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的想象:和孩子们一起创建一个国家

ARTDBG 打边鼓 2023-03-25

三个孩子花了三年,在带锁的小本里编创出“Gaga国”



受访:毛姝
采访:刘峤
编辑:劳秀汶


“Gaga国”,是一个由三位孩子从9岁开始、花了三年时间偷偷发明的国家。因为一次信任,也因为一次展览契机,她们和“Gaga国”的故事开始被更多人熟知。


那些广泛流传的“Gaga国”故事,大家也许并不陌生。比如为了规避可能违法的现实问题,“Gaga国”自成一套成人看不懂的语言体系,并制定新的宪法;比如“Gaga国”的最高等级居民是叫花子,最低却是总统;比如,在这个国家里的“霍噶尔学校”,学生都需要经过一次“跳楼”才能完成毕业……


孩子们敏锐而犀利的日常观察,似乎总能以一种非常戏谑、又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来呈现。然而,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孩子心底里那个独属于自己的“Gaga国”,都能被看见、被重视、被好好聆听。


自2017年,“Gaga国”第一次出现在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起,距今过去已经整整5年。从一开始对“Gaga国”建制过程的探讨,到今年,纵向推进,以民族史的角度,来给孩子的想象与体察现实之间搭建可能的链接。比起惊诧于儿童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或许更需要认真讨论的是,想象力要着落于何处?跟孩子一起工作,什么才是好的方法?


为此,我们跟“Gaga国”儿童项目的发起者毛姝,进行了一次谈话,通过十个问题的方式,来聊聊跟孩子一同实现“Gaga国”的起始与过程。以下为打边鼓与A4美术馆联合策划系列儿童专题的第八篇。文章发布前经受访人审校。





 

毛姝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儿童艺术展策展人,Katta儿童影像艺术节艺术总监、ZM艺术教育主理人。专注于研究如何在绘画及综合材料中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项目式教学激发儿童创作力,指导的多个儿童艺术作品及项目方案“嘎嘎国漫游指南”、“新的一天”、“学校怪谈”等被美术馆收藏。 出版原创绘本《小水滴》、《小灰团》和《小火苗》。




“Gaga国”的居民等级


1、“Gaga国”儿童项目怎么开始?

我之前一个学生小精豆——苏天奕,2017年寒假过后的第一节课,她很神秘地把一个上了锁的小本子,塞给我说:“毛老师,你只能一个人看。”那是一个粉紫色的小本,我按照她给的密码,输入、打开,一页一页地翻看。

这一看不得了,里边居然编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国家叫“Gaga国”,我边看边惊叹,太有趣了!其中包括有居民构成、地图,也有习俗、节日,画到学校部分,还出现各种试卷考题,比如苏熊熊卷、赵可可卷、刘兔兔卷......到了第二周上课,我把本子归还,并且画了一个自己变成鸭子的造型,问她说:“我很想加入你们国家,你们愿意吗?”她和其他两位小伙伴都觉得好开心,好像终于感觉有地球人愿意接受她们了。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信任,因为我是她们的第一位读者。

“Gaga国”是怎么来的呢?它其实是源于三位女生在学校里开的玩笑。据说她们那时候才三年级,某次上楼梯,其中一个小朋友做了鸭子走路的姿势,另外两个小朋友就配合发出嘎嘎嘎的声音。她们觉得这很有意思,一个关于“Gaga国”的构想,偷偷地开始做起来,并且一做就是两三年。

为什么后来会有那么多孩子加入到“Gaga国”,主要因为A4美术馆的展览契机。那一年,第三届iSTART儿童艺术节的主题是“另一个世界”,刚好跟“Gaga国”非常吻合,在征得她们三个人同意之后,我们才决定把这个国家呈现给更多人。


2、如何从3个孩子变为150个孩子的共创?

