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号开张 | 如何在“戛纳短片角”冲浪?

Grace PlusOneFilms 2023-01-29

戛纳“短片角”单元厚如辞典的作品目录


关于作者:

高歌 Grace Gao

青年导演、编剧,纽约大学Tisch学院毕业生

2015年凭借实验短片《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DIONYSUS & APOLLO)荣获尼斯国际电影节外语片最佳摄影奖

纪录短片《天下为公》(All Under Heaven Are Equal)入选2016年戛纳电影节短片角并在洛杉矶独立电影节获奖

2019年第一届柏林国际制片人课程学员


有人说进入戛纳真是牛大发了,但打听了一圈,发现纽约大学入选的同学中前来的人屈指可数,研究生与本科混杂。倍感庆幸同时,脑袋里面其实很清楚,对我来说这只是正式进入行业前的预备步骤,甚至都没打算要把短片卖给发行商,因为毕竟只是基础纪录片课里的一个作业。



五月十五日,参加完尼斯国际电影节,坐了两小时大巴,几番波折后终于找到了戛纳电影节的入口。还没领到名牌就已经被卢米埃尔大厅(Grand Theâtre Lumière) 外的长队吓到。一个人晃进电影宫之后四处观察,发现电影市场中繁忙的交谈跟我任何关系都没有(主市场大多只关注已完成拍摄的长片)。


万幸的是不少尼斯电影节的朋友也转战来了戛纳,我们在咖啡厅偶然聚在一起,一位纪录片导演在喊:“简直是疯狂…完全疯狂。” 这些从尼斯展映完跑到戛纳来的电影人,都是带着自己的心血作品想要卖给称心如意的发行商。听起来顺理成章的事,但由于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作品涌入戛纳,他们竞争压力也是大到无法预估自己的作品到底会被湮没,还是成为下一个媒体新热。



在短片竞赛单元和电影基石之外,戛纳设置的“短片角”专区提供给更大量的短片进行展映和潜在的发行机会。我的纪录短片《天下为公》就入选在这个单元。影片作者在提交短片竞赛时,报名页面会自动询问是否也要参加短片角和cinefondation(基石,也是另一个短片展区,通过电影学院推送作品)。短片角有自己的活动日程,完全和主竞赛单元分开。在电影宫里也是自己占了一整个走道(真的是在一个角里)。



入选后戛纳会被询问是否需要预定影厅放映作品。我当时手快就立刻申请了,8分钟的片子也容易编入。后来和其它短片角的参选人交流,绝大多数其实都挤不到放映名额。不过这些影片都能在短片角的媒体库里存档,发行商或有兴趣的观众可以随时观看。所以即使抢不到放映问题也并不太会影响片子的前景,加上真正前来观影的也并不多,大家的重点还多数在竞赛单元。



短片角放映多集中在Palais F, G, H, 大约有30个座位,音效和投影画质都过硬。我自己的放映通过不停地自我推销和社交,攒来了大约16位观众。多是同龄的电影人来捧场,而后我也参与了他们的放映作为回礼。正规影院看自己作品的感受非常不一样, 还能及时听见观众的反应,能更直观的看出来该如何进一步完善。结束后观众们会很主动的提问和交流,我们在影院外逗留了很久,直到大家清楚了故事创意的来龙去脉和制作过程。我个人强烈推荐年轻电影人努力抓住这个机会,为将来要面对的公众放映做好预备课。


每天下午四点短片角都会安排一个讲座。第一天讲解了如何在电影节里高效率。两位嘉宾都是在洛杉矶运作电影国际发行和销售的。这个讲座主要梳理一年从九月到五月全世界主要第一梯队电影节的时间,并强调前往电影节们的大伙儿一定要清楚自己参与的目的。



比如我们学生导演中,很少已完成长片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愿意发展我们下一步长片剧本,甚至投资的制片企业。这个讲座很直接地解决了我在电影市场不知所措的问题。随后几天的讲座有涉及网络剧发展趋势、长片电影筹资、演员们的职业状态,以及与主竞赛单元导演见面等等。在这里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在讲座结束之后抢到嘉宾的名片,尤其是在嘉宾工作区域活跃的同学们。比如今年几个讲座的嘉宾大多来自美国洛杉矶,其中有一位就有兴趣和我探讨接下来网络剧的计划书,甚至参与筹资和商业计划。到了下午5点,吧台会开放给所有参与者,给我们提供社交机会。


除了开放给全体短片角成员的讲座,短片角还穿插了许多小型会议。我参加了“如何把短片发展成长片”的workshop,一位法国制片公司的老太太带着我们一桌四个学生导演。后来我们这一桌小朋友整个一周在电影节里都互相照应着。每天下午一点左右都在吧台有一对一的创意展示(Pitch session),同样是以点评、教学为主。早晨有和业内人士会面的早餐时间,这个项目也是早早就被订满了,有兴趣的同学一定要在收到邮件后8到10小时之内预定。这些业内人士也都是将来重要的联系人,他们从来都不介意短片角的参与者多问问题。


