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想参加 Pod Jam,没人组织就自己搞了一个

傅丰元 灵感买家俱乐部 2023-06-04

Hi,我是灵感买家俱乐部的鲍勃。这周我和 DC 录制了一期播客节目介绍了[搅]·Pod Jam 目前进展并做了一次答疑。现在也把文字版分享给大家。


[搅]·Pod Jam,是一个在 48 小时之内,根据指定主题制作播客的活动。


我们鼓励没做过播客的朋友趁活动做自己的第一档节目。目前报名的 50 名参与者里,约半数都没做过播客。


也鼓励有经验的主播们临时组队,做点新东西。不过 DC 说,如果导致一些主播分家,不关我们的事😂


报名截至时间:7 月 1 日 24:00,还有一天时间。先报名,之后还有一个星期在报名者里找队友。


围观也是一种参与,欢迎入群。





欢迎大家订阅和收听我们的节目。后期还会在播客里分享 pod jam 的进展,推荐有意思的播客作品和创作者。


[搅]·Pod Jam,是在 48 小时之内,根据指定主题制作播客。希望热爱播客和有内容创作热情的朋友可以 [搅] 在一起,围绕播客制作的过程进行头脑风暴、经验分享以及自我表达。本活动由 DC、鲍勃和灵感买家俱乐部发起。


>> 具体活动信息请见活动介绍。


在第一期节目里,我和鲍勃用 Q&A 的形式回顾了活动是怎么发起、策划的,希望你听后可以对[搅]有更多的了解。

「我本想安静地当一个选手」

鲍勃

那我问第一个问题:DC 你是怎么想到做一个 pod jam 的?

DC

我今天特意去回顾了一下,我那天发的即刻是在 6 月 18 日晚上 11 点。真的是睡前的一个突发奇想。我发了一条即刻说:「有没有人来组织一个 pod jam 玩一玩?」那一天晚上下班之后就在剪我的新一期《布兰德游记》。后期剪辑的过程非常痛苦枯燥,我觉得好久没有去玩一些好玩的东西。之前我选题单上有很多所谓形式创新的 idea。那几天刚好又在看一些game jam 的东西。我就想到,为什么播客圈没有人做这个呢?如果有人组织这么一个活动,我说不定就能把我那些 idea 做出来。

鲍勃

所以是出于自救目的?

DC

对。我发了那条即刻之后,很多朋友点赞,大家都说想玩,但没有人组织,你也给我回复了对吧?你回的是「来」还是「玩」?

鲍勃

我说可以联合一起做。首先我想撇开自己去主办一件事的痛苦。但是如果说一起来玩的话,我是非常愿意的。

DC

我本来就想安静地当一个选手,结果我现在选手也当不了。

做过或没做过播客的朋友都可以来参与

DC

当时你不是还提了一个原则,就是说其实我们需要鼓励没有做过播客的朋友去参与这个活动。

鲍勃

是的,观察目前报名的情况,发现两种比较有意思的参与者类型。

一种就是从来没有做过播客的朋友,他们会借着这个方式去把自己的第一档播客给做出来。他们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准备,很多都是在这个门口徘徊很久,可能都一鼓作气,二鼓作气,三鼓作气了。

还有一种就是一些已经比较有经验的,做过好几档播客的朋友,但他们想找个机会跟其他主播联手做一做。我看啸飞不是说这次想「做飞一点的」,可能之前的播客疲于更新,这次可以尝试跟不同人合作,做点不一样的东西。

