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孙莉:做儿童项目绕不过去的20个问题

ARTDBG 打边鼓 2022-12-04

受访:孙莉
采访:劳秀汶 池艺涵
编辑:劳秀汶


从2014年至今,A4美术馆的iSTART儿童艺术节,已经持续举办到第八届。

如果说,仅仅只在三四年前,我们还可能讶异于一个当代美术馆居然能够集全馆之力,专门花几个月的时间来做儿童项目,而到今天,这种讶异就完全消融在各种儿童友好的话语运动当中了。学校之外,做儿童工作越发成为一种不可挡的趋势。


很多城市、社区乃至公共机构在尝试理解与面对孩子时,往往很强调“蹲下来”这个动作。但这似乎在A4美术馆的长线儿童工作当中,“蹲”并不比“碰”、“做”和“接纳”,来得更直接有效。


做了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之后,在诸多儿童友好的话语之外,他们会如何重新定义儿童?怎么构建起自身儿童工作的线索?形成了哪些做儿童项目的经验跟方法?又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去,甚至把儿童艺术节越做越大?


为此,我们跟A4美术馆的馆长孙莉展开了一次对话。面对过往艺术系统的不理解与好奇,孙莉坦言,其实做儿童工作没什么捷径,关键是明确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除了时间的沉淀,要做好一个儿童项目,大概就只有投入、持续和真诚。


接下来打边鼓将和A4美术馆联合策划系列儿童专题,呈现与探讨美术馆内外的儿童工作实践。以下是该专题的第一篇,文章发布前经受访人审校。






孙莉

A4美术馆馆长,麓客文化及公益事业集群副秘书长,成都市天府新区英才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成都市天府新区英才发展促进会文创会展专委会主任,英国威尔士大学国际商务管理硕士,目前工作生活在成都。





竹音派对,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展览现场,2021


1. 做儿童工作多年,最被打动的地方是什么?

在A4美术馆做了这么多年儿童项目,对我而言,最打动我的,是看到孩子们的成长。

比如“嘎嘎国”这个项目,我想很多人都在聊,也有过很多报道。最开始成立“嘎嘎国”的三个小女孩,她们都已经进入到初中,甚至有的快上高中了,成长非常快。并且她们这次回来,又去辅导新加入的成员,更深入到对一件事情的整体理解与把控。原来“嘎嘎国”不过就是小朋友们之间的一个小秘密、一个小游戏,可是到今天,它居然能够形成这么大、这么完整的文明史记载。这时候,我们发现,整个iSTART儿童艺术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传承和演进。


2. 不会画画的孩子,能来美术馆做艺术吗?

今天在很多美术馆机构里,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丰富的创作,为什么大人们都可以做,而对于小朋友,我们就认为只有会画画、会做手工、会做雕塑的,才能够进行艺术创作呢?

参与“没完没了”游戏编辑部的孩子们,在一开始,有些人可能不太擅长绘画,也有的人以为不会做手工,担心自己做不了什么。可是当他们真的加入到集体的项目时,慢慢地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有人是做编辑的,有人是做推广的,有人是做组织的,还有人做了音乐。它并非是我们常常以为的那样,只有所谓的一技之长,孩子才能够成为艺术创作者。


“没完没了”游戏编辑部,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2021


3. 美术馆能为“附近”的儿童带来什么?

A4美术馆一直跟周边的社区关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对于住在附近的孩子来讲,他们可能就是在周末和父母散步、和家人游玩的过程当中,非常轻松地拐个弯,就到美术馆了。

不是只有进入到一个特别的殿堂里,我们才能让艺术发生。在这点上,我想这些在美术馆里长大、以美术馆为邻的孩子们,参与艺术的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可能变得非常普通和日常。当然我们没有办法去做一个特别笃定的结论,究竟艺术会给这些孩子带来多深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也不见得在今天就立即生效。

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他小时候所接触到的所有信息,他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参与的,也许在久远的某一天,才会对他的生活产生一种变化。我们并不期待每一颗种子浇了水,它就能发芽。


4. 在儿童成长中,美术馆扮演怎样的角色?

