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柳 | “苟晶事件”的疑点

如柳 如柳说 2021-04-26
请点击上面蓝色“如柳说"免费关注本公众号 
    ▼资深调查记者  为你拨开世界与人生迷雾▼扫码关注如柳说


   作者/如柳     

   首发公众号/如柳说,ID:ruliu3166   


                               01.
“苟晶事件”应该是这几天最大的热点,引发广泛关注。如柳(公众号“如柳说”)刚开始并不想关注这个话题,因为觉得这个事件成为热点,有媒体炒作成分在内,中国目前需要媒体推动、大众关注的其它更重要话题不知有多少,这个话题不值得媒体如此去炒作推动。
因为“苟晶事件”被炒作得太热了,我的前领导、也是新闻界知名老前辈,前几天专门打电话给如柳,建议如柳为这事写一篇文章,文章主题就是探讨如何从法律上惩处这个事件中各个链条的责任人。


如柳能理解老领导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凭如柳对今天媒体人的操守的了解(今天许多媒体人往往为了预设的主题,倾向性地选择事实,即春秋笔法,引导舆论、煽动大众的情绪,而不是全面客观公正报道事实,比如华为251事件等等,他们都是这样干的),如柳觉得这事真的不值得我们被带节奏一起去推动。
但是,看到这个话题热度依然居高不下,如柳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02.
虽然,高考被顶替这样的事件确实很令人气愤,参与顶替事件的所有责任人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没有异议。

但是,高考、中考顶替事件不是今天才被揭露,不仅仅只有苟晶被顶替一起,这是一个老话题,至少十几年以前都有,而且每隔几年都会有报道,不仅仅山东,还有好多其它省份都有类似事件。刚刚山东的陈春秀高考被顶替事件,热度已被苟晶完全掩盖。
中考或高考被顶替,那都是至少十几年以前的事,而且大多发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
那个年代实际是中国基础教育做得最好的年代,也是高考最公平的年代。大家可以去打听一下,那个年代教育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不论你出身寒门,还是出身贵或富,大家都是凭考分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最后也是凭考分上大学或大专、中专,不论你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基本都只能凭分数决定最终的学校。


当然,由于那个年代的科技条件有限,有极少数的人利用了当时的技术漏洞钻空子,冒名顶替别人上学,但是这种情况是极少的,而且一般冒名顶替的也不可能是高分者,而是中专类学校或普通大学,即被顶替者分数不可能太高、学校也不可能太好,这从已披露的冒名顶替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看到了谁顶替上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吗?
因为如果被顶替者分数考得特别高、所报学校是知名或重点大学,那么冒名顶替者如果要顶替,操作起来难度太大,毕竟那是一个高考极其公平的年代,没有谁有那么大能耐。
我们可以去打听一下,那个年代,即使是省长市长的子女,分数达不到,一样上不了好大学,最多可能利用关系花点钱上委培类或自费类指标。
因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存在的极少数高考顶替现象,并不会影响那个年代高考制度的整体公平性,我们绝不能以这个为借口否定高考制度及体制。
                               03.
然而,今天的基础教育或高考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只要是非富即贵的家庭,子女都很容易利用各种制度途径进名校,所以今天的北大清华等知名学校,来自农村或寒门的子女越来越少。
难道权贵或精英家庭的子女今天突然变聪明了吗?
非也,因为今天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向权贵子女倾斜,比如从小学开始,用学区房把权贵和精英的子女和平民的子女区分开,权贵和精英的子女从幼儿园或小学开始就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好的师资力量,而平民或农村孩子上的都是普通或差学校、师资力量也差,这样平民的孩子与权贵精英的子女从小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不仅如此,如柳听说今天的许多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故意只讲部分内容,重要学习点留在补习班上去讲。老师们课后开各种补习班,寒门学子没有钱进补习班,必然学习成绩就无法与富裕家庭孩子比拼,我们每年都听说有中小学生因为没有钱参加补习班而受到老师的打压、孩子想不开而自杀的事件,比如前不久发生的某小学生跳楼事件。