DC

对,所以我们在活动介绍里写,希望热爱播客和有内容创作热情的朋友可以搅在一起。

鲍勃

对,不同领域人都可以把播客当作一种媒介或者工具,基于自己领域的知识来做一档节目。比如现在有报名的就是做密室逃脱的对吧?我很好奇做密室逃脱的人该怎么去做一档播客。

名字和 logo 这事几乎是同时出来的

DC

看上去是 18 号有这个 idea,22 号把活动策划写出来。中间那几天我一直在忙工作,还用在剪一期《布兰德游记》节目,我是到 21 号晚上剪完。22 号那天我找你开会,下午大概 3 个小时,我们就把正式活动招募写出来了。大概的设计其实都是参考一些 game jam 的规则和文案,模仿他们写了一个很简单的活动策划。那天我们开会其实主要讨论两件事情,一个是名字和 logo,一个是主题怎么定。这个其实主要是 Bob 提的idea。

鲍勃

对,我试图去回顾一下,其实名字和 logo 几乎是同时出来的。当时可能还在想 pod jam 这词,还没有决定它前面有一个前缀。我不知道为什么 DC 执念要做 logo——因为如果我做项目的话,可能不会做 logo。但既然是 DC 参与的话,我想知道如果是基于她的影响这件事会什么样子。我就去 Nonproject,一个我常常一分钟做 logo 的网站。第一个搜索了代表话筒的东西;搜 jam 的图标出来就是一些果酱、小瓶子。好像不对劲,就想 jam 还有可能搜什么,我就搜了 mix。搜 mix 出来的一些打蛋器或者搅拌沙拉的图标。我就把这个图标丢给那个 DC 说:「你看这个搅拌沙拉的样子,我们把搅拌棒改成话筒行不行?」DC 就回:「可以,那就『搅』呗。」后来我们就决定这个 pod jam 叫做「搅」。过去一两年我俩在创作或交流的过程中,mix啊重混啊,这些关键词我们时常都会讨论。所以这个词出来后,我觉得它既意料之外,又情景之中。

DC

而且发音也很像。

鲍勃

对,然后我还要表扬一下,从头到尾我基本上就是表达一下观点说我希望这件事怎么样,执行基本上就 DC 在做。我说我们明天要不要做这件事,DC 说我现在去整个文档。这个执行力非常强。

DC

对,既然要做jam ,就把所有的流程都 jam 起来,快速地弄起来。

鲍勃

这事特别难得,也是为什么要录播客的原因之一。要把这种新鲜的、原始的想法及时记录下。当你知道这个群不是 50 个人,而是 100 个人的时候,你的状态会马上不一样,你会上调预期。当你发现这个群 200 个人时候,你做一些事情就会战战兢兢。最初那种感觉就会错失很多。

DC

对了。是的,就如果我一开始知道是会有这么多人报名的话,我可能就会想得再仔细一些。

鲍勃

没错没错,享受做第一期的感觉。如果的要做第二期,我之前做工作坊,我们做第一期时候真没想过第二期会怎么样子,都是新鲜想法,到第二期的时候就会想,原来我们总结出一些模式了,就会套那些模式去做,反而新鲜感会少很多。

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主题

鲍勃

那我们下一个问题,主题设置。

DC

我一开始没想那么多,最常用的 game jam 规则就是主办方定一个主题。我记得梓涛那篇文章说他参加过了一个 jam 活动,是主办方发了一段「咻咻咻」的声音。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声音还挺特别。既然我们是做播客,是不是也把主题用声音来表示会更好一些?但是具体的规则上还是鲍勃来讲,介绍一下为什么主题会变得那么复杂?

鲍勃

对,是有点复杂。好多报名的人就卡在这。其实官方定一个主题也挺好。

首先必须要有个主题,有一些参与的朋友会在我们的微信群问为什么要定选题,既然是个 jam 对吧,是不是应该就随性一点,让大家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其实 game jam或者是 pod jam 最有意思的事情,恰是大家怎么基于一个限制来去做创作。自始至终我都相信,创作必须要首先有个限制,你怎么去突破这个限制,怎么去利用这个限制,怎么去破题,怎么去解题才是激发你创意的途径。而且我挺好奇同一主题下不同人是怎么去解题的。所以有一个主题这是 pod jam应该做的。