某种程度上,我认为美术馆是孩子们自己找寻到的一个“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学习不分科,也没有固定的边界,所有知识都是杂揉在一起的,而核心是在于它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

今年我们艺术节上有一个“Oliver's Twist人生密室”的展览项目,这是由一群孩子发起的,他们通过对狄更斯小说的研究、对19世纪英伦生活的调研,把《雾都孤儿》这部小说改编成了一台剧目。为了表演舞台剧,他们甚至邀请到建筑师成为支持者,搭建了舞台布景。我们最终看到的展览呈现,很难界定它到底是什么,具体运用了哪种艺术创作方式。它是戏剧吗?它的确是一场表演,而且所有的剧目都由他们用英文演绎。它是美术吗?确实它也涉及很多美工和舞美的内容,还包括建筑装饰。


Oliver's Twist人生密室项目空间模型搭建,第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2022


5. 儿童项目的背后,要提出哪些问题?

艺术创作也好,教育也好,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通过自身的工作,在各种各样的内容学习与创作当中,能够帮助每个孩子逐渐发现真正的自己、最终成为他自己。

虽然iSTART每年的主题、展览形式都有很多变化,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切入点,但不论是我们在讲童年、讲学校、讲游戏,其实背后直指的,都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一些很根本性的问题。比如交流,比如真诚地面对自己,比如学习判别自身的价值标准,进而不断地重塑自己。


6. 儿童项目等同公教活动吗?

在美术馆里,我们一般都会认为展览是最重要的部分,展览呈现好了,基本上它就是90分,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再有丰富的公教活动,那可能就接近完美。在这里面,儿童项目其实是被挤压到附属性的位置。并且很多机构做公教活动的时候,往往还要让儿童“理性”,不要让他们变成主体优势、跟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冲突”,那么到最后,孩子就只能成为美术馆一个参与互动的角色,而展览的艺术作品也只能成为孩子眼中的素材。

在这种工作方法之下来看,美术馆里深度的儿童研究,我认为在目前国内是欠缺的。所以iSTART一直想在这个领域内去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我们是希望通过美术馆这样一个公共的平台,真正对今天的社会生活和城市文明的发展,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而且这种推动是从孩子开始。

我们在关注孩子的时候,也不仅仅只是连接孩子本身,还有他们的父母,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背后所连接到的很多社会关系。


7. 理解儿童意味着要蹲下来?

我们经常会说,儿童视角就是平视,大人蹲下来,和孩子进行一个平等的对话。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就我们一直以来的工作而言,其实还挺难的。就算是大人愿意蹲下来跟孩子交流,很可能你原来的语调、语速都会发生变化,一下子变成你所理解的孩子形象。但这真的是孩子们的真实状态吗?他可能只是声音比较稚嫩,但今天的小朋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幼稚。

所以我认为,首先真的是要打破我们对孩子的固有认知,其次是要接受跟孩子共事时的不确定性。因为在我们的工作当中,难免受到职业训练的影响,比如在所谓的职场里,我们得有一定的工作态度、要有一些工作流程,还可能是有KPI的。如果做儿童工作,我们只用这样一套管理方式来对待小朋友,你就会发现,你什么都做不了,因为孩子不接受KPI,他只会认为你的流程是有问题的,他也不理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时候,按照这种方式来完成这件事情。很多时候,孩子自己对一件事情的认知是会非常直接的。


8. 孩子不受控,儿童展怎么做?

既然儿童工作这么繁琐,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为什么在iSTART,大家还能看到一个觉得挺好看的儿童展?它到底是怎么呈现出来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得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和不完整性,然后在这个点上,再去推动工作。一般艺术家的创作,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和方法,会让你信任他,可是好像我们就没有那么信任孩子,总觉得这怎么行呢?但恰好是在你觉得在不行的基础之上,孩子最终会告诉你答案。

跟孩子工作的过程里,我们有时候会遇上某些关键节点。比如有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手工,他最终想把它做成动画,但他其实不会这个技术。在他有困难了、有困惑了的时候,他自己就会来主动找你,主动提出诉求,而不是你去告诉他,这一步该怎么做。当他主动想去学一件事情的时候,再有专业的人进入,和他一起工作,这个时候,效果才是最好的。



第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展览现场,2022


9. 展览是儿童工作的核心吗?

