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瑞东:共促发展合力,经济蓄势待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

光大宏观团队 高瑞东宏观笔记 2023-04-28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作者:高瑞东 赵格格 刘文豪 刘星辰 杨康 顾皓阳 查惠俐


核心观点


事件: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核心观点: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为此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实现发展合力。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将在全局层面上取得更好的协调效应,让经济“休养生息,乘势而上”:

(一)经济目标“稳中求进”。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目标定于5%左右,处于市场预期的下沿水平,但体现了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和经济形势下,决策层对经济增长目标不冒进、对于逆周期政策空间不过度消耗,为未来留出政策冗余量的思路。5%左右的增速目标,也是稳定新增就业需求、并化解存量就业压力的底线要求。

(二)财政:发力提效,专项债可使用资金达5万亿,稳投资力度不减。一方面,在地方可用财力较为有限的背景下,赤字率上调至3%,中央财政扩张,保障财政的必要支出强度;另一方面,结合去年未使用的1.2万亿专项债资金,专项债实际可使用资金约为5万亿,保障重大项目支出资金和基建增速维持高位。

(三)货币:结构性工具挑大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但总量政策也不会急于退出,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也保证政策的持续性。

(四)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改善居民收入;以住房消费、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为抓手,预计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将持续发力,稳定地产行业景气度。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业政策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兼顾发展与安全;国企改革方面,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高核心竞争力;能耗方面,能耗强度下降,但不设置具体目标,留有适当弹性,重点在于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风险抬升、国内疫情反弹、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一、共促发展合力,经济蓄势待发

事件:
3月5日上午9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核心要点梳理: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我们认为,宏观政策将在全局层面上取得更好的协调效应,让经济“休养生息,乘势而上”:
(一)经济目标“稳中求进”。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定于5%左右,处于市场预期的下沿水平,但体现了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和经济形势下,决策层对经济增长目标不冒进、对于逆周期政策空间不过度消耗,为未来留出政策冗余量的思路。5%左右的增速目标,也是“稳就业”,尤其是化解存量就业压力的底线要求。
(二)财政:发力提效,专项债可使用资金达5万亿,稳投资力度不减。一方面,在地方可用财力较为有限的背景下,赤字率上调至3%,中央财政扩张,来保障财政的必要支出强度;另一方面,结合去年未使用的1.2万亿专项债资金,专项债实际可使用资金约为5万亿,保障重大项目支出资金和基建增速维持高位。
(三)货币:结构性工具挑大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但总量政策也不会急于退出,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也保证政策的持续性。
(四)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改善居民收入;以住房消费、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为抓手,预计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将持续发力,稳定地产行业景气度。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产业政策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兼顾发展与安全;国企改革方面,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高核心竞争力;能耗方面,能耗强度下降,但不设置具体目标,留有适当弹性,重点在于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二、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经济增速目标“5%左右”,基本处于市场预期的下沿水平。这一目标延续了过去几年来经济增速目标“区间化”的提法,体现了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和经济形势下,决策层对经济增长不冒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思路。2014年4月1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所谓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是正常的,都处于合理区间。”

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也是“稳就业”,尤其是化解存量就业压力的底线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颇为严峻,2023年面临更大挑战。据教育部,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加上2022年尚未落实去向的毕业生,同时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达到1400万。因此,今年对于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疫情以来的三年,在党中央着力稳就业的举措下,经济增速虽然承压,但每年就业任务均超额完成,每一个点GDP增长平均拉动新增城镇就业271万人,高于疫情前204万的均值水平(2016年至2019年)。假设2023年经济吸纳就业能力与疫后三年持平,则5%的GDP增速基本可以实现1357万人的就业目标,在满足今年就业要求的同时,基本化解2022年未落实就业压力。


为了满足经济增速目标,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提出,要“加强政策协调配合”。这一提法,延续了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所提“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以及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我们理解,今年的宏观政策将在全局层面上取得更好的协调效应,让经济“休养生息,乘势而上”。

2.1 积极的财政加力提效,赤字率上调至3.0%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基本一致。财政的加力提效,意味着2023年财政总基调持续积极:一是,2023年赤字率上调至3.0%,以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二是,地方政府专项债继续保持高位,2023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3.8万亿,比2022年计划的3.65万亿提升1500亿,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赤字率方面,2023年赤字拟按照3.0%安排,比2022年的2.8%上调0.2个百分点,与我们此前年度策略中的预测基本一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总体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在2023年经济面临较大增长压力、地方可用财力较为有限的背景下,适当上调赤字率可以保障财政的必要支出强度,为巩固经济恢复提供政策发力空间。

具体在中央和地方层面,我们预计在当前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或成为加杠杆的主力。

二是,完善税费优惠,对现行措施进行延续和优化,更注重精准性。2022年的减税降费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1万亿,留抵退税达2.46万亿,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在落实落细现有政策上,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我们预计2023年减税降费空间或有所缩窄,但更加注重政策的精准性与有效性,或配合消费出台相关减税举措,例如延续新能源车车辆购置税的减免、降低部分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等。




