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科技

科幻春晚首篇小说!春节,宇宙中的龙都在做什么?| 2024科幻春晚

上田早夕里 不存在科幻 2024-02-06
编者按
科幻春晚第一篇小说,来自日本作家上田早夕里!这是一个气势如虹的吞星故事,有着喜气洋洋的春节氛围。龙们强大到能够创造出新的宇宙、新的生命,却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乐于去尝试新的冒险。这篇小说让人有种莫名的确信,龙年一定会是个好年份!


龙的后裔、吞星
作者|上田早夕里
上田早夕里,2003年凭借《火星黑暗情歌》获第四届“小松左京奖”,作为科幻作家出道。近年也创作历史小说。短篇集《鱼舟・兽舟》等代表作被翻译成中文、英语、法语。2011年,《华龙之宫》(早川书房)获第32届“日本科幻小说大奖”。2020年凭借《寻梦芦笛》简体中文版获第3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最受欢迎的外国科幻作家”。
译者|武甜静
校对|杨灵琳
全文约8800字,预计阅读时间17分钟

在许多亚洲国家,龙是水神。它们是仁慈的神明,潜伏深渊、呼风唤雨,给大地降下祝福的甘霖。但龙也会发怒,如果不尽到礼数、认真祭拜,它们就会用风暴和洪水给人们带来灾祸。
龙不仅掌管水,还掌管火。它们有驱散乌云,唤回太阳光辉的力量。那样的龙是红色的,有时候会幻化为美丽的女人,并能使用人类的语言。龙之所以能幻化成人类的形态,是因为它们是没有固定形态的生物。所谓龙,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团,它能自由往返于高维和低维之间,是超越人类智慧的生命体。让人脑将自己识别成与人类相似的形态,对龙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人类至今还无法科学地证明龙的存在。龙到底在地球上存在了多久,他们连这个都还没搞明白。人类总是试图从化石中寻找远古时代的生物痕迹,于是龙这种不会变成化石的能量团,长久以来都无法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很久以前的人类以为是龙化石的东西,其实和真正的龙毫无相似之处,只是普通的恐龙化石罢了。然而事实上,自太古以来,龙一直悠然驰骋于地球的大地和天空之中。第一条龙在地球定居,还是在太阳系刚刚诞生的时候。那是距今四十六亿年之前,微行星重复着碰撞和融合,逐渐开始形成原始地球。这个时期来到原始地球的龙,是从银河系之外旅行而来的个体。对于能自由来往于不同维度的龙来说,宇宙并不像人类感知到的那样广阔无垠。龙能拉近空间中的任意两点,瞬间就跃过极远的距离。这种只存在于人类理论中的技能,龙却天生就掌握。话虽如此,事先也还是需要缜密计算。龙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无视在空间和不同维度中移动的危险性而贸然行动的话,则有可能会失去生命。来到原始地球的这条龙已经非常老了。它舔舐着散布在新生太阳系各处的硅酸盐和金属尘埃,咀嚼冰块,试图治愈筋疲力尽的身体。那副身体的大半都折叠在高维度中,实际要比三维空间能看到的长度还要长得多。由于微行星之间的碰撞,原始地球表面处于高温岩浆般的熔融状态。但龙并不在意,而是像人类泡温泉那样,把身体浸泡在岩浆海中。一股令人愉悦的热流传遍全身,龙不由得发出舒服的叹息声。全身积蓄的疲惫,在原始地球的炙热中逐渐缓解。龙的休憩消耗了热量,原始地球开始慢慢冷却下来,重金属沉入大地深处。地球内部形成了高温高压的地核,在其周围则形成了地幔和岩石层,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个时候,老朽的龙的身体,也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首先,龙把收纳在高维度的身体,一点点拽进三维空间。它的全长可以绕地球七圈半。因为年纪大了,体重变轻了不少,所以不必担心地球会被龙的重量压垮。龙多次调整姿势。每次挪动,体表都像鳞片剥落一般,生出好几条略小一些的龙。从刚诞生的龙的身体中,又有更小的龙分裂出来。不一会儿,老龙周围就聚满了大大小小的新一代龙。每当有龙从龙中诞生,就会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有光芒万丈的闪光纵横交错。如果那时地球上已经存在生物,恐怕会被这热量和光芒灼烧殆尽。龙生龙的现象,按地球历法来说持续了七天。在第八天早晨,老龙的本体已经不见踪迹。它全部变成了新一代的龙,延续在它们的体内。原本的个体已经消失了。新一代的龙们飞往各地,各自寻找喜爱的住所。由于微行星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地球上产生了海洋,并从中诞生了这颗星球的原生生物。龙不吃地球上的生物。它们可以直接从高维空间摄取能量来维持活动,没有必要夺取其他生物的生命。地球的生物不断进化,直至出现了人类,龙们也没有积极与其互动。