在美术馆做儿童项目,其实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工作。在A4美术馆,我们会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做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也做儿童网络的资源整合。在这基础上,我们还会对每一年iSTART的展览案例以及艺术创作进行大量研究,并形成一些专业的课程。这些课程不仅仅面向孩子,还有针对老师,这些都是A4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影响到的孩子,其实还是非常有限。每一年全国范围内能参与到iSTART展览的孩子们,顶多也就3000多人,但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工作量了,我们的团队也不见得有那么大的能量,再去辐射更多的人。

可是,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工作坊、课程,把好的工作方法传递给更多从事教育的老师、机构,跟他们进行交流与合作,那么在大家共同搭建的网络和平台之上,我们就有可能关注到更多不同区域、不同视野范围之内的孩子。比如之前我们会更关注城市里的孩子,而今年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在我们的展览上,开始有留守儿童、乡村儿童和特殊儿童的参与。

我们在展厅里看到这些孩子的创作,可能还是带有一定的展示性效果,但我们真正希望的,是艺术创作本质上能真实地发生在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这一次展出的机会。特别是对很多乡村的孩子来说,教育资源相对没有那么充沛,当好的工作方法带入到他们的教学当中时,这些孩子就很可能受益。我们做儿童项目的价值反而在于此,不只是展览本身。


10. 儿童展可以生成怎样的公共价值?

最开始做儿童项目,我们调研过成都很多儿童艺术教育机构,那时候发现,市面上能看到的机构基本以技能性培训为主,比如教孩子怎么画素描、怎么画静物、如何构图、或者如何应用色彩。而到了现在,我们再回看,这些合作伙伴的变化就非常大,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更愿意接纳多元、丰富的理念和方法,去开拓孩子们的创作思维,而不仅仅只是技巧性的学习。

这种变化是怎么来的?特别是对于成都,在美术馆体系的支持之下,我觉得iSTART已经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很多机构最开始跟我们合作,还是想把一些孩子们画得比较好的作品拿给我们展示。但在我们多年的交流之下,通过项目制的工作方法,带着孩子在一个我们共同讨论的主题之下,把一个创作从最开始的想法到最后完成、落地,这最终影响到的,就不仅是孩子,也影响了很多艺术教育机构,还包括家长、甚至是学校的老师。

对于A4来说,一个美术馆能够给城市、特别是给某一个行业带来些许改变,这一点我个人觉得是蛮欣慰的,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公共机构所真正要承担起的社会职能。


T+乡村教师美育素养发展计划,第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展览现场,2022



11. 孩子不缺游乐场,为什么非得来美术馆?

今天孩子获取资讯和机会的方式太丰富了,如果孩子去美术馆,只是为了好看的视觉体验,只是为了玩一玩,为什么不去游乐场?所以iSTART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不仅仅让小朋友来看,更希望他们通过展览能够进入一种情景,获得启发。对于美术馆来说,怎么做有价值的内容,我觉得这个部分反而是需要我们大力去创造和推动的。

这么多年下来,在儿童工作当中,我们除了有固定的团队专门做儿童研究之外,我们还建立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合作,这种合作伙伴很多是长期的,比如像我们和“游戏的人”档案馆、和成都很多学校以及创新型教育平台的合作。因为大家长期联动,而且还不断拓展不同网络的人加入进来,这个结构就会更庞大。

网络越变越大的同时,并不见得所有的内容都会在iSTART这个展览的平台里呈现,它其实有很多东西是不断在沉淀、不断外延出去的。而这些外延的部分,也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而且它也会成为一个养料,不断滋养iSTART。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iSTART,它浮在地表上,可能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堡,但在它之下,却是有相当扎实的地基,有很多的营养物质在支持着它。


“嘎嘎国”项目,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2021


12. 儿童艺术节好做吗?

我想大家之所以对iSTART的认知度很高,第一是它有很强的持续性,第二是研究的深度。

现在我们确实能看到越来越多机构,开始介入到儿童艺术项目,也希望能有更深度的挖掘,但做起来就比较困难,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累积和投入度的问题。因为儿童项目不仅仅是我们投一笔钱就可以完成的,它真的是需要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而这些基础性工作,也不是一次性投入就能实现。

其次,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关于观念和态度的问题。对于很多机构来说,可能更多是把儿童艺术项目变成了一个公教活动,相对来说,它就会有比较强的附属性,比如只是为了配合一个小朋友怎么看展、理解展览,才开设一些儿童工作坊。那么在这种方式上,我们就很难持续对儿童本身的研究,也很难对他们的所思、所想及其创作进行深度讨论,更别说如何给他们赋能了。


13. 儿童艺术节可以被复制吗?

