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合国前高级官员李少义:实现“双碳”,需要考虑市场运作丨政邦会客厅

政邦君 政邦智库 2022-04-25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日前,联合国环境署国际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前主任李少义到访政邦智库总部,受到政邦智库高级研究员、理事长高明勇的热情接待。

参观结束后,李少义先生做客“政邦会客厅”,与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政邦智库研究员崔向升进行了座谈。政邦君节选部分座谈内容如下:



1
谈智库

 
  • 观点:做智库,要把握时代脉搏,同时不怕坐“冷板凳”
 
学术研究和搞政策不一样。学术研究要求严谨,并且要有超前意识,但搞政策不一样。 政策制定既要科学,又要实际,要讲平衡,这种平衡比学术研究要难得多。
 
政策要从现实出发,现实不是完美的,政策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智库不能影响所有问题,会坐很多“冷板凳”。

坐“冷板凳”的时候,并不是决策层不喜欢你的观点和论述,而是所有的政策都要从现实出发,有些信息研究人员还未掌握。 
 
  • 观点:智库要有核心价值
 
智库要勇于批评,但应该是“建设性”的批评。
 
以国际传播问题为例,智库的站位,决定如何“建设性”的批评。所以智库的定位要准确。
 
此外,智库也要有自己的“叙事”和“形象”。比如,某某问题一定要找某某智库。这不需要所有人都知道,只需要行家内里知道。
 
简而言之,就是智库要有核心价值。



2
谈“双碳”

 
  • 观点:科学家需要时间理解政策
 
专家需要时间理解什么是“双碳”,为什么要提出“双碳”,琢磨透之后,才能思考怎么跟自身结合,这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双碳”提出来已经超过半年,最近几个大专家参与进来了,他们把“双碳”政策的阐发与实施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结合了起来。
 
例如刘世锦,他把气候行动和宏观经济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双碳”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再跟“2035年再翻一番”结合在一起,视野要宽。
 
丁仲礼院士,他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支撑“双碳”九大课题,这样的思路,是实实在在的;
 
再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他提出用化工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形成碳闭路循环,而不是简单地关掉矿井,不用煤碳。
 
这个几个例子证明,科学家们已入轨“双碳”,构建坚实的科学基础。 

  • 观点:实现“双碳”,需要考虑市场运作
 
入轨“双碳”只是第一步,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
 
比如技术。目前还没有足够技术可以支持“双碳”目标,要在未来几十年建立技术体系;
 
市场主体。如果没有企业参与,政策无法落地,如果企业进来,就需要思考宏观营商环境;
 
比如融资问题。“双碳”需要巨大的资金,完全财政投入并不现实,解决资金问题,是否要考虑市场运作?

此外,还有很多认知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诸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可持续消费等,需要通盘谋划。



3
谈读书


“度书三问”是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设计的问卷,“度书三问”分别是:

过去之书:就您的阅读史来看,最想分享(推荐)什么书?为什么?
现在之书:您正在读什么书?
未来之书:您目前最期待读什么书?

迄今为止,政邦智库理事长高明勇已经邀请了两百余位嘉宾参与,这些嘉宾当中有出版人、评论人、公益人、法律人、出家人,或者是教授、学者,但回答“度书三问”时,他们都是读书人。

李少义先生也参加了问卷,他说:

世界上有很多很好的书单推荐新书,我都要看看。看完之后,会针对某一问题,选三五本,读书不只看一面之词,选择的三五本书中包含不同甚至相反观点。

  • 李少义的过去之书:《西方哲学史》(英文版) 作者:罗素
 
罗素在西方哲学家中站得高,看的远,他的《西方哲学史》虽然很薄,但成体系的梳理了西方的思想脉络,讲清了来龙去脉。 

  • 李少义的现在之书:《终结了和平的战争》 作者:Margaret MacMillan
 
目前的国际形势,跟一战前很接近。用现在的语言讲,当时的全球化,也是空前的,英法德奧等国家不仅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也有共同利益,战争不是理性的选择,到底是什么因素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李少义的未来之书:有关西方新闻媒体的书
 
未来看书,想研究一下西方新闻。
 
西方新闻媒体自成体系,多由犹太资本控制,他们是怎么融合在一起的?他们的话语权从何而来?西方新闻比起几任总统的势力还要大的多,他们是如何立起来的?这对于我们做好外宣非常重要,我们在话语权上很被动,跟我们不能深刻全面了解对方有很大关系。

我们一定要知己知彼,想要搞清楚西方新闻,不是一本书,我会找几本教科,看看他们标榜的“初衷”;读几个西方顶级记者的传记和作品、主流媒体发家史,再看他们如何践行和运作的。
 


4
假如人生可以重来


政邦会客厅也聊人生经历,政邦智库研究员崔向升问道:如果人生可重来,你会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

李少义先生回答道:
 
我希望当个大学里的老师。一方面能学,自己搞课题研究,写文章,发表著作;另一方面,不断跟年轻人对话,把自己学到的好东西传授给他们,然后从他们中学到东西。


择日不如撞日,相请不如偶遇
欢迎持续关注“政邦会客厅”

— THE END —

▍延伸阅读·往期报告
河南暴雨敲响的城市“自然警钟”
河南暴雨引发的城市“极限治理”
河南暴雨启示的城市“久安之道”

▍延伸阅读·政知灼见
当城市泡在水里,卫辉的无助与救赎
发刊词:“知”时代,“见”内心

▍延伸阅读·政邦招聘
求贤令丨工作的乐趣,在于和什么人做什么事




政邦智库,是一家致力于关注公共生活、解读政策变化、把脉社会趋势、服务商业文明的媒体型智库,由凤凰网评论部与政能亮核心团队在北京创立。

政道中和,兴国安邦——政邦智库,将继续秉持“好政策 亮中国”的基本理念追求,以深度研究服务公共事务,以智力影响追求美好生活,以专业力量助力社会进步。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政邦智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