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年投资11家!从“1”向“N”,宁波“单冠”要打破行业天花板?

张恒 东南财金 2024-04-23

【财金说】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向海图强四十载,宁波作为民营经济和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也正是他们奠定了中国经济的坚实基础和蓬勃动力。

由宁波晚报与宁波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推出“沐光而行·走进上市公司”系列报道,通过聚焦宁波上市企业,多维度呈现宁波经济的韧劲与活力,解剖宁波企业穿越周期、拔节成长的基因与密码。

近期,柯力传感公告已完成对华虹科技的收购,公司拥有控制华虹科技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52.77%。

至此,柯力传感2023年的最大一笔对外投资落下帷幕。

2023年,柯力传感完成11家企业投并购,使用自有资金超5亿元。

在经济下行周期,如此大举扩张为了什么?何时能迎来“收获季”?

密集投资

“打造属于柯力的传感器森林,2023年是转型元年。” 

柯力传感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叶方之,在展厅的生态投资墙前细细解析着产业布局蓝图。

纵观这轮投资,涉及传感器企业7家,工业物联网3家,工业自动化企业1家。

其中,传感器企业方面,覆盖电量、光纤测温、安全光栅、激光测量、视觉等多种物理量传感器;

工业物联网企业方面,覆盖食品、新能源自动化设备、煤矿物联网业务深化产业链。

粗看这11家企业,有一核心城市——深圳。

“深圳,是柯力传感的第二总部。”叶方之告诉记者,过去一年来,柯力的足迹几乎遍布深圳近400家传感器上下游企业,而这7家投并购企业便是“大浪淘沙”后的选择。

去年2月,柯力传感与深圳三电、科创板上市公司敏芯股份联手打造深圳柯力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军电量传感器领域。

QS弹性流水线

电量传感器作为电力电子设备的心脏,目前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拥有广泛应用,对于国内民营企业而言,具有国产替代的广阔市场前景。这也是柯力布局电量传感器的题中之义。

实现投并购企业间的串联,达成深度绑定上游产业链的同时,柯力通过横向投资布局,扩展下游产业链的传感器触角。

比如,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食品加工、矿井物探仪器等传感器高需求行业,完成道金智能、海科机械、华虹科技的投并购交易,获得财务回报的同时,为自身传感器拓宽应用场景。

叶方之表示,2023-2025年,处于公司收并购多物理量传感器的转型阶段,预计公司对各投资对象均会要求相应业绩承诺,进而保障短期的业绩稳健增长。

柯力之“变”

细品版图大举扩张的背后,是柯力向下深耕行业装备,向上编织产业生态的“传感器矩阵平台”的打造逻辑。

柯力传感考虑到,目前行业内正在面临明显的数字化、融合化、一体化趋势,多物理量融合已是势在必行。

“要想打破行业天花板,柯力必须要变!”叶方之说。

多物理量传感器融合总共可划分为三阶段:一是成为单一物理量传感器企业龙头二是实现多物理量传感器的投资布局;三是实现多物理量传感器的深度融合。

单一领域方面,柯力传感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已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这轮投资便是由“1”向“N”转变的重要一步。

柯力传感自身已具有钢制传感器、铝制传感器、数字传感器、微型传感器等品类,通过投并购的快速推进高效达成多样化的目标,从而向第三阶段迈进。

目前,柯力要求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与被投企业之间展开业务合作,将“温度+电量”以及“压力+重力”两对孪生的物理量实现融合,达到资源间产生“乘数效应”。

比如,柯力战略投资的深圳高科技企业威勤电子研制压力、温湿度、液位、倾角、激光颗粒物等多品种传感器。

全自动机器人贴片系统

此外,多物理实现融合,可逐步提升对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方面等场景的服务能力。

“在机器人领域我们是配角,但我们希望成为名配角。”叶方之介绍说,柯力研发的三维力、 六维力等多维力传感器在机器手臂的关节中大有可为,不仅能对其运动与工作载荷监测,同时还能完成曲面研磨抛光、精雕加工、医疗设备精密测控等。

如今,柯力传感还在“人形机器人”所涉及的触觉、视觉传感器领域寻找更广阔的市场与投资机会。

面对人形机器人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柯力传感在已有的微型、扭矩、多维力等高端力学传感器品类之上,进行了多款扭矩传感器、多维力传感器等产品的送样和试制。

产业集聚

前有“先锋”开路,后有“护城河”深筑。

宁波总部“双K”大楼外,金山路上占地30亩的八期制造工厂,银海路上占地20亩的机加工厂区,慈城江北高新区内占地73亩的新工厂……是柯力传感在宁波“粮草营”。

目前,柯力传感在宁波、安徽、郑州三大制造基地有近700亩的实体制造基地和产业园区。

走进八期工厂中的小测试车间,产品、工人、设备三位一体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检测工作,近20张工作台前,零点漂移、输出阻抗、相临点位误差等方面的测试均在此完成。

“我们主要是负责1吨以内的称重传感器。”小测试岗李师傅告诉记者,他手中正在进行测试的是即将发往海外的2600只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是发家产品,传感器板块的营收是柯力的“压舱石”。尽管2023年业绩报告还未公告,但已有9家机构一致预测该企业营业总收入将达12.22亿元,同比增长15.26%左右。

“位于慈城(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的新工厂按‘黑灯工厂’打造。”叶方之介绍说,该工厂目前已经建成,计划202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新工厂除了供给柯力自身的高端力学传感器产线使用外,将有更多获投企业搬进场内,比如深圳市柯力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华东地区产线,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进驻。

除此之外,柯力宁波总部所在的宁波市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内,目前有注册登记企业600多家,实际入驻企业有280家,其中包括传感器、模组、材料、智能装备等八大垂直产业链及平台类企业,同时还有正在建设的十六期工程,一幢18层的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将于今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郑州工厂总面积超126亩的新工厂,也将于今年一季度投产。

叶方之表示,宁波、郑州两大制造基地的投产使用,有望提升集团母公司在应变式传感器和仪表领域的产能规模,并为相关子公司提供新的产能空间。

文字:张恒
一审:周   静 二审:张恒
三审:诸新民 终审:葛


▲估值达70亿!宁波又诞生一家“独角兽”,原来是它……

▲人均存款14.83万元!宁波人的家底有多厚?

宁波首例!“退一赔三”集体胜诉!十大典型案例公布



特别声明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本号原创稿件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东南财金


一个共享财智的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