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少量子读书首场直播:吐槽《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及分享相关经验

高少星 高少星 2023-02-20

昨晚在我的直播间做了首次量子读书直播尝试,感谢热心观众皮卡丘自发担任活动小助理,不但负责拉观众进群,还对直播内容做了记录整理。


可能很多读者不明白什么是量子阅读,“名,可名,非常名。”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我的直播里亲自感受。


下面这个就是皮卡丘同学整理的脑图和文字,我做了5%的调整,还有一些懒的补充修改了。书和信息都是看不完的,不要试图把一个点弄全弄透弄完整,而是关注过程中的ROI,让自己始终以较高效的方式不断吸收循环,最终看的是收获总量,这也是量子读书的一个要点。



同时看看我说的“每个人对于相同信息的接收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农民拿着一把猎枪,带着猎狗在草地上追赶一只兔子。不同的人听到这句话关注的重点不一样。”


皮卡丘同学的笔记如下:


【阅读的核心】:

读书 -> 为你所用 -> ROI(投资回报率)


【阅读的流程图】:

信息 -> 提炼 -> 吸收和利用

|

意图、疑问、过滤无用信息、明晰定义的概念


【快速阅读的要点】:

找到作者的意图,减少信息传递的损耗,增加吸收利用率


【MVP金句】:

表达的方式,比表达的内容更重要


【本场金句】:

1、在中国,名字一定起好,不管做什么,营销非常重要。


2、《金字塔原理》的核心:先说结论,根据需要推导引出你的背景信息。


3、我们读书不单单是要知道怎么回事(what),还要知道我们想做些什么(目的),怎么利用它(价值)。

知识演变的路径:知识 -> 启发 -> 应用(价值)。


4、公众号写过:读书是对自己最有用的投资。


5、不要什么类型的书都去读,但凡你读过的书都要有用。

真正有用的书可以反复读,或者摘录下来反复翻,直到刻在骨子里。


6、质量比较高的书,是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好的,并且信息密度较高的;

质量比较一般的书,是会有干货的内容,但信息密度不够的。


7、信息表达的方式,每个人接收都是不一样的,比如:

农民拿着一把猎枪,在草地上追赶一只兔子。


8、同一个定义的表现形式有可能不一样,像翻译带来的中英文的差别,本质是定义的差异。


9、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找到自己匹配的内容去感悟。


10、每个人都有差异,要接受这种差异,不会有人对你完全感同身受。


11、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不应该迷信权威,不做否认地就全盘接受。

可以突破自己的认知,但是不要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自己的判断。


12、相互扶助参考着读书,将大块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读书(做事)上,效率会大大提升。


13、社会科学(心理学等),建议各位在30岁以后开始看,但是这个时间因人而异,要带着人生阅历的积累和对生活中产生的好奇去看。


14、要在应该的时候,做应该的事情。

(每个人的节奏不太一样)


感谢他的帮忙,他的公众号在这里,有兴趣可以关注。


另一位叫.的同学笔记如下:

利用书 学以致用
不能什么书都去读

透视一本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何为自己所用 不能用就丢弃它
发现作者的意图 发现到了信息获取率就高了
书 高频字
不在无谓的地方浪费时间 匹配
感同深受 不存在
不能放弃自己对认知的坚持

经验分享
集中式阅读
20小时做事方式
收集一批资料专注研究一个主题 一个技能

相互辅助参考读书,集中精力,大规模高密度去读,这样的效果更好
表达的方式比表达的内容更重要
找到自己的节奏

看到了吗,这俩人的关注点和覆盖度是不一样的,但也还原了我所讲的75%吧,可惜直播没有录屏,否则可以倒出来音频再细致的整理。

如果大家对我的量子读书直播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的视频号,最近应该都会播,今晚10点半就会邀请邱岳来一起量子读书《娱乐至死》:

想要和更多人一起进群交流,获得上方脑图的清晰文件,可以加这个热心小助理拉你入群。



最后是一些关于读书扩展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