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智能助力非遗无骨花灯,城院团队亮相人机交互顶会

“花灯的每一张纸片,都千疮百孔。

被刺伤的累累孔痕,组成瑰丽图案,

在胸中之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让人陡地想起多舛的命运与不屈的灵魂。”

----毕淑敏《无骨的灯,有骨的仙女》


      在今年10月结束的国际人机交互顶级会议UIST2021上,来自浙大城市学院创意学院和UW学院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数字化针刺无骨花灯的设计与制造系统,通过参数化计算和数字制造技术可以快速创造出具备个性化特征的时尚花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非遗文化智慧。

 (数字智能设计的花灯案例)  

      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灯身没有骨架,制作一盏普通的灯,要花费数天到数十天时间,至少要在纸片上进行10万针剌才能组成各种花纹图案,之后将纸片粘贴成立体的花灯,因其复杂的制作工艺,无骨花灯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然而,受传统工艺限制,花灯的优势价值很难在现代生活中体现,因此城院研究团队开发了数字化交互设计系统,既保留了其“无骨”单材质优势,又能快速生成具备个性化特征的“针刺”图案,实现了传统花灯的现代化再造。

 (参数化设计花灯过程)  

 (项目成员方剑在实践花灯的组装过程)  

 (动物造型花灯案例)

      数字化无骨花灯设计系统主要应用了建模计算技术、参数化生成技术、点状风格计算技术等,实现快速生成复杂立体灯体和个性化图案的无骨花灯造型。

      项目负责人陶冶老师介绍:“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带入现代生活中,这个项目是文化再造的一次尝试,也是应对流水线产品与人们个性化需求之间矛盾的一次探讨。”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今年的人机交互顶级会议UIST2021上,由UW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方剑、林锦鹏、耿靖淳等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并与国内外与会人员进行交流探讨。

       UIST会议介绍:ACM用户界面软件与技术研讨会(UIST)是计算机人机交互领域的顶级会议。该会议汇集了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人员,包括图形界面、用户界面、实体界面、普适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多媒体、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等领域。受全球疫情影响,近两年UIST会议于线上召开。



论文原文:https://doi.org/10.1145/3474349.3480228

图文|项目组提供

排版|蔡晓楠

责任编辑|李超

审核|朱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