2.2 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结构性工具挑大梁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表述,相较于2022年“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更有力支持”的表述,货币政策加码发力的紧迫性明显降低。政策思路上,“精准”蕴含着货币政策将更加依赖通过结构工具,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定向支持;“有力”则意味着现有政策力度不会急于退出,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也保证政策的持续性。


2022年四季度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新冠感染者在2022年12月至今年1月逐步“达峰”和“过峰”,新冠疫情对生产、经营和消费等环节的扰动逐步淡化。同时,央行等部委针对房地产链条也推出了信贷政策引导、“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等多项政策措施,进一步稳住房地产链融资,国内经济修复的基础进一步增强,1月融资“开门红”紧贴预期上沿。

经济修复的基础虽然有所增强,但结构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房地产链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在经济修复基础边际改善,但经济结构仍冷热不均的背景下,总量型政策工具加码发力的紧迫性已经有所降低,但对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仍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精准支持。因而,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在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一则,OMO、MLF和LPR等利率进一步下行的概率明显减小。疫情“过峰”后,生产和消费迅速升温,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超出市场预期,表明经济正处于复苏趋势之中,进一步调降政策利率的必要性明显降低。因而,政府工作报告并未提及继续降低实际利率的相关表述,同时,在3月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易纲行长也表示实际利率的水平也是比较合适的,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的成果。

二则,基于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需求,存款准备金率仍有再次调降的可能性,时间窗口可能会在二季度初。在稳增长的核心政策诉求下,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难以退坡。考虑到在2022年财政发力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往年财政结余资金和国有企业结存利润,财政面临的收支矛盾和资金紧缺情况可能会更为严重,宽财政的增量资金可能会明显依赖于杠杆扩张。因而,政府工作报告建议将今年赤字率上调至3.0%,专项债券新增额度上调至3.8万亿元。

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需要为财政融资创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等释放中长期资金的政策可能难以缺席。在3月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易纲行长也表示“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从流动性缺口来看,在“两会”确定赤字率和专项债券新增额度后,4月开始政府债券融资规模有望再度冲高,叠加4月是传统缴税大月,也将对流动性形势产生明显扰动。因而,4月是存款准备金率再度调降的重要窗口期。

三则,结构性政策工具仍将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发力点,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22年,人民银行通过新设立或者增加额度的方式,投放再贷款额度超过6400亿元,对科技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设备更新改造等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以及普惠养老、小微企业和房地产等薄弱环节进行了重点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 “稳健货币政策要降准有力”,因而,货币政策有望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新设立或者增加相关再贷款额度,继续对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定向支持。在3月3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易纲行长也表示,“下一步的思路是…还要适度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继续对普惠小微、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保持有力的支持力度”。

四则,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6月以来,国常会先后调增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亿元,并新增设立超过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9月至11月,抵押补充贷款(PSL)净新增6300亿元,主要用于基建配套资金和“保交楼”。政策行负债端在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补充后,具有较强的信贷投放意愿,在推动基建项目落地的同时,也增加了基建配套中长期贷款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长期信贷的支持。

在此基础上,1月10日信贷座谈会提出“及时跟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配套融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确认“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撬动有效投资”,而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运用也是“货币政策要降准有力”的有效实现途径。


三、着力扩需求:提消费、稳投资、稳地产

3.1 基建:实际可使用资金达5万亿,稳投资力度不减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新增专项债资金约为3.8万亿,略高于2022年初安排的3.65万亿,但低于2022年全年实际新增的4.15万亿,在保持财政支出强度的同时保障财政可持续性。2020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快速积累,债务付息压力不断加大。2022年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过4万亿元,包括预算安排的36500亿元和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的5029亿元。2018-2022年,累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达到14.7万亿元。在财政强调可持续、切实防范财政风险背景下,新增专项债额度总体保持平稳。

事实上,截至2022年末,地方仍有约1.2万亿的已发行未使用专项债可结转至2023年使用,在新增3.8万亿基础上,叠加1.2万亿的部分,全年可使用专项债达到5万亿。

在具体使用范围上,投向范围与可用做资本金范围均有所扩容,重点支持新能源与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

此外,预计准财政工具继续发挥作用,成为重大项目资本金的有效补充。两会报告提到,“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社会投资”。2022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落地约7400亿元,支持项目2700多个,随着金融工具支持项目陆续进入建设期,2023年将形成大量实物工作量,进而助推经济整体好转。

我们预计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或达7%以上,高于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的5%。



3.2 消费:优先位置,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恢复和扩大消费,作为扩内需的优先项,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报告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促消费又成为扩内需的首选。

恢复和扩大消费,不仅是短期内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也是中长期内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疫情以来,国内消费市场总体疲弱,阻碍了经济循环发展。在今年外需面临下行风险、地产投资尚未企稳的背景下,如何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方向。疫情之前(2015年至2019年),最终消费平均拉动经济增速4.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速的平均贡献率达62.7%;疫情三年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回落至30.5%,平均仅拉动GDP增速2.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相较疫情前存在显著的产出缺口。

