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列一份人物状况清单和人物特征手相图!| 编辑聊写作

不存在科幻 不存在科幻 2023-11-04
🛸在「编辑聊写作」专栏,未来局编辑将点评每周小说,分享创作技巧,谈谈小说背后的故事。本期由编辑水母与作者聊本周的小说《和光飞度》。
和光飞度作者 | 泉桥途
 对话作者    
水母:你好,泉桥途。能谈谈你的创作经历吗?在你的创作过程中,是否有人或事对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你所学的专业与你的创作是否有关联?泉桥途:最初的创作起始于小学时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兴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语文老师让我们对秋景赋以诗歌,他的本意是让我们以现代诗的形式进行表达,我自不量力地选择了对古诗进行模仿(笑)。小说体裁的创作在小学时期便有涉猎,正式开始投稿是在中考结束之后。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学老师教会我们诗是要押韵的,我觉得自己学会了,便开始了对古诗的挑战,你已经学会押韵了,让我们开始创作律诗吧(笑)。可以说这件事直接打开了我的创作之路。专业和创作暂时还没有关联,我总不可能拿C语言、JAVA什么的写小说吧,不过正在努力尝试让创作成为我的生活。 水母:你读过的第一本深深吸引你,让你觉得“我也要写作”的作品是什么?哪里最吸引你? 泉桥途:委实说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只知道小学的时候尝试仿照杨红樱的《笑猫日记:那个黑色的下午》写了一个短篇,最吸引我的地方可能是从灾难过后重新燃起的希望中收获的感动吧。 水母:你是从哪里获得灵感来写《和光飞度》这篇小说的?或者说曾经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忽然触动了你? 泉桥途:灵感来自习惯性的胡思乱想(笑),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未被史书记录的历史是否有被后人了解的可能,这一个问题进一步推导就是怎样知晓这样的历史,很自然地发散到了光从地球反射之后是否会消失在宇宙当中,如果不会,是否有捕捉并还原的可能,然后就开始大胆地假设。之后又思索人类在面对怎样的情形,需要用到这样的手段重获历史,这里假设了人类文字、视频、语言全部消失,历史断代;人类的历史断代之后,会以怎样的方式重建文明。以上问题组合到一起再加以处理就是这样一篇故事。或许故事天然存在,它欠缺的只是从一小块拼图起始的发散。水母:“和光飞度”这个标题很有意思,出于什么目的考虑,起的这个标题?泉桥途:其实最开始是仿照《禅与摩托车修理艺术》起的《船与历史研究》,之后改为《于光中飞度》,因为谐音余光中老先生的名讳,殊为不妥,在兔子老师的建议下改为《和光飞度》,这是书中主角的结局,也是他所追随的先驱的结局,伴着光在历史中飞度,是一种对角色理想的提炼。水母:《和光飞度》小说中涉及哪些你关注的主题?泉桥途:试图表现进步的基石——抗争、好奇与牺牲,回顾历史,这些素质混进了字里行间。水母:后续创作还会再尝试这个主题吗?泉桥途:大概会吧,在人类掌握世间一切真理之前,在能够处置或内或外的问题之前,在进步还能有所进的时候,这样的主题永葆新意。水母:能否具体谈谈,你最初是如何设计情节来表现这个主题的?与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泉桥途:最初的情节很简单,甚至没有主角存在,只是按时间顺序将母爱的回归、语言文字的再次诞生、失去智慧的人在巧合中将飞船发射的情节摆了出来,之间都没有明显的串联。之后尝试加入一个主角,赋予他一个身份将所有故事串联起来,按照故事发展的需要,将一些情节的顺序进行了修改。再从主角发散,加入了其他角色,如主角的父母、图书馆遭遇的学生之类,再添加情节使之看起来更真实,更贴近生活。人类是否还有其他获取前代文明知识的方法,便虚构了逆向学,再以两种学术的争端和发展将人物串联起来。水母:结尾部分是出于什么原因设计的?泉桥途兔子老师让我写写整件事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于是我胡思乱想就有了这样的结局,当看向理想的窗口再次打开,我相信世上会有人追随。水母:在写作过程中,哪些情节的创作让你感到特别困难?如何克服的?能否谈谈这方面的修改过程。经过不断的改稿打磨,你感觉自己笔下的故事与人物,在其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泉桥途:给主角一个身份有点困难,最初构想故事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主角存在,主角难道不是文中的新文明?(笑)。从时间的旅者,到未来图书馆的读者再到颇有身份的历史学家,最后选定了一个处在边缘位置的历史系学生,但他的动机又成了问题,他为什么要学历史,为什么要在最后一刻选择登上没有返程的飞船?于是引入了他的父母和一段往事,再添加历史学的变化等情节。故事和人物比起刚开始都更加真实,更加具体,但还是有些粗糙。水母:你喜欢自己这篇作品的这些角色吗?或者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泉桥途:不太喜欢,因为水平所限,对他们的塑造非常有限,有些标签化和脸谱化,下次努力(笑)。水母:这篇小说在构思时,你是如何设计角色的,你跟角色之间有没有共情时刻?泉桥途:此前已经提到过设计角色的过程,具体过程就是我需要一个情节,事需要有人来做,于是就有了角色。说来惭愧,并没有多少共情。水母:和以前的作品相比,这次做了什么新的尝试?泉桥途:尝试从故事本身发散引入所需的角色。水母:谢谢你。最后一个问题,现阶段有新的创作吗?可以向我们稍微透露正在写的题材吗?在今后的写作历程里,打算如何做呢? 泉桥途:有,涉及基因的变化和创造。今后的写作打算尝试所有体裁和题材。 下面从泉桥途作者表达的一些要点出发,简单聊聊小说的设计。

