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间表来了!从士兵到士官的他,讲述了一名军人的未来

亮剑东南 2022-11-04

【人物简介】

李文龙,2013年09月入伍,党员。入伍5年来,先后获得“优秀士兵”“优秀士官”、两次荣获“红旗车驾驶员”“优秀四会教练员”“集团军濒海驻训先进个人”、旅首届“十佳学习标兵”,2017年所带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明亮的眼睛、黝黑的皮肤加上一米八的大个,就是这位硬汉的生动写照。但谁可曾想,这样的硬汉,入伍前却是个大手大脚的“公子哥”。不到5年时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旅人生的逆袭,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走进李文龙的成长故事,探索军营快速成才的“秘诀”!

人生只有走出的美丽,没有等出的辉煌


变好过程是痛苦的,坚持定会“化茧成蝶”


入伍前,家庭优越的条件、娇生惯养的生活使他丧失了目标。他开始变得懒散,更是养成了贪图享乐的恶习,逐渐荒废了学业。他向父母交代了自己退学的想法。父母为他指了另一条路——参军入伍。


来到部队,他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但将近二十年养成贪图享乐的恶习,哪里是一朝一夕说改就能改的。其实在家练过体育的他身体素质并不差,与同年兵相比在训练压力还要小一些,但就是怕苦怕累,想尽各种法儿、找尽各种理由,就是为了偷点懒。可他发现,班长开始对他更加严格,在训练上总是给他“加餐”“开小灶”。手榴弹投掷前,别人热身跑一圈,他要跑两圈,别人俯卧撑做50个,他要做100个,其实已经投得比班里其他人远,可还是少不了继续练、继续投。


有一次他听到班长跟战友交谈之间提到了他,班长说:“是块好料子,就是得多吃点苦打磨打磨,要求越严格进步才越快!”这句话,让他终于明白班长的良苦用心。他开始试着去适应训练,爱上了训练,开始与自己较量,开始与战友比拼。在磨练的过程中,他的军事素质悄然提升。在新兵结业考核中一举爆发,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被评为“十佳新兵”,荣获“团嘉奖”。初尝苦后甘甜的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明白:原来收获是与吃苦成正比的。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坚持,就是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坚持!


两年义务兵结束,他毅然选择留在部队。转了士官的他竟然慢慢开始希望让自己多吃点苦,他主动向连队申请参加教导队的“预提指挥士官集训”。参加集训前,自信的他本以为能够经得起风浪,结果,刚参加集训就差点倒在了五公里这个坎儿上。


队里五公里的及格标准是20分钟,不及格的就要补差,从第一次五公里测试后,他便踏上了补差训练的不归路,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跑男”。冲圈、跑十公里、背砖跑,早晨提前起床区队组织跑,平常训练间隙队里组织跑、晚上夜训也要跑,星期六组织考核,星期天不及格的还要跑。天天被五公里牵着鼻子走,其它的科目又一个不能落下,到了晚上还得加班背理论、编写教案。四个月的时间,仿佛过了四年,硬是咬牙忍了过来,靠着自己的坚持终于取得了成绩,一步步从教导队学员到班长,从班长干到副区队长,结业时更是被评为“优秀学员”。


现在他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就因为五公里的苦而轻易放弃,那么我失去的能力财富将更多。”他又一次明白了,吃苦,就像跑五公里一样,熬过艰辛的过程,就是胜利的终点。


善于奋飞,敢于攀登,勇于远航


责任越大,提升的空间就越大


能力素质的突出、工作上的高标准、任务上的责任心,让他在第四年初就担任了班长岗位。同年7月份,连队接到参加海训的任务,常年担负小散保障任务的运输物资连面对首次整建制的参加,顿时有了压力。刚刚“上岗”的他,选择了主动站出来,积极的为连队排忧解难。


海训期间,他临时被任命为代理排长、临时党小组组长。带领全排完成任务、在繁乱工作的同时,更是主动担负日常的出车保障、连队沙滩战术课题示范任务和水下队形指挥。一人扮演多个角色。与此同时,连队的战士小张动作掌握不够到位,在海上出现了一次抽筋,从而产生了心理阴影。“不用怕,我跟着你一起游,你的安全我来保证。”李文龙铿锵的话语给了他信心,全程拖着小张游完了近三公里,最终,在他的帮助指挥下,考核无一人掉队。李文龙也凭着出色的表现和成绩,被成功推选为“集团军海驻训先进个人”。连队首次参加海训也被评为“海训先进单位”。


“不要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在李文龙的床头上有这么一句励志名言,而他始终相信,面对苦累和挫折只要不放弃,时刻准备等待机会,那么我们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迎着风,向前冲!


各位战友们,军营成长成才没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才是关键。敢与吃苦、善于吃苦、乐于吃苦,辉煌的军旅人生必定属于你自己。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刘佩鑫、葛超


监制:钱武军

编辑:周振国、高桢

校对:张玉、徐长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