真正有交易发生的地方其实在Buyers Rendez-Vous,短片角有自己的买家会面区域。在三月底或四月初短片角会公布本届参与的发行商和电视台,专门收集短片。所以想要重点搞商业发行的电影人们其实还是有机会的。在这里的提醒是:一定要在四月中旬之前联系好要见面的买家。等真正来到了戛纳,他们早早就被订满了。我和几位纽约大学的同学都吸取了教训,所幸的是在戛纳电影节的最后一天,我们都约到了一位专门收集学生电影的买家。现在我两位带着叙事短片来的朋友都在洽谈发行,九月应该会网络公映。


当别人都在花两个小时排主竞赛放映的时候,我多花了点时间看其它选送单元的短片们。除了通过戛纳本身提交作品,TeleCanada, Campus Film Selection, Creative Minds 等北美制片企业会挖掘更多短片,编成一个半小时一组的放映内容,集体在短片角放映。话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世界各地电影人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当美国每年电影产出占全世界30%的大环境下,抛开文化交流障碍不说,纯粹从数量上讲,中国学生电影人想要入选就已经是难上加难。更不用提电影节们每年也要考虑市场、政治因素。我学电影三年来很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直到参加了“我们占领戛纳?”的聚会与放映,通过与国内年轻同行们交流才了解了现状。国内顶尖电影院校的作品质量是绝对过硬的,需要的是像美国一样大量输送和展示的机会。


国际村(International Village)


戛纳做为全地球最权威的国际电影节,“国际化”自然是它最大的特点。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们能在最短时间内让我们了解另一个国家的电影行业状况。在此强烈推荐关注International Village 那些Pavillion (海边的白色小帐篷们)。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个帐篷,给本国参与戛纳的电影人提供社交环境和丰富的讲解(还有足够的酒)。


美国馆(American Pavillion)


American Pavilion 做的尤其成熟,每天有讲座和晚餐,Woody Allen首映完了也是来这里歇脚。在这里真的能在休闲环境下遇到更多适合持续发展合作的朋友。中国有吴天明基金和另外两所企业建立帐篷。他们多数也是和电影市场同步,在戛纳第一周比较活跃。归根结底做为刚起步的电影人,参加这种大型电影节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以母国发行和制片企业为中心,向有兴趣的国家扩张,才能最有效的找到能帮助自己的联系人,并学到时下行情      



到了最后一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观赏了主竞赛单元的短片们。短片角的电影人们都希望看看自己作品和他们的差距,并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东西能在成为其中一员。今年戛纳短片竞赛选材尤其多元化,其中只有一部英文短片,一部法语短片,其余有来自南美洲、中东、意大利、越南等国家。题材也从浪漫喜剧到社会政治问题都有所覆盖。其中我本人最喜欢的影片TIME CODE 赢得了短片金棕榈。这是一个讲述两位停车场监视员用舞蹈排遣枯燥生活的故事。演员们把工作生活的无聊演绎的十分到位,剧本语言也不时冒出来点到为止的幽默。


听了导演们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发现资金总是挡在创意面前最大的问题。十位导演中有第一次做短片就进入竞赛区的,做过长片又纯粹因内容需要弄短片的,也有从短片角一步步挪进竞赛区的。他们的统一信息告诉我们:你永远也无法预测作品会达到什么高度。我们能做的只是每一部作品都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然后再看上帝想给你什么奖励。



做为第一次参加电影节的菜鸟,因准备不足还是错过了一些好东西, 不过总体而言是达到了学习电影节流程的目的。最后想给大家几个小贴士,如果明年有人也前来戛纳的话。

  •        制作名片,有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影片信息。带至少500张来,你真的都会发完。尽量不要多印海报、宣传册之类的,因为拿到的人很难保存;

  •        每晚社交之后立刻邮件给所有递给你名片的电影人、业内人士。除了表达重视之外,这些人说不好会在电影节期间就能和你建立起友谊;

  •        不要浪费时间排主竞赛片的队。除非你有票或有观影任务,否则真的会错过找到有益联系人的机会。多花时间在电影市场和自己入选的单元,找到将来有可能合作的对象,或者同水平的电影人,容易交流;

  •       多留意带媒体(Press)牌子的参与者,他们聊开心了搞不好会给你做采访,发到网络上或杂志上,听听他们的观点也很重要;

  •        多少会点法语还是有帮助的。比如刚刚进入电影宫迷糊的时候,会点法语工作人员能更尽心地给予帮助;

  •        抓住机会多跟国外的小朋友聊聊吧,他们知道你是中国电影人或有中文背景会很开心的。有逗比的他们在身边晃着在戛纳期间绝对不会无聊。甚至可以聊到国际合作,或者打听到国外电影院校的具体情况。



关于本文:

这篇文章最早于2016年刊登于JKL影像平台,电影节安排的部分情况可能有所变化。JKL是一个独立开放的短片制作平台,立足欧洲,致力发现当代影像的全新状态。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了解作者。


往期回顾


可能是我对电影展映“过剩”的激情,打动了NFTS

夏日南法,一场策展人间的邂逅

做了这么多年的影迷,我想做一次策展人。

华语片入选2019柏林电影节,首批片单来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