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戴木才:​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戴木才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3-01-31


根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进一步展望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既不是苏联模式的现代化,更不是西方模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而是把现代化进步要求与我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相适应、把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把现代化普遍特征与社会主义性质相统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体现了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创造性发展。

 

一、我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

 

我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首先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不容置疑和不容否定的。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这样,关系就大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页)他认为,“坚持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十亿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是个灾难,是把历史拉向后退,要倒退好多年。”(同上,第158页)他明确提出:“我们要用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实践,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认识到,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好。”(《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5页)

因此,我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或苏联模式的现代化或别的什么主义的现代化,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要素是衡量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决定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历史没有终结,也不可能被终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49页)

 

二、我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我国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两个紧密相连的发展阶段,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根据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基础薄弱,区域发展、城乡发展、贫富发展不平衡而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小康”是初步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全面建设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的奋斗目标,是一次新的提升和跨越,是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加雄厚基础的现代化发展阶段。这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具有区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模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分为“基本实现”和“全面实现”两个阶段。所谓“基本实现”是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现代化,即世界发达国家的中间水平。所谓“中等发达国家”,就是初步实现现代化后,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中居于中间水平,既高于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又低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这既有定性标准又有定量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包括“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六大方面的目标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要求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现实条件与科学把握未来发展的可行性,统筹兼顾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的齐头并进,明确提出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表述更加具体,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民生、军事、外交等九个方面的任务要求和重大举措,既高远务实又积极稳妥,既具有目标导向性又具有现实操作性。规划《建议》指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远景目标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分“两个阶段”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相互衔接、一脉相承、内在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标、清晰的航程表。

 

三、我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代化

 

中国人民勤劳善良,自古以来就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古便有“大同”式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美好社会构想,自古便有对“桃花源记”式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和对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18世纪晚期,清政府腐朽至极,资本主义现代化先行发展的西方列强开始掠夺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无数仁人志士和中华儿女仍然充满着对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魏源的《海国图志》、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等,描绘着中华民族未来美好生活的图景,他们开始了为改变国家面貌的不懈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聚焦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立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鲜明体现了这一目标要求:“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加明确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方向、内容和重点,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远景目标,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

 

四、我国要全面建设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协调推进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始终高度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要求摆脱人格的依附,摆脱贫困和恐惧,也要求发展个人能力,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应该成为享有自由的主体,不仅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方面的政治自由,而且有契约、交换、择业、迁徙、婚姻、教育、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社会自由。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应该是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于一体的现代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马克思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发展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应该是相互统一的,人的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相互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否则就是社会发展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在社会主义中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列宁曾说,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不能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科学与愚昧、民主与专制、文明与野蛮、秩序与混乱等不可能同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中。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尊重社会个体的主体性观念和价值选择,尊重人的个性与促进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

人的现代化是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针对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的扩展并未带来想象中的人类幸福的现实,人类对现代化也进行了深刻反思。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代表,关注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的人的异化现象,主张对整个社会结构进行重构,结束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代表的社会体系,代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共产主义社会体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以埃米尔·涂尔干、马克斯·韦伯、英格尔斯等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者也发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主张从社会群体的角度观察和解释个体现象,促进实现人的现代化。人无疑是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也对实现人的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判断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精神文化要求日益增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包括全面建设经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文明现代化等,并且成为一个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这表明现代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全面,意味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世界领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吕红娟

微信编辑:孙   洁

欢迎关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解疑释惑·切磋交流·探索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