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妻子拍了张未来的合影,里面只有一个人 |科幻小说

驺耳 不存在科幻 2023-11-04

10月,不存在科幻的主题是「收获」

“我”的妻子突然重病,最新的路径分析仪技术带来了希望:对血液细胞进行分析,推演细胞发展。收集到的信息,将拍摄成为一张特殊的照片,这张照片来自未来……


驺耳 | 推想与科幻小说作者,从事建筑设计行业,现居成都,作品偏向于讨论科幻设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


看不到的合影

全文约430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他瘫在沙发上,翻看着APP上的外卖图片。回来的路上,他筹划着做一次猪油拌饭。怎样的步骤、哪些食材、切洗的工序,这些在他脑子里兜兜转转了许久。临到家门口,他还是放弃了,积攒多时的兴致只消一刻便散去了。

他望向厨房,妻子的身影浮现,娴熟地端出两碗拌饭,将烫过的青菜沿碗口摆好,恰好在半熟的鸡蛋旁。他总爱打趣她,这么麻烦干嘛,三两下搅匀。妻子只是笑,让他慢点咽。论做事,妻子总是不嫌烦,这是他敬佩的地方。

闹铃响了,一种类似风铃的声音,这是妻子饭后绘画的提示音。妻子热爱画蚂蚁,画布上,密密麻麻的蚂蚁占满每一处空间,都是它们的头、脚、和触须,多到相互纠缠。每到这时他就会躲进书房,他最怕昆虫。

他按掉闹铃,扔下手机,走进厨房,思考从哪一步开始。整齐排放的调味罐子、分类打包的处理好的食材、还是那些犹如卡通玩具的刀叉勺子。手机又响了。

对面是位客气的女士:“先生您好,您的路径分析图片已经发出了,请注意查看。”

“谢谢,是合影吧。”

“是的。”

“是五年后的吗?”他想了一下。

“五年后的。”

“这些真的准吗?”

“以现有的数据来看是非常准的,这个您不用担心。”

“好吧……还有我该知道的吗?”

“您可以随时来电咨询。”对面传来克制的礼貌。

他放下手机,站在厨房口,想象了一下五年后的妻子是什么样子,她是否仍是笑容满面地切着小竹笋。他觉得有希望,也许情况不像想象中那么严重,医生用了“大概率”这个词,但“大概率”不是绝对,他的心还是会突突地跳,他分不清这是安慰还是实情。即便是最坏的结果,他们还有一条路——血液配型,他将自己的血样也提交了。

 

五年前他们买下这个公寓,妻子第三次流产,那之后他们再未谈起过小孩。他本想一辈子租房,可能会像宣传中的那样,要比买房划算得多。妻子一直想要个带有大露台的房子,在雨天的下午坐在露台上看书,那是一幅让人满足的画面。

七月总是多雨的季节,露台边放上一壶茶,切几片柠檬放入壶中,把冰箱中的点心摆盘放到桌子正中央,最后摊开两本书。“这也忒麻烦了。”他咬一口点心,看着妻子的仪式感 ,总是不以为然。

他的职位已达瓶颈,工作大多是写东西,形式大于内容。妻子是公职,日复一日。两人总是花大量时间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看书,但他们之间的话却越来越少。妻子的爱好到底是什么呢,他有时会想,除了画蚂蚁,可能是和他在一起,也许多一个小孩会更好吧。

这样的生活应该一直持续下去,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


 

这本是一次意外跌倒的例行检查。妻子在小区单元门外滑倒,身体整个压在手上,右手小指骨裂。指骨检查中有一项指标异常,他和妻子都没当回事,但医生要求他们再查另一个指标。而这又带出了更多的检查,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在医院检查中往复。

最终得到检查结果时,两人的脸上更多的是木然,接着是不知所措。妻子有过默默流泪,他更多的是一遍又一遍地向医生确认,也许这能减轻他内心的压力。

血絮症,血液会随着病情的发展絮化,如棉絮般慢慢积於在血管中,犹如妻子画中的蚂蚁,密密麻麻,仅有点滴空隙,更多的是阻碍。

很快,他们又回到往常生活中那般沉默,没有他想象中的戏剧场景,迎接他们的是顺从、无力和无以言表。他尝试安慰妻子,但几次都没能出口,这是不他的长项。路径分析仪给了他这个机会,也可能是更大的痛苦,但至少他有发泄情绪的地方了。

 

