拓、更加多元。”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表示,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必将成为沙中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好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表示,中国是海合会重要的战略伙伴和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有着高度互信。相信海中合作有利于海湾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并为双方人民带来巨大福祉。


千年友谊传佳话,登高望远谱新篇。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一直守望相助,必将继往开来,正如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时所言:“中阿彼此信任,结下兄弟情谊。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我们坚定相互支持。在实现民族振兴梦想的事业中,我们携手团结共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们始终风雨同舟。中阿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伙伴关系牢不可破。”弘扬中阿友好精神,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一定能够开创中阿关系更加灿烂的明天,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安萨里:《宗教学科的复兴》,阿布杜拉·哈利迪博士注释,黎巴嫩贝鲁特艾莱盖穆·本·艾布·艾莱盖穆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15页。

安萨里:《宗教学科的复兴》,大学者栽奴丁·艾布·发德里·阿布杜·莱希米·本·侯赛因·伊拉克(卒于1403年)注释本,埃及开罗黎明遗产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20页)

白寿彝:《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654页。

纳忠:《伊斯兰教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中国穆斯林》1981年第2期。

张秉铎:《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中国穆斯林》1982年第1期。

王崇绪:《访问巴基斯坦孟加拉纪实》,《中国穆斯林》1983年第1期。

穆·拉希达·杨棠:《穆斯林旅行家与文化交流》,《中国穆斯林》1983年第4期。

习近平:《弘扬中阿友好精神 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0日第4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