另外一个是我也非常同意就是声音。那个就是既然是个关于声音的 jam,为什么不用声音素材来做主题呢?我刚才也说了,我受之前经纬介绍的一起投票确定一个主题的启发。既然是大家一起投出来的东西,那我们就认了。这样子主办方就撇清关系了。有时候我听到参加 game jam朋友说这一期的主题太烂了。我们可以免责,这一期的主题是大家来投的,大家来提供的,我们也没办法。另外一个重组的方式跟「搅在一起」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其实参考了一个上世纪 20 年代法国的艺术和诗人团体玩的一个游戏,这游戏叫做「精致的尸体」。暂且这样翻译,因为是法语。

我稍微介绍一下,这个游戏是 20 年代的时候,有很多艺术家特别是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会来玩这种游戏。他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在一张纸上面从上面开始往下写词语。第一个人写完一个词语之后,就把那个纸给折下来。目的是不让第二个人看到,然后第二人继续写,写完之后又盖起来。这样子轮完一圈后,虽然每个人都写了一个词,但所有人都不知道别人写了什么。他们就把这张纸给打开,从上到下就把词语组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句话。玩这个游戏第一次生成的一句话就是:精致的尸体喝新酒。他们就把这个游戏命名为「精致的尸体」。有点随机性,也有共同创作的东西在。他们甚至把诗歌用图形的方式给呈现出来。如果你去搜「精致的尸体」,能看到有很多图形拼接,就譬如一个怪物,头身和尾巴三部分,你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零件组成不一样的怪物。我们参考的就是这样的形式,把我们的三段音频素材结合起来。

DC

这次的规则是让所有报名的人提交三段音频,一段是音乐,一段是环境音,一段是有文本的音频内容,比如对话或者新闻播报都可以。这三段内容大家都提交完了之后,最后我们会公开给所有的报名者,由大家投票选出一段音乐,一段环境音和一段对话作为我们的主题。所以其实不到最后一刻,是没有人知道这三个音频的组合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这个还是挺好玩的。

鲍勃

对,所以我也挺期待的,这个重组的可能性太多了。

DC

我们还有一个考量就是希望用这个规则来筛选。那些愿意去提交素材的人对这个活动还是很有兴趣的,他也更有诚意去投入到创作里。我们也不希望这个门槛太低或者是报名太容易,会有很多人他到活动那一天不参与了,或者是他投入没有那么多,其实认真参与的那些人体验就会不太好。所以我们也是把这个规则作为一种筛选。

鲍勃

就是考验一下大家的诚意,需要一些决心。是本着对参与者负责任角度来说,你可这样做。好的,下一个问题我来问, DC 要不要介绍一下时间和日程是怎么确定的?

我们是个养生jam

DC

我们现在定的这个活动时间是 7 月 8 号,晚上 8 点开始我们会宣布主题。在那个之前的两个小时,我们会先把所有的音源公开给报名者,让他们投票。八点的时候我们会公布主题,然后大家就开始创作 48 小时,就是到周日晚上 8 点这个活动结束了。

鲍勃

那为什么是 48 小时啊?不是 4.8 小时,也不是 24 小时。

DC

当时 Bob 还问我说要不要压缩到 24 小时?我觉得就是周末。大家可能很多人都是平时都有工作,如果真的定 24 小时,可能很多人就不睡觉了。这个也不是我们提倡的,我们不提倡大家要熬夜创作。

鲍勃

我们是个养生jam。

DC

另外我自己做播客,算上策划和后期的时间,整个周期还是蛮长的。24 小时的话,有可能大家就不愿意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了,因为可能比较粗糙。给两天的时间会稍微好一些,起码保证大家能产出一个比较像样的作品。

