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政协委员赵剑英: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南陆一号 2024-04-02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第一时间聚焦文化、出版等领域的代表、委员,他们扎实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在文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担当作为,无论是对反盗版的呼吁,还是对著作权保护的关切,他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声音,关注问题、激发思考、主动作为,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作出贡献。本报持续发布相关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


赵剑英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



“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14年的“倡导全民阅读”,到2017年的“大力推动全民阅读”,2018年的“倡导全民阅读”,2022年和2023年的表述则是“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而2024年的最新表述是“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标志着“全民阅读”经过十多年的推动,已经从理念到行动,迈上了新台阶。下阶段如何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全民阅读如何“深化”?我认为需要从三个“选好”着手。


一是选好“书”。要结合时代需要、大众阅读的需求,筛选出能够反映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提高全民素质的优质图书。


二是选好“点”。主动融入城市活动,例如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博会、展会等;加强与文化单位的合作,例如在图书馆设置少儿阅读、老年阅读专区,与企业合作组建职工书屋等;加强与公益机构的合作,例如组织图书捐赠、送书下乡等公益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组织主题阅读活动;等等。


三是选好阅读主体。做好全民阅读活动,必须深入基层,按类划分活动对象,对于不同群体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例如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乡村等。


在全力激发消费潜能方面,全民阅读应跳出出版圈,与其他行业跨界结合,不断拓展外延,实现走深走实。


首先,与教育行业结合。一是学校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干部教育,有助于建立建设学习型组织,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也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知识以及科技领域的前沿动态,以学增智强本领,敢于担当勇作为。三是企业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员工职业素养。全民阅读之于教育领域潜力巨大。


其次,与文化行业相结合。可以与图书馆、书店等合作举办读书节、讲座、阅读分享活动等;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合作组织展览、主题阅读等;与文化馆等合作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也可以与影视公司合作,以优秀的影视作品带动相关图书的推广,以优秀的图书作品制作相关影视作品等。


再次,与旅游行业相结合。在高铁站、机场、热门景区等场所提供阅读空间,既可以增强旅客的阅读体验,也可以提升当地旅游产业的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比如,阅读推广机构可以与当地文旅部门共同策划类似“青年毛泽东橘子洲头问谁主沉浮”“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巴金小鸟天堂之旅”这样的文学+旅游IP,以全民阅读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当地旅游场景中,并借助作者和作品的知名度,帮助打造宣传相关景点,定制旅游路线等,既深化了全民阅读活动,同时又助力了各地文旅融合发展目标。


往期回顾

巾帼绽芳华,军营女神别样美

国际劳动妇女节|致敬+关爱

火力全开,看南陆官兵爆燃训练现场


 |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2410

 | nanluyihao@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