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3

        老编的话:十年前的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地动山摇、天崩地裂,重灾区覆盖10个县市30万平方公里。

        大地震对人类生命的毁灭,是近9万个亲人和同胞的死亡与失踪。大地震对人类心灵的戕害,波及13亿国人,震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同类。

        因为那一年的汶川,曾经的红五月,不忍再现鲜血的颜色。十年后的又一个五月,我们一起回望,那一段黑色的时刻。



袁晞

家 在 成 都


写于2008年5月



        5月12日下午2点多,得知地震的消息,不一会儿听说震中是成都附近,让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我的姐妹都住在那里,还有无数的亲友。往成都打电话,办公室和家里的座机都没人接,手机全打不通,真是急得不行!


        从下午到晚上,电话就没离手,总算是我姐姐胆儿大回了家,让我打通了一回,说人都没事儿,瓶瓶罐罐碎了不少,才放心了一些。那天晚上我手机来电和短信的也一个接着一个,“成都家里没事儿吧?”是那晚上收到最多的短信,知道我家在成都的人都少不了一声关切的询问和温暖的问候。



        电视上地震画面不断传来,最先出现的是都江堰,废墟上凄厉的哭喊让人揪心。那是一座美丽的小城,我记不清去过多少次,一说到那里,就想起多年前的往事,少年时代在竹索桥上乱晃吓得别的游人不敢上桥的恶作剧,青年时代一口气奔上青城山顶的快乐,都是美好的记忆,今天灾难却降临了那里。


        我的籍贯不是四川、也不是出生在那里,但我在那里度过了整个青少年时代。有外国人类学家说:一个人不管他的国籍、血统、民族和出生地,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在哪里度过,他就是那里的人,传承的是那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那里就是他的故乡。



        我在成都平原长大,是那里的水土滋养了我,那里是我的故乡。长年在北京工作,经常看四川卫视;我唯一能说标准的方言是成都话;看体育比赛,我支持的是四川队;在异国他乡,最向往的是成都小吃;我慈爱的父母在那里安息,做梦也爱梦见那里……老天不公,让地震灾难发生在我魂牵梦绕的土地。


        电视台在滚动播出汶川地震的新闻,我家一直在“滚动”收看,几乎每一个重灾区都是我去过的地方,我曾在德阳的工厂实习,曾在广元下乡;去九寨沟时,在北川小镇吃午饭,在平武县城夜宿大车店,回来时又在汶川的河边买过蘑菇;还有映秀、卧龙、银厂沟,一个个美丽的地名代表着一片片青山绿水,如今是处处废墟,堆堆瓦砾……



        吃苦耐劳是我们四川百姓共同的特点,在建筑工地上,干苦活累活的一定有四川民工;国家有难,冲锋在前的官兵总有人操四川口音;餐馆里手脚麻利的服务员多半是四川妹儿……如果你在四川逛过菜市场,可能记得卖菜的农村妇女没有一个手是闲着的,卖豌豆的在剥豌豆壳儿、卖莴笋的在削莴笋皮,冬天手冻得红肿也不停歇,为的是用多一分劳动换来多一分收获。



        这些天,全中国、全世界都在关心着我的家乡,和我魂牵同一片土地。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全都是四川的消息,连单位食堂的平常放NBA直播的大电视都调成了四川卫视。女播音员在读死亡数字时,哽咽着时断时续;镜头中失去母亲的孩子、失去孩子的母亲,让最坚强的人也不忍看下去。“不管你在那里,我都要找到你!”139个小时,一个幸存者被救出来,150个小时,又一个人生还,这是意志的顽强和生命的奇迹。



        陆海空军向四川盆地集结,全国最优秀的外科医生赶往川西,水平高超的救援队飞赴灾区,捐款和物资从地球的四面八方涌向那里,全世界都在支援我的家乡。


        “你们幸存下来,就要好好活下去。”


        勤劳的四川百姓,我的父老乡亲,在全世界的帮助下,一定能再建家园,浴火重生,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本文作者袁晞,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工作,高级编辑、文史学者。)



图集


那一刻,

我们都是四川人!



浩劫之后的震中映秀镇



















书包仍在,孩子你在哪里?













 

都江堰新建小学,赵建中抱着9岁儿子的遗体,失声痛哭 



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一的儿子被埋在废墟下,父亲步行50里把儿子的尸体背回家



  
  

  

她失去了儿子,也失去了孙子……


老天,你为什么要惩罚孩子 ……



角落里曾经有一个生命,书包,还有那支手……







书包还在,人已天隔……










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走了10多个钟头逃出生天 







哺乳期的女民警,为灾民孩子喂奶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事务请与编辑联络



百年潮

中国叛谍俞强声被追杀了吗? 

解密中美谍战内幕

凌云去世:国安部首任部长,

曾任康生秘书"文革"中受迫害

凌云:1979年邓小平访美历险记

孔丹谈"西纠通令"的产生和内幕

李一氓讲述皖南事变真相:谁坑了新四军?

带有宗派主义色彩的“杨余傅”事件

新中国初期撤销大区的台前幕后

徐焰:赫鲁晓夫对华援助最多且质量最高

蔡晓鹏:贺龙与李仲公、周恩来的故事

成都军区独立师师长杜灵被造反派枪杀

发动“大跃进”的南宁会议结束

陈燕妮:人间再无许家屯

1978年3月5日国歌改词事件

王宗禹:1967年陈毅批斗会亲历记

陆兰沁:女儿心目中的饶漱石

龙广公:厘清高岗饶漱石事件的政治迷雾

陈独秀孙女:我上书邓小平重修陈独秀墓

陈独秀晚年:傲骨凛然,

拒受蒋介石5000大洋馈赠

鲁迅孙子周令飞出逃到台湾后说了啥

钱理群: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

陈原: 鲁迅投笔怒怼的“三一八”,

究竟谁是主使?

夏衍谈周扬:有些事,他得告诉毛主席

 白音太:“内人党”冤案前后

《蒋介石日记》完整记录西安事变全过程

老照片:100年来的春节变迁

毛泽东在林彪出走的那些日子里

周恩来亲笔批示逮捕弟弟周同宇

李辉:印尼排华大屠杀与当时的外交风云

周其仁: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李辉:1977年,世界聚焦邓小平的复出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恩怨情长

邓小平南巡,告别革命转换经济模式

孔丹:回忆邓小平往事

彭劲秀:邓小平对朝鲜的几次严峻表态

沈志华:中朝关系如何从亲密走向对抗?

何方:亲历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转折

《人权宣言》在晚清中国的旅行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