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春风 | 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特征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华语HUAYU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缅甸华人母语认同

代际差异特征

李春风



● ○ ●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 ○ ●


李春风副教授的论文《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及成因》调查了当代缅甸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描述了差异特征,分析了差异原因,给出了增强母语认同的语言策略建议。在这篇推文中,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论文第一部分——代际差异特征

❉❉❉❉❉❉❉❉❉❉


    作者简介    




李春风

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李春风,黑龙江人,博士,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副教授。国家语委首届“语言文字中青年学者出国研修项目”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学术秘书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项目8项,直接参与并承担撰写任务国家重大重点等项目16项。已在《民族语文》《当代语言学》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独立专著1部合著9部,专著副主编2部。




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特征


0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


20世纪60年代开始,缅甸实施严厉遏制华文教育发展的语言政策,直至90年代才有所松动。本文依据缅甸语言政策制定重大事件的年代,选择60、90两个年代,将调查对象(母语为汉语的缅甸华人)分为6-19(少年段)、20-29(青年段)、30-59(青壮年段)、60以上(老年段)等四段,分析各段的母语认同表现和特点,并分析成因。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66份。其中,150人选择中文问卷,16人选择缅文问卷。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是:13-19岁79人,20-29岁45 人,30-59岁20 人,60岁以上22 人。调查对象来自缅甸曼德勒、毛淡棉、仰光、东芝、果敢、八莫、瓦城、景栋、腊戌、眉苗、当阳、密支那等地;学历从小学至博士;青少年以学生(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来华留学生)为主,还有华文教师、法律、教育、IT 业、商业贸易、政府公务员、公司职员及自由职业等。我们还对其中一些调查对象进行访谈。


02





调查结果



1


对166名母语为汉语的华人问卷调查及访谈表明,华人母语认同代际差异主要表现在五方面:语言选择、语言水平、语言学习时段及途径、语言学习动机、对下一代的语言期望等。

(1)语言选择


在第一语言选择上,少年和老年段先掌握母语汉语的比例较大,青年和青壮年段先掌握缅语的比例较大。但第二语言的选择,60 岁以下的与第一语言选择情况呈互补状态,老年段50%选择了汉语普通话;也有一定比例选择学习英语,学习人数有上升趋势。在第二语言选择上,60 岁以下的,第一语言学习汉语的,第二语言学习多为缅语,还有21 人学习英语;青年、青壮年段学习汉语比例上升。但老年段情况不同,有50%第二语言选择汉语普通话。具体数据见表1。(拉到文末查看表1)
表1 数据显示:第一语言选择,少年和老年段先掌握汉语的比例分别是59.5%、72.7%,先掌握缅语的分别为40%、27.3%;青年和青壮年先掌握缅语的比例都是80%,先掌握汉语的分别为17.8%、15%。由此可以看出,少年和老年段掌握第一语言(母语)情况相似,因为这两段学习母语的政策比较宽松;青年和青壮年段掌握第一语言(缅语)情况相似,这是由于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的语文教育政策排斥华文教育。

(2)语言水平


母语水平随年龄段降低而降低,国语(缅语)水平略有不同。但都是老年段水平最高,少年段水平最低。被调查对象98.8%会汉语①,各段汉语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大致是:老年段>青壮年段>青年段>少年段。100%会用国语缅语,但水平不一。各段缅语水平从高到低的顺序大致是:老年段>青年段>青壮年段>少年段。详见表2。(拉到文末查看表2)
如表2 所示:老年段汉语水平最高,有90.9%“很好”,其余少年、青年、青壮年段汉语“很好”的比例分别是43%、48.9%、80%。少年、青年段分别有17.7%、11.1%“不熟练”,还有2 人“不会”。少年段有4 人回答缅语不熟练,但经询问,与非华人用缅语交流。其中2 人分别14 岁、15 岁,都由不会缅语的奶奶带大,奶奶只会汉语方言,所以他们的第一语言都是汉语方言。


(3)学习时段及途径


学习时段和学习途径不断变化转移。少年、老年段多为儿童时期掌握母语,青少年主要靠学校教育,老年段主要靠家庭教育。从母语学习时段看,少年、老年段学习期多为儿童时期,青年段青年时期比例高于儿童时期,青壮年段则儿童时期、青年时期比例接近。从母语习得途径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不同代际间所起作用不同。家庭教育对不同代际影响力的大小次序是:老年段>少年段>青壮年段>青年段,即家庭教育对老年段最重要,对青年段影响最小。详情见表3。(拉到文末查看表3
如上表所示:老年段100%都是在家中学汉语;青壮年、青年段家中学习比例分别骤减至30%、11.2%;少年段又升到40.5%。学校教育对不同代际母语学习的影响力大小次序是:青年段>青壮年段>少年段>老年段,即学校教育对青年段最重要,对老年段几乎没有影响。青年段在家中学会母语的人最少,但在学校/补习班学会母语的最多,达到84.4%;其次是青壮年段,占70%;少年段59.5%。关于“华人子女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汉语最好”,有75.3%共125人认为应该在上学以前,27人认为上学以后,还有14人认为什么时候都可以。


(4)学习动机


在母语学习动机上,老年段受父母影响最大,青年、青壮年段则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少年段民族情感比重较大。在问到为什么要学习汉语时,四个选项百分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是:“父母要求”为青壮年段>老年段>青年段>少年段;“自己感兴趣”为青年段>青壮年段>少年段>老年段;“将来好找工作”为青年段>少年段,青壮年段、老年段为零。详情见表4。(拉到文末查看表4)选择“长辈是华人”的比例是少年段>老年段>青年段>青壮年段。少年段选择比例最高(41.8%),远超过其他三个选项,这说明少年段的民族认同度很高。老年段选择比例最高的是“父母要求”,有50%;还有31.8%选择了“长辈是华人”,对民族的认同也比较高。与青年、青壮年段的4.4%、0 形成鲜明对比。父母影响对少年段最小,对青壮年、老年段最大。


(5)语言期望


在对子女掌握母语的期望值上,老年段多从民族情感出发,其他年龄段的多从社会经济价值考虑。华人对后代子女的语言期望将影响母语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华人的母语认同度。调查对象选择“多学一门语言比较有竞争力”的比例最大,其次是“作为华人的后代应该掌握华语”。老年段认为“作为华人的后代应该掌握华语”的高达72.7%。少年段有22.8%的认为“无所谓,看他们自己的兴趣”。详情见表5。





03



缅甸华人母语代际差异的成因



1


该部分内容敬请期待下一期推文。






04





上下滑动查看表1-表5








▲五图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表可点击放大哦



往期推荐




◆ 刘华|《语料库语言学——理论、工具与案例》

祝晓宏 | 泰国文化传承形成的华语语言变异

◆ 祝晓宏 | 泰国曼谷华语景观类型

姚敏 | 中国官方语言的演变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序——《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语言研究》

◆ 李计伟|大华语视域中“帮忙”用法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

◆ 李计伟|南洋华侨早期国语推广刍议

◆ 郭熙|语言是变化的,成语也在变化发展

◆ 郭熙|建立“大语委”,加强华文教育智库建设

郭熙|海外华文教育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一部分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吧!

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后台!


文:李春风

编辑:张馨月、彭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