在龙们看来,人类实在是太渺小了,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存在。就像除了专家和对该领域有兴趣的人之外,人类对其他生物也是漠不关心的。不过,人类中的一些个体,能直接感知到龙的存在。他们对环境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就算看不见,也能敏感地察觉到龙的存在。这些人能清晰感知龙移动时发出的热量和光芒的流动,那样子让他们和她们联想起“大蛇悠然蠕动身体的姿态”。对于这个类型的人来说,龙是遨游天际的“巨型大蛇”。他们和她们出于对伟大存在的畏惧和敬意,开始用想象弥补细节,用绘画和雕刻的形式去展现龙。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龙的样子,全部都是由这些人创造出来的。对绝大多数人类来说,即使真正的龙近在咫尺,他们也什么都感觉不到。不过,人们可以通过他人创作的作品,对龙形成共识。这就是人类伟大的特质。亲身了解和体验并不是绝对必要的条件,通过有效地吸收详细信息,人们就能像自己经历过一样进行思考——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优点。在最初留下的大蛇这一印象的基础上,人们给了龙两对脚,又加上了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添上鳞片和麒麟的角,以及长长的胡须。在欧洲,人们有时会把龙描绘成类似蜥蜴的样子。虽然与亚洲的龙完全不同,但其实它们原本都是一样的。老龙的后裔就这样融入了人类的文化。就像这样,人类一直对龙很感兴趣。于是某天,第三代的某条年轻的龙提出建议——龙是否也可以主动接触一下人类。这并不是一个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提议。龙基本都很清闲,所以只是好奇心驱使而已。年轻的龙们都觉得这提议很有趣,纷纷表示“好啊好啊”,“赶紧试一试”。受这种氛围驱使,它们开始制定与人类进行接触的计划。首先,第三代的龙们以顽强的毅力学习了人类的语言。因为人类会把说同样语言的东西认定为与人相似的存在,所以如果能讲人语,一定能加强双方的信任关系。这个故事开头介绍的“变成女人的红龙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进展顺利的例子。当然,龙只是用幻觉让人类看到类似人的姿态而已,并且龙本身也没有性别。龙只是单纯的能量团,用分裂的方式增加同伴,所以并不具备地球生物的性别。到某个时代为止,龙们都热衷于与人类交流。但很遗憾,这种交流大多以悲剧告终。即使龙幻化出人的姿态与人类交流,大多也会被人类社会中某些猜疑心极强的个体识破。于是,为了避免给人类社会带去混乱,龙只好主动远离人类社会。此外,与龙就算仅有过一次交流的人类,也会被视作社会的异端,他们和她们也只好跟龙一起,舍弃原本的村庄和国家。能够与龙交流的人,基本都非常平和,即使离开了自己的故乡,也没有黯然神伤。他们依然持续热爱着龙。他们和她们说,“比起人类,龙更温柔”,“龙更像本来意义的人”。“我本来就无法融入社会,跟你一起去荒野寻找一席之地,对我来说更加快乐”,然后用灿烂的表情微笑着。可是不管怎么说,人类的寿命跟龙相比都太过短暂。人类的身体比龙想象的还要脆弱,还要转瞬即逝。得了病有时会突然死掉,受了伤也会因此死掉。老去的速度之快,对龙来说也是难以置信的。与龙漫长的生命相比,人类的寿命如同日出时消失在叶片上的朝露一般。年轻的龙们悲痛欲绝,它们哭泣道,“早知道是这种结局,就再也不会跟人打交道了”。听了它们讲述的同伴也都很难过,发出叹息。龙们没有能简洁地表现这种感情的语言。人语中所说的“悲伤”和“寂寞”都与此不同。硬要说的话,更类似“对命运的愤怒”,但话虽如此,它们并不会因此而想殴打或毁灭谁。为了不被任何人打扰,年轻的龙们聚集在深渊底部,思考着迄今为止所发生的一切。它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目前处于一种缺乏喜悦和乐趣的状态”,“那么,摆脱这种状态的唯一方法就是寻找一个充满喜悦和乐趣的新世界”。那到底是哪里呢?答案很快就找到了。龙们从渊底一齐抬头。波光粼粼的水面之外,遥遥闪烁着碧蓝的天空。在那片天空的彼岸,在地球之外,有着更加广阔的世界。与原始地球相比,如今的地球更加凉爽,有些季节甚至可以说是寒冷。这里水草丰茂,吹佛的清风也令人心旷神怡。对于总是悠闲地畅游天际的龙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舒适的居所。即便如此,龙们的身体中也还是继承有那条老龙的记忆。在定居地球之前,宇宙空间才是龙的住所。那么,是否差不多该回去了呢?宇宙对它们来说是未知的世界,光是想象一下,好奇心就蠢蠢欲动。不过,从广义来说,地球也是宇宙的一部分,或许没有必要把二者分开来思考,可以说我们一直都居住在宇宙中。那么,不如更轻松些,现在不就是去往宇宙的好时机吗?如果是人类,必须先建造好高性能的宇宙飞船,然后才有可能去宇宙中生活。