编辑水母:通过小说本身和作者访谈,我们能看到《和光飞度》的人物塑造有些薄弱。对于新手作者来说,写一个角色时,会习惯性地运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概括描写。但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辨识人物的特点。即使更进一步,角色能加以辨别,但并不意味着人物可信。再往下说,就算人物可信,这一步还不够。当读者注意到这个角色并产生兴趣时,人物的初步塑造才刚刚完成。 你故事里的主要人物都是谁?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行为?如果你想使自己的故事在纸上生动地再现出来,那么就需要你的人物看上去足够逼真,能够直观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里。这并不意味着你的人物必须建立在真人的基础上,尤其是我们创作的属于科幻类型小说,强调科幻设定而非社会写实,也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喜欢你设计的人物,很多具有吸引力的角色其实面目可憎,内心灰暗。但如果一位读者对你的人物不感兴趣,很有可能他就不再想读你的作品。你越了解自己笔下的人物,就越容易让读者共感,让他们感到自己也好像了解这些人物。当这些形象生动的人物足够可信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钩住你的读者,让他跟随这些人物走入到故事当中。如何才能创造这样的人物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工具:人物状况清单。 姓名:名字、昵称、外号。志向抱负:正在努力想要获得什么目标。外表:年龄:真实年龄和看上去的年龄。体型和身体状况:身高、体重、健康程度等。特殊才能:擅长的技艺或个人天赋优势。缺陷:别人对他的误解和偏见: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社会阶层和信仰:和家人的关系:亲密、疏远等。早年的人生创伤:对自己出身的态度:教育程度:职业身份:对工作的态度:主要个性特征:风度、气质、癖好。性格:内向或者外向。自我形象:独特的身体动作习惯。食物口味:喜爱环境:喜欢的娱乐活动:讨厌的东西:害怕的东西:声音的特色:喜欢的口癖:最常表现的表情:人际关系(朋友):和爱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名单可以无限延展下去,甚至包括养什么样的宠物,毛色和性情如何等等。但人物状况清单这个小工具要谨慎使用,或者说这其实是一种“负重训练”,给那些不擅长人物塑造的新手用的,目的是让他们意识到一个角色能存在多少个“面向”,能通过哪些角度来理解这个人物,而不是“需要一个情节,事需要有人来做,于是就有了角色”。 特别要说明的是,除了给主角设计这个清单,还要给别的人物来设计,至少要给他的对手设计(假如有这个角色的话)。这样一来,就需要把握人物状况清单这个小工具的适用范围。这个工具其实更适合长篇作品。篇幅越短,工具的繁冗缺陷也更加明显。熟悉人物塑造后,就可以适当简化这个工具,否则每写一个短篇,就要设计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的人物状况,那没必要,不出三篇,你就会彻底厌倦写小说这件事,所以对于工具的使用,要建立在我们明确目的这个基础之上。如果你已经对人物设计的各种面向足够熟悉,那么就可以尝试另一个小工具:人物特征手相图。将你的右手放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手的轮廓,将人物的姓名写在掌心,选择五个让人物变得鲜明的特征,分别写在五根手指的指尖,再增加细节和具体例证用在每根指头的关节上。特征最鲜明,细节和例证最充分,这根“手指”也就最长,它就立在正中央。“人物特征手相图”这个小工具是为了让作者充分把握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否则你设计的主要人物在文中“伸手不见五指”,那读者就会觉得人物不清晰,情节很模糊,提不起兴趣来阅读。具体而言,根据篇幅和情节的需要,小说对于人物特征的需求有着不同变化。短一些的篇幅,两根“手指”可能就足够,长一些的短篇甚至中篇,那就需要五指齐用了。要是打算写长篇,那最开始的人物状况清单更适合创作者使用。毕竟一个长篇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世界”,列清单不仅仅塑造人物,还通过完善人物与文中“世界”的联系,增强这个“世界”的细节化呈现,让这个长篇更加真实生动。 这次的练习就是使用这两个小工具,谁有兴趣,就来尝试一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