面对教育界如此恶劣的补课怪胎,教育系统却不去刹住这股歪风,这公平吗?
更加可怕的是,当今各种高考改革政策都是逐渐把高考引向越来越不公平的方向,比如各种特长分数在录取权重中所占比例越来高。拼特长实际就是拼爹,只有富裕的家庭的子女才有条件进行各种特长补习培训,这样寒门的孩子必然吃亏。
而且所谓“特长”对数理化等基础教育并无多大实际促进作用,只不过是给权贵或精英子女辗轧寒门子女大开方便之门。

过去二十年来,自主招生、特长招生比例越来越高,使权贵的子女可以凭借什么跳舞、唱歌、五花八门的竞赛证书等各种所谓“特长”,以很低的成绩进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
所谓自主招生、特殊招生实际是用公开的政策倾斜制造高考制度上的不公平。


今天,高考的科目方式也不断进行五花八门的调整,难度大的物理、化学、地理等科目不实行全国统一高考而实行省会考,这样给权贵留下了暗箱操作空间……
今天以“素质教育”为名的各种高考改革,实际是以政策的名义制造不公平,所以今天的寒门学子被精英及权贵家庭子女甩得越来越远。


如柳(公众号“如柳说”)以前写文章抨击过自主招生的弊端,去年年底国家取消了自主招生,改成强基计划,虽然相对自主招生有进步,但是据一些熟悉教育领域弊端的人说,只要是设计有特殊招生计划,就存在不公平与腐败。
对比今天的教育腐败,很明显,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基础教育和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公平。
今天,因为技术进步,冒名顶替已经不可能,也用不着,因为今天高考和研究生扩招,基本上只要想上,谁都可以上大学,区别就是学校的好坏。
精英或权贵的子女,由于从小就赢在起跑线上,加上各种招生政策倾斜,基本上都很容易读重点或名校;或者出国留学,摇身一变成为海归,而目前各地政策又崇洋媚外,海归更容易占尽各种政策便利或红利;或者有人直接变成外籍身份,利用“媚外”政策轻松读名校……


总之,今天的精英或权贵子女根本不需要象二十年以前那样去冒名顶替。现在权贵或精英们,利用决策权或话语权,直接利用政策倾斜光明正大为自己的子女们“作弊”,所以,今天普通老百姓的子女越来越多被抛在“跑道”外了。
                           04.
了解了今天这个教育和高考现状,我们再回头来看一下被炒这么热的“苟晶高考两次被冒名顶替事件”,对今天有什么现实借鉴意义吗?没有,因为今天基本不可能或没必要再发生这样的冒名顶替事件。
当然,如果调查属实,这些高考顶替事件的相关责任人都要被严厉惩罚是应该的。
既然高考冒名顶替事件并非新鲜事,也对今天的教育并无多少警示意义,某些媒体大炒特炒,就有点动机可疑了。


我们可以从某些媒体对“苟晶事件”的报道上,也可以看出疑点重重。
“苟晶事件”被炒了好几天,媒体炒作的重点是“两次被冒名顶替”。
媒体报道苟晶第一次是被邱老师的女儿顶替了,但是邱老师的女儿究竟读的什么学校,所有的媒体故意含混其次、避而不谈,这是很难获得的信息吗?
既然苟晶的同学在很早就知道了邱老师的女儿上的学校,为什么媒体不直接公布该学校的名字,而是遮遮掩掩“隔壁的煤炭学校”?


据一些网友调查,97年北京能高考招生的煤炭学校只有北京煤炭工业学校属于中专。从邱老师女儿毕业后回老家学校当后勤老师看,邱老师女儿读的学校必定不是什么知名大学,表明虽然邱老师的女儿用苟晶的名义上学,但是苟晶第一次高考分数不会高,如果高,不可能只报一个不起眼的中专学校。
但是某些媒体故意含混顶替者读的学校名字,就是为了使他们宣传的“苟晶”是“学霸”不被穿帮。因为媒体为了达到煽动大众的情绪,故意在报道里突出“苟晶是学霸”,有些事实明显是夸大,比如“任城区几万个学生”这样的字样就是明显不顾事实的夸大。
因为我们凭常识都知道,非特大城市的一个区(实际就是一个县),实际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多几千人,不可能有几万人。
有网友查询了山东济宁市及任城区97年、98年的高考人数,济宁市总共只有二万多人,任城区只有几千人,所以说“苟晶在任城区几万名考生摸底考试中”这样的说法明显是夸大,与事实不符。