为了调查其他行星和卫星,就要派出探测机,连这都需要极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做到。正因如此,人类至今还未定居月球或者火星,也未能将其他生物迁移到别的星球。但是,能够在不同维度和空间自由来往的龙们,只要起了念头,立刻就能行动起来。按人类的历法,现在是二月,在中国正好是过春节的时候。某天,年轻的龙们中的一部分,气势如虹地朝着宇宙腾空而起。于是地球上的各个角落,年龄相仿的龙们纷纷效仿,追逐它们的足迹而去。在五块大陆和无数的小岛上,不断有龙踏上旅途,告别了地球上的生活。老一辈龙只是默默看着它们离去,没有鼓励,没有送别,也没有指责。就只是静静地守护着年轻一代的选择。踢散云层扶摇直上的龙们,它们的身体因为反抗地球引力而产生的亢奋,以及对新世界的期待,而燃起赤红的颜色。那颜色让人想起这时期在地上闪耀的无数红色灯笼,以及用作庆祝的红包。龙们的身体释放出的闪电,发出爆竹般华丽的声响。如果人类能够看到这些,一定会有很多人拍手欢叫:“这是多么吉祥的光景啊!”比焰火燃放和火箭发射都更热闹的龙族飞行,唯一捕捉到这一奇景的是全世界的天文台。察觉到强烈电磁波发射的观测员们感到焦躁不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收集的数据,在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之间传递。龙们发出欢快的叫声,到达了平流层。新年快乐,新时代快乐。我们每次在宇宙中邂逅新事物时,就以其为标记,定为新一年的开始吧。 飞入太空的龙们,一时为失重的状态和空间的浩瀚而兴奋不已,随心所欲地游来游去。它们惊叹于不用穿过大气层而直接看到的太阳的明亮,也着迷于那仿佛被银色沙子覆盖的星团。最后,其中一条龙向伙伴们发问,“现在,我们应该去哪里?” 宇宙中没有明确的道路,也没有路标。一条龙回答,“远处好像有什么声音,是谁在呼唤我们吗?”“是伙伴吗?”“不知道,也可能只是杂音。”“既然有声音,那就应该有些什么东西吧。咱们去看看吧!”“就这么办!”没有人知道,龙们将头朝向的地方,正是银河的中心地带。从无比遥远的地方传来的电磁波和重力波,被龙们敏锐地捕捉到了。大家挤在一起,龙们发挥出与生俱来的能力。按照龙的意志,行进方向上的空间大幅扭曲,空间上任意的两个点被拉到了一起。趁着空间没有闭合,龙们瞬间跳向远方。这伴随着巨大的能量消耗,在反复跳跃中,一些过度消耗能量的龙,身体开始变小。这样会危及生命。必须储存更多的能量,让身体变大。吸收着小行星和星际物质,龙们锻炼着自己的身体。它们领悟到,在宇宙中,必须变得更加强大才能生存下去。越是强悍,越是庞大,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更多。各个龙的体型很快就都接近那条老龙了。如果是地球大小的行星,一条龙的长度可以绕七周半。不过,年轻的龙们还有更大的目标。龙们的愿望没有上限。很快,这些龙就变成了只需几条就能把一颗小行星吞噬的大小。它们已经注意到,自己能够变得更强、更大。这就是龙。四十六亿年前,据说那时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的中心位置。不过,随着岁月的变迁,它逐渐移动到了边远地区。如今,太阳系距离银河中心有大约一万光年。无意之间,龙们开始朝着太阳系最初诞生的地方进发,就像知道故乡气味的鲑鱼一样。一万光年的距离,对于人类来说接近于无限远。但对龙们来说,却是有可能到达的。经历漫长的岁月最终抵达时,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曾经有无数尘埃和气体云旋转出漩涡,太阳和行星形成时的炙热时代的残留已经消失,只剩下一些能量值很低的不知名物体稀疏散落四周。虽然是令人沮丧的画面,但龙们并没有灰心。来到这里之后,它们更能感知到银河中心发出的“刺激自己的物体”的气息。龙们心中涌起强烈的渴望,想要知道那东西的源头到底是什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散发那样的气息。龙们转过身,再次向着银河中心开始了一次次跳跃。旅途上遇到的天体中,特别吸引龙们的是仿佛在宇宙中开了个洞一般的黑色星体。平时不太容易看见,但如果附近有恒星,则很容易就能发现。当恒星表面的气体云被拉向一个方向时,末端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心能看到黑色的部分。从那如同无底深渊的中心,朝着虚空喷涌出等离子体射流,周围则形成了强烈的磁场。从那里传来的波声,与龙们所感知到的来自远方的呼唤一模一样。这颗黑星就是人类称之为黑洞的天体。当然,龙们并不知道这个名字,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特征。但它们知道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想要抓住它们,将它们拖入黑色区域。所以龙们会留出足够的距离,只远远地观察了一下整体的情况。旅程又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它们还遇到了作为联星,在彼此周围以一定周期运转的黑洞。