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科技

充电线的尽头,是扫地机器人

严张攀 有数DataVision 2023-07-27


即便号称亚洲最大的手机与配件市场明通数码城早已更名为明通化妆品,但华强北的传奇依旧以另一种形式存活了下来。


继安克创新、绿联科技之后,华强北模式的集大成者,品胜电子近日向深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三家公司主营业务极其相似,皆是以数据线、充电宝等3C配件为核心,延伸出各类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硬件。


以最新交表的品胜为例,2022年,品胜电子共售出2473万条数据线、381万个移动电源、710万个充电器和335万块内置电池,这四类产品贡献了71%的营收。



同时,品胜的整体毛利率为35%,绿联为35%,安克创新为37%,苹果最新的硬件毛利率约为38%。单从毛利率看,这些卖配件的公司可比给苹果打工的“果链”们强太多。


究其原因,引用品胜在招股书中的表述:品牌运营、ODM/OEM制造商以及小规模同质化厂商,三者共同构成了金字塔型竞争格局,而随着行业竞争形态的演变与产业分工的细化,拥有品牌资源与营销渠道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脱颖而出。



品胜们显然就是金字塔尖的玩家。可问题是,诸如数据线、充电宝这种高度同质化、市场极其分散的产品,到底是怎么做成“知名品牌商”的?而且一下还出现了三个?


本质上,它们和五菱宏光能杀出一条血路是一样的:人们想要什么,它们就造什么,而且是真的便宜。



01

种类越多,营收越高



据传,2005年品胜的创始人赵武为中国南极探险队定制了一款能在极端环境下为电子设备充电的移动设备,而这就是“充电宝”概念的诞生。


无论是充电宝、数据线,还是手机壳手机膜,这些消费电子的周边配件其实都是“边角料”产品,做的都是高科技公司边缘的低附加值产业,其天花板直接被“原装”卡死,基本没有定价权,即便是形成了品牌也同样如此。


因此,绝大多数公司选择的都是横向发展,即尽可能多的拓展品类,从手机壳、手机膜一路做到无线耳机、扫地机器人。


从营收规模上看,这三家公司完全符合“品类越多营收越高”的趋势。销冠安克创新2022年营收142.5亿元,其产品线及其庞大,除去主营品牌安克依旧是各类配件为主外,旗下还拥有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激光投影仪、智能音箱等等子品牌,基本就是个除了手机什么都卖的“小米之家”。


老二绿联科技把自己的产品线分为五类,相较于营收最低的品胜,其多了一些网卡、音频线、存储器等产品。



配件的横向发展不光是在种类上,更在于一些稀奇古怪的微创新。比如给充电宝装块光伏板、能够磁吸的充电宝和手机壳、既是充电宝又是排插的二合一产品、同时有三种接口的充电线等等等等,怎么方便怎么来。


当然,这类产品只要有一家推出,其余对手都可以立刻1比1像素级复刻,但这并不妨碍三家公司分别叫做电子、科技、创新。



02

外观研发也算研发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研发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专利情况。尽管从专利数量上来看,品胜,绿联,安克三者之间并没有明显差距,分别为1023,1204和1201个。


但是从专利的结构上来看,安克的专利质量明显高于前两者。以“含研量”最高的发明专利为例,安克相关专利占比高达8.6%,而其余两者均不到1%,且就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公布结果来看,安克的发明专利大多集中于扫地机器人技术和投影仪技术上。



可能是为了防止竞对抄袭太过明显,三家公司都在外观设计专利上投入颇丰。


当然,安克产品种类上的丰富也得益于其对研发的重视,在绝对数量上,安克的研发人员高达1820人,分别是绿联和品胜的3.2倍和6.6倍;其次在人员占比上,安克的研发人员占比为50.3%,而绿联和品胜仅为20.8%和14.1%。