“Gaga国”是一个设置庞大的国家,对于第一次展览呈现,我们不可能一下子铺开。讨论过后,她们对学校这个部分最感兴趣,最想让大家了解。于是,我们选择了三位女生所在的班级,先做一个小尝试,以“Gaga国”里一所湖上学校即“霍嘎尔学校”为讨论起点。

当时我们就用了一整节课来探讨,“霍嘎尔学校”是什么样?有什么样的老师和学生?会有哪些设施?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兴趣的是,“跳楼台”这个主意是怎么来的?它真就是在我们讨论里偶然抛出的想法,并且进行了追问。要跳楼台干嘛?他们说是解压。要在哪里跳?他们认为要在教学楼顶上。教学楼会是多高?他们说有250层,还没有窗户。所以一种压抑的氛围便被营造出来。紧接着,我们从地上空间讨论到地下250层,增加了“负面记忆储藏室”“能量转换装置”,再慢慢铺展出“永远吃不完的食堂”“水陆空三用校车”“学区房”等各种细节。那时候,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小朋友非常蓬勃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也不得不讶异于他们对日常现实观察入微。

充分讨论对于孩子的想象和表达,非常关键。思路理清了之后,这时候只要提供一张纸,他们就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画出来。经过这样一个尝试,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可行且高效,后来就以工作坊的形式,让更多小朋友参与讨论和搭建。他们创造出了国旗、国徽、国歌、国民公约,宣示着一个国家的诞生,并且学校、电视台、博物馆、医院、公园、机场……一个个重要的建筑砰砰地跃然纸上,也拼凑成一张完整的Gaga 地图。山川、河流、森林、草地一片片地开始蔓延生长,动物、植物都出现了,足够写成一本百科全书。

我们在之后iSTART上看到的第二次、第三次“Gaga国”呈现,其实都是以2017年第一次“Gaga国”的内容作为原点,不断延伸的结果。不是非得每次都要让孩子重新构造新东西。


霍嘎尔学校


3、孩子为什么往往止步于想象?

儿童的想象是很丰富的,每个人小时候,都很有可能想象过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然而,大部分孩子仅仅止于想象,并没有把它变成一种现实。为什么?也许他怕被人笑话,或者觉得自己只是开玩笑,说着好玩,就过去了。

我一直觉得,面对孩子,大人很需要一种敏锐度,能够捕捉孩子这些碎片化信息,能够从中找到细微但重要的想法或观察,并延展开来。当然也不是所有孩子的想象,都合适做成一个持续项目,既要考虑孩子的年龄与兴趣、我们自身的时间和精力,也要考虑学校或美术馆的现实条件、以及在地实施的可能性。

理解儿童不是简单一句话而已,最重要的是,成人能够真正理解并支持孩子的想法。哪怕只是在家,如果孩子觉得画一个蘑菇城堡有意思,我们是不是能够跟他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帮他把画上的东西实体化?其实每个星期只要花上那么一点点时间来做,慢慢累积,等到一定量的时候,完全可以把家庭空间作为临时美术馆,稍稍改造,就能在家办一次展览了。孩子既能带朋友来参观,甚至还能邀请朋友们一起做。这种实际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做“Gaga国”时最看重的部分。

“Gaga国”项目工作坊


4、跟孩子做项目,什么是最好的合作模式?

跟孩子一起工作,说起来简单,但对于成年人来说,很容易陷入一种惯性:总是非常不自知地把一切都计划好,事无巨细,然后跟孩子们说,我们开干吧。这种工作方式,成年人觉得可控,知道自己要干嘛,最后呈现什么都很清晰,但孩子们往往就会越做越没兴趣。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东西已经没了。

只负责支持和追问,是大人在跟孩子合作时,需要认清的角色定位。今年iSTART的“Gaga国”项目,我们做了它的民族史研究和展陈。我记得有个小朋友,对神话这条支线特别感兴趣,她选择做一本有10个故事的神话集。但毕竟她就是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过去可能只零散地读过一点点神话故事,她的知识储备和写作经验都相对有限。所以当她写到第八个故事的时候,就写不下去了,只用平淡的三句话匆匆了结。这时候,大人的介入就很关键了。

