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努力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丨党校学员“两带来”

邹广文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09-09


一个社会的真正进步需要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既要注重物质生活的丰富满足,也需关注精神生活的健康充实。步入新时代,中国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为全党工作的着力点。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会议特别指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诉求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诉求。马克思当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曾经憧憬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并且随着生产力大幅度增长,社会财富将充分涌流,社会就会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状态,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将得到充分实现,最终让人人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也明确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由此可见,在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因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要想真正实现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首先就要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积累出丰富的社会财富。但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价值诉求则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切实使人的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享受与劳动以及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得以真正解决,而这也是追求共同富裕目标的内涵所在。

显然,在马克思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中,内在包含着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两个层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是一种灵与肉的二重性存在,“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4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机的世界,人的社会生活是一个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它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能动自觉参与的不断进步的过程。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物质文化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物质世界满足了人的肉体生理需求,精神世界满足了人的主体精神需求。就物质生理规定性来看,人与其他事物并无根本性的不同,但是,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存在,这种能动性赋予人以目的性的意义指向,人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丰富自己的文化世界与精神世界,而谋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平衡,这正是社会作为有机体的内在要求。

 

二、能否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关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中国共产党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其鲜明特色是以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核心目的。尤其是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理念越来越清晰,即自觉摒弃以单一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见物不见人”发展模式,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一句话,中国式现代化所谋求的是社会的系统综合发展,是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而这一协调发展要求有两个基本点,其一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两手抓,其二是要致力于全社会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两极分化同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既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又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在邓小平看来,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



由此可见,能否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始终如一自觉的价值导向在中国革命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稳固的阶级基础,在中国建设与改革时期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坚实的执政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富有创建的回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做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这诚如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公报所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正是基于这一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于2020年成功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使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这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发展要求,强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从而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步。而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涵之一,这不仅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且表明我国已转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具体举措

 

从文化哲学的层面来看,一个民族的精神富有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指向。16世纪德国著名宗教思想家马丁·路德讲过一句著名的话:“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在于国库的殷实、城堡的坚固或是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公民的文明素养,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尚!”所以,从社会发展的有机体要求看,在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考量中,国民物质财富的积累与主体精神的充实必须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获得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大幅增长的同时,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如我们在发展中出现普遍重视技术经济而忽略人文精神的现象,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物质享受欲的泛滥,又进一步衍生出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如道德滑坡、诚信危机问题,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无一不反映出物质与精神的失衡问题。在此意义上,党中央提出要努力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张,既契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同时也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自我革命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实践智慧。

那么,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该如何致力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呢?

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认知是价值认同的基础,一个民族的伟大目标实践首先需要凝聚共同的理想,铸就共同的信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能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潮纷繁复杂、人们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的新特点,我们迫切需要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扩大社会共识,加强主流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以此达到强信心、聚民心的目的,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所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奋进。

其次,从个体角度看,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要把国民文化素质提升作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持之以恒地致力于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有句谚语讲,“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过有尊严的生活,这是对生命质量的彰显。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伴随着进入全面小康的步伐,我国恩格尔系数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角度看,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是对社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准指数,尤其是要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特别是要抓住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领域,持之以恒地在全体公民中实施道德培育,实现每个国民葆有强健的体魄、昂扬的斗志以及自信的心态,真正经历精神富裕的洗礼。

再次,从社会角度看,我们所从事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社会要不断提供丰富多彩有更高精神品位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把促进全体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着力点,以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文化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坚信,随着我国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中国人的精神富裕也将得到升华,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实现全社会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和谐局面。

(作者邹广文,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范丽君

欢迎关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微信公众号


欢迎订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