也表明某些媒体记者为了突出“苟晶是学霸”特征,不惜夸大事实或不认真核实事实。
刚刚,如柳在网上搜了一下,还有一些山东济宁的网友提供的信息说,山东济宁市实验中学并不是济宁市最好的中学,只是一所普通中学,实验中学的学生并不是那么容易考名校,媒体有夸大或误导大众的嫌疑。

既然媒体为了煽动大众情绪,不惜隐瞒或或夸大事实,表明某些媒体不是单纯出于为苟晶伸张正义,而是有目的炒作热点带节奏。
                              05.
在“苟晶事件”报道中,不仅仅有些媒体为了煽动大众情绪,故意隐瞒或夸大一些事实,而且,关于苟晶两次高考都被冒名顶替,从常识来说,这个概率性太低。
如柳认为,第一次高考,邱老师女儿顶替“苟晶”上了北京的煤炭学校,这可能是事实,跟其他高考顶替事件一样,一般顶替的都是普通学校(重点大学操作起来应该难度太大,基本不可能)。
但是,苟晶第二次高考,依然被顶替,这种可能性太低。


首先,苟晶的身份已经被人用了一次,即档案、姓名、身份证号等“身份识别系统”已经被邱老师女儿用了,还有谁那么傻再去冒名“苟晶”吗?这不是太容易撞车了吗?而且,既然苟晶的档案已经被调走,那么第二次冒名者如何再变出一套“苟晶”的档案身份系统来?
而且,“苟”性太少,冒名者太容易被辨识,谁去干这样的傻事?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苟晶第二次高考,考了依然比较低的份,进了一所湖北的中专。


如柳推测,第二次高考,苟晶要么确实只考了那么低分数,要么苟晶根本没有高考资格,虽然形式上参加了高考,但是试卷根本没有上交到省里统一批阅,但苟晶被蒙在鼓里,最后邱老师为了不穿帮,利用自己的关系,把苟晶录取到了湖北的中专。
但是,媒体现在炒作的点就在“两次高考冒名被顶替”,因为不突出这个“点”,不突出“学霸”特点,无以激起大众的同情心。
如柳觉得“苟晶事件”的真相,极有可能是苟晶第一次高考的成绩就是500多分(总分900多分),邱老师让女儿顶替苟晶上了北京的煤炭学校(中专),但邱老师没想到苟晶会复读。
还有一种可能,邱老师是被动顺势而为,第一次高考,苟晶因为只考了500多分,只能达到中专线,苟晶放弃升学继续复读,邱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就利用了苟晶的分数和身份让女儿冒名顶替去上学了。


邱老师的女儿已经顶替苟晶上学去了,那么苟晶再参加高考,还用苟晶名字和身份,显然是很容易穿帮的。
复读时,苟晶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被冒用了,第二次高考极可能并没有高考资格,但苟晶一直被蒙在鼓里,邱老师也不好直接明说,只能将错就错下去,第二次高考时,帮助把她录取到湖北的中专去了。


总之,如柳认为,苟晶第二次高考被人顶替的可能性太小,要么是她第二次高考的成绩确实只有500多分,要么是第二次高考时根本没有高考资格,成绩根本没有进入省系统,第二次被人冒名顶替的概率太低。
第一次高考,苟晶的真实分数应该也不高,就是那个500多分(总分900分)。如果高,邱老师的女儿不可能只读一所中专学校。
在“苟晶事件”中,媒体能煽动大众情绪的点除了“两次高考被冒名顶替”,还有一点就是苟晶是“学霸”,这很容易激起大众的同情。
但是,媒体没有去采访苟晶的同学或其他老师,来印证苟晶究竟是不是“学霸”,所有的高考顶替猜疑都是苟晶自己的说法,这是违背新闻的客观性、专业性操作规范的,一个全面客观的报道起码得有“旁证”,不能全部是当事人的“一面之词”。
事实上,据济宁当地网友介绍,济宁市实验中学并不是济宁最好的中学,只是一所普通中学,该校学生上名校并不容易。


