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能源署发布《中国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能源项目参与》(文后附报告下载链接)

ERR能研君 ERR能研微讯 2022-04-23
国际能源署发布《中国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能源项目参与》(文后附报告下载链接)

ERR能研微讯(左)丨ERR能研君(右)

 

本文转发需隔天(发布时间24小时以后),且须明确注明作者与来源,不得改写,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订阅号所有文章涉及下载链接只保存5天,请留意文章发布时间,超期请加能研君微信垂询。


2019年4月,国际能源署发布《中国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能源项目参与》报告,在此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将分享给大家,欢迎转发扩散!

摘要

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能源行业的资本、工程服务以及设备的主要供应方。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的电力和油气领域的参与尤其引人瞩目。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大多属于国有企业的中国能源及能源基建公司受体制与经济等因素驱动,通过各种形式活跃于近乎所有能源领域内。

本报告就中国能源及能源基建公司在亚洲新兴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电力、煤炭和石油天然气领域开展的工程服务、设备供应和投资展开分析。报告提供了基于事实的定量概述,并通过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补充了现有的关于能源行业的研究。报告甄别了关键的中国利益攸关方,重点关注它们未来的主要趋势,并且分析了其战略与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的工程服务、设备供应和投资对于增强新兴经济体的能源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们所起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公司而言仍然较小。中国企业只能满足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能源行业的部分需求。

要点
  • 在2013~2022 年间,中国企业为亚洲新兴非经合组织国家贡献了5400 万千瓦的电力装机,占这些国家新增装机的15%,相当于中国同一时期新增装机的二十分之一。

  • 中国企业参与了油气产业链的各个领域,这些项目有一些是为了保障中国的资源供应,还有些则供应了全球市场。

  • 对于中国的石油供应而言,亚洲新兴经济体所扮演的角色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对于中国的天然气供应而言却日益重要,即便近年来中国从其他地区进口天然气的增长速度更快。

  • 中国企业参与这一地区源于多种因素的驱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商业机遇,并通过与一些国家的合作以增强本国的能源安全。

  • 在电力领域,中国能源企业是主要的承包商,提供工程建设服务并且供应电力设备。在油气领域,中国企业既是承包商同样也是投资方。

  • 中国企业提供的主要设备既有来自于中国国内制造商的,同样也不乏来自于他国制造商的。价值链的全球化为多样化的参与者提供了机会。

  • 在2013~2017 年间,中国能源企业每年在电力领域的项目合同金额及在油气领域的投资额均值约为105 亿美元。

  • 除非有重要的政治利益存在,中国能源企业在高风险国家的合同与实际投资规模一般更小。与此同时,中国能源企业的合同与实际投资规模与这些亚洲新兴国家是否是中国的能源供应国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 在中国企业中,海外市场最受能源行业的国有龙头企业及其子公司的关注,而日益具有活力的民营企业目前还扮演着小角色。大部分中国国有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特别是交钥匙工程。


执行摘要

中国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能源行业的资本、工程服务以及设备的主要供应方。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大多属于国有企业的中国能源及能源基建公司受体制与经济等因素驱动,通过各种形式活跃于近乎所有能源领域内。

本报告就中国能源及能源基建公司在亚洲新兴非经合组织国家(简称“该地区”、“亚洲新兴经济体”或者“亚洲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电力、煤炭和石油天然气领域开展的工程服务、设备供应和投资展开分析。报告提供了基于事实的定量概述,并通过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补充了现有的研究。报告甄别了关键的中国利益攸关方(总部或者母公司在中国的企业),重点关注它们未来的主要趋势,并且分析了其战略与驱动因素。

2017~2030 年,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各类能源与技术的需求都将保持增长。截至2030 年,该地区将会在全球能源需求总量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其中煤炭的需求增长最为显著,有望从2017 年20%的份额攀升至2030 年的2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第三次联手壳牌研究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革命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2050年中国能源经济生态系统


中石油经研究院发布《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


向右滑动图片查看相关报告精选(相关报告精选已过期,如有需要请垂询能研君微信。

版权说明

欢迎转载    版权说明

ERR能研微讯 微信公众号:Energy-report

聚焦世界能源行业热点资讯,发布最新能源研究报告,提供能源行业咨询。

本订阅号原创内容包含能源行业最新动态、趋势、深度调查、科技发现等内容,同时为读者带来国内外高端能源报告主要内容的提炼、摘要、翻译、编辑和综述,内容版权遵循Creative Commons协议。


可免费拷贝、分享、散发,但须明确注明作者与来源,文章转发需隔天,不得改写,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报告下载链接(5日有效):

https://pan.baidu.com/s/1L1xlrxeXXRygDh5XgjXiNw

提取码:pby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