虽说是联星,二者之间也有好几百光年的距离,撞击合体恐怕是很久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了。每次遇到不同于地球或太阳的天体时,龙们都会欢呼雀跃。明亮的白矮星,让人想起夕阳的红巨星,以褐矮星为中心持续公转的行星群,脱离轨道徘徊的自由漂浮行星。一颗自由漂浮的行星,身边围绕着一颗沿着长长的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在这颗行星上,诞生了与地球不同的原始生命,正处在进化的过程之中。这些生物的声音非常小,龙几乎听不见。尽管如此,有什么东西存在着的感觉,还是以惊人的鲜明程度传达给了龙。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一定在发出很强的电波。当到达距离地球两万七千光年的地方时,龙们最喜欢的黑星彻底改变了样貌。它放射出数量惊人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甜甜圈形状的发光气体云即使从远处也清晰可见。龙们意识到自己正在接近的天体的规模,不禁浑身颤抖。一颗被人类命名为超大质量黑洞的星体,现在,就在它们眼前。它位于银河中心,是一颗质量为太阳四百万倍的星星。从附近恒星落入黑洞的高温气体云,流动速度比之前看到的小型黑洞要慢得多。这是因为黑洞本身太大,到中心奇点的距离较远,所以吸入的力量较弱。龙们不知道,虽然它超级巨大,但其实还算小的。最近人类的研究发现,在银河系之外,存在着一个质量是太阳六百六十亿倍的特大黑洞。尽管如此,龙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前进,以免被卷入气体云的洪流中。仅在非常近的区域,磁场结构才会快速波动。只要不接近那里,应该就不会被瞬间吸入。龙们不厌其烦地注视着黑星,甚至都忘记了发出感叹。宇宙中为何会有这么不明所以的东西存在——这样的问题,在真实的天体面前毫无意义。这不是谁故意创造出来的。它纯粹是基于物理规律,自然而然产生的。就像很久以前,这个宇宙中产生了龙,地球上诞生了人类一样,它纯粹是从物质和能量中产生的。多么简单,多么美丽的理论啊! 龙们执着于这个超巨大黑洞,在它旁边住了下来。它们决定以此为据点,去探索银河内的其他部分。做出这个决定的日子,成为了新一年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话虽如此,因为与地球的环境不同,所以不能用同样的历法去计算岁月的流逝。每个行星系都有自己的公转和自转周期,所以如果不是要住在那里,基于此去创造历法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因为龙们一直在重复空间跳跃,个体之间对时间的感觉有着很大的差异。对某个个体来说的一秒钟,在另一个个体看来或许更长,也或许更短。于是,平时分散在宇宙各处的龙们,都会回到超大质量黑洞附近休息。它们约定,碰巧全员到齐的时候,就定为新一年的开始。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条龙没回来,新年就永远不会开始。反正龙们并不会因此感到任何不便,就定下了这种方法。终于,龙们开始试图模仿它们深爱的黑洞的行为。龙本身就是一种能够吸收异次元能量的生物。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一个小型黑洞。这种特质,或许就是龙们会被各种各样的黑洞吸引的原因。一直以来,它们都用这种能力谋生。现在,它们想要用这种能力玩耍。它们想要试试,随心所欲地,到极限为止,把某种巨大的东西吸进来。“咱们来玩吞星吧!”一条龙提议。“就来挑战看看,谁吞掉的星星最大。”伙伴们欢呼雀跃,跑遍宇宙去寻找合适的游戏场所。它们最初来到的是一片分布着很多小行星的区域。岩石和冰块,都是平时吞习惯的东西。一条龙张开相当于“嘴”的器官,使劲儿吸了口气。尺寸最大的小行星,瞬间就被吸入龙的体内,化为碎片。伙伴们的欢呼声不算热烈。这也太简单了。大家都在煽风点火,说要去吞更大的星星。它们开始寻找下一颗行星。类似于木星的气态行星,被厚厚的冰覆盖且内部充满水的行星,有着炽热高温高压的行星。从尺寸较小的星球开始,逐渐转移到更大的星球。龙们争先恐后地寻找尺寸惊人的行星,用长长的身体包围住它。不管是什么样的星球,当龙张开嘴的时候,都会被那强大的力量吸过去。到了嘴边之后就会突然改变大小,被吞进龙的体内。那个瞬间,热量和电磁波会从龙的嘴角迸出,发出华丽的光辉。龙以不留一丝气体、一片岩石的势头不停吞食着行星。还能吞!还能吞!龙们欢喜雀跃。想要更热的星球!想要燃烧得更旺的星球!它们终于盯上了恒星。“这个好!”“就这个吧!”它们最终选定的,是质量约为太阳六十倍的一颗闪着蓝光的星球。这是人类称作蓝超巨星的天体。由于高温,它燃烧时呈现出蓝白色。因为内部核聚变反应进行得太过激烈,所以它作为恒星的寿命很短。它会变为红超巨星,然后爆炸为超新星,这就是它的命运。能吞吗?能吞吗?谁来吞掉它?龙们叽叽喳喳吵个不停。“能吞!”一条龙走到众龙前面。跟随它的脚步,又有九条龙走了出来。