之前有过很多外地的、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机构或者是朋友找到我们,就说非常希望iSTART能够去做巡展。不过我认为它最大的困难点,是在于投入度上面,也就是人力的投入度和研究深度,反而不是说空间、场地、资金的问题。

说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你要去校对几千个孩子的名单,还得具体到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今年几岁、他是哪里的,他创作的作品内容是什么。光是这样的一个工作,就会花费特别大的精力,但这是我们最基础的工作。

对于iSTART来说,我们工作里很重要的地方,就真的是参与、陪伴和共同创作,这些部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是要专业的人去做这件事,还不是说我随便找几个人就可以做好的,所以这是难点。并且如果没有在地性的合作参与和推动,只是把我们的展览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它确实可以很好看,但我认为它就失去了在地的意义。


第五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开幕合影,2019



14. 做好儿童工作,有什么秘诀?

对于有些机构,如果是想要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态度、有更多参与度的项目,我觉得首先是真诚,不论是对创作者,对孩子,对成人,还是对观众,都要很真诚。我们到底是关注形式、关注结果,还是关注在这个过程当中彼此都能获得成长?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很明确你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

还有一个,我们不见得一下子做非常多项目,也不见得一次就要把规模做大、做得有多丰富。而是可以在小项目的基础上,慢慢地把团队、把工作方法,把平台都搭建起来,它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的吸附性,你自己的控制力、对现场的把控度以及项目的推动力都会有所提升。

对于A4来说也一样,最开始我们做的是儿童艺术展,以展览为主,加上工作坊,到后来才发展成iSTART儿童艺术节。接着慢慢往外围延伸,我们开始有学校里的平行展、家庭美术馆的项目、以及论坛。而举办论坛也是有个过程的,先是国际论坛、在地论坛、再有“口斤言”青少年论坛,当然现在开始跟各种各样的不同机构进行合作和对话。我们目前做的工坊课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累积下来。

其实这都是时间的力量,不要着急,你想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不可能拔苗助长,让他一夜之间就长大成人。做好的儿童项目,我觉得可以用对待孩子的态度来去对待它。


15. 美术馆能为儿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美术馆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经常会有社区、一些合作伙伴找到我们,说有个想法,想要做一些艺术创作的转化,希望能给他们一些赋能,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限责任,我们会非常清楚地说明,我们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可以去拓展的边界有哪些,同时也明确哪些事情我们是不做的

以iSTART为例,我们没有办法去做到,每一个孩子的创作都是由我们自己推动完成。比如今年我们有20个展览项目,在这当中,有10个项目由我们主导,另外10个项目是和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当然我们跟合作伙伴的沟通非常重要,面对不同的机构,合作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都会对每个项目做分析和评估,不会用同样的一种方法来工作。另外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完成所有的事情。


16. 儿童工作要怎么避免套路?

我们从来都没有想过iSTART会成为一个比赛,虽然我们设置有iSTART之星、小策展人奖以及小艺术家特别奖,但这主要是起鼓励作用,我们没有说过谁是第一好,谁是第二好,因为我们是没有办法用同一个标准去评判孩子的。

为什么每一年我们都会有这么多的取舍?其实我们是希望,当美术馆把展览的平台呈现出来的时候,大家能够看到我们现在在推动哪些人,去传播些什么,我们的美学以及价值评判在哪里,而不是通过评奖告诉大家这个就是好的。

2015年的时候,我印象很深刻,有个小朋友画了两棵树,其中树干用的是中空的线条,画得其实非常棒,但是他父母就给他讲,上了美术班那么久,大树怎么是这样子的,树干上应该有皮,树皮应该有纹理。小朋友就很想按照他自己想法画,但是父母又提出很多建议,所以最后他没办法,他画了另外一幅,就按照父母的想法画出来。后来我们听了这个故事,把两幅画都展示出来了,告诉大家哪幅是孩子自己想画的,哪幅是父母让他画的。所以如何通过一个展览,推动大家对艺术的理解,这是美术馆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不仅仅只是展现成果。


17. 会不会觉得做儿童艺术不够学术?

