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过个年北京人口就破了亿?!| 2018科幻春晚回顾

双翅目 不存在科幻 2024-01-05

2018年,第三届科幻春晚举办。这一届的所有故事都发生于一处时间定点——北京西站。来自不同时间线的21位作者,将任意时间、任意形态的这个奇妙车站,凝结为一个宇宙。

我们将于每周三至周五带来2018年科幻春晚小说回顾。今天带来第16篇:双翅目《到北京西站》


双翅目 | 科幻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喜爱理论与幻想的结合物,擅长从现实元素中发掘科幻创意点,对其进行持续合理的演绎,最终呈现或精彩或宏大的故事。代表作品包括《精神采样》《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空间围棋》《公鸡王子》等。短篇科幻《基因源》发表于《科幻世界》,2008年年度银河奖读者提名奖。中篇科幻《精神采样》《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空间围棋》《公鸡王子》分别入围豆瓣一至四届征文大赛;获豆瓣阅读第二十九期小雅奖最佳作者。《公鸡王子》获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近未来科幻故事组·首奖,并入围2018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初选。

到北京西站作者 | 双翅目
统一数据,统一算法,统一管理。躲进小楼成一统。小徐推门时候,老耿端着搪瓷缸,摊平躺椅,耳边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双腿与《到芬兰车站》并排码入书架,《乌合之众》被他踢出格子,掉到暖气底,烫得卷了边儿。第五泡普洱。他负责算法研制,算法研究中心头号研究员。他年纪不大资历老,人如其名,耿直得像个呆子。他叫耿若愚。来到中心,他闭门谢客自成一家,快乐地得罪了他讨厌的所有人。“统一数据,统一算法,统一管理”提出,他坚定要求去中心化,自然而然又得罪了所有他喜欢的人。幸而他宝刀不老,脑子灵活,全国基础数据统一过程中所有补丁,仍需他小组完成。他已跑了整整三百六十天算法。顶头上司都忍不住优待他。而耿若愚深知自己秉性,遂发毒誓:宁可升天,也不升官。换来春节二十天休假。小徐没进门。他面有佛相,慈眉善目,但笑里藏笑的本事,根本不似零零后。“你闭嘴。”老耿先发制人。他扯掉耳机,敲击指节。房间环绕音提升。欧洲难民危机再次升级。从北非到中东,两侧包抄,南欧中欧波罗地小国仍是拥堵不堪的中转站,德法北欧忙于安排配置与阻塞。美国也很不开心,大面积雪灾,物资调不动。“世界水深火热。我们应该知足。天大的事儿,让其他小组做,别来骚扰我。”“耿老师啊。”徐进笑眯眯,“您已三天没关注新闻了。我刚发现,您关了推送。”“如果我愿意,谁也找不到我。”“等北京变成难民营。就不是我来找您了。”“注意措辞。”“美术馆在展《流民图》,您不一直想看吗?事到如今,不用去隆福寺,直接去西站,就行了。”耿若愚终于嗅出事情不对。他翻身离开软塌塌的靠垫:“我做过三套春运应急方案。”“都用完了。临时调配物资五小时后也会见底。北京临时调配委员会已经成立,让算法中心先拿意见。他们山穷水尽,才支使我找您。”耿若愚撤销信息屏蔽,手机立刻中风似得,蹦着跳着落入花盆。房间四条线路同时嚎叫。“怎么回事?”“没查清原因。”“那先陪我看流民。”老耿喜欢公交,出门就是地铁,三站地到北京西。春运第三天,下午五点,理论上,一路大箱小箱人挤人。但往北京西方向九号线几乎为空。老耿瞪着小徐。抵达终点,小徐指指对面。各色人等怨声载道不情不愿离开西站。嘈杂的,涉及丰富的中国式姻亲关系的操骂声中,耿若愚听见关键句:“该走的走不了,不该来的全来了。”老耿与小徐找到特别通行码,逆人流往外挤,先上到地面。车站外北广场排满行军帐篷,开水供应,卡车拉着食品抵达,可惜西站自建成就不是交通方便之地。大学生与农民工挤成一团吃泡面,拖箱子的女白领掏手机想为老人小孩订西站附近客房,全满。