共计十条龙,相互对视后点了点头,瞪了其他伙伴一眼。“你们看着!”十条龙汇聚全身的能量,维持住嘴的结构。每条龙的身体里都有跟黑星同样颜色的黑暗,为了把规模前所未有的天体拉扯过来,它们使出惊人的力量。一股凶猛的力量,将气体云从蓝色超巨星的表面撕扯下来。要把天体内部完全电离状态的氢和氦全部吸入,要花去人类好几代人的时间。然而十条龙一动不动,持续不断地吞食着星球。屏息观看的伙伴们都被这十条龙绝不气馁的气势所折服,“差不多就收手吧”这种话,谁也说不出口。巨星的大部分都是由气体云组成的,它们被吞噬殆尽后,就露出了核心的部分。“哦哦,终于!”“势头越来越猛了呢!”“马上就成了。”“不,还早着呢。”伙伴们更加兴奋,吵吵着还差一点、还差一点,在周围转着圈飞来飞去。十条龙的身体现在跟巨星一样,燃烧出青白色的光,从全身迸发出火花。蓝超巨星的核心如今缩得很小,让人已经回想不起它最初的样子。与之相反,龙们的身体开始异样地膨胀起来。突然,巨星的核心崩塌了。它碎成碎片,一下子被龙们吞进嘴里。伙伴们大声欢呼,但紧接着,它们就发现了不对。吞噬巨星的十条龙,气势依然不减——不,它们是无法停下来,并开始自己吞噬自己的身体。长长的龙的身体,已经有一半被吞了进去,只剩最后一点点了。吞掉身体的龙本身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瞪大双眼,扭动挣扎着。因为长久地用太过强大的力量吞噬巨星,龙体内的空间发生了扭曲,产生了通往其他维度的裂隙。伙伴们来不及伸出援手,十条龙就被自己身体中产生的空间裂隙吸入,从它们所在的宇宙消失了。吞掉十条龙后,裂隙立刻闭合起来,原本的宇宙空间恢复如初,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剩下的龙们大惊失色,疯狂寻找是否还有别的空间裂隙,能否从那里把十条龙救回来。但是,没有任何痕迹能确定这件事,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那十条龙。因为得意忘形,玩了一场危险的游戏,结果失去了重要的伙伴……剩下的龙们放声大哭,悔恨地扭动着身体。那强烈的情感表达变成了极强的无线电波,穿透了银河,传递到每一个有天文台和观测机器的智慧生物那里。但是没有人能分析出那是龙的哭叫。最终,同伴中的一条龙严肃地开口了,也像是要说给自己听一样。“那十条龙可能从空间裂隙飞去了别的宇宙。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们在那边应该也有办法生存下去。它们是携带着巨星的能量和构成物质移动过去的,那些东西,可能会在别的宇宙中产生一颗新的星球。或许那十条龙在与我们不同的宇宙中,能够创造出新的生命。如果诞生一个能与它们沟通的世界,那咱们也不必沉溺于悲伤。”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其他龙无从判断。不过,它们希望事情会是那样。大家都强烈希望,一切如那条龙所说。 十条龙从银河消失了。漫长的岁月过去之后……与我们居住的宇宙不同的另一个宇宙中,诞生了一个行星系。以大小适度的恒星为中心,能够产生生命的行星绕其公转。像地球一样,这个行星系也出现了生命,进化到最后,产生了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这种生物以极快的速度构建起文明,将栖息范围扩展到整个行星。这个宇宙中没有人知道,这个行星系是由十条龙带来的能量和物质形成的。这颗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也创造了历法,每年,它们都会在各处的土地上庆祝一年的开始。在某片土地上,满城都挂满了金光闪闪的灯笼,写着吉祥文字的装饰品随风飘扬。家中摆好了宴席,邀请所有家族成员。这片土地还算和平,即使是那些生活贫寒的人,也都可以庆祝新年。没有边境争端,同一片土地上亦没有相互仇恨的种族。日常的权力斗争虽不断发生,但都没发展成大的悲剧。在漫长的历史上,这些是极其短暂的平稳时期。即使如此,那些经历过苦难时代的人们也衷心祈愿,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尽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即使是居住在郊外的家庭,餐桌上也摆满了喜庆的菜肴。摆放在大盘子里的饭菜,每一样都热气腾腾,用大量蔬菜熬成的汤味道鲜美。带馅儿的团子和有嚼劲的砂糖点心,带着怀旧的甜味,任何人吃了都会展露笑容。年幼的兄弟姐妹,在客厅和表妹们一起沉迷于卡片游戏。在节日期间,就算吵吵闹闹到深夜,也没有人会因此挨骂。据说那些会拐走孩子的鬼怪和恶灵,在新年时也会回到地底,好好休息一下。最后来到家里的伯父夫妇给孩子们分发了色彩缤纷的礼品袋,上面的图案隐约让人想起龙。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接过,表达感谢,互相送上新年的祝福。“新年快乐!”“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万事如意。”(完)