鲍勃

而且意外发现就是你提到「建议大家不要熬夜」。我发给我老婆看了,她就看完后的记忆点就是这句话。

DC

我是直接借鉴一个game jam 的注意事项,里面就有这一条。

鲍勃

哇原来大家还是挺关怀的。

有人为了录报名音频,专门去做了一次采访

鲍勃

好的,现在是发布的第五天,到目前为止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都来回顾一下。

DC

那天 22 号我们是 8 点多通过灵感买家俱乐部发的公众号文章。发完之后你就说觉得有 50 人,如果是 1/5 的参与率,最后就是 10 个人。结果那天就在即刻上突然有好多人转发,晚上 10 点不到就 50 人了。第二天临早上一醒来,我一看这个人数就说,不行,我们要再开一次会。

鲍勃

对,当时就一百多人了是吗?

DC

好像 100 左右。今天是 6 月 26 号,现在大概是202 人围观,报名人数是三十一个人。

鲍勃

三十一个人,起码也可以组8 到 10 个队了。

DC

现在已经有两组官宣了。一组是由三个主播组成的,三个主播分别来自不同的节目。

鲍勃

以及三个不同的城市。

DC

另外一个是单人作战的,是《喧哗上等》的主播刘三菜。

鲍勃

听说 Shawn 为了准备素材去专门准备?

DC

对。没想到大家会那么认真地对待提交音频这件事。当时 Bob 写文章的时候,我说给大家一个示例,就随便去找了三段音频,就花了 10 分钟。但是到大家报名的时候,就发现很多人他是甚至专门为了这个报名去录了音频。像 Shawn 他是为了录那个带文本的音频,专门去做了一次采访,长达一个小时的采访,他说一期节目都能做出来。

群里还有人说实在想不到要准备有什么样的文本可以提交,就各种出主意说可以念菜谱或者念朋友圈。

鲍勃

对,还有念广告的。

DC

过程挺好玩的。我还观察到一个神奇现象,最早一批进群的时候,我有点担心进来的都是做策划的,没有做后期做剪辑的人。但是这两天好像突然出现了很多本职工作做声音设计、剪辑这类工作,就是偏后期的工作的。好像之前感觉自己有点多虑了。当然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平时做偏后期的相对枯燥的工作,是很有意愿去参与这种创意类的活动,像Jack 就觉得我们的活动特别有意思。

大胆交流,小心交易

鲍勃

我跟一个朋友weiwei说我们要做一个 pod jam, 她就说:「我愿意来给大家做嘉宾练手。」她说完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她一直在这种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她一直在硅谷创业,之前无论是一些创业营,game jam 或 hackathon之类的,她已经做过很多。所以当说到这样的形式的时候,她是非常开放的,她愿意跟大家一起来创作,也暴露出自己的一些领域、特长、城市什么的。

合作发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但你必须先把自己给开放出来——大胆交流,小心交易。在开始阶段,合作还未开始之前,大胆地、主动地把自己给暴露出来。但是要小心交易:因为最后你自己的创作你这作品,你必须要为作品负责任,这个时候你可以勇敢去拒绝他人,小心地去确定你的合作对象。但是前面就是要更主动地把自己暴露出来,这是我的一个感受吧。

DC

是的,而且我记得那一天你在群里介绍weiwei的 idea 之后,大家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的感觉。最后开始创作了,会不会有人去找嘉宾?可能不一定。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去表达她的意愿的话,大家在心理上会舒服很多。

鲍勃

对,一个利他的环境对创作来说还挺重要的。

都用哪些工具

DC

工具你要介绍一下吗?

