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态营造师ㅣ学习走进大自然的关系中

盖娅设计 2022-06-08

Editor's Note

第三期生态营造师火热招募中,我们在低碳展馆等你!


无天赋不谈设计?
无艺术不谈设计?
无技术不谈设计?
你可能错了,
人人都是设计师!

不信,你来看看我们的往期学员怎么说 ୧⍢⃝୨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当下的时刻 Author 南瓜虫洞

▎▏


1


发现自己的动力


这月中旬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去北京参加了盖娅的生态营造师学习。


从决定去到出发前一天下午买票之间经历了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因为疫情的变幻莫测倒是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对这次学习的那种莫名的期待。工作上的需要是直接的动力,但在这之下还有属于自己个人的说不出来的什么力量在推动。


这次学习显而易见地和过去学习不一样的地方是要用手去做,心里一边期待一边忐忑,期待学习怎么做,忐忑不会做怎么办?后来发现那个属于自己的说不出的力量也正来源于此。以前想得多,今年想开始学习多用手去“做”。这个“做”里好像有和以前不一样的新世界可以去探索。



2


不一样的收获


三天的学习,收获饱满,远远超出期待,如愿以偿地体验了不一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学习参与式这么久,就自己来说,这可以是最有参与感和体验感的一次学习了吧,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学习内容里本身具有的动手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有课程设计的清晰逻辑和巧妙。


动手带来的参与感和只是头脑参与的参与感太不一样了,然后讲解内容、用设计任务转化学习内容、将设计付诸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用我们的实践直接把盖娅的小花园给改造了这一点也感觉棒极了。意味着我们不仅进行了学习,也运用所学做了设计,还把设计内容真的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实现了,盖娅的花园从此留下了我们的痕迹,这个课程的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中行动场景的链接真是有点像大自然一样自然而巧妙。



3


收获的是什么?


回来后想,那么多收获点的背后,我到底收获的是什么呢?足足想了有一个星期,终于化归为一句话——学习走进大自然的关系中。


那么以前你就没在大自然的关系中吗?当然不是。这其中的区别大概是对自己在大自然关系中位置的意识与觉察程度。


近些年越来越真切地体验到你怎样想和怎样看待一件事,是你和这件事之间关系的源头,切身地感受到世界观价值观这些过去觉得虚的东西,是怎样实实在在地对自己的生活与行为起着直接的作用。


从一四年到现在,对我有很大影响的一位老师的一句话,总是时不时地会冒出来让我想半天,想这到底是啥意思?这句话是“方法论大于世界观”——不过我找不到这句话的记录了,也许只是听到而没做记录,让我总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记对这句话。好在记录里有另一段和这个意思类似的话:“观点是靠研究方法来支撑的,重要的不是观点,而是研究方法”,让我觉得应该没记错。


但是想了这么些年,也没想清晰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就是好像有那么点感觉,但又模模糊糊的理不清晰,也不敢问老师,就自己琢磨着。


这一星期在想自己这次到底收获的是什么的时候,这句话不知什么时候又冒出来,居然把它给忽然想明白了——就是自己能圆出逻辑来了,是不是老师讲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那就不知道了~


其实明白的还是记录里老师说的那句话——观点是靠研究方法来支撑的。我的明白只是因为这些概念、概念与行为之间的关联,从过去静态的概念化状态,变成被真实感受到的东西了,就是感受到概念底下开始有所描述的那个东西的支撑了。在这个过程中,方法对“观”的那个支持被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


这也就是“学习走进大自然的关系中”带来的感受,过去也知道自己就在大自然中,也会想“向大自然学习”这句话,但过去更多在概念上,概念和行为之间并没有建立起自觉的方法与关系。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次学到了多么深厚的方法体系——方法体系可能也确实是深厚的,但是三天的时间和有限的个人资质能吸收到的也实在有限,但也足以作为一个转变的开始。就像第二天晚上观影后自己记录的感受所说的:”向大自然学习,头脑里想这样的理念和进入去学习的行动,即便只是刚开始学习的角色感,也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受“。


通过这次生态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学习,看待自然与自己之间关系的方式就奇妙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感觉将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行为,比如直接开启了工作上的一些新思路,也给心里种下了某种期待的生活的种子,甚至最近在另一件事的镜子中发现这次学习还开启了自己过去对一些选择可能性的态度的微妙转化。