责编 小静题图 《海兽之子》截图主视觉 巽 

留言 🎁 送礼

在评论区聊聊你对这篇小说的感受,48h内评论区留言点赞TOP1的读者,将得到上田早夕里长篇小说《寻梦芦笛》1本(春节快递停发,奖品将统一在2月29日前寄出)

2024科幻春晚播客联欢
铥铥科幻电波联动9家播客菠萝油子、不叁不肆、拆漫专家、饭不着、火象三傻妙妙屋、记者下班、霓达播客、温柔人类、我醒来在寒冷的山坡上跨界主播一同诠释「你自己心中的那条龙」

2月5日
铥铥科幻电波科幻是我心中的那条龙 | 科幻春晚特辑

以上节目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豆瓣播客、苹果Podcast等平台均可收听!

2024科幻春晚联合主办
未来事务管理局 人民文娱

2024科幻春晚合作伙伴
52TOYS猛兽匣 BBC Studios DICE Diemension Games Fanthful Gamera Games IMAX JOYTOY KEY-可以文化 Underverse 八光分文化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峰文化 博集天卷 成都猫屋科技有限公司 次元书馆馆长 豆瓣播客 读客 果壳 后浪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机核 机械工业出版社 建发·三体沉浸式艺术展(成都站) 角川青羽 科幻世界 荔枝APP 明室Lucida 捧读文化 青年文摘 赛凡科幻空间 《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科幻体验 三体宇宙 森雨漫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世纪文景 万榕书业 微博文学 新经典 新星出版社 《星球:重启》 星之所在科幻书店 羊很大 译林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2024科幻春晚合作媒体
科普时报 中国科普网 北京科技报 文学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幻春晚首篇小说!春节,宇宙中的龙都在做什么?| 2024科幻春晚

上田早夕里 不存在科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