鲍勃

关于协同的事,我们最后选择了微信群和 notion。这两个工具的组合是经过一年的业余公司的确认的。我们在灵感买家俱乐部每个月都会共同做一些项目。大家就是一个微信群加一个 notion 的页面。大家可以在这个 notion 上面留言交互。一旦你留言后,notion也会给你提醒,等于默认给你 follow 更新。如果创作者在自己的页面更新东西的话,你也能看得到。因为用了很久比较安全。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也考虑过slack discord ,在海外game jam还用得挺多的。

但是我觉得考虑到国内的话,一个微信群作为一个及时交流和补充。微信群其实等于什么都能做。notion 主要是一个异步沟通以及存档,就把大家的一些沟通的东西给积累下来。我们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发布。我们之前有讨论过要不要直接鼓励大家先发布出去,我们就超链接到这个 notion 上面。但是还是想给大家更安全的一个交流环境,你可以做完作品的不一定要发布。对,你就直接把音频上传到 notion 上面也可以。不要有什么压力去做这件事。

DC

你那天还提了一点其实是更能说服我一些。你说一个播客的封面不一定要是方的,也可以是圆的。

鲍勃

对,如果发布到一些平台的话有限制对吧?对没错。很好奇有没人会想到这事。

DC

对,我觉得可以让大家去多想一想。notion 它可以传各种各样的东西去链接它的音频,你可以把一个播客做得会更有意思一些,突破现有的平台提供的一些功能。

很多朋友主动提出要帮我们

DC

这次筹备活动的过程中,一个是没想过有这么多人来报名,一个是没想到有很多朋友主动提出说要帮我们。

鲍勃

对,要介绍一下积极帮助我们的朋友。首先说一下 Shawn,她给 DC 留言说:「你们要不要志愿者?你们需要志愿者的话我就不报名了。」我们想,你还是要玩得开心,赶紧去报名!

DC

对,我都想报名,我明明是最想报名的人,结果我变成了主办。

泡泡骚的支助

鲍勃

另外,很早01就说她想来提供一些帮助。

DC

对,就是除了上,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帮我们很多的是 01,她也是泡泡骚的员工。泡泡骚是 pop sockets,手机气囊支架的发明者,是一个哲学教授在 2010 年创立的。还发起这个活动前, 01 就给我发过一个泡泡骚的创作者计划。说泡泡骚可以支持一些创作者为他们定制手机支架。我们办了这次活动后,是鲍勃提议说这个创作计划特别适合这次活动。后来我们就跟 01去交流这件事情。她说泡泡骚可以给予支持,定制专属这个活动的手机支架。我们会把这个支架送给所有报名并且成功提交作品的朋友作为纪念品。对,一定要是报名并且成功提交作品的朋友,如果最后鸽了是拿不到的哟。

鲍勃

没事,鸽的,我可以送一个数字赛博鸽。

DC

有一个人在即刻给我留言,问我们这次的活动有没有奖品。我说会有一个纪念品,但是也不希望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噱头。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参与这个活动,是真的想去做创作,去想促进创作者之间的交流,不是说要拿一个奖品,这个和我们的初衷也不太符合。

鲍勃

这事是要玩起来的,你要有玩的心态。我们这个做事就是草台班子。开了两次会,一天下午写的文档把它给发布出来了,就是非常jam 的,跟这种精神是一致的。所以这一路走过来有人愿意帮忙,一个女孩就是想去城里面找她老爸,跟村里面人说我要去找他,村里面人你给个鸡蛋,你补贴点路费,就把这事给往前推进了。这种感觉还挺像的。就是只要你想做一件事,就会有人愿意帮忙。

还有播客先声的帮助

DC

很开心可以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另外还有一个帮我们很多的朋友是Zac。

鲍勃

播客先声的 Zac 也来找我。播客先声是一个提供品牌音频制作和主播服务的公司。也是在跟Zac聊天过程中,我才知道原他们已经做了蛮多合作了,包括喜马拉雅上的《主播来了》,网易云上的《人生第二次》的声音纪录片,还有这个跟航天主题相关的《苍穹电波》。

其实他之所以对这个活动感兴趣,首先是对 DC 感兴趣,他一直想给 DC 打钱。他其实本身就很希望鼓励这种创新。DC 之前做过的不论是街头漫步的,还是大脑漫步的,很多播客节目他都很喜欢。然后都 DC 告诉我的,之前好像Zac 也想去给她打钱,但她不知道怎么用这笔钱,所以当时就拒绝了对吧?