03

渠道为王



没有技术壁垒、难有品牌效应的产品怎么卖?曾经诸多的“淘品牌”“抖品牌”给出了答案。


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几乎追平苹果硬件,但净利率都在10%以下,其主要经营成本都花在了销售费用上,与之类似的淘品牌三只松鼠,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同样是21%。



从销售渠道上来看,由于3C配件的单位价值较低,三者均是以线上销售为主,即便是线下,也是以经销商销售为主。



尽管卖的方式一样,但是地域却存在较大区别。销冠安克,在创立之初就选择了市场空间更大的海外市场。


2022年,安克的营收为142.5亿元,其中137.3亿来自海外市场,占比高达96.3%。而规模最小的品胜,正好相反,其13.3亿的营收之中,来自海外的只有0.5亿元,占比仅为3.9%。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品胜不想出去,而是因为品胜没有苹果的MFI认证,出海存在诉讼风险,而安克不仅有此“护身符”,而且曾直接在Apple Store和苹果官方直营店售卖,现在其淘宝旗舰店上还挂着诸多“苹果官方认证”的产品,而绿联也同样有这份认证。


这种差异或许与创始人的背景有关,安克创始人阳萌曾在Google工作5年,在硅谷圈混过的多少有点全球化思维。


而做代理业务起家的品胜创始人赵武,性价比是其一直绷着的一根弦,其曾因不满MFI认证背后的“苹果税”,将苹果告上法庭,认为其涉嫌垄断,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并象征性索赔1元。



出海的另一个好处,则是通过成本极低的华强北供应链,在海外获得更高的毛利率水平,深谙此道的叶国富老师,向海外输出毛绒产品也赚了波大的。




04

外包比自产更赚钱



同样脱胎于华强北模式,但三家公司的生产模式却有所不同,从代工程度而言,品胜以自主生产为主;绿联以外协生产为主;安科创新百分百外协采购。根据最新一期的采购数量来看,三者的代工比例分别为35.7%,79.4%和100%。



剥离制造环节的优势自然是降低资本投入,也就是不用自建厂房和设备,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芯片行业,我们所熟知的英伟达,高通等都只负责上游的芯片设计和销售,其中的生产制造环节交给了台积电为代表的芯片制造公司。在消费电子行业,苹果和富士康就是最好的案例。


尽管3C配件单位价值远不如数码产品,但这样的趋势也很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费电子更新换代太快,会导致存货减值。


比如手机年年出新款,手机壳手机膜就得跟着年年更新,老一代的售价必然降低,又比如充电宝从砖块大小变成巴掌大,可磁吸、三头线等等创新同样导致老款滞销,这些都会产生存货减值。


从三者报表来看,代工比例最低的品胜,存货的减值率明显高于前两者。



其次,由于低门槛的配件制造在我国高度发达,贴牌产品的毛利率对这些公司来说甚至比自产更高,等于说自产还不如做经销商。




尾声



这三家公司或许就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


依附于上游高科技行业,售卖低附加值产品,既没有定价权,又高度可替代。


不难发现,品胜一定程度上弱于绿联和安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苹果MFI认证所影响,可问题是苹果明天可以给B发,后天可以给C发,很快更换成Type-C接口指不定又要重新谈条件,换句话说,命运始终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所谓企业形成品牌,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对人力成本的压榨程度,富士康为大众所知,绝对不是因为它的生产能力有多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公司无不在努力改变这种局面,走在前面的安克创新其实就是个很好的样本:


靠着数码配件带来的稳定现金流,探索研发属于自己的智能设备,比如扫地机器人。


[1]品胜电子招股说明书
[2]绿联科技招股说明书
[3]安克创新招股说明书及年报
[4]华强北最后的幸存者,是一家卖数据线的公司,有数DataVision
[5]安克创新向上,品胜电子向下,斑马消费
[6]品胜冲上市,干三年不及绿联一年,36kr


编辑:张泽一

视觉设计:疏睿

责任编辑:张泽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