自诩去过土耳其东访过叙利亚北的耿若愚真有点傻眼。“你别说话。”他指着徐进鼻子说,“我自己看。”进站口稀稀拉拉几个人。他们迅速穿过安检,跑着爬上扶梯,暖气烧得火热。滞留乘客用衣物与睡袋打满地铺,没留几处下脚地方。他们从第一候车室走到最后一个,无法离京的人群已将西站营造为独立于世的微型互助生态。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发扬精神,开水管够,同时为老幼病提供方便。小孩使劲哭,中青年对骂,老耿小徐突围似得挤到检票口,看守小姑娘眼角有泪痕,不知被谁骂了,幸亏有人劝有人拦。他们挥动手腕通行码,跳过护栏。老耿一路狂奔,奔向高处,俯视站台。他先瞧见进站列车,同时有高铁与慢车。他很难相信绿皮车春运期驶入北京西,上面满满的人。高铁和动车显而易见卖多站票,里面有如沙丁鱼罐头。人们一脸困惑,按电子指挥下车,似乎不敢相信自己抵达北京西。现场人力指挥则更为困惑,也只能按算法安排的流程处理。老耿往远处看。火车在发车。每一辆抵达的火车卸下人口,不加清洁,立刻发车,流程清晰迅速,扬长驶离西站。车内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其它车站呢?”老耿缓了缓,才问。“一样。汽车站也是。还有机场。”“什么时候开始的?”“春运第一天。”“数据?”“铁路,客运,航空,加之其它新兴交通工具,平均每日近三百万人次。截止到现在,北京不仅没送出人,反增加差不多一千万人口。”“到底多少。”“三千两百万。晚上就能超过东京。”“车都是空的,为什么不直接送回去!”“中心专家组说,都是算法安排的,需要再做一套算法往回送,否则更难处理后事。同一套人口数据,得花点时间。且目前不知事发原因,所有服务器又高速运转,中心希望不增加意料之外的计算负担,怕发生恐怖事件。唯一值得庆幸的,目前所有数据透明,所有人口走向可查。等等,”徐进面露喜色,“原因查出来了,是算法病毒,名叫‘条条大路通北京’。中国留学生做的,他春节回不了家,宿舍晚上停暖,他冻坏了,咳,英方说可马上遣送 ……”小徐适时闭嘴,意识到何为于事无补。“——我说过,按区块做算法,分片加密。什么统一数据,统一算法,统一管理,现在可好,统一清理吗。”耿若愚嘟哝。“我不建议您回去老生常谈。刚发信息来,说对外通稿,可能都需您拟。”“拟什么?我能拟什么!幽灵,一个算法的幽灵,徘徊在北京上空?!”“耿老师。您别闹。”“把病毒代码发我。告诉中心,如果让我善后,得全听我的。”老耿没带小徐从正门进中心。他们翻院墙顺管道爬到三层若愚小组办公区。中心门外是记者和滞留人员。一层紧急发布会刚结束。二层专家组和临时调配委员会一筹莫展。只有老耿顶头上司瞥见一老一少两个身影,壁虎一般消失于窗口。他熟悉老耿手笔。他是委员会成员之一。他借口脱身,溜上楼,而老耿似乎已布置完任务,以徐进与储丰为首的组员也已开始写代码。“准备怎么办?”“将计就计。”“什么意思?”“按着算法来。”“北京超过三千五百万人口了!按照算法,你准备收多少人!”“你瞧,表面上,这好像只针对北京。但实际上,你觉得,全世界有多少飞机,正飞往北京。我刚让小储检索数据,从冰岛到新西兰,从耶路撒冷到里约热内卢,机票全线打折,都在往这儿飞。‘条条大路通北京’已入侵了全世界民航网络。你方便叫停别国系统吗。当然不。而且,即使民航叫停。我不清楚鹿特丹莫斯科伊斯坦布尔的火车是否已排出一个月时刻表,有多少人想借此机会来北京。还有过直布罗陀红海马六甲的航运。专家组挡不住春运,挡不住万国来朝,我也不行。这就像飓风,像潮汐,已然发生,你拦不住,也无法承受一个小错误引发的蝴蝶效应。”“那怎么将计就计?”“你看,飓风总会消散,潮汐总会落下,你要尽快消耗它们的力量。事到如今,是一个人流潮起来了,你需要一个物流潮去跟上,去抵消。”“什么?”“你看,我让小徐带一半人负责人流,小储带剩下一半负责物流。细节不跟你解释了,时间紧迫 。”老耿推推搡搡总算将上司哄到门口。对方也经验丰富,手臂卡着门框:“给我套官方说辞,多少天。”“五六天吧。”“当五六千万人口涌向北京,你不能指望常驻民箪食壶浆喜气相迎。今年春节北京唱不了空城计啦。”“对,资源分配,”耿若愚顺手从书架抽出一本小册子,“我编个通稿一会儿发你,你按阶段给媒体。”