如柳上面已经分析过,苟晶第一次高考极有可能就是那个分数,不可能她考了很高的分数,却只通知一个极低的分数,在那个年代,高考体系虽然存在一些小漏洞,但还不至于“黑暗”如此。
所以,如柳认为“苟晶事件”跟其它高考替考事件并无本质不同,属于特殊年代存在的极少数现象,这些比例极少数的“高考替考事件”并不影响那个年代的高考公平性,毕竟高考扩招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及高考制度比现在更公平,瑕不掩瑜。
                                06.
当然,二十几年后,“苟晶高考被冒名顶替事件”被暴露,如果调查属实,相关责任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是必须的,这个无异议。
但是,一起跟其它的“冒名顶替”并无实质差别的事件,某些媒体用春秋笔法,隐瞒或夸大一些事实故意误导大众,煽动大众的情绪,就有点不正常。
他们炒作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呢?
如柳已经分析过,高考冒名顶替在今天已经不可能或无必要,炒作这样的热点对我们今天并无现实指导或借鉴警示意义。
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有太多真正与老百姓切实利益息息相关、或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相关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讨论,但是,媒体基本都视而不见。比如目前教育界的问题太严重了,今天教育由政策导致的不公平比二十年前不知严重多少倍,但是有媒体去关注讨论吗?


媒体炒作“苟晶事件”到底想干什么呢?如果说出于维护高考公平,就应该抨击目前的各种教育改革乱象,抨击目前的一些教育乱象阻碍上下阶层流动,抨击权贵或精英们利用自己的决策权或话语权,把教育改革或教育政策引向赤裸裸的阻断寒门上升之路的制度不公平,这些不公平才是我们的媒体或普通人要揭露和讨论的。
但是媒体却利用“苟晶事件”把大众的情绪煽动起来,大众被带节奏,只会更加“仇视”我们的体制及“高考制度”,大众并不明白我们目前教育不公平的症结在哪里,真实的问题被掩盖了。


相反,由于许多人糊涂地被带节奏,以“迫于舆论压力”、“我们的高考制度不公平因此必须改革”为“借口”,某些权贵们会更加顺理成章地进行各种倾向性“高考改革和教育改革”,然后,普通大众的孩子的公平机会越来越多被剥夺,阶层固化越来越严重。


可悲的是,这些教育改革是假借大众的“舆论压力”下进行的。普通大众被剥夺得越来越多,还要帮“假公济私者”摇旗呐喊,这就是如柳对目前某些热点炒作事件所担忧的。
所以,如柳基本不会去“凑这些热闹”,但是,看到大众太容易被媒体和舆论操控,如柳忍不住还是要发一下声。
希望如柳(公众号“如柳说”)的分析能给更多大众以警醒,大众应该更多关注目前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乱象和腐败,而不是去抨击我们原有的高考制度与体制。
“一视同仁全国统考”的高考制度必须捍卫,这是保持上下层阶层流通的唯一最公正途径,也是中国两千年来保持社会活力和世界领先地位的法宝。
关于高考及教育,大家可以参考如柳以前的教育系列文章:
【如柳】 为什么要捍卫高考?(点击阅读)
【如柳 】“素质教育”是一场惊天骗局(点击阅读)
 [如柳] 揭秘北大女生自杀事件背后的黑幕(点击阅读)

【如柳】自主招生终于取消了(点击阅读)