路径分析仪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技术员耐心地回复所有人的问题。“这是真的假的,还能有这种东西?”“虽然还在测试,但资料大家也都看过了,新闻想必也都听说过,这个我们可不敢做假,而且参与测试是没有费用的。”“这个真的有必要吗?”“这是发展趋势,今后会应用到所有领域,当然目前只有局部测试,咱们单位很幸运可以参与其中。”“将来的事儿真能说的准?”“目前的数据来看还没有产生过差错,细节不一定精确,但大差不差。”“这些事儿还是不知道的好,万一看了添堵。”“正是因为付女士的情况,你们才有这个机会参加测试,所以和大家说的这些,当事人一般不看为好,甚至都不要告诉她,家人代看就好。”

他犹豫了很久,决定还是看一下,看看五年之后的结果。比医生估计的两、三年要远一点。他像是等着吃零食的孩子,谁能将薯片放到晚上呢。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他打开邮箱,输入验证码,等待,手指轻轻敲打着手机背面,又随着加载的光圈画圆。网络的问题,一定是,邮箱的加载页面始终无法跳转。他从移动信号换到光纤,将信号开关重启再重启,始终未能成功。也许在医院多日未回来,家里的信号有了变化。他起身去到书房,打开笔记本电脑,抹了抹屏幕上的灰,连上网络,接着等待。


他没告诉妻子路径分析仪这回事,分析仪的工作人员这样叮嘱过。他仍旧在医院照顾妻子,妻子的心态倒也平和。

他和护士以血样配型的流程来掩饰路径仪采样的过程,其实就是抽血。

“简单来说,原理就是对细胞发展的推演与回溯。”当他那天问及机器的原理时,技术员答道,“机器会对血液细胞进行分析,对它可能的发展进行排列组合,之后再排除。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人生有那么多种可能,机器怎么知道最后是哪种?”

“机器怎么知道的了人生,至少现在不行,但知道少量细胞,还是可以的。”

“总觉得你们这是骗补贴的把戏。”

也许是刺激了技术员的自尊,他正过身,严肃起来。技术员拿起一支笔,横在空中,朝笔尖的方向前平移道:“我们到不了未来,至少现在不行,因为我们太大,这个机器,可以把很小很小的颗粒送到未来。从身上提取的信息,将是未来的锚点,这个携带信息的小颗粒会定位到它。你还可以给这个锚点附加条件,只要是锚点能接触的到的条件。颗粒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锚点,进行拍照。说是拍照,其实是收集信息。”技术员的胳膊已伸直,将笔尖探到最远处,点了点。

“哦。”他似懂非懂。

“当然我们还得把它取回来。”技术员端着笔,沿着笔尾的方往回平移,“就好比钓鱼,你在钩上拴了台微型相机,你将它甩入水中,拍下水里的情形,然后你再把他拉回来。抛出去再拉回来,就是它的全部原理。”

“如果她不在了呢?”

“那就失去了锚点,你的微型相机断了线,丢在湖泊大海里了。”

他默默点头。


他开车来到了家附近的一个商场旁边,特意停在一个机站下方。掏出手机,重新划到邮箱的页面,一张五年后的合影 。他特意强调,不要求角度、姿势、站位。他只想看到妻子仍站在自己的身边。手机画面一帧一帖地浮现,经过了几次卡顿,收件箱跳转到位。他看到了那个标题为《路径分析测试——推演》的邮件,他触标题 ,输入自己的动态码。

一张妻子的照片显示出来,她身着长裙,样子相比从前消瘦了一些,身后像是画室,摆满了她的作品。她在笑,很开心,身边却没有他。


“我们去旅行吧。”搬到新房子的第二个夏天,妻子突然对他说。

“在家呆着多好,出去惹一身汗。”

妻子怔怔地看着他,然后站起身,拿起一本《下一秒,异乡》的杂志,举过头顶,对着他微笑,然后鞠躬。她的手放在肚子前,装作导游小姐的样子。“先生请上车,下一站是普吉岛。”妻子指着身前的躺椅,望向他。他放下手机,盯着妻子半晌:“太幼稚了吧。”

妻子不答话,仍保持着“请”的姿势。他拗不过,坐到躺椅上,又端起了手机。妻子拿过他的手机,扔到一边的沙发上。“先生请系好安全带,还有照看好你的女儿,不要让她在车上乱跑。”

“女儿。”他双手一摊。妻子将沙发上的布偶熊拿过来,小心地放在他身侧的空隙中。

“车子要在海边的公路上行驶,请大家抓好扶手。”妻子拍了下他的手,他只好将手放到躺椅的扶手上。

“车子行驶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好好欣赏下海岸风光。”妻子说完坐到他的腿上,突然,她倒到他的身上,抓紧他的衣领,表情神秘,“出车祸了,车子翻向一边,掉入海中。问题来了,你和一家三口都掉到海里了,只有你会游泳,你救谁?”

