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起点批评||程光炜:毅力和学问 ——对魏华莹的一点印象

程光炜 文艺论坛杂志社 2023-08-28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听说吴俊教授主持的栏目,要将魏华莹列为介绍的青年研究者之一,我很高兴。记得十几年前,我到外地参加一个老同学指导的硕士论文答辩,认识了华莹。不过她做的是外国文学题目,及至转入中国当代文学史领域,已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华莹跟我读博三年,我的一点印象是她对做学问有毅力,原先基础就不错,再加上这层因素,相信一定更加精进了。

十五年来,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开的博士生课,采取“工作坊”的形式,这就逼得学生不得不写文章,要拿到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献丑,当然如果表现好,也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表扬鼓励。华莹在我的课堂上,写得比较好的文章,一篇是顾准遭遇的,一篇是“二王之争”的,资料最为宏富的是关于贾平凹的“《废都》批判思潮研究”。当时陈剑澜先生还在主持《文艺研究》,要我推荐“好一点的博士生文章”,我将华莹这篇研究“《废都》批判”的文章寄给他看,立即被全文发表。这说明,对好文章,无论教师,还是大刊主编,都是不吝给予举荐的。

华莹的研究文章,以相当细致、扎实和深入地搜求资料,力争使之达到翔实的地步见长。不光以上列举的几篇,即便是临时考证“王安忆研究资料”编撰的短文,也因她确实是到图书馆,找杂志一篇一篇地对照、对读,才写出来的。为此,复旦大学的青年老师金理在杂志上看到后,立即写信给她,表示歉意和佩服。当然,这种笨功夫,在人年轻的时候下更好,如果名气渐长,诸事缠身,再加上各种不请自来的琐事,尤其是对年纪大的老师来说,就很难做到尽心如意了。所以,华莹应该趁自己年轻,精力稍微旺盛的时候,好好沉下心来,做一些具体的研究,取得一点让学界承认的成果。自然,我建议她最好能做得集中,做小,不要因为完成什么任务跑来跑去,白白虚掷大好的人生年华。

听说她准备写一部《贾平凹评价史》,这个题目很好。像贾平凹、王安忆和莫言这种创作史很长的作家,确实到了应该对他们做一点比较集中的历史回顾之类的研究了。这个课题的动议,显然是在她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但具体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一时还不好说。纯粹从资料整理的角度看,目标是较为明确的,可以预期它所做到的程度。但如果涉及“评价的浮沉”,涉及这种浮沉下面社会转型和观念之争等较为复杂一点的东西,标准、尺寸、适度感等等,就不容易了。不过,先从资料开始,其余一时间不好处理,实际短时期内也说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不用管它,由后来的人再去解决不迟。

我的学生中,除庆祥、黄平、建立、建周和晓帆等之外,华莹应是在学术研究上与我联系较多的一位。一方面是她供职的大学离北京近,再者也因为她的勤奋向学。但我想,一个学者,穷其毕生,如果想有一点成绩,光靠禀赋才具还不够,似乎更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恒心。学术研究,真的像是一次人生的长跑,倒在或停在半途中的人不少,留在最后的人不多,另外还有一些契机,或者叫做运气的东西在里面,总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目前情况看,华莹还在这个长跑的队伍当中,她能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短时期里我还看不清楚,但我相信,她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不会轻言止步。

刊于《文艺论坛》2021年第2期

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超链接:《文艺论坛》2021年第2期目录

新媒体编辑|刘瑶

责编|佘晔

审核|孙婵

主管单位 |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

编辑出版 | 《文艺论坛》编辑部

 

投稿邮箱
1.艺术、影视评论

孙    婵 | 610757625@qq.com
孙海庆 | 190055205@qq.com
肖    弋(特约)| 714583104@qq.com

2.文学、影视评论

佘    晔 | 874009234@qq.com

刘    瑶 | 2372951610@qq.com

马新亚(特约)| 602692733@qq.com

文艺论坛杂志社

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

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

扫码关注我们文艺论坛小程序

文艺论坛微信公众号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