4


与自己发生共振的学习内容


  • 直线式思考与循环式思维


问题解决式的直线思考带来危机重重的社会,生态系统式的循环式思维产生平衡的社会,这一点在学习过程中原本只是将概念用图片展现出来带来些直观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为了写这个总结,在笔记中再看到这句话时,忽然想起上周与朋友聊到的与这毫无联系的内容,此时发现,当时和朋友聊到的“将自己加入事情的反馈回路中”的想法不就是一种循环式的思维么~


当时为了说明清楚举了两个场景式例子:


一种场景是:

我用一种方法来促进这件事——>看到结果(也许方法有效,也许效果不大)

我用另外一种方法来促进这件事——>看到结果(也许是用和这前有效的类似的方法,也许是新的一种)


另一种场地是:

我用一种方法来促进这件事——>看到结果(也许方法有效,也许效果不大)——>这个结果在告诉我什么?或者能让我发现什么?——>基于对这个事的理解,也基于自己与事情的互动,从中找到自己的某种发现(这个发现不一定是个明确的答案,更可能是一种自己觉得可能的线索)——>根据这个线索,琢磨相适应的方法来促进这件事——>看到结果(可能结果符合自己的推测,也可能不符合)——>这个结果又在告诉我什么?或者能让我发现什么过去没发现的?——>根据这个发现,可以再找到什么包含着方法的线索?......再去试......循环往复......


不过,这样写出来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在自己的感受上对也许过去都知道的方法有了种“重回起点般的新感受与新发现”,这个新感受和新发现在词语表达上和过去可能也还是一样的,但是在感受上却不一样了,像是触摸到了一点概念在描述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那样的感觉,外在的概念开始与自己的体验和某些真实生活场景产生了自觉的连接。


不过也还是可以有检验指标的,不过只能是事后检验,就是进入循环式考虑问题的思维后,人会感觉到在慢下来,事情带来的挫折沮丧生气痛苦呀这些负面情绪会减少......哎,也是呀,力量都循环了,冲突也就慢慢变少了呀。所以如果发现有新的情绪出现,就可以琢磨把它怎么给循环进去.......这好像是发现了一个化解情绪的新途径啊,哈哈



  • 向大自然学设计—思考解决问题的次序


伦理—>原理—>策略—>技术,这个关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次序的内容是回看笔记才重新引起注意的。原因是最近想很多事情,发现好多事或疑问想来想去,源头都追溯到了“关系”两个字上,很多行为与选择的背后都源于对某种关系的期待与追求,很多困惑与问题也产生于对关系的认知、处理以及追求方式中。


而伦理不就是在说关系么,居然是放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次序的首位呀!又一次学习内容和最近乱想主题的相遇。


  • 朴门设计的原则


将问题视为正面资源、观察互动、灵活运用并回应变化、整合—相对位置、使用边界生态及重视边缘资源、使用自治和接受回馈、采取小而慢的解决方式、全球思考在地行动、从上而下思考从下而上行动......14个原则里罗列了9个,每一项都在表达在关系中进行着的循环思考。


解释这些原则时,泰山老师说的一句话也很有趣,“能用活的东西解决问题,不用死的东西解决问题”,活的东西就是能建立起互动循环关系的东西吧,死的东西也就是不能建立起互动循环关系的东西了。这个可以多记几遍,看看能在具体生活中怎么转化。


  • 案例分享里的一句话


把1个人能做的事情,变成10个人做;

把10个人能做的事情,变成100个人做。


这是盖娅自己做的案例分享里的一句话,在案例里应该是在表达参与式生态营造的意思,我自己脑回路莫名地关联到了这个世界的快,这句话就像是对这停不下来的快速运转系统的幽默一样,哈哈



  • 纪录片《最大的小小农场》


这是一部让前面两天学习得到升华理解的纪录片,赞叹选片!也推荐观看,B站搜索可看。可以看看“向大自然学习”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找到自然流动的那个方向有多艰难,但也有多值得。如同片中说的“没想到我们面对的各种艰辛,会让梦想本身更加真实鲜活”。


最后农场展现的还是美好,靠的是有史以来最大山火从三面压来时自然风向的忽然转变。很难说这运气里有没有七年努力的回馈,也许有,也许没有,这无法印证。农场主人这样看待山火与风向的转变:


“我们对自然呈现的善意,不会让我们免于遭受自然的无常。如果说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不竭的动力和希望孕育了运气。这看起来显得很轻易,只是因为风改变的方向。”


这些话是为了找当晚看完的时候,被里面一晃而过而深深触动的一句话,“在无常里学习”,而重新去看的时候记录下来的。重看也发现,被触动的那句话其实是自己无意识的加工,片子里的原话是:


“身怀使命的有机体,将死亡淬炼成生命;就在这一把把健康的土壤里,所有死去的东西,都被裂解成矿物质和养份来喂养作物;我们的农场能量满满,全靠生命的无常。” 


要看纪录片才能理解这里说的无常到底在说什么,但看与真实身在其中也肯定是天壤之别。我忍不住问自己,这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是梦想?希望?信念?我开始更真实地佩服做生态农场的人们了。可能这个想法也暴露了我对无常的真实感受。


不过当循环式思维因为写这篇学习总结而与自己最近生活里的事情产生关联引起共振的时候,我感觉能理解了那背后的动力可能是什么了——他们把自己放进了自然的循环中,而被循环自身的力量所支持。


再分享两段片中我自己觉得饱含深意的旁白吧:


“每当我仰望银河,

都深深着迷于它的繁复,

然而我们很容易就忘记地球也在其中,

几乎无法去领会

我就在我所见的景象中兜转这件事。”


“但愿这细腻的共存之舞,还有后续文章。

因为农场兴旺的同时,害虫也跟着茁壮;

行栽作物越健康,蚜虫就越多;

水果长得越可口,鸟就会越多。”


还有一句话“这个被互通的美好包围的地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流动与循环这些概念在描述的真实切面的一部分。



  • 设计思维


似乎这几年比较多听到这个词,但也不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这次终于了解了流程。果然不一样,第一次看到把共情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调研啊,发现需求啊这些,而共情就是走进关系里呀。


其实共情最开始也是需要通过比如用户访谈来实现的,但是可以想一想,第一步是调研访谈,和第一步是共情,似乎带来的感觉非常不同,这样的不同也足以使过程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实践过程也很有感受。任务实践中我的角色是设计师,在和我的需求方沟通及共同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意识到共情不只是第一步,而是贯穿在整个设计循环的全过程的,只是不同的环节用的方式方法不同。


  • 盖娅的花园从此留下了我们的参与印迹


大家一起重整了盖娅办公室的阳台,第一次翻了从堆到现在还没翻过的堆肥箱,也给小花园搭建了一个有仪式感的小屋顶,一块块木板上分别写下了我们的名字,正面看像童话里的小屋一样,一起想象着未来爬满绿藤与蔷薇花相映的画面。


这种学习场景与真实生活场景的融合与连接带来的感觉很特别,好像学习中就已经开启了与个体行动场景的链接。当然也可能是我见识得少。想起去年八月在三宝赖老师那里惊叹过一次,这算是第二次。不同的是上次我是观察与协助者,这次是实际参与者,但参与感受是共通的。村寨伙伴常常会参与学习后不知道如何转化(其实这是学习后通常都会遇到的挑战),但是那次学习后直接到榕江县城买了用于回村行动的物资,回到家都一个个行动起来。


这让我想着,只能头脑参与的那种主要是概念性的学习能不能也建立起这样更多或更直接的连通呢?在学习中就能开启与未来行动的关联?这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5


最后想说的


终于到了最后。写这个总结的过程困难与新发现的感觉交织其中,困难来自于头脑里想到的与真实语言能力不匹配的冲突,但新发现也来自于即使这样的不匹配带来很多纠结与自我质疑,感觉写不清楚,但也还是试图想去写出来的那个尝试。


这个过程让我想起来《U型变革》里看到的一句话,意思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生态、精神问题其实都是来自于”生态系统现实结构与自我系统意识结构之间的割裂“,我们真实地存在于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中,但我们心理的意识结构却是自我为中心的系统。就像《最大的小小农场里》农场主旁白的那句话:

“每当我仰望银河,都深深着迷于它的繁复,

然而我们很容易就忘记地球也在其中,

几乎无法去领会,我就在我所见的景象中兜转这件事。”


即使我们现在知道了,也没有办法像换芯片一样,把我们的意识结构直接换成生态系统结构的芯片,人之为人,就是这么个自我意识系统的程序呀......但也不是全无可为之处,可为之处就是自我的觉知。


在始终提醒自己保持觉知中,慢慢让自己进入那个整体系统的整体循环之中,寻找在它们之间对自己当下的平衡。这样说太概念了,呈现在个体身上就是我们自己对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选择,工作生活努力的目标选择,比如我决定把“学习走进大自然的关系中”作为未来一个有意识的觉察点,以此来找能让自己在整体中活得更有趣也更有意思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哈哈,就这样强行结束这次总结之旅吧~~



招募|生态营造师,让生活更有温度

盖娅设计:公众参与,共知共行的生态营造


距离实现生态营造行动,你还差这份邀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