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威海独有的百年技艺!此间“芳华”愿君莫负

掌上威海 2024-01-09

在2023年的山东春晚上,主持人倪萍老师的身旁摆放着这样一套茶具,天蓝色的壶身镶嵌着具有威海特色的花纹,金光闪闪,美不胜收。

这套茶具所用的装饰正是威海独有的锡镶技艺。

一张桌子,一个器皿,一套工具,一份传承,流淌在百年间的锡镶艺术,与岁月对话,与时光共舞,跨越时代,在当下愈发鲜活。




01

------

民俗文化邨

锡镶的城市栖息地

奈古山间,风过叶隙,掀起一阵葱绿色的波涛,风带着林中清香送来一股夏日凉爽。

在这奈古山下,藏着一处古典园林院落,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就是民俗文化邨。

漫步其间,亭台楼阁,接踵而至。

青灰色的屋瓦,朱红色的廊柱,镂空的窗棂,沥金的壁画,一颗松柏悄然入画,诉说着曾几何时戏腔起调,水袖挥舞,千回百转间的岁月情长。

继续往前走,有竹在侧,水声潺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精美的喷泉摆件增添了几许诗画意境。

倚阑干,光影流转,又是一番新光景。

几缕阳光穿过屋檐的雕花,投下一片斑驳疏影,凭栏而望,独具特色的斗拱锁住了我的目光,点点深蓝点缀大片浅绿,柔婉之中不失恢弘。

兜兜转转,在不经意间的转角处,便于锡镶展馆撞了个满怀。

展馆所在的小院,景致古朴典雅,蜿蜒的小路旁绿意盎然,坐在树下的秋千上,轻轻摇晃,在安逸中,偷得浮生半日闲。

时间在这里放慢脚步,宁静之中,给予锡镶匠人流传百年的底蕴。





02

------

精巧细致

轻触灵魂的艺术之美

推开木质雕花门,便进入了锡镶的世界。

白色的展台层层递进,如起伏的浪花,将一件件锡镶展品推至眼前,琳琅满目,应目不暇。

紫砂茶壶饱满敦厚,一条锡镶苍龙缠绕在壶身,爪蹬祥云,龙须飘扬,威风凛凛,栩栩如生,配套的茶杯陈列四周,金光闪烁。

朱红色的高颈瓷瓶亮丽鲜艳,一只金黄色的锡镶凤凰停在枝头,另一只盘旋轻嗅花香,朵朵梅花相伴左右,洋溢着欢快喜庆一派祥和。

不远处,宽大的相框里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景色。

锡镶在此刻变化为颜料,勾勒出幸福门的海边风景,描绘出芦苇飘荡、天鹅成群的秀丽湖畔,纯锡材料与木版油画完美结合,银光闪烁,美不胜收。

锡镶艺术画的出现,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锡镶的身影凝聚吸收了剪纸、刺绣、面塑等传统艺术,在咖啡杯、可拆卸茶杯、挂饰上崭露头角。

大小不一、形式各样,这里的每一件锡镶展品都精巧细致,就连小小的茶盏,都能让人久久移不开目光。

假如锡镶展品会说话,那么每一件都是不同性格的,锡镶匠人将自己的心血注入一雕一刻中,赋予锡镶独特的灵魂。

以灵魂碰触灵魂,锡镶的这种美是无与伦比的。




03

------

百年兴盛

流淌在器皿上的工艺

唯石能言,唯器能语,唯艺能书,锡镶工艺就是记载锡镶历史的活传记。

光绪末年,在这座沿海小城,锡镶工艺悄悄生根发芽,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制作精美、用料考究的威海锡镶已经蜚声海内外,登上世界舞台。

历经风雨飘摇,纯手工锡镶工艺有了一套复杂而完整的制作流程。

锡块在冶炼中融化,倒入由画师和雕刻师共同完成的模具里,冷却后取出,在“叮当”声中锻打,在刻刀下精雕细琢。

接下来,焊枪上场,电光石火间,锡片已经牢牢地镶嵌在器皿上,一场全身式的“SPA按摩”即将开始。

俗话说,三分做,七分磨,经历过生活的锤炼和打磨,人生才能更加通透,锡片亦是如此,至少要经过三次以上的打磨,才能光泽洁净,露出美丽“容貌”。

十几道工序之后,锡镶的主角——锡块便结束了闯关挑战,完成最终的华丽蜕变。

其实,锡镶从来不是简单的美术,每一道工序的严要求、高标准,都考量着锡镶匠人的专注力和忍耐力,精诚所至的工匠之心是每一件锡镶工艺品的灵魂。

如今,锡镶工艺的潮流正在兴起,展馆内体验工坊的成立和制作工坊的透明化呈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到锡镶,并投入到锡镶工艺的学习和传承中。

历史长河漫漫,道路亦曲折坎坷。

锡镶生于威海,长于威海,百年间,数代匠人兢兢业业,在战火中小心翼翼保护,于工业洪流中坚守初心。

新时代,栖息在民俗文化邨的锡镶展馆,在清雅之地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百年艺术踏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道路。


锡镶展馆攻略

地址


交通路线 

乘坐7路、K2路公交到小商品市场站下车

锡镶茶具  

宜兴紫砂陶为壶料,镶饰讲究,壶盖图案为五蝠(福)捧寿、喜鹊登梅之类,壶盖中间的气孔是专用铜币压铸上去的,壶身图案多为苍龙戏珠、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


监制丨殷洪军值班总编丨王岚复审丨胡杨图片丨宫举卫  刘彬  文字丨胡丹妮编辑丨胡丹妮声明: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使用,侵权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