DC

对,就是我不知道能给什么样的权益吧。

鲍勃

对,首先也是需要知道这笔钱过来之后,要怎么花掉它。我们才会收这笔钱。其不多就 1000 块钱。这笔钱会cover 掉一些运营成本后会剩一点点钱,可能还剩几百块钱。我就在想如果还剩钱的话,会把这笔钱交给大家。有没有可能就是谁都可以来申请,不一定是参加活动的人。对,我觉得谁都可以申请。譬如你想做一些创新尝试,做播客需要一笔钱。你可以申请这个几百块钱。譬如买一个麦克风?哈哈买一个麦克风不知道够不够钱?

DC

如果入门的麦克风还是可以的。

鲍勃

对,反正就是鼓励一些创新行为。这笔钱可以作为一个基金鼓励更多的创新,不论参赛不参赛的人都可以来申请。这样子一定程度上是集合大家力量去推进播客生态的变化。但这事说得容易,其实比 pod jam更加难做。暂时这样想一想。

DC

补充一下,运营的成本其实有一部分就是:我们不是有那个泡泡骚的纪念品嘛,很多朋友可能不在同一个城市,如果需要快递的话,我们就会用这里赞助,去支付一些快递费用。

鲍勃

等于是播客先声跟泡泡骚联合给大家赠送东西。

播客清单和一档播客

DC

考虑到很多朋友没有播客制作经验,我们在 notion 里建了一个页面,汇总了一些播客教程。另外,我找了一些主播朋友,给我们推荐在策划和制作上有创意的播客单集。其中的中文单集也让小宇宙的朋友灰羊帮忙生成了播单,叫做「灵感搅拌机」,希望可以给报名者一些灵感,看看人家的播客是怎么做的,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我们还注册了一个小宇宙的账号,鲍勃要不要来介绍一下账号以后会发什么样的内容?

鲍勃

首先是记录一下活动本身的过程,包括现在我们的一些想法。既然是一个关于播客、关于声音的节目,为什么不用声音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另外还可以推荐一些这次活动产生的节目,大家可以上传到自己的频道或新开一个栏目,我们可以通过摘选部分音频,加上推荐语的方式,推荐出去。

DC

我和鲍勃决定做这个播客账号后,我就一直懊悔为什么我们前两次的开会没有把音频给记录下来,希望后面可以保持这个记录习惯。我们也倡议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朋友有一个比较良好的记录习惯,说不定以后这些素材都能用上。

鲍勃

我在做之前的工作坊的时候,积累的一个经验就是要把过程给记录下来,一对一或者是小团体的一些知识可以被积累下来,放大成为一个具有公共价值的东西,这事是极别有可能的。

关于评奖

DC

现在我们录制这天是 6 月 26 号, 7 月 1 日的晚上二十四点报名截止。7 月 8 日八点活动开始。目前我们还不能 100% 保证这个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会在 7 月 10 号晚上我们会结束Jam, 7 月的 13 号或者 14 号会有一个 demo 的展示环节。那鲍勃我们的 demo 会有评奖吗?要不要解答一下这个疑问?

鲍勃

首先,答案是不评奖。但我可以解释一下,、我们其实收Ludum Dare Game Jam 的影响挺大,我就念一段他们关于评奖的说法。

他们说:There are no physical or cash prize for the competition. Your prize is your product. They said you have a game no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it?

总结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奖品就是你的作品。你已经通过 48 小时做出自己的作品了,难道还要比这个更好的事情吗?

DC

如果对这个活动感兴趣的,可以浏览活动招募的文章。如果想参与的朋友可以报名。

鲍勃

希望大家让更多的意外和各种出乎意料发生。每个人的参与,每一种不同的参与方式都会影响到这个 pod jam 的进展。




围观也是一种参与,欢迎入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