另一方面,疫情后居民消费走弱,叠加资产配置结构深度调整,导致居民存款大幅增加。相较于2019年,2020年-2022年,我国住户部门累计增加10万亿超额存款。经我们粗略估算,因消费倾向下降贡献的超额储蓄为4.6万亿,因购房、理财等投资性支出减少贡献的超额储蓄约为6万亿左右。此时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内需,叠加前期防疫政策优化,有助于扭转近年来居民消费倾向下滑趋势。

从促消费措施来看:

一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延续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当前随着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场景约束打开,服务领域迎来脉冲式修复。但是,从海外经验看,消费恢复并非一蹴而就,未来决定消费持续复苏的关键仍然在于居民收入预期能否改善,这对于提振消费意愿、修复居民风险偏好至关重要。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5.0%,仅修复至2019年增速的56%。在疫后经济复苏推动居民收入修复之外,预计稳就业、优化收入分配等政策仍将继续推进。

二是,稳定大宗消费,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是抓手。去年两会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有效促进汽车消费需求释放。今年两会继续将大宗消费作为扩消费的重点抓手,在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领域,有望出台相关鼓励政策,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三是,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当前随着消费场景约束打开,居民出行强度快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服务消费具有较大的修复空间,叠加相关促消费政策推出,餐饮、住宿、娱乐、养老等服务消费均有望得到较大提振。



3.3 房地产:供需两端齐发力,防范化解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五年地产调控工作经验时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展望2023年工作,报告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风险隐患较多,一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发展仍有不少体制机制障碍”。

对此,报告进一步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提出对策,供给端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并将其作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保持一致。需求端,报告提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接下来,预计房地产供需两端政策将持续发力,稳定地产行业景气度。

第一,供给端,继续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但是在“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同时,拉紧了“防止无序扩张”的弦。2022年三季度以来,随地产景气度持续低迷,监管层扶持地产思路从“保项目”过渡到“保优质主体”,并且从“三支箭”、“金融16条”、“银行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保交楼专项借款”等方面持续发力。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在“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的同时要“防止无序扩张”,这也进一步体现出当前房地产的调控总体思路,依然要以“稳”为主。

第二,需求端稳定政策持续推进,从“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两个方面,来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岁末年初以来,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持续恢复,一二线高能级城市成交量有所企稳,但三四线城市仍然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2月以来,多地继续出台一揽子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包括扬州取消新房限购、惠州缩短限售、义乌鼓励使用“房票”等。





四、 持续深化改革,形成发展合力

4.1 产业:自主可控、数字化转型、前沿技术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发展思路方面,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下一阶段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具体来看,瞄准“卡脖子”领域和产业链薄弱环节,高效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首要任务。在实现方式上,要充分发挥我国在新型举国体制和超大市场规模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强化政府战略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等深度融合。
重点领域方面,一是,围绕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这一目标,以数字经济为核心抓手,“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重点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二是,推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着力培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能源安全领域,要继续做好保供稳产工作;粮食安全领域,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提升种业、农机等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

4.2 能耗:能耗强度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今年政府报告提出的能耗相关表述,不涉及具体数字目标,基本符合2022年政府报告中提到的,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年份,适当放松要求,经济下行压力较小的年份,适当提高要求。此外,报告提及“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也意味着双碳目标的短期考核更多向“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倾斜。
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压力较大,能耗强度下降幅度明显缩窄,2021年相比2020年能耗强度下降2.7%,2022年相比2021年下降0.1%。虽然能耗强度下降幅度变缓,但能源结构的优化在持续加快。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过去五年,我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由6.5亿千瓦增至12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消费占比由20.8%上升到25%以上。未来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显持续提升。


4.3 国企改革:分类改革,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用真招实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指出国企改革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2022年国企三年改革进入收官之年,据国务院国资委,截至2022年9月初,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已超过98%。
进入“十四五”,国有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面临新使命新任务,国企改革也将迈入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功,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也即发挥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优势,承担起新型举国创新的新任务,在关键技术创新领域、关键供应链产业链、关键资源能源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保障兜底作用,释放带头引领效应。考虑到我国经济依然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国内实体经济信心和预期容易受到各种超预期外部因素的冲击,国有企业更要担负起稳定经济整体大局的“压舱石”效用。
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国企改革也将开启新征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正如11月21日证监会易会满主席强调,一方面,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市场体制机制、行业产业结构、主体持续发展能力所体现的鲜明中国元素、发展阶段特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五、风险提示

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全球疫情反复。



End

相关阅读

高瑞东: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


高瑞东: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


高瑞东:统筹防疫与经济,力争最好结果——2022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体会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赵格格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5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刘文豪

复旦大学理学硕士,聚焦海内外流动性以及大类资产配置。在校期间曾三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数学类竞赛国际、国家级奖项,毕业后前后任职于公募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投资、研究部门,曾覆盖宏观经济、利率策略以及大类资产配置等研究领域。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杨  康
CPA,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本科,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聚焦中观行业以及生产法GDP分析。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数据分析能力强,财务功底扎实,CPA六门考试一次通过,中国高校SAS数据分析大赛全国一等奖。顾皓阳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硕,辅修经济学,注册会计师,具备多年新能源领域科研经验,曾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聚焦中观行业和产业政策,致力于结合宏观视野与产业认知,把握经济规律,挖掘产业机会。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