首先,我们需要给到孩子一些支持和刺激,比如向她推荐国内外神话集、插画本,让她大量地读、大量地吸收相应的叙事手段,学习如何制造故事冲突。否则,完全靠孩子自己凭空想象,那是不太可能想得出来的。

其次,追问也很重要。比如在那个孩子写四季传说时,灵感不够,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她想象:这些“Gaga国”居民为了摆脱只有极寒和极热的折磨,是如何向天神求助的?怎么知道天神住哪里?要通过一位先知或者神秘人物获取地图线索吗?还有可能遇到哪些困难?追问之下,孩子面前展现出更多的方向,能挖掘的细节越多,故事也就变得越丰满、越好玩。

“Gaga国”的神话谱系
“Gaga国”北嘎时期的器皿研究


5、大人不是全能,孩子不认可怎么办?

虽然我们今年是从鸭子民族的角度讨论“Gaga国”,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一定比孩子更了解神话故事、历代器皿的演化。所以比起大人能懂多少知识,不如说,我们也需要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跟着孩子一起研究。

今年我们在讨论阶段,就有小孩开玩笑地问,鸭子会吃鸭子吗?它们有没有自己的菜?我当时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切入点。并且从具象的吃,是不是还能引申到抽象的吃?比如“Gaga国”里不同等级的居民,它们在吃穿住行上会有哪些不同?这其实就是在讲阶级。当我们把自己研究过后的知识谱系提炼出来,与孩子讨论,他的立意可能就不再是一道菜了。大人当然可以提供很多方向和可能性,但不见得在每一个方向上,孩子都会感兴趣,都会认可你。我们跟孩子的沟通,应该跟成人间的沟通是一样的,要共同完成一件事,就必须一起头脑风暴,一起来讨论。而不是由大人告诉孩子,必须怎样做。如果是孩子自己真正认同的想法,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它融入进去。

“Gaga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服饰变化


6、跨年龄段的儿童项目很难做,为什么还要做?

在“Gaga国”这个项目中,跨年龄段参与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一开始我们做“Gaga国”,并不是全年龄段的孩子都来参与讨论,而是先有一个核心团队,再进行拓展。今年,项目班的孩子们就是核心团队,他们最关键的工作,是负责梳理民族史,标注出重要的时间节点,以及确定各自的研究方向。

随着工作的推进,当项目内容逐渐清晰,我们就开始以不同工作坊的形式,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做一些外围的补充。比如今年,有的小朋友研究“Gaga国”生活器具的演变,虽然已经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器具特征,可是在制作始祖时期的器具时,偏偏是年龄更小的孩子,他们做的器具和塑像,反而更贴近早期艺术的感觉。而反映北嘎时期嘎民生活场景的长卷《春溪流长》,是由12名同学一起绘制完成的,我们只是给他们介绍了“Gaga国”的器具研究结果,他们在画面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融入即可,或是各自与伙伴自行沟通,决定画面呈现、构思如何具有整体感。

在这个过程里,分工尺度的把握是重要的,我们需要跟不同的孩子交代清楚,“Gaga国”的来源、目前进展阶段以及他们需要做什么。其他的,就由他们自己来想象和发挥。

北嘎时期嘎民生活场景的长卷《春溪流长》局部


7、明年会继续做“Gaga国”吗?

本来我们打算,今年这届iSTART过后,先停一停“Gaga国”项目的,但孩子们不想停。所以我们明年决定继续推动的一个命题是,“Gaga国”遇到了一次危机。这个危机是什么?我不知道,它有可能是能源危机、经济危机、病毒危机……目前参与“Gaga国”项目的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大部分已经十多岁,有的都读中学了。我就希望,他们不仅仅只是去将现实的经验在“Gaga国”里映射,更希望他们能够从未来公民的角度出发,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思考社会和自我的关系当中,学习如何参与社会,找到一些可能性,去改变点什么。


8、做教学和做策展,有什么不同?