当然,如果“冒名顶替”调查属实,顶替事件中的相关责任人,必须受到严惩,这是必须的,但是,今天这样的事件真不值得炒作成重大热点,因为,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需要成为热点引起大众去关注。
关于“苟晶事件”,还有一些人怀疑因为苟晶是电商合伙人,而且某些报道有意重点突出某个大电商平台及相关名人,炒作这个事件是不是有为电商平台作广告之嫌呢?大家自行去判断吧。
 作者介绍:如柳,资深调查记者,名校硕士。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家国情怀。个人公众号:如柳说,ID:ruliu3166,私人微信:ruliu316

声明:

   1..读者转发朋友圈或微信群,无需授权欢迎读者分享转发并点“在看”


2..本文是原创文章,任何自媒体或其它媒体平台,未经作者本人或公众号“如柳说”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3.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聘请了专门的律师维权团队,任何敢于盗用、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特此声明!


如果喜欢本文,请转发分享,想要及时获得更多消息,请关注并星标“如柳说”


期待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如柳说”

          


  为防失联,请大家同时关注备用公众号“如柳说2”


      

 更多往期原创文章:(点击以下链接可看)

【如柳】自主招生终于取消了

【如柳 】“素质教育”是一场惊天骗局

【如柳】 为什么要捍卫高考?

[如柳] 揭秘北大女生自杀事件背后的黑幕

如柳 | “种族主义”与“黑命贵”背后的迷雾

如柳 | 同情深色人种,我们将万劫不复!

如柳 | “地摊经济”的隐忧

如柳 | 美国大暴乱背后的惊天阴谋!

如柳 | 混血儿聪明是弥天大谎

如柳 | 一个东北光棍男人的愤怒

如柳 | “赌王”去世与“豪门”挽歌!

如柳 | 科学家被谋杀或被绑架,揭示病毒来源的恐怖真相

如柳 | “病毒来源”为什么要掉在美国的话语陷阱?

GDP真相、本质与陷阱

如柳 | 外贸订单减少并不一定是坏事

如柳 | 鲍某明不仅是性侵少女这么简单!

如柳 |  曰记背后的水有多深?

如柳 | 中医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

如柳|外国人在中国嚣张背后的秘密

如柳|中医为什么不能走向世界?

如柳 |  新“庚子赔款”正在酝酿,中国需要援助美国吗?

如柳 | 揭秘“新冠病毒”的来龙去脉

如柳 | 我们担心的事正在发生!

如柳 | 如何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如柳 | 救人重要还是证书重要?

如柳 | 孙杨被禁赛背后的秘密

如柳 | 疫情在日韩大爆发,我国为什么不限制入境?

如柳 |  湖北依然令人担忧

“清肺排毒汤”终于进国家诊疗方案了,湖北依然令人牵挂!

            湖北疫情中医救治之惑

【如柳】新冠肺炎中医方案迷雾

【如柳】 李医生之死背后的舆情秘密

【如柳】呼吁修改新型肺炎中医权威治疗方案!从一位重症患者的治愈经验谈起

【如柳】呼吁用中医治肺炎,这里有立竿见影的方子!

[如柳] 武汉肺炎. 美伊冲突. 澳洲大火

[如柳 ]揭秘“故宫事件”背后的真正黑幕

【如柳】再谈“医患矛盾”

[如柳] 北京杀医案:“医患矛盾”背后的秘密

[如柳] 说说心里话(三):关于广告

【如柳】华为"251事件":一个奸诈小人引发的舆论战

【如柳】揭秘中国人在国外无法“腾达”的真相

【如柳】香港问题的根源与本质(二)

【如柳】香港问题的根源与本质(一)


【如柳】电影《哪吒》中的文化殖民

【如柳】《打,打个大西瓜》其实是个“大毒瓜”!

揭秘袁隆平走上神坛背后的真相

【如柳】NBA背后的文化心理战

原创 | 揭秘转基因真相(一):本质是什么?


冯小刚为什么被人民抛弃——从《集结号》、《芳华》说起

性解放:阴谋, 智力退化与种族灭亡

俞敏洪事件背后的秘密:女权主义与种族灭亡

崔永元炮轰事件:比偷税、高片酬更可怕的事正在发生

自闭症为什么越来越多?麻风腮疫苗惹的祸?

一位女记者对毛主席认识的自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