上司扫了眼封面,无可奈何摔门走了。耿若愚转身,问不善言辞,只点头和摇头的储丰:“我要的补丁写好了?”点头。徐进忍不住:“耿老师,你这样加强算法,就真的,条条大路通北京了。”“闭嘴。你先按身份把人群分类,定位,理清联系方式和人脉网,等物资上来了。我要用。最迟后天。”夜里十二点,新发布会,老耿去瞧了现场,发言人说到统一管理,说到数据安全, 但也强调算法中心极强的调配能力,应急手段,说当中国解决了“条条大路通北京”危机,世界范围都能在安置人潮与难民方面学到经验。病毒的始作俑者已被送上回国飞机。老耿琢磨让他加入自己的小组戴罪立功。毕竟就现状而言,“条条大路通北京”拥有最好的调配算法,耿若愚都从中学了几招。春运第四天早上八点,储丰终于将物流协议重做完成,搞定代码,打入病毒算法,从北京向外传播。“条条大路通北京”的人流潮还未抵达高峰,物流已潮悄然跟上。网上超市最先沦陷,北京与附近省市的人工智能与机器流水线悄然停摆一秒,然后按新订单同时提货,打包,往北京送,先送各大车站。然后是衣物与生活用品店,义乌与分布全国的货物跟进加入物流。物流公司与商家不明就里。当然也有人很快意识到关于人流的算法入侵了物流网。下午三点,北京人口突破四千三百万,所幸应急物资、超市与餐馆没有断货。耿若愚参写的通稿承诺一月内补款,强调在人潮危机时刻,我们需要充分的,按需配置的资本。“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便是北京危机的根源。非常时刻需要非常的社会生态。因此,应急算法将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应急算法具有独特的深度学习机制,能够按需下单,定点投递,做到全智能救灾的按需分配,绝不浪费。而我们需要大家理性配合。”视频、广播与手机终端循环播放。耿若愚抽空又去了北京西。所幸北京各街道先于他动员人力,帮忙疏导人流、分配物资,基本没有混乱和哄抢。但各大线路仍一车厢一车厢往北京拉人,几乎没有减少。老耿不由问自己,撇开算法,中国十几亿人口,到底有多少想来北京过年?晚上七点,储丰搞定所有旅店下单程序、出行网站订房程序,同徐进的数据库初步对接,先分配困难人群。连锁酒店与高档酒店的智能家居全线缴械投降,前台也被算法架空,整批整批的订单填满空房。与此同时,公交系统的巴士与各单位闲置的中型及以上汽车都被叫了起来。华北地区公交自动驾驶系统终于派上用场。车辆鱼贯驶入各汽车火车站,人们听从手机指示登上指定车辆,抵达市内或市郊空的旅店。智能家居声音温柔,笑脸相迎,食宿备好,第一批滞留人员总算获得机会,睡安稳觉。晚上十点,出租代驾等叫车系统也被算法吃定,主要驶向机场。出发层被用来疏导抵京人流。至此,储丰基本料理完中枢物流系统。耿若愚把他踹到休息间,命令他歇五小时。小储难得说话了:“耿老师,您也知道,我按‘条条大路通北京’做的物流算法。加上人流,那个连带效应。如果——”“如果?”“您知道的,有本书,叫《如果》(What if),里面有人问,如果全地球的人,一起跳起来,跺一跺地球,地球会偏离轨道吗?作者说不会。即使你把所有人都集中到澳洲,全人类往一点使力,地球都不会受一丁点儿影响,但,但是,我们没法养活站在澳洲上的全人类,没法在大半人口死掉前,把全人类调离澳洲。我想说的,就是这个。”小徐说:“放心,即使六千万人同时跺一跺北京,八宝山的先辈也不会惊坐起的。”“明天早上我要数据。”老耿瞪一眼小徐,转向小储,“算法能把全人类都送到澳洲吗?”春运第五天早上八点,小徐先搞定北京空闲的固定房源,开始带领小组大面积发送信息,询问是否愿意春运非常时期,注册长租短租开放沙发客。愿意收养被莫名算法送到北京的各种宠物,也很欢迎的。早上九点,陆续收到回复,大部分是善良的肯定答案,三秒钟后注册完成,系统根据身份信息与喜好迅速分配。按老耿的意思,新抵达北京的人, 争取不滞留车站。早上十点,越来越多的物资抵达北京,不再单纯关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老耿告诉小储:“彻底解决问题前,北京人口溢出状态至少保持一周,这是过年,需要有的娱乐有的消耗。”