我觉得不管是“Gaga国”项目,还是后来做儿童影像展的策展,其实都属于跟不同人的合作,本质上,我们都要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能够有效沟通和协作。

就策展而言,对于儿童影像作品的选择,我看重的是,作品本身是否真正体现了儿童的不同观察视角,哪怕拍糊了,哪怕像两岁多小孩拍出来的全是屁股、大腿,都没有关系,因为这就是最真实的儿童视角。这种策展的出发点其实跟教学是一样的,要非常注意作为成人的经验和控制度,需要不断地跟机构、孩子来回地讨论、协调,最后再呈现一个相对不错的状态。教学过程也好,展览和作品呈现也好,都免不了会有遗憾,我们不太可能真的做到完美。


9、在展览中,大人和儿童要如何共事?

小朋友们的想法,一般都比较涣散,很像那些灵光乍现的“火花”,因为他好奇的东西太多了。孩子本身其实是很有能量的,但是他不自知,也可能很难自控。完全由成人想出来的东西,不见得那么有趣,可是,孩子有时候也没有能力去把控一个完整的作品,更不用说展览的呈现。所以对大人来说,最重要就是抓住那个最关键的点,把我们的经验跟孩子的“火花”融合,就像点火柴那样擦一下,把他点燃,让孩子自己身上那团火可以燃起来。

现场观众参与“Gaga国”入籍问卷

现场小观众跟随“Gaga国驻地球大使”一起做“Gaga操”


10、跨领域工作,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做艺术是我读书时期的梦想,但在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基本上不太可能去读艺术专业,家长总是觉得小孩成绩不好,才要学艺术。我本科学的是旅游管理,那四年都过得很痛苦,经常梦回高考,因为每天学的,都不是我喜欢的东西。后来我去读研,就换成传播专业,机缘之下,做起了记者、编辑,接触艺术项目的机会也就多起来。再到后来,开始慢慢接触到儿童艺术教育。

今年,我又开始进入自己儿时的另一个梦想——自然相关的工作。从零开始,大量的阅读和学习非但不会觉得是多余的负担,而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学习真的是可以令人愉悦、充满力量。看起来,我好像绕了很大一圈,才慢慢走上了儿时憧憬的道路。但其实,我觉得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过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就像人生路上黑暗里亮起的一盏小灯,照亮的只是脚下那一小块地方。但当有一天你发现按下一个开关,所有的灯竟一起亮了,你才发现原来所走过的,已经是一片那么辽阔的天地。


文中用图由受访人与A4美术馆惠允。



A4美术馆 于2008年3月由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办,2016年8月迁入麓湖生态城艺展中心,正式注册成为民办非营利机构。在创始馆长孙莉的带领下,A4美术馆从推广国际先锋艺术的项目空间,逐渐升级为一个拥12个空间、共6500平米的城市生态型美术馆。创办以来,A4美术馆共举办了近百场专业的当代艺术展览,超过2000场人文类讲座、沙龙、工作坊,与国内外近600位知名艺术家,40余位专业策展人合作。



打边鼓 是一个专注于儿童与成长的媒体平台,由打边炉ARTDBL于2019年创立。打边鼓聚焦儿童,努力以平常心输出审慎、有启发性的观点,藉由策划、出版、播客等媒体实践,推动艺术、城市与儿童的连接,为孩子打开更多的可能性,陪伴孩子的成长。




相关文章

在家里做一个美术馆,真的靠谱吗?


iSTART的成绩与争议


儿童空间设计的目标,不应该是做一个小人国




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转载、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info@artdbl.com,微信:artdbl2017,电话:0755-8654915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