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范整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2.20更新)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法规范总整理

(来源:《刑法规范总整理》(第十一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现行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目  录

【相关规范】

一、现行有效的刑法规范

1.  关于对有义务协助执行单位拒不协助予以罚款后又拒不执行应如何处理问题的答复(1993年)

2.  关于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调解书的行为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答复(2000年)

3.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

4.  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

5.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

6.  毛建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指导案例)

7.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自诉案件受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18年)

二、失效的刑法规范

1.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

 

正  文

【相关规范】

现行有效的刑法规范

关于对有义务协助执行单位拒不协助予以罚款后又拒不执行应如何处理问题的答复[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1993年9月27日]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湘高法字(1993)第1号《关于对罚款决定书拒不执行应如何处理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二款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据生效判决、裁定,通知有关银行协助执行划拨被告在银行的存款,而银行拒不划拨的,人民法院可对银行或者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负责人员予以罚款,并可向同级政府的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给予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被处罚人拒不履行罚款决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予以强制执行。执行中,被处罚人如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五)项、第二项规定,人民法院可对被处罚人或对有上述行为的被处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七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向有关单位和人员宣传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多做说服教育工作,坚持文明执法、严肃执法。

 

关于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调解书的行为是否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答复[法研〔2000〕117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2000年12月14日]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否包括人民法院制作生效的调解书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判决、裁定”,不包括人民法院的调解书。对于行为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调解书的行为,不能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此复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

下列情形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上述第四项行为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有上述第四项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现予公告。

 

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7年8月30日,法发(2007)29号]

一、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 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对下列暴力抗拒执行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论处。

(一)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二)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其他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三、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对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和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分别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和妨害公务罪论处。

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本《通知》第一条第四项行为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或者滥用职权,有本《通知》第一条第四项行为的,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十一、公安司法人员在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妨害公务案件中,消极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依纪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执行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分别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7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7次会议通过,2015年7月20日公布,自2015年7月22日起施行,法释〔2015〕16号;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3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扣押铁路运输货物若干问题的规定〉等十八件执行类司法解释的决定》(该决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修正)

第一条  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负有执行义务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

第二条  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中规定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六)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七)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八)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第三条  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

(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条 本解释第三条规定的自诉案件,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第五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一般由执行法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六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被告人在一审宣告判决前,履行全部或部分执行义务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第七条  拒不执行支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判决、裁定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第八条  本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毛建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指导案例71号,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6年12月28日发布)

    【裁判要点】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时间从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时起算。具有执行内容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等拒不执行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严重的,应当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自诉案件受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6月5日印发,法[2018]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近期,部分高级人民法院向我院请示,申请执行人以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向公安机关提出控告,公安机关不接受控告材料或者接受控告材料后不予书面答复的;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线索,公安机关不予书面答复或者明确答复不予立案,或者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如何处理?鉴于部分高级人民法院所请示问题具有普遍性,经研究,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特通知如下:

一、申请执行人向公安机关控告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公安机关不予接受控告材料或者在接受控告材料后60日内不予书面答复,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侵犯了其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

二、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线索,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或者在接受案件线索后60甘内不予书面答复,或者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可以向申请执行人释明;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其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

三、公安机关接受申请执行人的控告材料或者人民法院移送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线索,经过60日之后又决定立案的,对于申请执行人的自诉,人民法院未受理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可以向自诉人释明让其撤回起诉或者裁定终止审理。此后再出现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情形的,申请执行人可以依法重新提起自诉。

 

失效的刑法规范

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974次会议通过,1998年4月25日起施行,法释(1998)6号]

第一条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二条  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第三条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情节严重”:

(一)在人民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以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在执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以暴力、威胁方法妨害或者抗拒执行,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四)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五)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本解释第三条所列行为之一,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

第五条  与被执行人共同实施本解释第三条第(三)、(四)、(五)、(六)项规定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判决、裁定,杀害、重伤执行人员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八条  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认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人民法院依法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应当折抵刑期。

关联阅读


  1. 【规范整理】刑事责任年龄规范总整理(2020.12.30更新)

  2. 【规范整理】刑法溯及力规范总整理

  3. 【规范整理】正当防卫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1.23更新)

  4. 【规范整理】单位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3.26更新)

  5. 【规范整理】国家工作人员的刑法规范总整理(2019.4.15)

  6. 【规范整理】自首、立功规范总整理(2019.10.23更新)

  7. 【规范整理】放火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5.14更新)

  8. 【规范整理】涉枪等危险物品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25更新)

  9. 【规范整理】安全事故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3.6更新)

  10. 【规范整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4.12更新)

  11. 【规范整理】走私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19.11.25更新)

  12. 【规范整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1.2更新)

  13. 【规范整理】侵犯商标权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3.10)

  14. 【规范整理】侵犯著作权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3.12)

  15. 【规范整理】非法经营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2.3更新)

  16. 【规范整理】故意杀人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2.25更新)

  17. 【规范整理】故意伤害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2.26更新)

  18. 【规范整理】非法拘禁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2.10更新)

  19. 【规范整理】绑架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19.9.17更新)

  20. 【规范整理】非法搜查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19.12.16更新)

  21. 【规范整理】盗窃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0.23更新)

  22. 【规范整理】抢劫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0.19更新)

  23. 【规范整理】虐待被监管人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19.12.14更新)

  24. 【规范整理】刑讯逼供罪、暴力逼证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19.12.15更新)

  25. 【规范整理】诈骗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0.28更新)

  26. 【规范整理】抢夺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0.26更新)

  27. 【规范整理】职务侵占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1.8更新)

  28. 【规范整理】挪用资金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1.17更新)

  29. 【规范整理】挪用特定款物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4.11更新)

  30. 【规范整理】敲诈勒索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0.16更新)

  31. 【规范整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9.10更新)

  32. 【规范整理】妨害公务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1.10更新)

  33. 【规范整理】赌博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1.1.15更新)

  34. 【规范整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5.12更新)

  35. 【规范整理】寻衅滋事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2.14更新)

  36. 【规范整理】妨害公文、证件、印章犯罪刑法规范总整理(2020.1.2更新)


最后,小编恳请大家做一件事,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看不到我们推送的内容!如果你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推送,请将“刑事法律事务”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一下页面下端的“在看”“赞”,拜托!


“阅读原文”进行法律充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