“你。”他不假思索。

“她呢?”她的表情略显失望。

“她可以拧干。”

妻子一愣,然后起身走进厨房,传来叮叮当当的做饭声。


“您的血样和您夫人配型成功了,先看这儿确认一下。”护士递给他一张表格。

他的脑子里还一直想着那张照片,来医院的路上,他一直在想怎么把结果告诉妻子。

“不是说机率很小吗,这运气很好啊。”

“确实,恭喜你们。”

“配型成功了那手术就没问题了吧?”

“手术基本上问题不大,不过具体情况还是要医生定夺。有一点您要看一下,对于血絮症来说,提取手术对您自己是有一定风险的。”

“多大的风险。”

“两、三成吧。”护士轻描淡写道。

“会怎么样?”

“最坏就是醒不过来,也可能有其他的并发症,所以要你在这里确认签字才行。”护士指了下表格一角。

“如果我出现风险,手术还能继续吗?”

“大概率不会影响到您夫人的。”

“该相信它吗?”他抬起头望着护士。

“什么?”护士站的电话响了,护士转身去接。

他把单子叠了几折,每一折都用手指死死压紧,再捋了一遍,收到衣服口袋中。


 

不记得是哪一次看电视,有关难民的新闻,画面正中一个小男孩双膝跪地,身子伏在大腿上,头贴着沙滩,只留下后脑勺。海浪到达小男孩身边时劲力已失,静静润透了T恤和背带裤,涌过男孩背部形成的挡墙,溢满全身,然后下落,冲刷着那张看不见的脸。

妻子抽噎起来,他挪了挪屁股。

“受不了。”妻子说。

“恩。”

“我要是他妈,宁愿自己躺在那,是吧。”

“也许吧,或是再生一个。”

“你也太没亲情味了。”

“金医生过鸭绿江时,怕是无暇考虑自己死了几个亲人。”

“太理性了吗?”

“怕是不会像电视这样给你来个特写。”

“你会这样吗?”

他拿起遥控器,换了台。

 

十一

“好消息。”他进入病房时,妻子正低头看书。他瞥了一眼书名——《直视骄阳》。正午的阳光从窗中洒入病床,真是应景。

妻子的眼睛亮了。

“咱俩的配型成功了。”他没再看妻子的眼睛。

“你问医生了吗?”

“问什么?”

“副作用,我让回和你说了的,我查了配型是有副作用的。”

“问了。”

“然后呢?”

“会死。”

妻子盯着他,“噗”地一声笑了出来,他也跟着笑了。

“说真的呢?”

“会死,真的。”妻子愣在那儿,没有说话,他观察着妻子的表情,眼中的光芒在消失,她在忍,情绪的溃口,他感觉得到。

“希望我救你不?”他噗地一声笑了出来,在她腰间戳了一下。

“逗我呢是吧?”


十二

他换上了护士给他的衣服,妻子也已经做好准备。

“你俩把这个喝了,一人一杯,在那坐着等15分钟。”护士说。

“干杯。”

“紧张不。”妻子和他碰了一下手中的塑料杯。

“该紧张的是你。”

“人命由天,不去想了。”妻子喝完手中的杯子,“苦。”

他从自己的衣服中找出一张照片,递给妻子,是那张路径分析仪的照片。

“我什么时候照过这张。”

“做完手术后照的。”

“时空穿越是吧。”妻子端详着手中的照片,“确实,老了些。”

他一下把照片从妻子手中抽了回来,放入衣服的口袋中。

“干什么?舍不得老婆吗?”妻子笑了。

“当个护身符。”

护士来了,他俩躺上病床,进了手术室,两人再没有说话。他的嘴上被罩上麻药,眼前的无影灯逐渐模糊,他用手摸了下口袋,合上了眼。

(完)


  ///  


编者按 

这篇小说主要想探讨的是当得知未来的情况时,爱情和生命之间该如何进行选择,具体来讲,即婚姻失败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夫妻之间长久生活之后,是否真正了解彼此,又是否真正仍旧关心彼此?作者通过小说角色的互动,尝试呈现出这种婚姻关系的可能性。

——水母


推荐阅读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水母  题图《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截图


点「赞」「在看」并转发朋友圈

你就不会不存在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