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封面重磅:重新定义生死?科学家让死亡几小时后的大脑恢复细胞功能

学术经纬 返朴 2019-05-06

点击上方蓝字“返朴”关注我们,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一套体外灌注系统,竟让死亡数小时后的猪脑重新恢复了脑循环和部分脑细胞功能,并维持至少6小时,从而动摇了生与死的界线,引起了法律专家和伦理学家们的激烈讨论……


撰文 | 学术经纬


什么是死亡?当一个人表现出不可逆转的所有脑功能丧失(脑死亡)或循环功能丧失(心肺死亡),大多数国家会在法律上宣定其死亡。


然而,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封面论文里,科学家们利用脑复苏技术动摇了生与死的界线,引起了法律专家和伦理学家们的激烈讨论……



▲本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的封面(图片来源:《自然》官网截图;作者:Marin Balaić)


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建立了一套名为BrainEx的体外灌注系统,能让死亡数小时后的猪脑恢复脑循环和部分脑细胞功能,并维持至少6小时。


神经科学家Nenad Sestan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特制了一种以血红蛋白为主的无细胞灌注液,并组建了一套可以模拟正常体温(37摄氏度)下血流脉动的体外灌注系统。他们从死猪的头部取出了完整的猪脑,这些猪来自食品加工厂,大脑原本会在猪死后被丢弃。研究人员通过颈动脉将猪脑与体外灌注系统相连,以检验死后复苏的可能性。


▲BrainEx灌注系统图示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尽管这些大脑的“主人”已死亡4个小时之久,但在接入BrainEx系统后,研究人员观察到,持续6小时的灌注期内,32个大脑令人难以置信地恢复了主要动脉、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循环


而且,当灌流液中施加了一种用于增加人脑血流的药物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猪脑的血管出现扩张,使灌流液流速加快。由此可见,大脑对药物也产生了相应的反应。


此外,在灌注系统的支持下,大脑皮层的细胞死亡有所减少,神经元形态和密度得以保持,而且还有部分细胞功能得到恢复。利用电极检测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可以看到神经元甚至表现出自发突触活动。这些结果表明,大脑拥有的脑细胞恢复功能或许比以往所以为的更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哺乳动物的大脑十分脆弱,一旦停止供血,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缺氧和耗能都会很快造成神经元的死亡。然而此次结果却挑战了过去的认知,供血中断后的脑细胞功能退化更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研究团队在实验维持了6小时后由于资源有限而人为中断了灌注,如果不中断,BrainEx系统可以维持猪脑功能多久、是否有可能恢复全部正常的脑功能还不得而知。


虽然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大脑恢复了意识(awareness)、感觉(perception)或其他高级脑功能相关的全脑电活动,并且作者谨慎地指出,神经生理活动的复苏与整体功能的恢复不可相提并论。然而,在同期《自然》上刊发的评论认为,“BrainEx研究开辟了以前无法想象的可能性”。



杜克大学的法律与哲学教授Nita Farahan等人认为,这项研究“对长期以来有关如何认定动物或人类是死是活的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呼吁制定相应的指南来应对这项研究引发的伦理困境。



另一些学者,包括凯斯西储大学的两位生物伦理教授Stuart Youngner和Insoo Hyun则从器官移植的角度提出了问题。


近几十年来,器官移植大多来自被宣布脑死亡的捐献者。通常,在捐献者心肺停止的几分钟后,为了被捐献者可以获得健康的器官,器官移植的工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


在Youngner教授看来,随着脑复苏科学不断进步,像BrainEx这样的系统在经过优化后未来有可能应用于人脑,那么死亡几小时的大脑仍然有复苏的可能性,“为挽救或恢复人脑而做的努力可能看起来越来越合理,相反,倾向于获取移植器官而放弃抢救则可能显得不那么合理。”那么,有限的医疗资源是继续脑复苏抢救,还是在某个节点上转而留下器官救其他等待移植的人,势必成为生物伦理学上难以避开的问题。


在生与死的界线,怎么做才是拯救和改善生命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 Zvonimir Vrselja et al., (2019) Restoration of brain circulation and cellular functions hours post-mortem.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19-1099-1

[2] Stuart Youngner, Insoo Hyun, (2019) Pig brain study could fuel debates around death. Nature

[3] Nita Farahany et al., (2019) Part-revived pig brains raise ethical quandaries. Nature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学术经纬”。 

特别提示:「返朴」正在求贤,有意者请戳“阅读原文”联系我们,等你来哦!

『返朴』开通了按月检索文章功能。关注公众号,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类推。


相关阅读

休眠癌细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从救人到害人:止痛剂芬太尼如何瞬间夺命 | 117三人行

AI认出了你,你却认不出自己|周末读书

近期热门

1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止痛药泰诺、布洛芬?| 117三人行

2  首张黑洞照片参与者亲述:我们怎样给黑洞拍照 | 附专家采访

3  量子通讯争议,都在争些什么?

4  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再告失败!我们该如何解读 “重磅研究”?

5  文小刚:跨界科研的优势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返朴」,查看更多历史文章

来给我们留言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