好像我们谈论医学的时候,不会说只有研究成人的医学,那才是一个很高深的专业,而研究儿童医学就不专业,因为我们并不是以人群来分的。可是为什么在艺术创作当中,很容易被人觉得你是做儿童的,你就不够学术?

我觉得首先可能因为一些刻板印象,认为孩子本身在我们整个社会群体当中,他们发挥不了太多的重要作用,认为孩子做不了什么事儿,总觉得他们太弱小了,知识面有限,没有更多社会经验,力量很小。但在这种刻板印象之外,并不是说我们不关注孩子,其实在今天中国的这种现实当中,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关注度都是非常高的。

对于美术馆,特别是对A4来说,我们既然是希望通过艺术来激活更多的创造力,连接人与人,在这个过程当中,难道孩子不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吗?

如果是我们真以一个平等的视角来看他们,你会发现,其实孩子的创造性,反而是给了成人非常大的触动,给了我们很多在今天可能已经忘掉的,或者是因为被社会规训过而不再去思考的一些问题、不再去使用的一些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这些方法、这些思考、这些态度,恰恰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


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展览现场,2021



18. 持续做了八届儿童艺术节,底气是什么?


面对做儿童艺术不够专业、不够学术的“质疑”,我会觉得我们更自信了。当你只是做得很表层的时候,大家当然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活动、一个公共教育项目而已。可是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做了这么多年的累积,做了社会性的调动,其中就包括艺术创作的丰富度、多元性,以及孩子们在创造力上带给成人的震撼。我相信这些东西本身,就属于当代艺术创作当中非常重要的元素。那么在我们的儿童艺术项目里,这些元素都已经被充分地呈现和挖掘,为什么还会认为不专业,只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子吗?

如果只是因为孩子就不学术,这件事情本身是不成立的,它的核心还是回到,你是否做到了一个专业性、研究性的展览,是否具备了专业性的工作要素,有没有真正在练内功?在这一点上,随着工作的推进,我们自己会越来越有自信,而且也得到了非常多的社会认同和反馈。这种认同很有趣,可能最开始,它是从大众的反馈、更多社会面的反馈回来的,然后才得到了更多业内同行的认可。


19. 儿童如何影响一个美术馆的定位?

艺术系统在今天,它不可能是孤立在社会体系之外而存在,并且从产业链来讲,艺术系统其实是一个挺小的行业。所以我们要跳出来看,美术馆机构到底是为了谁去工作?对A4来说,我们的目标显然不只是为了艺术系统而工作,不只是为了展示艺术家的创作,然后让专业的人士、或者学艺术的人去看,我们是希望展览、所有的活动,都能够跟更多的公众进行连接。

公众的反馈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而且这种反馈并不是昙花一现的,不是说做一个网红展,看起来很漂亮,有很好的拍照打卡的地方,吸引大家过来之后,然后就跟大家没关系了。同时我们不是不在意专业系统的评价,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在于,我们有没有通过艺术,去推动它与这个时代公民的对话,艺术创作是不是真正对我们当下的文明进行阐释。

一直到现在,我会认为我们在做iSTART项目当中,已经得到了一些印证,看到并找到这条路径了,也会坚持往这条大路走。那种印证确确实实就是,当你真正关注内容、关注创作、关注观众的时候,儿童的创造是会得到专业认同的,而且今天当代艺术的边界也在不断被打破。


《嘎嘎国民解剖图》,陈亦丹(13岁),2017 ,由ZM艺术教育供图


20. 艺术可以给孩子放一条怎样的长线?

到今年,iSTART儿童艺术节已经举办到第八届。这种持续性的艺术项目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就不再仅仅是他们今天画了一幅画,参加了一个展览,而是我相信,这对他们的人生都会是有帮助的,因为在这些过程里,他们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知。我认为这正是艺术作用于人的地方,不要只是紧盯眼前的、当下的影响。

我始终觉得,这些成立了“嘎嘎国”、做《雾都孤儿》研究的孩子们,当他们在未来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内容制作时,他们都会是有自信的,而不是一味担心事情太复杂,就觉得自己可能不行。有了这些经验,这或许对他们自己的人生来说,可以找到多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径。至于这些孩子会不会在艺术行业里发光发热,没那么重要。


*文中用图,如无特别说明,皆由A4美术馆惠允。


相关文章


艺术家的建议|杨国辛:要培养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庞伟:中国的公园太精致,孩子们没地方撒野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