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推荐一个能安静写作的地方

沈晓雯 晓雯来信 2023-06-04

最近给3位写作的朋友推荐了一个工具,小报童,请他们去上面连载自己的小说。但有点尴尬,老是一句话说不清楚为啥,必须打个十分钟电话。这让一个营销编辑面子很挂不住,显得我连“一句话安利”这种职业基本技能都不成熟。


主要是这个安利原因确实有点长,既带着让朋友赚点钱的殷切希望,又是我长期以来的困惑出口,不说明白推荐理由好像更显得我不专业。那就顺便写一篇文章讲讲清楚好了。


2019 摄于香港序言书室


先说赚钱。


小报童 官方定义就是“付费专栏服务”,打头第一个词就是付费,也是我推荐的主要理由。工作几年来接触了这么多作者,有实际回报才是更新的第一动力,别的都是虚的。但让人付费是个技术活,所以各平台都找最聪明的大脑设置你想都想不到的付费点,有效,但体验不好。


我对内容有自己的判断,付费是对作者的信任,也是我投出的一票。所以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像杂志订阅的付费设置,简洁直接,作者自己定价,读者可以选择 3个月/1年 两个付费档位,提供微信/邮箱两种推送模式,其他一律自由,也没有乱起八糟的打赏机制。真好。多一种机制就多费一分心力,回归原点,收钱好好写,付费安静看,双方都只用做想做的事情


2022春 我的书桌


这些年,作者要靠写东西挣这几块钱稿费可太不容易了。


传统模式,去投杂志、参赛、投公号、投出版社,中奖的概率差不多是大海捞针,编辑大多也偏爱相对成熟的作品,需求不同。这个模式基本算是向上找权威求认可,争取进入体系。很多业余写作者现在已经放弃这条路径了(此处推荐界面文化”野生作家访谈“系列),赚不到钱还是其次,被拒才是最难受的。本来只是想写个故事,结果被告知自己连门槛都摸不到。


要找读者付费呢,最对口的是网文平台。人数够多,各家花式奖励保底保更新频率。但前提也是需要摸索平台调性,争取签约,还要和一堆日更万字的作者比拼,在一个题材有万种选择的内容里面雕花,求新求异又求同。版权代理也是卖身契,还没收几块钱就卖掉了出版改编各种权利。就算不想比较,每天打开平台全是头部作者金光闪闪数据,很难放下对比的心思,编辑教你怎么写书的阅读量都比你写的书多。(参看深燃文章《冲进网文搞钱的年轻人:报培训班、脑补恋爱、收入为零》)


所以大家默认靠写作赚钱吃不饱饭,只好各显神通去卷社交平台,生活读书化妆做饭养花,争取卷成博主走广告变现,恰点卖货钱转头来养文学创作自留地。但别说普普通通的个人创作者,自媒体公司现在都很难起号有流量了,前几年上车的还好,今年刚开始的感觉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啥都摸不到


日剧《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剧照


但如果把注意力从平台几亿日活,头部一本书赚了几千万这些热闹的数字里面抽离出来。对于写作者来说,与其兜兜转转学一大堆与写作不相干的技能,到头来也不知道能赚到几块钱,不如先写一个付费专栏,发朋友圈让亲朋好友看,去自己熟悉的社交场域,找自己喜欢的人来看。


在日销个位数才是常态的图书行业,磨出来一个感悟——内容要赚钱(不是赚大钱)不怕小众,怕的是找不到小众的读者。


订阅制,让找读者的逻辑,从“作者在平台广场上奋力挤出头找大喇叭吆喝”,转变为“作者自己出门发传单,一个一个找”,看起来变笨了,但越是小众的内容,第一批读者往往就是作者身边的人、同频的人,给他们看,踏实、安心。不用关注嘈杂的声音,不用追任何流行与规则,沉下气来慢慢写一点真正想留下来的东西。比起找10000个人看,靠广告挣1000块钱,去写一本只有100个人看的小说,挣到1000块钱,挣来的是自由。


摄于朗园图书市集


这也回到了我工作一直以来的困惑——


为什么年轻人想写点东西吃口饭那么难?


如果一个人只是想写点自己看到的,想说的。不图成名赚大钱,但也偷偷会想,能挣钱就好了。这世界上这么多人,肯定有人喜欢她,愿意支持她。为什么现在这条路就是那么难走呢?


要说这个困惑从哪儿来,大概就是我身边的写作者概括起来都有一个特质——活在缝隙中。从小想写,有点灵气,有的如愿以偿读了中文系,有的兜兜转转绕着内容做事,到了20多岁被社会殴打一轮,大概明白了自己才华天赋有限,挣钱吃饭要紧,各找了谋生的本事兢兢业业打着工。


这也导致了她们既不会写网文,也不会做博主,但,还是想写。


写作这种事情很难认命的。越是苦了难了心里淤积的话也越多,找不到人说,只能写。写别人看不到的奇幻世界,写用眼看过的热热闹闹烟火小事,爱过、恨过于是留在身体里清除不掉的种子,或许还是最幽微难解甚至背德挣扎的秘密。写不了鸿篇巨制,敲不开文学圈子的大门,心里也知道这不是谁都爱看的东西。没什么发表渠道,写出来,能贴给好友看看也就开心了。也不好意思问能不能出版,为自己讨认可,讨报酬的念头羞愧。只是,想给人生留下点什么。


但最终能成为职业作家、被很多人看到的人从来都是金字塔尖的一点点人,剩下的这么大一群人怎么办呢?更别说职业作家都还很多吃不饱饭的。时代发展成这样,怎么偏偏落下了这么可爱的人,明明个个都是放到眼前会让人喜欢得不得了的。


疫情前最后一次旅行,是19年去香港,按道长在纪录片《读书自由行》里的推荐,逛了大大小小的书店和大学,诚品、序言、乐文、新亚……小书店们都在不好找的地方,但还没到店,楼梯通道里就贴得满满当当,到处都是文学比赛的海报,里面还有很多专为青年办的。


”青年文学奖“已经是第46届,图书馆也有青年创作坊,文评大赏还有”学生书评奖“。在港中文食堂门口,随手拿起来一本文学社团印刷的真正的工人作品,可以随意取阅。那会儿觉得好羡慕,年轻人还是对文学有期待,好像还是有很多人在等待更新的声音出现。


2019 摄于香港序言书室门口


那我喜欢的这些年轻人什么时候能有个角落来安安静静地写作呢?


这几年在出版社、互联网公司都工作过,这个困惑依然没有消失,只是变得更具体了。选择上一家公司的原因,就是因为创始人说过“出版不是只能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做了很多作者的第一本书。但同时也理解了,做不了的更多,出版毕竟是个商业行为,成本高利润低周期长,就是要有取舍的。


所以看到小报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付费专栏它不就是个小型出版吗除了没有实体产品,刚好也省了印刷成本。读者花一点点钱,直观地感受到自己为喜欢在投票,对面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作者来说也一样,每一个读者都不是摸不着的数据,他们会一个个蹦出来,不多,但每个都会成为老朋友,至少会陪自己走上几个月。


这不就够了。


认真写,写完真诚地捧出来,等待,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千个读者,无论他们是谁,都是爱你的人,由此获得写作的自由与空间,这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吗。


很喜欢小报童的理念——“人们愿意追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一个公司。”期待这个时代。



好像写成了一个广告,但确实也没什么流量收钱,只是记录自己的观察,也借此文推荐给好友们来试试,不管怎么样,还是写下去。

点这里查看小报童服务申请入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