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些变化了~

星哥 樱桃小财女 2022-11-14
说正事前,先放个图片,送给今天亢奋的股民朋友....
今天不是股市涨了一波么?终于爬上了3000点.......
然后呢?
居然出来一个热搜词:牛市回来了!
中国股民果然很善良,哪怕虐一千遍,对股(赌)从来都有热情。
市场就是情绪的钟摆。
既然大伙有缘,能看到星哥的内容,我就送给大家一句话吧:
永远跟主流情绪站在对立面吧!
说完股市,再说口罩的事情,很显然,现在口罩有吹风的迹象。
但是,我觉得短期内一定是有条件的变化,不会突然就大变。
大变的概率很低,反正大家且行且看。
趋势上还是非常给人信心的。
我觉得信心要回来,口罩是最重要的不确定性性。

好了,今天要给大伙说的重点,是关于德国今天带着一众CEO来华的事情。
这个贸易团阵容非常强大,基本都是世界五百强的巨头。
清单一拉,也可以看出德国制造业的强大。
星哥之前也在德国待过,知道德国人做事情是非常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决定了他们的产品品质非常扎实可靠。
朔尔茨为什么这一次会选择来中国呢?其实来中国,德国国内也是有分岐的,应该他是背着压力来的。
星哥觉得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跟德国的处境非常有关系。
德国今年混的比较惨,北溪一号被炸,能源涨价,再加上通胀,制造业成本比较高,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贸易逆差。
所以,你别看德国国内很多人不支持德国来华,该来的还是得来。
你想啊,欧洲的能源危机是谁搞起来的,是老美,老美搞乱欧洲,把欧洲通胀抬得很吓人啊,让欧洲人一下开支巨大。
通胀到啥程度,星哥前几天看了个新闻,没忍住笑出来了。
这么搞之后,好处却让老美得了,因为高端制造业,能跟德国这样的强国PK的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
星哥查了下数据,今年回归美国本土的制造业新增工作岗位,今年已经有35万份,而去年同期只有26万份,可见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是有效的,而且速度在加快。
老美今年成了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受益者,就业形势大好。
这其实就是说,一些订单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德国来中国抱团是合理的。
德国目前对外能源依存度超过60%,天然气更是超过了80%,俄罗斯跟北溪这么一搞,能源价格飙升,最受伤的就是德国,因为德国是工业强国,这样导致德国的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完全吃不消。
那我们肯定是无法搞定能源的,我们自己都很缺,但是我们有便宜商品和劳动力啊,在欧洲理个发都要50欧的环境下,99 RMB一件的衣服,你别以为只有我们需要,欧洲现在日子不好过,也需要进口中国的便宜商品来降通胀啊。
这种通胀环境下,中国的廉价商品和制造业成本优势能帮大忙:
一方面,商品出口过去,帮着他们降通胀.
另一方面,在中国设置工厂生产线,帮他们提升制造业成本竞争力。
你看德国的巴斯夫,根本不顾国内的反对,在广东湛江投资100亿欧元,建立石化一体化基地。
德国的技术加上中国的成本,就是最好的组合拳。
第二就是市场
制造业最大的市场,除了老美就是中国,德国很需要中国的市场。
就在今天传来消息,德国来中国签了一个大订单。170亿。
航司这些年都亏成狗了,采购倒是没停。
而且德国这些年,在中国的投资,不但没减少,反而在增加:
今年上半年,德国对华投资达101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大众,奔驰、宝马等这些德国巨头,占了整个欧洲在华投资总额的1/3,这样的占比,你想想德国的工业企业,多依赖中国产业链,汽车产业简直就是押宝中国。
为什么呀?因为成本低啊,品类全,中国工程师一个月五六七随便挑,产业链又稳定又便宜,除了高端的发动机和芯片搞不出来,品类大体也是齐全的,这都能帮到德国的高端制造业。
更重要的是,像宝马奔驰保时捷这些车子,中国人多爱啊,三分之一都被我们买走了。
保时捷,每三辆保时捷就有一辆被中国人买走了。
星哥觉得吧,保时捷可能真的要感谢某音,某红薯这些网红小姐姐,也不知道多少网红买了他们家的车拿来拍照拍视频。
就算网红没钱,网红的大哥有钱啊。
小某书上面,各种“小仙女”在提帕梅这款车的。
连大众汽车中国CEO都放话:
要想成为全球一流车企,就必须重点关注中国市场。
所以说,中国跟德国,一个GDP第二,一个第四,这两个大国有太话可以说,太多生意可以做。
不管是在生产端能互补,在消费端也能共赢。
对中国来说,和德国合作也能出口我们商品到德国赚外汇,很显然,像德国,中国这样的国家,全球化才对我们有利。
所谓,和则两利,斗则两败。放在中德之间,非常恰当。
所以啊,今天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还算有几个好消息,希望好消息不要停啊。
最后,星哥祝大家周末愉快哈~
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小财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