中午十二点,通稿也换了份说辞:“——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 因此,它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下午两点,小徐开始联系在京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公司,对接之后一到三周的详细需求;然后联系外地工厂,生产线迅速重新运转。下午四点,中国大大小小人工智能公司纷纷加班上岗。傍晚六点,相关代码和数据库得到联合,北京第三产业通过名为“条条大路通北京”的app得到全面上线。实时为用户提供定点服务。晚上八点,两条腿、四条腿、六条腿或没有腿的机器人纷纷走上大街,抵达岗位,带着丰富的数据,和人一起服务点餐,清洁,带着抵京人员进入临时帐篷,进入高档宾馆,或者敲开京郊的门。不过,它们中有三分之一还在测试阶段,到处转来转去,搜集数据,变成人们的暂时娱乐。春运第六天早上六点,北京人口突破七千万大关,与此同时,增长线终于放缓。老耿偷偷摸一把汗。病毒算法占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内在深度学习机制,更多地用来调配物力,学习如何同人力结合,构造新的智能机制。于是,老耿催着小徐,打了最后两个算法补丁,一个叫“群己权界”,一个叫“差序格局”。表面看,二者比较矛盾。这正是老耿想要的。他同时教育小徐和小储:“‘条条大路通北京’需要明白,把人弄到北京,只是初级水准;把物资弄到北京,按需分配,是进阶水准;让人和物都开开心心在北京呆下去,最终需要梳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最后的,没完没了的,问题。”于是,当“群己权界”与“差序格局”同时注入,全世界的算量都飙过一个峰值,再没下去。耿若愚这才发现,算法病毒早已开始利用全球可调动的各种资源,集中处理北京问题。他观察数据库,围绕每个人的身份证件,相关侧写逐步建立。你买过的食物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玩过的游戏。算法正努力在资源的缝隙中,挤压最适宜每个人的物力资源和人力氛围。人们按照算法的建议,开始放弃被危机化的假期,开始走出临时或非临时的住处,开始工作,开始在不同的地点周转,开始与不同的、全新的、各种各样的人合作。老耿意识到,这或许既不是飓风,也不是潮汐,而像木星的大气流动,像那个巨大的、旋转的、似乎永不歇止的漩涡状的斑。如果你深入进去,里面有更多小漩涡,小飓风,那就像每个人的生活。高速旋转的碎片终于形成了最大的算法涡流。中午十二点,老耿打开新闻:“这就是北京危机不同于过去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大家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生活地位,相互关系。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已经在北京积累起来的人、物、社会关系,我们要知道,这也能变成扩大、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生活的一种手段。”三天后,北京人口突破一亿。人与物的曲线,开始真正走向平缓。但数据并未在人们心中引发多少波澜。因为现实已经变了好几个样子。所幸,临时调配委员会可以宣布:北京还是有广厦千万间,能让大家俱欢颜。


🧨

「科幻春晚」是什么?

中国科幻迷的春节传统!每年最受关注的科幻线上创作活动!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办于2016年,每年春节期间,邀请多位海内外科幻作家,以“春节”为主题创作科幻小说,目前已举办八届。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点「赞」「在看」并转发朋友圈 传播中国科幻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